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谢邀,答过类似的,但这条只问歌词的话就再详细说点吧。 正如题主所说,我们惯用的表意单位在《萤火虫》中被打散了: 就词语而言,在两字为一词的传统用法中使每个单字能够独立地承载意义(云麦,灰染,邂遇,盼耀等); 就句子而言,其中各个成份并不构成一个传统意义上清晰完整的意思(海洋和浪缘在无际里,笑脸是丰收的花绿等)。 且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所使用的每个单独的字词并不显得出格、不超出日常语言的范围:琉璃,阑珊,骄阳等,整首歌中没有出现过需要特别注明其含义的字词,也没有用典,只是这些字词的排列顺序稍显“怪异”。 如此,这种排列方式制造出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呢?如果说传统流行音乐作品中的每个词都如同一块砖,那么一块块砖排成一列成为一个句子,一行行句子最终可以垒起一面墙,在这面墙上我们可以分辨出每一块砖、每一层砖,然后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一堵情感的墙向我扑面而来。 那么《萤火虫》的歌词就好似一张网,每个字,句之间都连着若隐若无的绳线,我们被这张网笼罩住,体会着其中的情绪,却无法说出究竟是哪个绳结困住了自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产生呢?沿用之前的比喻这个问题则是,为什么这些字词可以结成一张网(而没有真的支离破碎)呢? 我的理解是,虽然这些字词无法就近同彼此结成一个表意整体(这种整体是我们日常语言所习惯运用的),却能够遥相呼应同一种情绪,每一个字和词都在为一种整体上温暖的感受服务。 当这些字词以不同寻常的结构为人接收时,我们无法在脑海中清晰、完整地重现它们的排列顺序。重现的无能也使这首歌最终在我们的记忆中形成的不是一句或几句令人印象各外深刻的歌词,而是渗透在每一个字、句当中的情绪,而每多回忆起一个具体的表达这种情绪就又多加深一层或者说清晰了一点。 最后谈一下这样处理的好处,个人认为,歌词对于歌曲的音乐性而言始终是某种威胁而非助力,歌词的出色往往会加速旋律的被遗忘。而《萤火虫》则在试图在旋律与语言之间寻求一种互相支撑的关系,当语言的固有模式被有限地(有限很重要,因为它仍然是歌词而非胡言乱语)打破或者说软化后,听众对歌曲的期待和专注会被匀质地(理想状态下)分摊到旋律和歌词上。 当然,以上的分析思路是建立在“《萤火虫》破坏了传统的表意方式”这一前提之上的。如果真的要完整的分析,还应该加上“为什么它非得如此破坏不可”或者“它还可以怎样地破坏”这类正面的阐释,但这已经是笔者无力触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