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首发今日头条,柳扶风工作室,作者:孙玉良
中美的博弈体现在方方面面上,在文化战场上也“斗”得相当厉害,体现了各自的特色与价值观。近日中国一首歌火遍海峡两岸,这首歌的名字叫《2035去台湾》。这首歌因为在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的提问与发言人的回答推波助澜;与此同时,美国与台湾也“火”了一本书,这本书很“暴戾”,是由退役美国海军四星上将史塔莱迪与美国前海军陆战队员阿克曼联合撰写的,名字叫《2034全面开战》,仔细品读这两个作品,中美倡导的理念高下立判。
中国推出的歌曲《2035去台湾》是预测未来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后的产物,两岸和平统一后,大陆同胞与台湾同胞都很兴奋,大陆同胞“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情歌阿里山,还有那神奇的日月潭”,而台湾同胞“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门上太阳升,还有那雄伟的万里长城。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红旗漫卷映山红,还有那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台湾海峡再也没有隔阂,两岸同胞互乘“京台高铁”,到对岸去看一看,充满了祥和与美好。
而10月27日在台湾出版的美国军事小说《2034全面开战》,则让人脊背发凉,小说把中国虚构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美国则首先对中国动用了战术核武器,将上海夷为平地,造成3000万中国人死亡,台湾 *** 问题成为小说中第三次世界大战开端之一。小说充满了妄想,站在美国的道德高地对中国进行谴责,印度则被作者虚构为“和平的调停者”,最后以一份“新德里和平协议”为全书划上句号。战争是残酷的,美国人写小说,当然把中国描述为“最后失败者”,但小说借印度调停者之口也对美国发出了质问与反思:美国的狂妄终于战胜了伟大。你挥霍了血与财宝,究竟是为了什么?南海航行自由?台湾的 *** ?对你们与北京来说,世界还不够大吗?也许你会赢得这场战争。但赢是为了什么?像二战后的英国一样,迎来帝国瓦解、社会倒退吗?
这两个作品的出品,配合了当前的国际形势,迎合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对世界大势的哲学判断。在中国, *** 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反映的是中国人对大同世界和共产主义的朴素追求,所以两岸问题的解决一定是“和平的”、愉悦的。中国一直在谈“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对抗。 *** 总书记对两岸的分歧也很清楚,但他智慧性地提出了“聚同化异”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的是对全人类的关怀,为天下苍生黎民计,这与狭隘自私的“美国优先”形成了鲜明对比。谁的思想更高明,不言而喻。因为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屋建瓴,才产生了“2035去台湾”这样追求两岸祥和的作品,而也正因为美国总统制定的“印太战略”以遏制中国崛起为邪恶目标,才产生了《2034全面开战》这样充满暴戾的小说,置人类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境地。
相比 *** 总书记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美国总统拜登正在干什么?美国 *** 正在发起的“世界民主峰会”,将中、俄等国排除在外,充满了零和博弈思维,撕裂的是整个世界。美国 *** 试图寻求以对抗的“极端竞争方式”来解决西方,尤其是美国在当今世界的领导力危机问题,正是因为有这种思维的引导,才会激发美国作家关于未来世界的悲观幻想,将世界置于“核大战”的毁灭境地。《2034全面开战》岂止迎来的是帝国瓦解与社会倒退,它迎来的将是现代文明的全面毁灭,爱因斯坦预测的第四次世界大战的“石器时代”将会上演。
实际上,一首歌与一部小说,体现的是中国人与美国人对当今世界的两种价值观判断,彰显的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哲学境界与斗争策略。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满了东方智慧,这种理念试图通过融合世界,团结世界,给世界带来美好;而美国的零和博弈思维是试图消灭对手,却最终换来两败俱伤。新冠疫情已造成超过500万人死亡,给世界敲响的警钟还不够深刻吗?如果世界各国不能携手应对这种重大挑战,反而沉浸于对抗思维中甘冒疫情风险也要政治算计,那人类就如同地上那一堆灾难来临却浑然不顾仍旧拼死搏斗的蚂蚁,由于自身的愚蠢处在随时来临的毁灭危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