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辛亥革命为何在武昌爆发,辛亥革命爆发在武昌的原因,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辛亥革命为何在武昌爆发,辛亥革命爆发在武昌的原因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辛亥革命为何在武昌爆发,辛亥革命爆发在武昌的原因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

此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和清 *** 的腐朽统治,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人民奋起反抗,发起这场革命?又是为何选择武昌作为革命起源地?武昌起义发生后,当时全国的其他省份又有怎样的反应?这场革命背后还有很多的历史细节值得我们去探索。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今年是辛亥革命107周年,值此之际,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为广大书友详细介绍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起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点滴中窥见辛亥革命的历史全貌。

武昌起义的导火索——“铁路国有”

20世纪初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筹设商办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的热潮。从1903年开始,八年间兴设的商办铁路公司达十六家。商办矿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然而,1911年5月9日,清 *** 以商办铁路“旷时愈久,民累愈深”为由,宣布将民间川汉、粤汉等铁路干线全部收归国有,并将这些铁路干线作为抵押物,从英、法、德、美4国银行相继贷款数百万镑。

川汉铁路股票

清朝国家外债券

这无异于变相出卖铁路 *** 。帝国主义答应借款给中国,不是因为清 *** 有很高的财政信用,也不是垂涎利息,更不是出于帮助中国发展的好心,而是想借此进一步控制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关于此间危害,一首四川民歌是这样唱的:“天呀天!我四川,万不料今年遭此大变。抢我们财产,夺我们利权。摧毁我们做亡国奴,逼我们永远受熬煎。”“卖路是卖国的引线,重债是亡国的见端。今既夺我路,灭我权,一切交于外人管。”

这种危害“民命国命”的举动,立刻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怒潮,广大的农民、手工业工人、商人、学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资产阶级立宪派和海外华侨纷纷起来声讨清 *** 的卖国罪行。同时各地爱国人士纷纷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保路同志会,以“破约保路”为宗旨, *** 此次的“铁路国有”政策,参加者数以十万计。这就是著名的保路运动。

运动在湖北省开展得十分激烈。清 *** 派兵枪杀数百名 *** 群众,一时间矛盾再次升级,民情激愤,数千名工人抡起铁锤,挥动棍棒,打死清兵二十多人。同时各界爱国人士在《大江报》上连刊文章,告知大家“文明争路”——此路不通,并劝诫人民不要对清 *** 抱丝毫幻想,要武装反清,要把保路和救国结合起来,这就将保路运动引至反清革命的轨道。

文章引起了当时各省人民的强烈反响,不到半月,各省保路同志会会员发展到十万多人;湖南省、四川省先后决定组织保路同志军,发动武装斗争……

四川保路同志会 *** 图

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首义

之所以起义放在湖北而不放在别处,原因有四点。一是湖北新式教育很发达,革命风气很浓烈。自1889年以来,湖北在张之洞的经营下,教育、实业及新军都有很大的发展。据统计,到1908年武汉所开办的学堂有128所,其中官立110所,公立11所,私立4所,西人所立3所,在全国范围内实居“他省之多数”。二是湖北是最早编练新军的地区之一。“当全国官吏畏慑那拉氏莫敢谈新政之候,湖北倡办兵工及实业厂,建立学校、练新军。”三是湖北位居全国之中,扼长江上游,为东西南北交通之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而素为兵家所重视。四是清朝廷为扑灭四川的人民起义,派出大臣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综合各方面因素,革命党人选定武昌作为首义之区。

起义是由湖北的新军发动起来的。1911年10月10日晚七点,新军工程第八营的起义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 *** 械所,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湖广总督衙门。“因为参加革命的同志都知道,若不攻克督署都要杀头的,所以革命党人那时候只想要胜利。”但督署正面是一条狭窄的巷道,守军以机枪扫射,起义军进攻兵力难以展开,火力也不足,所以屡攻不克。

辛亥革命武汉保卫战之炮兵

10月10日晚12点后,起义军再次发起猛攻。湖广总督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官名)率辎重营残部渡江退守。经过一夜的激战,起义军完全控制了局势。第二天,“武昌已别成一世界。满城兵士皆袖缠白巾,威风抖擞。”

武昌中和门

起义军攻占后的湖广总督府

一些平民在烧毁的总督府中捡拾物件

湖北咨议局成为鄂军都督府

起义民军占领武昌城

1911年12月发行的明信片

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迅速传遍各地,震动了全国。人们在事前并没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因而格外感到兴奋。武昌顿时成为全国万众瞩目的革命中心。新的一页已经揭开,全国大起义的风暴终于随之迅猛掀起了。

武昌起义首领黎元洪

1911年11月德国发行的明信片

起义民军拖炮过铁路

此为新闻制版照片,为增加印刷效果,在原照片上进行了描白处理

来自1912年1月3日美国纽约UNDERWOOD图片社

“国殇”石碑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与清军在汉口、汉阳激战41天,史称“阳夏战争”。革命军将士万余人阵亡,后建此碑以纪念

全国各省四起响应

武昌起义发生后的九天里,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五省先后宣告独立。11月份,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各省相继宣告独立。东南地区,特别是江浙两省,是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社会财富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国际观瞻所系的重要场所。这给予清 *** 第二次决定性打击。

当时广东是华南的中心,四川是西南的中心,都是清朝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地方,但他们都已失去斗志和反抗意志,这也是这些省能够顺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自鄂事发生后,粤垣官吏异常 *** ,民间谣言尤夥,无日不喧传党人将于某日举事。”粤绅、在籍翰林、清乡总办江孔殷在省内各大团体会上主张:“不如利用官府改良独立,当求完全,不可糜烂。”广东官员在局势急剧演变面前,感到:“民心思汉,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维持。”一些官员也意识到大势已去,纷纷四散奔逃,有的逃往英租界,有的转往香港……

清朝官员逃离武汉

四川总督赵尔丰受斩

在这场短时间内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旧政权已完全腐烂并极端孤立,丧尽了民心,也失去了最后一点统治能力。在武昌起义后的绝大多数省份中,不管发起冲击的力量是大是小,都能导致统治机构的迅速解体。

辛亥革命诚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股思想解放的闸门一经打开,便奔腾向前,不可阻挡。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大胆追求新的救国之路,不久便迎来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延伸阅读 :辛亥革命带来的其他影响

■ 剪掉辫子:男子从此改头换面

清代之前,男子不剪头发,只在步入成年时束发于头顶并加冠,称为冠礼。清军入关后颁布剃发令,男子逐渐剃发蓄辫,至民国初年已延续200多年。早在辛亥革命前,有人就提出了“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的口号,将剪辫视为反清革命的重要举动。辛亥革命后, *** 颁布了剪辫令:“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各地也成立了许多剪辫团体,如“剪发义务会”“光复实行剪辫团”“剪发易服宣讲会”等。各种报刊连续发表支持剪辫的文章,各种类型的剪辫大会在四处不断召开,全国范围内迅速形成了剪辫热潮。

■ 女子逐步放足:终于可以大步走路

辛亥革命胜利后,湖北军 *** 内务部在1911年10月19日颁布告示:“照得缠足恶习,有碍女界卫生。躯体受损尤大,关系种族匪轻。现值民国成立……特此示令放足,其各毋违凛遵!”这可能是革命爆发后最早的关于劝禁妇女缠足的文告,它承接清末放足运动之余绪,开启了民国初年放足运动的先河。

1912年3月13日,南京临时 *** 又以孙中山的名义令内务部“速行通饬各省一体劝禁(缠足),其有故违禁令者,予其家属以相当之罚。”随后,各省军 *** 也先后发布禁止缠足告示。此后,这一恶习逐渐被废绝。

■ 公元纪年:采用阳历与世界接轨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倡导改用阳历,认为必须学习西方,中国应该与西方接轨,于1912年1月2日发布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议决,由本总统颁行。”辛亥革命不仅进行着政治革命,而且还对汉族的风俗人情、习惯以及生活形式进行了革命。

(以上内容综合整理自《辛亥革命史》《中国近代史新编》《清朝通史》《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图片来自《国际视野下的大武汉影像》、网络)

推荐阅读

《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

金冲及 著

人民出版社

2011年10月

更多辛亥革命为何在武昌爆发,辛亥革命爆发在武昌的原因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