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全世界面前,我们中国人真是昂首挺胸、扬眉吐气了!我不是文人,想象不出来是什么感觉,但那种感觉就是不一样。
——孙家栋
★
★ ★ ★
★
点击下方音频
1929年4月8日,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省瓦房店万家岭镇老爷庙村。3岁时,随父亲迁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人民空军,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1951年,他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1958年,孙家栋毕业并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工作,担任型号总体主任设计师,后被提拔为型号总体设计室副主任,参与仿制P-2导弹、试射国产东风一号导弹等重要国防科技尖端项目任务。1967年,孙家栋迎来人生第一次重大转折,他被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点将,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师。这一年,他还不到38岁。在钱学森的直接指挥下,经过孙家栋和广大科研技术人员3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晚发射升空。第二天,《人民日报》以号外的形式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重大新闻。这是我国继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之后,又一个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4月25日晚上,天安门广场上灯火辉煌,人山人海,人们载歌载舞,欢呼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那一段时间,全国城乡,每到夜间,无数的人们仰望天空,在浩瀚的银河中搜寻着我们中国人发射的“争气星”;更有无数的人们从收音机里、高音喇叭里倾听着来自太空的“东方红一号”用20.009兆周的频率传回来的《东方红》乐曲。此情此景让孙家栋真正感受到了毛主席说的话——“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孙家栋说:“在全世界面前,我们中国人真是昂首挺胸、扬眉吐气了!我不是文人,想象不出来是什么感觉,但那种感觉就是不一样。”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之后,孙家栋甚至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挑起了第二颗人造卫星上天的重任。1970年5月,孙家栋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二颗人造卫星“实践一号”卫星总体技术方案,1971年3月3日,“实践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成为中国第一颗长寿命卫星。此后,孙家栋又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第一颗地球资源探测卫星、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等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1/3,被航天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2009年4月15日,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航天器,恰好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六十载风云变幻,六十载沧桑岁月,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部过程。2016年,已经88岁高龄的孙家栋,光荣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颁奖词中,对这位享有盛名的“航天巨匠”是这样评价的:“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张启钧、张家豪整理 何柳配音)
监制:李竖峰 龙绍华
编审:杨超生 叶 强主编:孙 亮编辑:罗玉维 黄俊丁期数:第 7更多凌云壮志冲霄汉的意思,凌云壮志冲霄汉下一联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