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中新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王诗尧)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日网络上流传 *** 当局准备从台北故宫博物院近七十万件藏品中,挑选九万件精品转移至美国、日本以寻求“保护”。虽然,台北故宫博物院否认了这个消息,但是身在大陆的网友们还是担心珍贵的文物们再度被迫“流浪”。
今日一早,#台北故宫的文物有多珍贵#这一话题冲上热搜高位,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占地16公顷,藏品60多万件。你知道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珍贵文物都有哪些吗?
资料图:台北故宫最具知名度的藏品“翠玉白菜”。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翠玉白菜
清 公元1644-1911
长18.7公分,宽9.1公分,厚5.07公分
“翠玉白菜”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因此有人推测此器为瑾妃的嫁妆之一。玉雕师运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泽分布,雕刻出一棵叶片翠绿、鲜活欲滴的白菜。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资料图为观众欣赏肉形石。中新社记者 陶社兰 摄
肉形石
清 公元1644-1911
全高6.6公分,长7.9公分
肉形石乍看之下,就像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实则为清代一块黄玉所雕。“肉形石”即碧石类矿物,其纹理层层堆栈,艺匠据此天然特征再予以加工。首先于表面细密钻点,除营造毛孔的效果外,还使质地较为酥松,易于染色。其次便是将上层染成褐红色,像是肉皮浸过酱油一般。
毛公鼎。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毛公鼎
西周晚期 公元前857-828
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径47公分,重34.7公斤
毛公鼎器腹内壁的铭文全长五百字,为迄今所知最长的青铜器铭文。铭文内容见证了西周“宣王中兴”的历史,铭文前段为宣王对毛公的训诰之辞,后段详载宣王赠予毛公的丰厚赏赐。铭文以古雅精奥的文风表达了宣王对毛公的谆谆告诫、殷切期待,任重道远之情。
毛公鼎器形极其简朴。半球形的器身立于三蹄足之上,口沿上有两个宽厚的立耳。全器器身光素,仅于器身口沿下方饰以一周精简的重环纹及一道凸弦纹。其端正的器形及浑厚的器壁在与铭文朴实的书风以及宣王对毛公重任的呼应下,更显庄重肃穆。
白瓷婴儿枕。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定窑 白瓷婴儿枕
北宋 公元960-1127
高18.8公分,底径31X13.2公分
定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窑场,窑址以现今河北曲阳县为中心,因其地古名定州,故称定窑。类似的婴儿枕全世界所知仅有三件,台北故宫藏品的釉色之美及装饰之精为其中之最,枕底并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御题一首。
瓷枕造型采婴儿侧卧于榻上,头微扬、宽额、身硕、双手交叉为枕,两脚弯曲交叠,状极悠闲。婴儿脸部清晰写实,模样雅稚可人,更兼衣饰精细,身着长袍,外加背心,长裤,布鞋。
婴儿枕的釉色牙白温润,头部与身体分别左右模接后,并将身、首接合,再剔刻面容。特别的是,若举而持之,可以发现器内有一泥块,在移动时,会轻击内壁叮叮作响。
天青无纹水仙盆。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汝窑 天青无纹水仙盆
北宋 公元960-1127
高6.9公分,横23公分,纵16.4公分,口径23 公分,足径19.3X12.9公分,重670 克
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此种传世稀少,温润素雅的色泽,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过天青的宁静开朗的美感。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
黄公望
元 公元1279-1368
卷 纸本 水墨画 纵:33公分 横:636.9公分
《富春山居图》由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后,这幅名画因故分为两段,1948年以后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在两岸有识之士共同推动下,分离360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北实现合璧展出,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两岸交流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盛典。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由六纸接成,长逾六公尺,第一纸前有残补痕迹。画卷笔墨堆栈层出,山石勾勒皴染变化多样。全卷山体从 *** 迫近、层迭后偃,平缓坡岸乃至耸峙山峰,具丰富的山水型态。此画卷不仅是富春的隐居景致,更是黄公望探索自然造化后的理想山水形象。
祭侄文稿。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祭侄文稿
颜真卿
唐 公元618-907
卷 纸本 纵:29.2公分 横:59.6公分
《祭侄文稿》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一个起草文稿,上面有大量删改、涂抹之处,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媲美。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收复常山郡,命人至河北寻得颜季明头颅,挥泪写下《祭侄文稿》一文,23行,每行11、12字不等,共234字。
2019年,台北故宫曾将镇馆之宝——颜真卿《祭侄文稿》,外借给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览。历史上,《祭侄文稿》在台湾地区也仅展出过3次,台湾网友讽刺 *** 当局此举“大逆不道”。
快雪时晴帖。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
晋 公元265-420
册 纸本 纵:23公分 横:14.8公分
《中秋帖》《伯远帖》和《快雪时晴帖》被乾隆帝统称为“三希”,意为“希世珍宝”。《快雪时晴帖》是一件行楷书短简,内容是大雪之后向友人问候。从用笔来看,此帖多圆钝的用笔,点画勾挑都不露锋,结体平稳匀称,在优美的姿态之中,流露出质朴内敛的意韵。此帖一般认为是唐代精摹本。
寒食帖。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寒食帖
苏轼
宋 公元960-1279
卷 纸本 纵:34.2公分 横:199.5公分
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字帖”。《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明显有悲奋感情的文词,字里行间也就随着文词不同的情绪波动,有所节奏变化。
就行草书言,字形可大可小,较有自由变化,苏东坡自谓字体“短长肥脊各有态”,在这卷书法里字体的大小组合,揖让进退,乃至于如“年、中、苇、纸”诸字,最后一笔直下成一长竖,在布白与行气以至于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行间布白。
溪山行旅图。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溪山行旅图
范宽
宋 公元960-1279
轴 绢本 浅设色画 纵:206.3公分 横:103.3公分
范宽(活动于十世纪),陕西华原(今耀县)人,经常来往京师与洛阳一带。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此图是唯一传世名迹。
《溪山行旅图》构图简洁,巨大山体迎面而立,山路间,一列微小的行旅迤逦而行,更显得山势巍峨雄壮。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
这些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顶级国宝,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与艺术的光芒。属于中国的国宝,一件也不能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