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原创:投你个大白象 浙江2022-10-16
从俄罗斯工业状况开始盘点,看这次特别行动产生的反作用,是否让俄自己的武器“去了库存”?
卖资源也是发展手段
卖资源的国家有不少,中东的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以前的伊拉克、伊朗,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巴西、委内瑞拉,体量最大的卖资源国家非俄罗斯莫属,俄罗斯领土1709.82万平方公里,人口1.46亿,人均GDP 1.2172万美元(2021年)。
澳大利亚大量出口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铝、镍等金属,进入了发达国际行列,人均GDP达到了5.5万美元,高于工业发达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等西欧各国。
俄罗斯石油探明储量达到1078亿桶,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6.2%,排名世界第六位 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首位。煤、铁矿石、锰、铜、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俄罗斯为什么没有像澳大利亚那样卖出资源成为发达国家?
俄罗斯排名前十的大公司基本都是出卖资源的公司,只有一家银行和一家信息技术公司。 2021年11月俄罗斯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市值排名
No.1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 石油、天然气 1180亿美元
No.2 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 Sberbank 金融 1120亿美元
No.3 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石油、天然气 850亿美元
No.4 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 (Novatek) 石油、天然气 780亿美元
No.5 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Lukoil) 石油、天然气 660亿美元
No.6 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 (Nornickel) 金属、采矿 470亿美元
No.7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Gazprom Neft)石油、天然气 340亿美元
No.8 俄罗斯扬德克斯公司(Yandex) 信息技术 290亿美元
No.9 俄罗斯极地黄金公司 (Polyus Gold) 金属、采矿 270亿美元
No.10 俄罗斯苏古特石油公司 (Surgutneft) 石油、天然气 210亿美元
苏联的工业体系
看俄罗斯的工业布局就不难明白,为啥俄罗斯军事工业、航空航天、核工业居世界先进水平,却始终没有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俄罗斯工业体系的畸形是有历史原因的,那得从100年前的苏联说起。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国家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由此诞生。1922年,15个加盟国正式组成了苏联。苏联是在沙俄的基础上建立的,在20世纪初,沙俄的整体国力仍然是位居世界强国之列的,一战之前,沙俄确实是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农业国。沙俄的煤炭、钢铁、水泥等居世界前六的位置,但工业水平较低,受外国资本控制程度高,对外资依赖严重。苏联建立后,工业化进程就是在沙俄原有的基础上开始发展,1928年10月斯大林开始实施工业化的三个五年计划,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部门。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之年,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大危机爆发了。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一场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全球,袭击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利用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和寻找摆脱危机出路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技术人员和资金,在各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美国先后有10万美国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以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美国钢铁公的格里工厂为模型设计的。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30年代初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新厂。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再拆运至苏联的,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在飞机和发动机的生产方面,美国供应苏联飞机或飞机附件,并给予技术援助。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三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建成 --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克钢铁厂和扎波罗热钢铁厂(乌克兰)。
实际上苏联二战前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外国企业家、工程师、建筑商和其他技术人员在苏联参与建造了500多家工厂。
由于援建工程的参与人员习惯上对角色保持沉默,这就让世人感觉苏联是独立搞定了工业化,实际上并非如此。
世界经济危机带给了苏联更好的发展机会,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方面的特质也体现了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的优势,1937年苏联的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0.6%,仅次于美国,超过德国、英国、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了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例占到99.8%。
二战爆发,苏德多年的交战,苏联的工业基础几乎毁于一旦,莫斯科以西的大批国土沦为战场,钢铁厂、油田等毁于战火,其中的军工企业因为过度集中而损失惨重。 二战结束后,苏联大量接收德国的核能、航空等技术人才,随后快速发展了航空航天、核电站、核武器等支柱产业。
吸取二战期间军工企业被一锅端的教训,苏联严格执行军工企业化整为零的策略。将成品装配厂和零配件厂家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少产品的生产流程遍布15个加盟共和国,业务正常的时候,运转挺好,还能避免被一锅端,也能繁荣各地经济。
苏联由于在二战中工业损毁严重,战后重建时优先发展了和军事相关的重工业,这是苏联国家实力不足的体现,斯大林去世后,本来有机会纠正斯大林的经济模式缺点,但是继承者赫鲁晓夫的改革也没有做到这一点。1963年赫鲁晓夫被政变赶下台,后继者加大了美苏争霸,冷战发展到高峰期,苏联为了保证对西方国家的战争优势,更多的重心都投入到军事工业中去,轻工业的处境更边缘化,直到苏联解体也没有发展出像样的轻工业。
纵观苏联工业发展历史,就不难发现苏联工业技术的大规模迭代,其实高度依赖西方国家的技术转移,自己的迭代能力比较弱,或许在个别领域能取得突破,但构不成体系,没法推动苏联整个工业体系的迭代升级。
到了50年代,苏联感觉自己能完成技术迭代了,就想升级卡车生产线,结果折腾了十多年没搞成,只好再付美元找来美国和意大利帮忙,直到今日俄罗斯的卡车生产线还得向德国买。
其实苏联企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制企业,不参与市场竞争,与国外同行没有比较,加上企业增长缓慢,这都是影响技术迭代的重要原因。看看中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加入关贸总协定以后,大批企业成长迅速,白色家电、通信设备、装备制造、化工装置等行业,技术迭代接踵而来,这就是市场竞争带来的好处。
技术落后的代价就是,往往为了达到某一重要指标,采取倾注更多资源的方法来突破,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
苏联登月N-1火箭四次发射失败,为了加大推力,竟然装上30台NK-15发动机,大大增加了故障概率。
虽然技术落后,但是并不妨碍苏联疯狂扩大产能,因为苏联一直以世界革命的总基地来要求自己,随时准备再打一次世界大战。
冷战时期,苏联建立了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完全独立于国民经济之外,为了把有限资源用到极致,苏联的一切重工业都要为军事服务。
赫鲁晓夫在一次接待外国访问者时,曾说:“苏联正以生产香肠的速度生产导弹。”
事实上,苏联的军工厂就是这么干的,20世纪80年代,苏联生产一枚核导弹仅需7小时,一年生产2000辆坦克,那时军工从业人员总数达到1300万。
当一个国家将军工产业放到如此重要地位时,无疑是荒诞的一幕。工业品的最终出路是由消费来解决的,才能有更新换代的发展机会。苏联倾力打造各类武器,没有消耗,如何处理军工厂的产能呢?好在冷战期间,美苏各自的阵营里有大批随从国家,苏联也有不少:东欧的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亚洲的越南、柬埔寨、朝鲜、印度等,那就向这些国家推销武器呗。地区冲突不断的战乱地区更是苏联军火的倾销对象,苏联的传统军火贸易伙伴有三个,一个是拉丁美洲地区,一个是中东地区,再者是南亚地区的印度。
这样做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苏联60%的工业企业服务于军事,军事工业的增长率是16%, 而全国工业增长率仅为7%,畸形的发展比例抑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全局性崩溃。
苏联建国时内忧外患,能够获得的外部资源有限,苏联地处天寒地冻且远离欧洲中心,建设成本自然高出别国一大截。
由于苏联整体的工业水平落后于欧美,要想实现战略平衡甚至局部优势,最高效的做法就是挖掘自有技术的极限,通过精巧的设计来整合系统,使装备基本上达到美国同等产品的水平。
技术不够,设计来凑,苏联军工走的这条路线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些奇葩的庞然大物出现在美苏军备竞赛中也就不足为怪了。
俄罗斯的军备老底
1991年苏联解体,原本完整的军工产业体系一下子拆分到15个加盟国手里,麻烦就大了。军工体系本就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抽掉一部分就可能直接导致整体崩塌。就比如苏联把一辆BPM97装甲车拆分给十个兄弟,每个人手里有一批部件,但谁也没法自己整成一辆BPM97,手头的零件只能当废铁卖。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继承前苏联70%的军工业和80%重工业,但产业链是残缺的,如果另外的加盟国没废掉原来的配套厂,那算运气好,那些废掉的环节就是今日俄罗斯军工产业的短板。由于缺少配套厂,大量的军事装备因为缺乏维护能力,导致破败失能,甚至提前退役。看看俄罗斯唯一的航空母舰的遭遇,就能感受到俄罗斯军工的难堪处境。
“库兹涅佐夫号”是俄罗斯第一艘也是唯一的一艘航母。1982年4月1日,“库兹涅佐夫号”在苏联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1985年12月4日下水,1991年1月正式服役。 “库兹涅佐夫号”排水量58000吨,长度304.5米。航母全速能力20万马力,航速可达30节。除了由24-26架战斗机和12架直升机组成的空中特遣队外,航母还配备了反舰和防空导弹系统。
“库兹涅佐夫号”于2017年开始大修和现代化改造,预计将其使用寿命延长25年。
从此,这艘航母仿佛陷入了“厄运”。
2018年10月30日,维修发生意外。负责维修航母的PD-50号浮船坞沉没,导致“库兹涅佐夫号”受损,重达70吨的起重机砸中航母甲板,留下了200平方英尺的大洞。
PD-50号是俄罗斯最大的浮船坞,主要用于北方舰队维修巡洋舰和航母改造。PD-50号沉没造成一人失踪,四人受伤。
船坞是支撑船只改造的重要基建工程,失去PD-50号浮船坞后,“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工作几乎处于暂停状态,导致俄罗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航母服役。
2019年“库兹涅佐夫号”又发生了火灾,造成两人死亡、14人受伤。这次大火虽然没有给航母造成太大损害,但又一次增加了维修成本。
由于俄罗斯缺乏支撑航母改造的大型船坞,“库兹涅佐夫号”的改装一直断断续续。俄罗斯一边建造新的干船坞,一边对航母进行升级。
这次大修和升级遭遇多次维修延误,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重新服役。 届时,航空电子设备、滑跃甲板、电气设备等设施将焕然一新,还配有全新的起飞和着陆控制系统,机载空中力量保持不变。
“库兹涅佐夫号”是一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并不是俄罗斯建造的,而是位于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的。所以俄罗斯要维修自然是困难重重。
当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从乌克兰的造船厂拿回来的可不止有库兹涅佐夫号,还有一艘基辅级航母“巴库”号。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将其更名为“戈尔什科夫”号。由于俄海军维护不力,导致事故频发。1992年,“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在码头维修时,舰艉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至轮机舱,导致该舰不得不进行更大范围的维修。1994年,该航母在航行中锅炉爆炸,其动力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需要高额维修费,被迫退役。“戈尔什科夫号”是一艘排水量4.5万吨的轻型航母,虽然在那个时代,并不落后,但是不符合俄罗斯的需求。这艘航母被俄罗斯免费送给了印度,但代价是这艘航母的维修、改装等工程必须由俄罗斯承包并完成。 2004年,普京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印度一艘航空母舰。印度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想都没想就签了合同。
然而15年后,印度才发现这哪里是1美元,明明就是30亿!
整个购舰事件来看,俄罗斯老普钓鱼水平太高,印度被坑死了。
这艘以1美元卖给印度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服役时间才7年,从这一点看至少还是九成新。
那时印度野心勃勃,想完全掌控印度洋海域。他们认为,只要再有一艘航空母舰,就能实现这个目标。
俄罗斯主动提出,以1美元的价格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卖给印度。
俗话说得好,“一分价钱一分货”,1美元相当于白送,印度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在他们看来,1美元将这艘航母买回来,就是当废铁卖也能值几个钱,怎么也不亏本。 生怕俄罗斯反悔,印度连夜做出了回应。然而他们去俄罗斯谈细节时,被告知这艘航母因锅炉爆炸失去了动力,需要他们自己拉回去。
印度代表一听傻眼了,航母一旦失去动力,就只能靠专用拖船来自动,印度并没有这种拖船。
就在印度这边左右为难之际,俄罗斯提出了另一套方案,“我们可以帮忙维修,你们只要支付9亿美元的修缮费就行。”
虽然这笔费用占了印度全年国防经费的8%,但一想到一艘全新航母要30多亿美元,他们就觉得9亿美元修缮费完全可以接受。
印度代表支付完修缮费,准备启程回国,坐等航母上门。
俄方代表又好心提醒他们,“航母必须搭配舰载机,我们这有配套的,你们不考虑一下吗?” 印方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又花了4亿美元,购买了一批舰载机。
之后双方正式就“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签订了合同。
合同规定俄罗斯在2008年前,交付修好的航母。
2008年,印度按照约定前往俄罗斯验收航母。5年时间,俄罗斯竟然只是清理了航母表面的铁锈,其他修缮工作完全没做。
面对印度的质问,俄罗斯将一切都归咎于资金不够。 此时印度已经没有退路,不继续花钱,就只能拉着花了13亿的航母回去当摆设。
经过一番协商之后,两方约定印度再支付14亿美元修缮费。
又过了4年,印度终于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带回了国。然而就在印度前往指定海域试验时,航母的锅炉又发生了爆炸,8个锅炉炸毁了3个,烧坏了4个,就剩下1个勉强可用。
没有办法,只能继续让俄罗斯维修。不过这次俄罗斯良心发现,没有收修缮费。
然而,没过多久,俄罗斯发现了新问题。航母的阻拦索有问题,如果不大范围修缮,日后会有“后遗症”。就这样印度又拿出3亿美元,用来维修阻拦索。
最终印度花了30亿美元,买了一艘二手航母,这个价格完全可以买一艘全新的。
2013年11月,改装后的航母正式交付印度海军,改名“超日王”号。超日王”号航母自交付后问题频出。
2016年6月,“超日王”号航母在格尔瓦尔港维修时,污水处理系统的安全装置失灵,导致毒气泄漏,4名水兵中毒身亡。
2019年4月,该航母在驶入格尔瓦尔港时,轮机舱内蒸汽管道爆炸起火,一名军官因吸入过多浓烟不治身亡。
2021年5月,“超日王”号航母停靠在格尔瓦尔港时,舰员居住区又发生火灾。
这样奇葩的海军装备就是俄罗斯提供的,你猜猜俄罗斯海军的战斗力该有多少?
前几年俄罗斯放出消息,准备独立建造排水量9万吨的核动力航母。
建造航母俄罗斯并不缺技术,早在苏联时期,就在乌克兰开建了“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可惜的是还没有建造完成,苏联就解体了。
俄罗斯拥有多艘核动力破冰船,也拥有核动力鱼雷,核动力导弹,俄罗斯在船舶核动力方面,拥有支持建造核动力航母的能力。
俄罗斯要建造核动力航母光有干船坞还不够,还需要众多的配套设备,同时,光是为航母生产配套设备的企业就需要数千家,这是俄罗斯所欠缺的。
在苏联的历史上,他们从来没有建造9万吨级航母的技术。更不要说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来就没有再建造过新航母,在技术上可能还有倒退。
有船舶核动力技术储备,但制造配套能力严重不足,俄罗斯军方透露的核动力航母计划更像是一个梦想,实际上仅停留在书面报告中而已。
因为绰号“小平顶航母”的两栖攻击舰在最近几年很流行,是一种攻击力仅次于正规航母的军舰,如果配合使用好战斗机,还能进行空中支援以及部分制空权的争夺。不客气的说,靠着这种军舰就完全可以应付,一场局部地区的成规模战争,所以俄罗斯也打算入手这种军舰。 俄罗斯也考虑到要与西方缓解关系,于是就特意跟法国订购了两艘西北风级的两栖攻击舰,合同总金额为12亿欧元。“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是法国研制的第四代两栖战舰,长199米,宽32米,满载排水量2.1万吨,该舰配备了改良自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的SENIT-9作战系统与完善指管通情装备,具备远程兵力投送及两栖作战指挥能力,可搭载直升机、水陆两栖装甲车、坦克等重型装备以及900名士兵。一旦这艘军舰投入使用,就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力量。
2008年俄罗斯正式宣布和法国合作建造西北风两栖舰的时候,俄罗斯周边和他们有点不对付的小国就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了。尤其是在当年和俄罗斯刚有过武装冲突的格鲁吉亚,当时俄罗斯花了26个小时集结重兵从黑海对他们进行攻击,他们还有时间反应。而一旦俄罗斯拥有了两栖舰,这个时间就会被缩短到1个小时内就完成集结,1天内就可以对他们进攻,而他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所以一旦俄罗斯真的拥有了这种军舰,那他们的威慑力将是几何倍数的上升,战争不用打都能知道结局。
按照2011年签订的合同约定,俄罗斯订购的这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将于2014年和2015年交付。但是,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在美国的施压下,法国就开始拖延舰船的交付,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既然双方无法按照合同的约定完成交付,那么只有按照合同来办事,俄罗斯向法国进行索赔。不过,双方对于赔偿的金额分歧比较大,法国一开始提出赔偿俄罗斯7.8亿欧元,俄罗斯当然不干了。因为俄罗斯已经支付了8.9亿欧元的预付款,除此之外,还有用于培训海员、修建停泊基础设施和建造4架舰载卡-52K直升机原型机的资金,俄方提出的赔偿金共计11.6亿欧元。
2015年8月,俄罗斯和法国达成赔偿协议,共同决定废除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建造和交付合同。为此,法国赔付俄方根据合同支付的资金,以及返还俄方提供的设备和物资,在完成上述操作后,法方将获得两艘军舰的所有权和支配权。根据公开报道来看,法国因未向俄罗斯交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赔偿的金额近12亿欧元。
法国在处理完同俄罗斯的赔偿事宜以后,转手就把为俄罗斯定制的两艘军舰以10亿欧元的价格卖给了埃及。对于像埃及这样的中东国家,对西方无害,美国自然不会反对。而俄罗斯听到法国将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卖给埃及后,也表示舰上的俄式设备不用拆除,埃及历来是俄罗斯军火的销售对象。
由于这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是为俄罗斯定制的,根据俄罗斯的要求,舰上搭载了很多俄罗斯的设备,就包括专门为该舰量身打造的卡-52武装直升机。为了给这两艘军舰配套,埃及又从俄罗斯采购了42架卡-52武装直升机及训练培训服务。
虽然俄罗斯没能获得法国建造的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但是俄罗斯也并不吃亏,不但获得了法国的巨额赔偿,同时还顺带做成了一大单直升机出口生意,这也让俄罗斯获益颇丰。
一笔两栖攻击舰的业务,兜了一大圈,俄罗斯钱财上没损失,顺带还卖了直升机给埃及,但从2008年开始运作,直至今日,俄罗斯海军没有任何机会为自己的舰队增添一丝新的战略力量。也就是说俄罗斯海军只能在自家军港前摆摆龙门阵,不过摆龙门阵也有风险,莫斯科号巡洋舰就不幸中招了。
2022年4月14日,在俄乌战争中,莫斯科号巡洋舰起火并导致舰上弹药爆炸、严重受损,随后被拖曳回港的过程中失去稳定性,在风浪中沉没。有媒体称莫斯科号是被乌军的海王星反舰导弹打爆的,俄罗斯方面没确认但也没否认。
莫斯科号光荣级巡洋舰是苏联建造的1164型巡洋舰首舰,原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
莫斯科号巡洋舰标准排水量9300吨、满载排水量11280吨,是世界上少数几种仅存的大型巡洋舰之一。该舰前甲板两侧并列布置P-1000“玄武岩”(Вулкан)远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每侧4组各两具发射筒共16枚导弹,使该舰拥有世界上仅次于基洛夫级巡洋舰(20枚)的远程对舰攻击火力。 黑海舰队的旗舰居然在俄乌战争中寸功未立,就起火爆炸沉没,俄罗斯舰队的水平之低已昭告天下。
俄罗斯海军本来就只有4艘巡洋舰,除了一艘核动力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其他三艘都是光荣级巡洋舰,这次莫斯科号一沉没,剩下的还不够俄罗斯四大舰队平分。
说完海面舰艇,再聊聊俄罗斯神秘的潜艇部队。
如果说美国的俄亥俄核潜艇在全球排第三的话,俄罗斯的北风之神、台风核潜艇无疑是排第二、首位的。
美国俄亥俄核潜艇的长度达170米,水下排水量1.9万吨,俄亥俄核潜艇在承担战略打击任务时可以主动突击,它不像其他的核潜艇只能进行被动防御。
“俄亥俄”级是美国第四代战略导弹核潜艇,该级首艇“俄亥俄”号于1974年开工建造,1981年11月正式服役,总共建造18艘。该级潜艇采用了先进的隐身技术,在艇体外表面铺设消声瓦,噪声级达到90~100分贝。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上携带的24枚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远至12000公里,336个分弹头可以在半小时内摧毁对方200-300个大中型城市或重要的战略目标,圆公算偏差90米。
受到美国的俄亥俄核潜艇的 *** ,本着“他有我也有”的原则,1972年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亲 *** 板下令研发941级战略核潜艇,北约代号为“台风”。 “台风”是在应对美国威胁被动研发出的产物,属于是有防御性质的进攻武器,赶鸭子上架的味道比较重。
在设计之初,苏联人就遇到了一个大问题,苏联海军长期以来,使用的潜射弹道导弹都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潜射导弹,液体燃料一般都有毒性而且易燃易爆,燃料要在临发射的时候才注射到弹体内,准备时间很长,导弹弹体也很大。为此,向苏联军工企业下达研制任务的苏联部长会议明确规定,新一代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必须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由于此前苏联完全不具备这方面的经验,结果把固体燃料导弹设计的比液体燃料还大,“台风”级用的R-39导弹弹体长16米,发射重量90吨,而同时代美国用的三叉戟导弹弹长不过10米,发射重量更是只有30吨。做不出美国三叉戟导弹那么短小的导弹,只好硬着头皮加大潜艇尺寸。
不管怎么说,导弹是设计出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把导弹装进去。
苏联人为此大费周章,最后选择在耐压壳上下功夫,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核潜艇,要么像北约核潜艇一样采用了单壳体布局、只有一层耐压壳,要么就像苏联核潜艇一样采用双壳体布局、外面是轻外壳里边是耐压壳。你可以理解成两个俄罗斯套娃。而台风级的设计上完全不一样,它是在艇体的左右两侧各设计一个耐压壳,指挥舱和鱼雷舱各设计一个耐压壳,导弹发射仓被挤在耐压壳中间,然后它们的外面再用一个轻外壳包裹起来,等于是一个大套娃里面并排放着四个小套娃。
台风级核潜艇奇葩的结构由此诞生,两排共20个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筒,夹在两个并排的独立耐压舱体中间,外面再包上钛合金的潜艇壳子,这一下子让台风的排水量达到46000吨。巨型潜艇看起来很唬人,但不是什么好事,潜艇越大,噪声越大,水下航行噪音115分贝,本来潜艇是要当个沉默杀手,结果这么一搞,台风就只能是往深海里钻或者躲在北冰洋的厚冰盖子下面。
台风级核潜艇长170米,宽24米的伟岸身躯,可受困于导弹的体积,台风哪怕这么大也带不了太多导弹,只有20枚,比美国俄亥俄级的24枚略少。当年在台风级潜艇的设计过程中,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曾支持过装备24枚导弹的方案,毕竟在冷战对垒的环境下,导弹少了底气就不足。
但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则坚持认为,20枚导弹足够威慑美国了,有了海军司令的支持,台风的总设计师坚持只带20枚导弹,肖恩-康纳利主演的电影《猎杀红色十月》为了体现它的可怕,给它安排的是26枚导弹。
因为设计的这么大,所以设计师们就有条件去考虑考虑舒适度问题,和苏联其他水兵相比,台风上的水兵简直是住在五星级酒店,你能想到的休闲设施他们都能考虑到。
潜艇里有健身房、游戏厅、甚至还有 *** 房和游泳池,士兵可以在闲暇时间品着红酒,吃着金枪鱼、鱼子酱,酒足饭饱后再去游戏室内消遣,如此级别的执勤时光谁不想拥有呢?
如此庞大的体积,豪华的设备,自然就有着天文数字一样的造价,平均每艘5.25亿卢布的造价,几乎与一艘“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相当。奇葩的结构、拼凑的设计也只有特殊的配套系统才能维持运行。即便是伺候的如此体贴,台风核潜艇也显得相当虚弱,配套的R-39导弹的稳定性很差且威力不够,9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只能达到8300千米的射程,美国的三叉戟在60吨的起飞重量可以飞11500公里,相比之下R-39就是个徒有其表的银样镴枪头。另外动力方面也相当娇贵,一年里有半年时间都在保养。
苏联解体之后海军迎来了坠崖式衰弱,台风核潜艇也深受影响。总共建造6艘台风核潜艇,其中三艘在第二年就退役,没几年就只剩下一艘还在服役,留着它的原因也不是什么有战略威胁,给它配套的导弹早就没了。而是俄罗斯要用它做试验舰,专门负责新型弹道导弹的试射工作,等到新型弹道导弹走向成熟,这艘台风核潜艇也该结束使命了。
955型战略核潜艇是俄罗斯第四代战略核潜艇,替代台风核潜艇的换代产品,北约代号:北风之神。
作为下一代核潜艇的北风之神级做出了大量改进,无论是常规作战还是静默能力,甚至是电子作战系统都有很大提升,尤其是电子系统,大量采用数字化设备,减少了艇员数量,使得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可以完成100个昼夜的远距离突袭任务,综合性能甚至要领先俄亥俄级核潜艇整整一代。
955型1号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2号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3号艇(弗拉基米尔·诺莫马赫号)均已服役,4号、5号、6号、7号、8号正在建造中,9号、10号以列入建造计划。俄罗斯最终将计划建造10艘955型战略核潜艇以替代现有所有战略导弹核潜艇,以实现海军换代。
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的优势是隐身性和航速。北风之神核潜艇的水下静音性能又提升了一大截。首先艇体表面贴敷了厚度超过150毫米的高效消声瓦,同时主机等主要噪声源安装了整体浮筏式双层减振基座及隔音罩,艇内机械装置也进行了降噪设计,设计人员还在消除红外特征、磁性特征、尾流特征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独到的隐形措施。 北风之神水下航行噪音降低到108分贝,比俄亥俄级核潜艇还低2分贝。按照国际公认的算式,潜艇水下噪音每减小6分贝就可使敌人被动声纳的探测距离缩短一半,一旦潜艇自身噪音降到90分贝,那么海洋背景噪音就可以完全掩盖潜艇行踪。
航速方面,北风之神采用的压水反应堆最大功率约为190兆瓦,并且可以同时驱动一台汽轮机,达到43000马力,双重加持下,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在24000吨排水量的状态下,航速也能达到29节,而俄亥俄级核潜艇在18700吨排水量的状态下只能达到25节,所以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综合能力名列前茅。
北风之神配备18座布拉瓦D-30潜射导弹发射器,导弹射程超8000公里,途径北极打击北美的距离约为7000公里左右,并且该导弹还能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不仅有诱饵装置,还能防止电磁干扰,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一次性能够发射80枚布拉瓦导弹,总共800枚分导式核弹头。
苏-57战斗机是俄罗斯空军的单座双发隐形多功能重型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35000千克,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450千米,最高时速2140-2600千米,作战半径1200千米。苏-57具备空中格斗和对地攻击能力,具备隐身性能好、起降距离短、超机动性能、超音速巡航等特点。俄罗斯计划用该型战斗机取代苏-27战斗机,与美国第五代战斗机F-22抗衡。2021年1月29日俄罗斯国防部正式接收首架量产苏-57战斗机。2021年全年仅仅交付2架苏-57战斗机。
俄罗斯空军现役战斗机总规模约1500架,机型相对老旧,主力机型主要以米格-29、米格-31、苏-27、苏-30、苏-33、苏-34、苏-35和苏-57为主,其中除了苏-30、苏-35和苏57以外,其它机型的平均服役时间均超过15年。主力机型苏-35战斗机目前仅有78架在服役,苏-34轰炸机也仅127架,苏-35战斗机造价约8500万美元,苏-34轰炸机造价3600万美元,据说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已折损多架苏-35、苏-34战机,而击落它们的乌军便携式导弹价格还不到20万美元。
有限的军费开支,俄罗斯还要维持庞大的军力,以及世界第二大规模的核武库,这些军费开支当中,每年有100多亿美元需要投入到战略核武库和常规军力的维护上,剩余的300多亿美元则要用在装备采购、人员开支和武器研发上,而真正用到武器研发和采购上的费用恐怕还不到100亿美元。
其实战斗机的拼斗讲究棋逢对手,苏-35、苏-34等机型主要的任务是制空权的争夺、对地攻击,基本的作战区域位于国境线两侧,考虑到俄罗斯完全不具备航母等舰载装备,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就限制了战斗机的威力范围。再说俄罗斯战斗机电子设备的先天不足,也不是几天之内就能弥补缺陷的,所以俄罗斯空军的1500架飞机只是个大型飞机库而已,能派上用途的寥寥无几。
俄罗斯历来喜欢研发超大、超远、超速一类的超级武器,以实现威慑美国的效果。
2020年10月6日,俄罗斯联邦军方成功试射了“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这枚“锆石”导弹共飞行了4.5分钟,其平均飞行时速达5700公里,峰值时速达9500公里,最高飞行高度为28千米。
2022年5月28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海军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在巴伦支海水域成功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导弹成功命中了位于约1000公里外的白海水域海上目标,目标监测数据显示,导弹飞行符合设定参数。
“锆石”导弹为俄首个海基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可从护卫舰、巡洋舰和潜艇上发射,最大射程达1000公里,战斗部重量可达400千克。该导弹可摧毁所有类型的水面舰艇和地面目标,且无法被导弹防御系统或防空系统拦截。 “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作为一种强大的常规战略武器,作战效能与威慑能力突出,将成为非核威慑力量的基础。
“锆石”导弹具有强大的体系突破能力。该导弹凭借特殊的飞行弹道,可规避敌方侦察预警体系。同时,该导弹的末段突防速度达到8马赫,相比之下,美军“宙斯盾”防御系统的拦截弹飞行速度不超过3马赫,理论上“锆石”导弹的突防成功率达95%以上。
锆石”导弹可由不同平台发射。“锆石”导弹除可从护卫舰和核潜艇上发射外,未来还可由图-160M2和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发射。另外,其陆基版本也正在研发中。依托“锆石”导弹,俄罗斯正打造陆、海、空非核威慑力量作战体系。
“锆石”导弹对美航母战斗群构成严重威胁。航母战斗群是美国海军的力量投送基石,也是美军进行远洋作战与威慑的核心手段。核潜艇加装高超音速武器后,具备对航母战斗群进行高速突击的能力,能够抵消航母的传统优势与威慑效应。据悉,俄罗斯计划将配备“锆石”导弹的“北德文斯克”号核潜艇和“喀山”号核潜艇部署在远海地区,以捍卫俄罗斯的安全利益,维护战略平衡。
冷战时期,美苏军备竞赛开始,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一直将美国作为假想敌,不断开发战略核威慑武器,从数量庞大的核弹头,陆基、海基弹道导弹发射平台、具备突击性能的大吨位核潜艇北风之神,具备本土防御性能苏-35、苏-57、“锆石”导弹等。连续几十年的投资军工产业,国内经济如何能正常?
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无非是要转移民众视线,难道是要去了俄罗斯的武器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