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不甘心在命运的大海中随波逐流的人,始终在苦苦地追求、探索。我所结识的辛启荣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以他的热情和执著,在天水新闻界享有崇高威望的艺术家。他在电视新闻摄像、摄影、雕塑、藏石、视频电视节目制作等各个领域以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通过不断探索、努力,先后折取了麦积山石窟文物图片建档第一人,麦积山石窟泥塑第一人,天水电视记者第一人,天水地区电视专题节目摄像、撰文、制作第一人,天水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第一人,天水市区、景区航拍第一人,出版个人电视、摄影专著在天水广播电视界第一人等十五个桂冠。
与辛启荣先生结缘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当时在他的家乡牡丹工作,自己喜欢舞文弄墨,时常在《甘肃农民报》、《天水报》上发表反映牡丹的新闻。记得在一个夏日的中午,时任天水电视台台长的先生来牡丹拍摄电视新闻。由于自己爱好新闻写作,我便向领导毛遂自荐随他一起到距镇15里外的农建点上拍摄了牡丹乡大干农田基建的电视新闻。临走,他勉励我多写新闻稿,好好干,当党的马前卒,做群众的知心人。在他的鼓励下,写新闻稿件成为我多年工作的一部分,并一发而不可收。
再识辛启荣先生是在2011年秋季,我将自己二十多年在省市报刊发表过的稿件汇编成集,慕名求他给我的作品集《耕耘·收获》作序,他不但欣然应允及时写序,还给我赠送了他退休后出版的《麦积山石窟雕塑艺术》、《航拍天水》、《天水历史名人》、《祁山石》四本书。在他的家里一次次与他促膝相谈,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一边听他介绍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藏石方面的知识,一边欣赏他亲手制作摆放在客厅博古架上的人物雕塑、祁山奇石,不禁为他的多才多艺所惊叹。
2001年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不仅没有放松自己,反而干得更加起劲,他学会了电脑视频制作技术,陆续将自己工作几十年来拍摄的反映天水的电视新闻作品从录相带通过电脑技术转换制成视频,然后通过他在天水在线、新浪网、搜狐网上开通的博客向外宣传出去,让人们看到天水的今昔变化。上传反映天水的视频电视节目400多部,图片3000多幅,文章120多篇,截止目前,点击人数已过百万人次。
自费10万余元先后编著出版了《荧海扬帆》、《流金岁月》、《文苑品粹》、《天水历史名人》、《祁山石》、《辛姓族谱》、《麦积山石窟雕塑艺术》、《航拍天水》等八本个人电视、摄影专著。从2001年退休后他积十二个春秋忙碌,将自己一生拍摄的900多条(部)影视作品、4000多幅老照片翻录、转换,分类、编辑、整理出一套分为23类、780余条部的数据资料,2013年被天水市档案馆、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师院、天水电视台等多家单位收藏。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对担任的天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宣传督导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尽职尽责,积极完成关工委安排的各项宣传任务,多次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宣传。
1996年夏,时任天水广播电视台台长的辛启荣先生在礼县祁山堡拍摄“三国古战场”时,独具慧眼,在西汉水河滩上拣到了300多块花纹和形态奇特的石头。他把拣到的石头带回家后,经过冲洗、观察、思考、排列、组合成了100多块《祁山奇石》,在中央、省、市电视台、甘肃日报、天水日
2007年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期间,他收藏的《祁山石十二生肖》在中国生肖民间艺术国际巡展中展出。他在雕塑艺术方面的成就更令人叹服,他从小聪颖过人,对雕塑艺术情有独钟。1957年刚满十六岁的辛启荣在牡丹乡任家堡小学担任教师时,由他亲手雕塑的泥塑猿人头像和中国地形图、台湾地形图在天水县中小学首届教具制作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962年他到麦积山管理所工作后,沉醉于东方艺术雕塑馆——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光辉之中,一个洞窟一个洞窟,一尊塑像一尊塑像,一块壁画一块壁画,用一架普普通通的照相机完成了麦积山文管所石窟艺术的摄影图片建档工作,首次用摄影的形式使沉睡千年的麦积山艺术在《大公报》、《澳门报》走向海外时,他被成功的喜悦陶醉了。
之后,他凭借年轻人的好学与 *** 和专注,临摹了麦积山雕塑精品,1962年得到了来麦积山参观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著名教授郭其祥和赵树同两教授的充分肯定。此后,制作雕塑艺术品成为他工作的份内之事,一直坚持至今。看着他一件件摆放在客厅博古架上亲手制作的伏羲女娲、天水历代名人、一代伟人及家人栩栩如生的雕塑,个个神态自然,惟妙惟肖,我被他的这种恒者无敌的艺术精神震撼了。一日斗胆请辛老给我“捏”像留念,得到了他的首肯并付诸实施,看到辛老为我制作的微型泥胎塑像从形似到神似都很像,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
岁月无声去,光阴似箭飞。已跨入知命之年的我与耄耋老人辛启荣先生由结缘到相识相知,成为忘年交的良师益友,他一次次为我传“经”送“宝”,一次次教育着我、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默默耕耘,像他一样做一个恒者无敌的人。作者 罗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