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哪些作品体现了俄狄浦斯情结(结合作品分析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和人物形象),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弗洛伊德认为哪些作品体现了俄狄浦斯情结(结合作品分析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和人物形象)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弗洛伊德认为哪些作品体现了俄狄浦斯情结(结合作品分析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和人物形象)

--- 定义阐述---

指的是我们的“恋父 *** ”情结,是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俄狄浦斯意中杀父娶母的神话故事。

从定义上讲指的是孩子3-5岁时从对妈妈的依恋(二元关系)进入到一个三角关系(爸爸、妈妈和孩子),在这个三角关系里存在着一种很强烈的竞争和 *** 的部分。

佛洛依德曾经说过人类的两大动力是“性的动力”和“攻击的动力”,那么在俄狄浦斯期,这两大动力会体现的淋漓尽致。

3岁以后的孩子他会有很明显的 *** ,甚至是很强的 *** ,这些 *** 会指向异性的父母,攻击欲会指向他同性的父母。例如,男孩会和父亲争夺母亲,女儿则会和母亲争夺父亲。

对男孩经典的俄狄浦斯的解释就是男孩是 *** 弑父情结,也就是说男孩在这个时候他想和妈妈有性的关系,对父亲的攻击性会强到想把父亲杀死的地步,但这都是他想象世界的东西。

对女孩来讲俄狄浦斯情结,佛洛依德说女人太复杂了,他没有搞清楚女人,但是女人是恋父仇母,女孩这时候的 *** 是指向自己的 父亲,但是对母亲还达不到要杀掉母亲的地步,只是对妈妈会有仇恨的部分。

俄狄浦斯情结围绕着一系列的专业术语,例如: *** 焦虑、 *** 焦虑等等其实着普通人的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很深了!

俄狄浦斯期我们会分为两个阶段:前俄期、俄狄浦斯期

第一个阶段:前俄狄浦斯期0-3岁,其核心的东西就是“安全感”,如果你的安全感没有建立起来,你会很容易体验到被抛弃的感觉。你们经常会处在一个我是受害者,我受伤了,是父母对我不好,所以我有了被抛弃感,甚至会觉得不是我错了,错在父母身上,错在没有被养育好的身上。

从俄狄浦斯的基本理论上来,共生、全能自恋、孝道等问题基本上都是前俄期的问题,特别是共生和全能自恋,它是6个月之前的小婴儿的重要的心理。

有前俄期问题的来访他光靠领悟是不行的,一个有严重抛弃感的人他需要靠跟心理医生建立长期的关系,或者他需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和某个人建立长期的关系,最终在这个长期稳定的有质量的关系里头他重新获得了安全感。所以治疗前俄期问题的是非常困难的,是需要时间的,治疗俄狄浦斯期的东西就比较容易。

但是前俄期的容易很容易呈现,情况很明朗,比如说我被抛弃了,我被吞没了,这些都非常非常的好理解,你可以直接把这些东西表达出来,修补起来需要时间的累积。

第二个阶段:俄狄浦斯期3-6岁,其核心是围绕着性的羞耻感,主要是以性为核心的。你发现你的 *** 指向父母,你的攻击欲又指向父母,而且这是你自己的,这不再是父母攻击你,诱惑你的结果,这就是你原生的东西,这个时候你的罪恶感没有办法再转嫁给别人的身上了,这个时候你会深深的发现我错了,这是我的!

如果一个来访者他的整个的发展处在俄狄浦斯期,他仅仅通过领悟就可以解决问题,他会发现原来我的 *** 是指向我了我的母亲,原来我的攻击欲是指向了父亲,原来我对性的羞耻感是从这里来的,原来我内心觉得自己坏极了的这种感觉是从这来的,当他领悟到了这些之后,他的转变就会立即发生。

治疗俄狄浦斯期问题相对前俄期的问题是容易的,但是俄狄浦斯期涉及到性的秀羞耻感,涉及到 *** 焦虑,经常谈起来会非常的困难,它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它就像一个迷宫,我们人最基本的一个东西就是自恋,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身上的罪恶感,所以谈俄狄浦斯的时候,谈性羞耻感的时候是非常非常的困难的,俄狄浦斯的东西已经呈现出来了,但是还需要时间的累积,不断地去穿越这个迷宫。

--- 背景/来源---

*** 情结又称作俄狄浦斯情结。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借用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神话故事情节而自撰的术语概念。神话名称为《俄狄浦斯王》,描述俄狄普斯王子命中注定他必然杀死自己的父亲,娶自己的母亲为妻,他虽然终生小心,极力避免,但仍在不知不觉中犯下杀父、娶母两桩大罪,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情节反映了男孩爱母憎父的本能愿望,而女孩则有恋父情结,即憎母爱父的本能愿望,又称“伊赖克特情结”。

人的这种本能愿望是从原始人的心理中继承下来的,不可避免,无法抗拒,永远留存在人类的无意识领域,它持续活动,以性本能为核心,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以致使人总是产生悔罪之感,因此,这种 *** 或恋父情结,被弗洛伊德视之为宗教和道德的起因,由此则道德的起源自然是人类先天的无意识的生物本能一 *** 。

--- 相关科普---

俄狄浦斯情结里面的 *** 弑父,和恋父仇母让很多人会觉得是很违背了人类最大的信条,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你爱你父母中的一个,你恨你父母中的另外一个,你想跟一个有性关系,你想杀掉另外一个,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如果你觉得这是特别可怕的,你就会去压制你的俄狄浦斯情结,压制你的恋父 *** 的冲动,但这样一来,你最终压制的是你的性,以及你的攻击力,甚至是你即压制了你恨,也压制了你的爱!结果就是你既不能爱,又不能恨,既不能表达 *** ,又不能表达很好的攻击性!最后你自己就被卡住了!

所以我们需要很深的去理解俄狄浦斯情结,这些都只是在你的想象层面上的东西,在想象层面上你可以做所有事情,在想象中你可以跟父母有性关系,在想象中你可以想杀掉你父母中的一个,而且你最终会出现整合,你会发现你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恨,是你以后对社会对爱对社会恨的源头,而最终你发现这些也是你内心中的爱和恨的源头。

你最终会发现外在世界的善和恶,是你内心世界的善和恶的一种投射的结果,而且内外完全是相互呼应的,这个时候你会明白似乎没有什么真正的黑,没有什么真正的白,没有什么真正的善,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恶。

--- 案例分析---

(一)俄狄浦斯的冲突:缺乏身份认同的单身母亲

一位10多年失眠的来访,有一个刚上高中的儿子,三年前丈夫因肝硬化去世,丈夫在世时仗义爱喝酒脾气怪,经常会生气,全家都很怕。来访家里有五个姐妹,来访排行第四,妹妹被送给亲戚家,家中无男孩,母系家族中也全部都是女儿因家中无男孩自己的父母也被爷爷奶奶排挤,小时候孤独不安总是害怕被抛弃,获得的关心和关爱非常少,有人关心她,她会觉得虚假不真实。来访3-7岁的时候和父亲的关系很好,7岁时父亲出轨,后关系冷漠,在来访的记忆里她总是被关在屋子里,出现了冲突和问题总是她在道歉,因为小时候家庭环境不好,在学校很自卑,经常被同学指指点点,父亲外遇后,父母经常争吵,母亲经常会和来访唠叨家里氛围难受,想逃离。14-15岁时暗恋同桌,没有表白,后同桌有女朋友,感到羞耻。来访一直无法和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总是担心坏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个来访一出生就是有创伤的,她是家中的第四个女孩,因为家中无男孩,自己的父母都被家族排挤,来访体验到的客体是被抛弃的、冷漠的、贬低的、低价值的、她是不被希望的孩子,不被重视的,不被认可与接纳的,来访在这个家里也是被边缘化的。父亲的出轨很可能是因为想生儿子,爸爸想生儿子获得家族的认可,所以有可能对女儿的态度是越来越失望,很冷漠,甚至到最后都是嫌弃的,妈妈家也全部是女儿,所以到第五个女儿时父亲已经绝望了,把来访的妹妹送人了,父亲害怕继续生女儿丢人,所以要换个女人试试能不能生儿子。

来访和母亲、三个姐姐竞争着父亲心中的地位。因为末位淘汰制,来访未能竞争过自己在父亲内心的地位,就想找一个爸爸一样的男人做丈夫,可是最后找的丈夫不像爸爸,倒和姥爷相似,来访其实是想和妈妈认同,来访想要妈妈排行老大的地位,而不是末位淘汰制中的最后一名自己。

来访需要修通俄狄浦斯情结,走出俄狄浦斯冲突,我知道我没有办法占有爸爸,因为我们是女儿,妈妈和爸爸是一对,他们应该在一起,面对“不可得”,抑郁与哀伤,我如何像妈妈一样找到像爸爸一样的人。

(二)前俄狄浦斯期:“恐艾”的女孩

一位有“疑病症”的刚步入社会的女孩,总是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宫颈癌,医院曾确诊为重度抑郁;来访的父母对其管束的很严,经常打骂和控制来访,甚至晚上不许出去玩,高三咽炎反复就医,高考结束后自行恢复。来访的母亲在有了来访之后曾多次流产,经常强调时因为来访才流产的。来访无性行为,对于性非常的保守,认为有性行为一定要结婚!初中时喜欢过一个很酷的男孩,但被其他男生嘲笑,后男生和来访的闺蜜在一起了,之后来访和这个男生的关系决裂。初中的时候还遭受过社会青年的恐吓。来访自诉其从小敏感,偏执极端,脾气倔强,总是爱发脾气,摔东西,对男朋友的账号不断查阅,发现男朋友被前女友抛弃,觉得不公平。来访在寝室总是充当搞笑的角色,喜欢表演,扮演坏角色,反派人物,身边没有要好的朋友。感谢母亲的打骂,让她学习好。

来访目前应该是属于“前俄期”,还未真正的进入到(3-6岁)的俄狄浦斯期,还没有真正的 *** 。

来访在(0-3岁)前俄期的时候,妈妈是忽略她的,她是属于焦虑型的依恋,来访和父亲的关系也非常紧密,来访压抑了 *** 了的冲动,在俄狄浦斯期产生的超我导致了性压抑。如果来访发展出了连续的自体,她的俄狄浦斯期就比较容易度过,她有足够的自主性和自体性,可以让她放弃禁忌做自己,她就不会有恋父仇母的禁忌,她就会嫁给一个像父亲一样有力量的男人,但不是父亲。

来访的母亲把后来的多次流产都归因到来访身上,来访会觉得是自己杀死了同胞的弟弟妹妹,来访会有作为俄狄浦斯王的很深的内疚感,全能感,来访会自我惩罚,让自己不好过,认为自己不配享受好的生活。

来访被妈妈控制时,她的 *** 是被压抑的,“恐艾”的另一个解释是“她像反抗的,想有性的”!

来访的妈妈受外婆的影响,也很控制自己的孩子,来访大三考研,即将面临和母亲的分离问题,但是来访又还未真正进入到俄狄浦斯期,还没有唤起性的欲望,没有成长到有 *** 期的时候期,爸妈都是自己的妈妈,甚至男朋友对于来访来说都是自己的妈妈,完全不是一个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关系,来访还和妈妈在一个二元关系(共生关系)中无法分离。

我们对父母的移情,常常会转移到以后的任何关系中!例如,来访和闺蜜的关系是和妈妈的移情,和妈妈和闺蜜无话不说,闺蜜抢男友,是俄狄浦斯期三角的呈现,来访在这个三角中是失败者,她也搞不赢,也是她自己不让自己成功,因为她在俄期有那么多的血债(俄狄浦斯王的内疚感)

分离很糟糕的孩子们她们通常不能从母亲那里背叛出来!从和母亲共生的关系中脱离出来!

来访到21岁还没有 *** ,她的 *** 是被压抑的,被压抑的最终都会症状化,以症状的方式在表达,例如来访“恐艾”,艾滋病是因为放纵导致的,其实她潜意识里是想放纵一下,在这里也需要给来访一些性教育,要告诉她作为成年该有的 *** 是需要有的,要教她安全措施,给她的性正向的意义。

--- 相关见解 ---

为什么在中国的家庭里普遍存在孩子和母亲的“共生”问题?那父亲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岳飞的故事来理解:岳飞有一个在大众眼里非常理想的父亲,而且是在岳飞2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才去世,岳飞的文采武艺全都是父亲培养出来的,但是在我们历史上反而只记得岳母在他背上刻下“精忠报国”这四个字,而关于岳飞的父亲都被抹杀掉了,在看下中国历史上孔子、孟子、荀子等大家都是孤儿寡母。

而且在中国特别打动人心的东西全都是和妈妈有关,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在爱我一次,小蝌蚪找妈妈,连麦兜的故事也是孤儿寡母,而且在中国的家庭关系里,家庭关系的主轴就是妈妈和儿子,因为妈妈和儿子共生在一起,这是中国家庭的核心的部分,它衍生出了很多问题,所谓的婆媳关系大战,就是妈妈和儿子共生衍生出来的,妈妈和儿子的关系牢不可破,当媳妇进来的时候,婆婆拒绝接受媳妇,而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忠于自己的妈妈,因为共生的关系是非常非常牢靠的,所以媳妇进入这个家庭会非常困难,所以媳妇也生一个儿子,和儿子共生在一起,最后到这了这样的家庭关系不断的去轮回。

如何解决母亲和孩子的”共生“问题呢?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一点就是父亲要参与进来,父亲太早的参与进来意义也不是很大,但是父亲在孩子三岁之前也是无比重要的,就是好好的去爱自己的老婆,去支持你的太太,因为这个时候女人在带孩子的时候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尤其是在怀孕和分娩的时候是非常非常的无助和需要支持的,这个时候父亲要去多支持自己的老婆和帮助自己的老婆,等到了三岁之后,孩子的性能量和攻击性能量都突然之间出现一种爆棚,这个时候父亲的重要性才显现处理。

如何防止母亲和孩子从“共生关系”坍塌成“一元关系”?妈妈和孩子是二元关系,很容易坍塌成一种一元关系,怎么防止这种坍塌呢,就是父亲要参与进来,形成一个三角的关系,父亲的力量撑开了母子关系,父亲告诉孩子这是我老婆,我老婆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我们两个人的,你想跟我抢是抢不过的,我的力量比你大多了,但是对于女孩来讲,这个时候她受 *** 的趋使,她会突然发现她对爸爸特别特别有感觉,很多父亲也是一样的,会觉得有女万事足,当生了一个女儿之后他会感觉自己深深的被疗愈了,当有了父亲的角色之后,她和妈妈的二元关系也会分出来很大一部分指向了父亲,所以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关系,这样一来就让孩子从二元关系(共生关系)中脱离出来了。

父亲的作用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孩子完成和妈妈的分离!所以说父亲的这个角色在中国特别不好做,中国拒绝分离,渴望的就是共生,男性的本来力量就是偏向于秩序,偏向于分离,在中国的家庭里这简直就是被集体排斥的。所以在中国家庭里一般都是母亲说的算,母亲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力。

假如父亲和孩子没有建立特别好的关系,等孩子逐渐长大,妈妈和孩子们就构成了一种同盟,父亲这个时候就会发现他的力量不足以和妈妈和孩子的同盟关系相竞争,所以这中国家庭里父亲是很容易被集体排斥的。

父亲是所有敌人的原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生命中的第一个敌人都是父亲,因为本来母子是共生在一起的,父亲需要闯入这个共生关系,孩子不可避免的把要闯入共生关系的人视为第一个敌人,所以一个好的父亲要允许孩子把自己视为敌人,而且他要有敌人这种强大和力量,但是同时他又能够去爱孩子,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父亲。

父亲特别不容易,不但要把共生关系分开形成一个三角关系,父亲还得有力量,父亲得像一个雄性,你有力量才能保护家庭,你有力量才能被孩子佩服,父亲就需要被孩子佩服,一个软绵绵的父亲通常都是被孩子瞧不起的。做一个好的父亲特别不容易,你既需要有雄性的攻击部分,你也得需要有爱。

在动物的世界里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非洲大草原上,如果雄狮它不像个雄狮,它保护不了狮子的家族,它当然是被抛弃的,这点在人类社会也是非常明显的。

更多弗洛伊德认为哪些作品体现了俄狄浦斯情结(结合作品分析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和人物形象)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