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晋商家族文化晋商八大家(晋商四大家族都是那四大家族),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晋商家族文化晋商八大家(晋商四大家族都是那四大家族)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晋商家族文化晋商八大家(晋商四大家族都是那四大家族)

晋商的字号是晋商的主体,是晋商的组织细胞。在三晋大地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诞生的晋商称雄于商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著名商号。它们或历经百年以致几百年沧桑,至今还熠熠生辉;或如保晋矿务公司、汾阳义泉泳酒坊、大同恒丰铁厂等,后来已发展演变为现代的大型企业;有些字号曾名噪一时,但后来已消失在历史的变迁中。我们从中撷取一些呈现给大家,其中的经验教训、荣辱成败,大家细细评鉴。。

01. 太原钟楼街商场

太原钟楼街商场,最早叫土货商场,是1934年3月在开化寺对面的按司街动工兴建的。

商场建成后,在全省105个县指定殷实商号为代办商,大量收购和销售地方产品,如西北实业公司生产的毛织品、皮革、纸烟、面粉、罐头,以及五台的绸缎,夏县的丝绸,交城的皮毛,杏花村的汾酒,平遥的火柴,太原晋生纺织厂的棉布和色布,榆次晋华纺织厂的花布、花线毯和棉毯,太原晋恒造纸厂生产的各种纸张等。

七七事变后,日伪 *** 把土货商场改为“山西交易场”。

日军投降,阎锡山又将其改为“太原合作社联合社”。

1949年,土货商场被炮火焚毁。

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址基础上扩建为4层大楼,1950年冬竣工,1951年正式开业,初为山西省合作联社,俗称“合作大楼”。

1954年,改名为太原百货第二商场。

1960年,改成钟楼街纺织品商场。

02. 太原华泰厚

“华泰厚”这个字号是由天津人黄厚甫创办的。

1929年,黄厚甫在河南郑州以资本2000元银币创办了“华泰厚新衣庄”,聘请北京永增祥服装局副经理孔兆祥为经理。

“华”象征服装华丽,“泰”是信誉如泰山的意思,“厚”取东家黄厚甫之名,也有厚道厚实吉祥之意。

不久,华泰厚因店堂失火,损失严重而倒闭。

1930年,孔兆祥带领徒弟造迁来太原,在首义门路西(现五一南路)租赁一间半小楼门面,挂起“华泰厚成衣铺”的招牌开张营业,承揽加工布料服装,兼营机关、团体、学校的证章。

1933年,由首义门迁到柳巷6号,接过鼎新号皮鞋店铺,改为“华泰厚西服装”。人员逐步增加到60余人,经营范围由加工改为企业备料,承做毛料、布料服装和军队、学校成批服装。

1936年冬,因东家、伙计发生矛盾,孔兆祥辞职,股东推选裴子畦为经理。

1937年11月,日军进攻太原,大部分员工离开店铺自谋出路,剩余的15人跟随裴子畦、田瑞庭迁到文水县东北安村避难。

1938年2月,返回太原,改名为“华泰厚服装店”,以高薪从北京、天津、大连等地先后聘请名师20余人,专做高级呢绒服装,并分男、女装专业。

1938年至1943年,更名为“华泰厚洋服行”,跨入“八大洋服行”之列。

1943年秋,日伪山西省警务厅以“违犯物价”为名,把“八大洋服行”的经理扣押,处以重罚。华泰厚从此一蹶不振,股东分家,各奔前程,只留下李世嵩及三个徒弟看门。

1947年,日军投降后,田瑞庭、李世嵩等人接管店铺,继续营业。李世嵩任经理,田瑞庭任监理。

1949年,华泰厚被战火焚毁。

1949年8月,田瑞庭、李世嵩、马砚铭三人集资人民币2500元,接下柳巷路西庆华布店的一间半店铺,恢复了华泰厚服装店,田瑞庭任经理。

1955年4月,公私合营,取名为“华泰厚缝纫厂”。

1958年,改为“国营太原缝纫厂”,厂址迁到二营盘。

1965年,华泰厚从太原缝纫厂分出,重新命名为“华泰厚服装店”,有柳巷和钟楼街两个店,都是前店后厂。

1983年,在原址柳巷扩建了1600平方米的四层大楼,职工人数达到273人。

03. 太原晋丰面粉公司

晋丰面粉公司创始于1920年,是由山东济南商会会长穆伯仁与当时任山东督军的田中玉(山西籍)合资40万银元在太原兴办的。

在太原市南门外东岗村购地40亩建厂,1923年建成投产,名称为“晋丰面粉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设备有制粉机7部,从美国进口,日产稳定在1500袋左右(大袋44斤,小袋16斤),产品有绿、红、蓝“双象”及白袋四种牌号。

由于重视广告宣传,面粉质量过关,销路很快打开。

穆伯仁在华北设有多座面粉厂,需要来回奔波,特委托其弟总管太原厂事务。但其弟是一个浪荡公子,行为不检,致使该厂管理混乱,酿成1926年4月火灾,主要车间——制粉大楼焚毁,机器设备损失殆尽。

穆伯仁为了挽回损失,再次投资60万元(法币)重建,于翌年7月重新投产。

由于1927年全省小麦歉收,致使该厂拍卖,由山西省银行经营,改名为晋丰面粉公司昌记。

数月后,该厂被以阎锡山为董事长的山西省营业公社收买,该机构为官督商办的合资组织,改称晋丰面粉公司公记,增加资本40万元,并购置制粉机5部及若干辅助设备。

从1929年到1937年太原沦陷,这段时期内,省营业公社委托李振纪为改厂总管。在他负责期间,日产达到3400袋,除销售本市外,还远销北京、河北等地。

1937年12月,日军将面粉厂委托日东制粉株式会社经营,于1938年6月8日恢复生产,改名为军管第七工厂。

1942年,改由日本财阀统一组成的山西产业株式会社管理,名称为太原面粉第一厂。

1942年4月,由于管理混乱和设备失修,发生火灾,厂区夷为平地。

由于军需,日军抢占民田90亩重建制粉楼,1943年秋季恢复生产,日产面粉1600袋。

1945年,日军投降,阎锡山接收了该厂,交西北实业公司管理,改名为太原面粉厂。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太原面粉一厂,坐落在太原市五一广场东南侧。

04. 北京六必居酱园

“六必居”名声远扬,但有几人知晓它是山西人开创的。

明朝中叶,山西临汾西杜村赵存仁、赵存义和赵存礼三兄弟在北京宣武区开办了六必居小油盐店,为什么叫六必居,是因为经营柴、米、油、盐、酱、醋六种日常生活必需品。

悬挂在大店前的“六必居”金字大匾传说是明嘉靖宰相大学士严嵩所题。

六必居起初只有赵姓三股,资金12000两白银。

道光某年经理贾颐自己拿银子补了1800两经营亏空,东家为此给了他一股。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义和团烧洋货商店,六必居被连累受焚,只剩下后场两间房子。东家给伙友们发了盘缠,一齐散伙回家,留下看房的霍凌云掌柜。

第二年,曾被东家辞退的学徒孙万泰用修故宫剩余的木料,修复了六必居,又挂上张夺标等伙友冒火抢出藏在崇文门外东晓市临汾会馆内的六必居老匾,重新营业。

霍掌柜把东家酬谢他复店之功的1000两银子放在柜上吃股,即虚本实利,也叫送股或配股。

经过前后多次变动,到1955年公私合营时,股份达到34门,其中只有贾、霍两门是外姓,其余全是赵姓股。

六必居出名和成功,源于它独树一帜的酱菜。1972年访华的日本田中首相还特别问到六必居,可见六必居声名远扬。

05. 太原双合成

双合成从清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立号建店,至今已逾百年。

19世纪末,河北省保定府满城县夏家庄人李洛金、张子瑞,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推车挑担,走村串户,沿街叫卖,常年奔走在保定、石门(石家庄)、井陉一带,以收购、贩卖生鸡、活鸭为生,结伴经商。

1898年,积蓄了一些资金的李洛金、张子瑞在石家庄的大桥街开设了一家店铺,取“二人合办,必定成功”之意,叫“双合成”。主要经营活鸡、活鸭、土特产、日用杂货和食品,生意十分兴旺。

不久,因发展的需要,分设“双合成”、“双合兴”两店,分别由张、李管理经营。

1921年,李洛金次子李俊生来到了太原,在北司街24号一个由10间平房构成的四合院开设双合成分店。

一年后,双合成迁址至大剪子巷36号,除了经营日用杂货和干鲜果品外,主要经营海鲜、海货。

1929年,双合成又迁址至柳巷32号,掌柜陈步云聘请两名特级技师开始自产月饼、点心。

1956年,公私合营,成为国有企业,分属南城食品总店和南城糕点肉食加工厂。

1966年,前后以“红星食品店第一门市部”、“柳巷大商店第一门市部”取代了双合成老字号。

1980年恢复双合成老字号名称。

1991年改为股份制企业,成立了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

06. 太原稻香村

太原稻香村是一个经历了100多年历史的老商号。

“稻香村”名称是创立时根据《红楼梦》中稻香村一名而来的。

1915年,有几位熟悉糕点制作工艺的南方商人,在太原钟楼街东口,合资办起了“太原稻香村食品店”,自产自销南方口味糕点,兼营干鲜果品、罐头、火腿、炒肉松、南糖瓜子。

当时的经营方式是前店后厂,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店员共40多名。

1919年,迁至柳巷52号。

1956年,公私合营。

1957年,前店搬到并西商场,后厂移到双合成食品店。

1963年,迁到河西重机厂区南,后又迁移到下元西矿街北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1986年,进行了扩建,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经营方式以自产自销为主,品种有南方风味袜底酥、小桃酥、芙蓉糕、烧蛋糕、蛋黄方饼、西式点心奶油卷、千层酥、蛋糕、什锦南糖、花生沾、核桃沾、寸金糖、麻片和多种月饼。

07. 太原六味斋

六味斋肉制品源于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因生产酱肘子而享誉京师的百年老字号天福号。

当时,一个山西人和一个山东人到京城赶考,结果名落孙山,盘缠也几乎殆尽,于是两人就在西单牌楼附近开设了一家熟肉店。

一天夜里,两人边煮肉边喝酒,结果有点喝大了,竟然睡着了。

当他们醒来时,肉已塌烂锅中,起出锅来肉软烂如泥,只好放在盘子里。

看着已成了汁的肉汤,他们将肉汁浇到了肉上。

谁知第二天人们吃后,觉得特别美味。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购买者越来越多,生意从此兴隆。

酱肉由此而来。

有一天,一位刑部大官路经此地,一股肉香味远远飘了过来,就买了一块,回家吃后,大呼“过瘾”。

后来,酱肘子之名传到宫里,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

到慈禧太后时,这位“老佛爷”为能经常吃到鲜美的酱肘子,专门赐给两位掌柜“腰牌”一枚,作为进宫的通行证。

1938年,天福号东家派其弟盛展清拿着一笔资金来到太原,在达达巷27号办起了“福记六味斋酱肉店”。

“六味”源于酸甜苦辣咸香六味,当时有个有点文化的伙计给加了个“斋”字,于是就有了“六味斋”的店名。

1950年,六味斋迁到市中心桥头街一号。

1956年,公私合营,更名为“六味斋酱肉店”。

1989年,迁至桃园南路116号。

1997年,在六味斋酱肉店和六味斋肉制品厂基础上改制成立了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

08. 太原益源庆

益源庆酿醋已有400年的历史。“益源庆”寓意为买卖兴隆,财源茂盛。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益源庆是朱元璋之孙宁化王朱诗焕的王府作坊,生产的醋仅供王府自用,或作为礼品供皇宫御用。

由于益源庆醋坊是王府的作坊,人们称之为“宁化府醋”。

益源庆最早挂牌开业于1889年。

1902年,股东榆次山庄头的朱某接手。

1932年,朱家败落,朱字“天庆城”的掌柜,将益源庆和以磨面为主的天庆城两字号合并。

1943年,掌柜张映禹与榆次同乡丁永义、刘世忠、王支萼三人合资将益源庆买下。

1955年,益源庆与本市永通川、德合长等4家字号合并为新星食品酿造厂。

1956年,公私合营为太原市公私合营新星食品酿造厂。

1958年,又先后更名为太原市公私合营食品酿造厂、太原市食品酿造厂。

1963年,移交给商业系统的柳巷副食公司。

1966年,移交给太原市糖业烟酒公司桥头街副食商店。

1984年6月,桥头街副食商店与钟楼商店合并。

1985年5月,更名为太原市益源庆醋厂。

09. 太谷广誉远

广誉远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至今已经走过了400多年的风雨历程,它的发展脉络可以说是整个晋商发展的缩影。

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山西襄垣籍郎中(佚名)行医于太谷,经常出入官宦富商人家,由于医术高超,就医者众多,遂于太谷城内钱市巷开设了广盛号药铺,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并兼售自行配制的各种成药,声名远播。

太谷阳邑有一位姓杜的官绅,在太谷颇有名望,权势很大,与郎中关系甚密。老郎中年近八旬时,因无儿无女,后继乏人,遂将经营了数十年的药铺以300两白银的价格转让给杜氏。不久,老郎中去世,杜氏就进一步扩充资本,规模显著扩大。

清朝中叶,晋商重心转移到了晋中一带,豪商巨贾云集,号称海内最富。在这样的背景下,广盛号家庭药铺经营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清代嘉庆十三年(1808年),广盛号进行了改组,字号改为“广盛聚”,又称“广盛药店聚记”,招入了姚聚上、武隶秀、程克明等5家的资本,由独资转为合资,资金总额为6200两白银。

合资以后,虽仍以杜氏资金最多,但由于姚聚上为官僚出身的乡绅,遂被推选为当家(即资方代表)。

此后,广盛聚经营范围、经营规模日渐扩展。

首先在湖北汉口、河南怀庆两地设立分号,实现了由家庭药房到面向市场的药材业批发商的变革。

据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广盛聚的账面记载,两分号的存货额已达到白银5500余两,占其资本总额的61.6%。其次,广盛聚在重点经营批发药材商业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手工业制药的拓展,扩大了汤剂饮片和丸散膏丹的炼制,当时已经有了麝雄丸、玉枢丹、千金散等十余种成药,特别是龟龄集、定坤丹在当时已经享誉全国。

广盛聚经历了70年的发展,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仅其采取开股形式分去的红利就达257261两白银,相当于资本的42.9倍。按当时的价格计算,可购买面粉2000万斤,是10万个农民一年的总收入。

广盛聚虽然获得了巨额利润,但不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装进了股东的私囊。当时规定,股东的股份只能减少不能增加,这样就使流动资金匮乏,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于是,股东们纷纷将股银抽出,其中,志泗、晋川、志远等股东一次就同时抽走股银4650两。

面对日益严重的危机,光绪四年(1878年),广升聚被迫又进行了一次大的改组,增加了申达权、秦三馀等7家新的资本,资本总额增至20000两白银,并更名为“广升蔚”,资本大权落入新股东段纯意之手。段氏一人控股30%,故身兼当家(资方代表)及掌柜二职,在广盛蔚一手遮天。

当时的二掌柜申守常以及高级技师陈永全、乔锦泉、吴会文等人都是原广升聚的业务骨干,自改组后,这些人都遭到段氏的排斥。于是,广升蔚内部形成以申、段为首的两个派系,互相倾轧,明争暗斗。

光绪十年(1884年),申守常辞去二掌柜之职,决心另起炉灶。

翌年,陈永全、乔锦泉、吴会文等人也集体退出广升蔚,并动员广升蔚的7家股东同时退股。

不久,这7家股东联络新股东共同投资成立了以申守常为首的广升药店远记,悬挂牌匾为“广升药店”,匾额上方加注“远记”二字。

因广升聚记的匾额系此样式,所以广升远仍以此样式装饰,表示其历史悠久。

此后不久,广升蔚为了和广升远抗争,由钱市巷迁址西大街路南,和广升远隔街对峙,从而拉开两广升唱对台戏的帷幕。

广升远开业后,为与广升蔚竞争,采取了3项措施:第一步是扩大资金实力。其成立时资金总额为26000两白银,至光绪十六年(1890年)第一次分红时,流动资金即达到250000两白银。

第二步是改革经营管理和发展思路,投资2.6万两白银在香港、广州、禹州、祁州、彰德、营口、济南、重庆、烟台等9处设立了分支机构,并将投资重点放在香港。香港的业务主要是进口南药,如木香、砂仁、牛黄、犀角等百余种药材原料,北运销售或自用。同时将自制的龟龄集运港后转向南洋一带销售,从这时起,远字牌龟龄集便开始出口。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到1930年的46年间,广升远获得了750990两白银的丰厚利润,相当于资本金的28.9倍。

第三步是网罗和培养人才。聘请了祁县制药业的吕振音、杜存谦两位专业人士,研制成功了小儿药独立丹、抽风散。

广升蔚则在申守常离号后,很快招募益泰谦、李赞先等入股5000两,共凑足资金20000两白银,重整旗鼓与广升远展开竞争。但由于财力、物力、人力远不及广升远强大,再加上墨守成规,没有创新,故在和广升远的抗争中,始终处于下风,出现连年亏损的局面。

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大部分股东纷纷抽股。大掌柜杜汉杰为挽回残局,便请太谷绅商巨族孟广誉入股9000两,改号名为广升誉。但经营依旧没有起色,不久,孟广誉也抽身退股了。大掌柜随后又于1918年招募张尚渭、张锡玉代替了孟广誉。广盛誉也改名为“广盛誉正记”。

1931年,广升誉正记亏损额达到11000余元。次年,广升远的经理王志杰加入新股,广升誉改名为“广升裕”,并由王志杰任当家(资方代表),聘请吴华亭任总经理。从此,远、裕两号开始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广升誉恢复了龟龄集、定坤丹的生产。1949年,定坤丹的销量已达43000盒,超过了历史上最高年(1936年)产量的19.4%。

1955年春,两广升向国家正式提出了公私合营申请。

1955年4月1日,榆次专区公私合营太谷广誉远制药厂正式成立,不久,又划归山西省轻工厅领导,改名为山西省公私合营太谷广誉远制药厂。

1956年,创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的广源兴和创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的延龄堂也并入了广誉远制药厂。

10. 汾阳义泉泳

清光绪元年(1875年),一个注定要名扬九州的酿酒作坊——宝泉益酒坊,在杏花村镇诞生。

宝泉益酒坊的东家是汾阳城内绅士王协舒,他选择在具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尽善村,即杏花村东堡卢家街的申明亭旁,独自开设宝泉益酒坊,聘请任润玉为经理。

清光绪八年(1882年),宝泉益由王协舒转给其三弟王协卿经营。

王协卿接管后开始扩张,增加投资,聘请杨德龄出任经理。

杨德龄是孝义县下栅村人,14岁开始到宝泉益酒坊学徒,学到了精湛的酿酒技术。

杨德龄酷爱酿酒工作,即使当上经理,也一直从事着被人称为“糟腿子”的酿酒工作。他自称酿酒工为“酒香翁”。

到清末宣统年间,宝泉益酒坊选择杏花村镇能够与之竞争而又惨淡经营的德厚成和崇盛永两户合作。

三家合并后,作坊改名为义泉泳,由大掌柜杨得龄、二掌柜韩瑞符、三掌柜曹庭辅、四掌柜张爵轩、五掌柜张祥甫组成了一个非常干练的管理团队,形成了“人吃一口锅,酒酿一井水,铺挂一张牌”的新格局,即当地人所称的“一道街,一爿铺,一东家”。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义泉泳生产的汾酒一举获得甲等金质大奖章。王协卿与众友共商,请汾阳籍举人申季壮执笔撰写了《申明亭酒泉记》记载获奖始末,并在申明亭旁勒石成碑,流传于后世。

1919年1月,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在太原桥头街南79号成立,义泉泳与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建立了生产与销售的合作伙伴关系。义泉泳的大掌柜杨德龄兼任了晋裕汾酒有限公司经理。义泉泳生产的汾酒全部由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包销,每公斤出厂价为三角(银元)。当时,义泉泳酒坊每年可生产汾酒1至1.5万公斤。

7年后,每公斤的销售价格涨到1.1元(银元)。但是,义泉泳酒坊的出厂价格仍然是每公斤0.3元。

由于产销差价过于悬殊,义泉泳曾经多次提出出厂价格上调的合理要求,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并未应允。加之义泉泳内部不合,导致义泉泳和晋裕汾酒有限公司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于1926年彻底破裂,并解雇了杨德龄。

杨德龄离开杏花村后,专任晋裕汾酒有限公司的经理。

紧接着义泉泳的两个掌柜曹庭辅和韩瑞符以及职员朱正宝、史步生,技师蔚绍全等主要骨干纷纷离开义泉泳,追随杨德龄来到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就职,义泉泳元气大伤。

1932年,义泉泳将义泉泳酒坊的全部房产,包括古井、古井亭和义泉泳酒坊的招牌,以6000元(银元)的价格卖给了晋裕汾酒有限公司。接着,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又以3600元(银元)的价格收购了义泉泳酒坊的全部生产工具。

义泉泳,在经营了57年之后宣告结束。

晋裕汾酒有限公司的汾酒品种有老白汾酒、竹叶青酒、白玉露酒、状元红酒、玫瑰露酒、木瓜露酒、茵陈露酒等七个品种。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前夕,晋裕公司为了避免日本飞机的轰炸,将所存汾酒大约700余箱近5000公斤运到小店镇租屋存放。

日军进城后,晋裕公司被抢掠一空,杏花村酿酒厂所存汾酒也被散兵游勇抢喝,晋裕公司被迫关门。

1939年,晋裕公司重新开业。

1949年,人民 *** 以8000元的价格购买了晋裕公司在杏花村的酿造厂。

1949年6月1日,国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宣告成立,当年产量即超百吨。

1952年,全国评酒大会,汾酒列入国家八大名酒之一。

1988年起,杏花村汾酒厂连续三年被推入全国五百家经济效益最佳企业,为全国饮料行业之首,行业中有了“汾老大”之称,成为山西省第二大利税大户。

11. 北京都一处饭店

北京“杜一处”是誉满京城、名扬中外的中华老字号饭店,自清乾隆三年(1738年)创建至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

创始人是山西浮山县东郭村人王瑞福。

王瑞福自幼父母双亡,家徒四壁,不得已牵着一条小毛驴和师傅及师妹罗翠莲奔走于河东大地卖艺,仍难以为生。

为了生活,王瑞福来到平阳府一家饭店帮工,不料年老盼子的饭店老板竟然逼他与年轻的小妾“借种生子”。

为逃避纠缠,王瑞福离开平阳,艰难跋涉到北京,投宿到前门外鹞儿胡同浮山会馆。

听说前门大街白记饭铺年事已高的山西人白青山要出让饭铺,叶落归根,王瑞福前去探询。

当时正碰上老人和前门大街绸缎庄钱掌柜的大少爷争吵,缘由是这个少爷非要拿3两银子,霸占白青山已写了字据、收过银子、盘给谦益祥掌柜王吉祥的白记饭铺。

拳脚利索的王瑞福见此情形,出手相助,制服了钱少爷。

王吉祥因王瑞福的义举深受感动,就把已改名为王记酒铺的白记饭铺赊让给无力付钱的王瑞福。白青山老人也当场向王瑞福赠银十两,表示祝贺。

为创出品牌,王福瑞苦心研制出一种独特的面食“烧麦”誉满京城。

“独一处”招牌传说是乾隆皇帝所赐,意指京城饭菜可口独此一处。

12. 太原大中市

大中市位于太原市钟楼街西端,原是一处中外闻名的古玩、玉器、信托贸易市场,后因种种原因,渐渐衰败,如今往日的辉煌已成为历史。

大中市,原名寿宁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后经几次重修,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在寺内建起一钟楼,钟声洪亮,城内外皆闻,俗称“打钟寺”。

1900年,寺内两廊有小贩开始摆摊,卖一些杂货,形成一处市场。

1913年,阳曲商人刘占元在老寺院中央建起一“龟”形的二层建筑,辟为市场,摊贩、店铺云集于此,形成以古玩杂货、洗浴为主,兼有理发、茶馆、大烟馆、小戏场等行当的一处综合市场,顾客、游人络绎不绝,成为当时太原最繁荣的市场。

由此,“寿宁寺”成了“打钟市”。由于“打钟”与“大中”谐音,人们就把“打钟寺”称为“大中寺”了。

1956年,大中市公私合营,将49户木器古玩店合营为木器古玩中心;1957年改为珠宝、玉器商店,不久又改为信托贸易商店。

1981年,成立太原市信托贸易公司,下设五个基层商店,主营有地方特点的日用工业品,以及委托寄卖、租赁业务。

更多晋商家族文化晋商八大家(晋商四大家族都是那四大家族)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