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全国城市体系规划纲要》,其中有五个城市被确定为了国家中心城市。
这也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除却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一线城市之外,还有着两个直辖市,天津和重庆。
之后,成都、武汉、郑州、西安也是相继被纳入到了国家中心城市之列,根据先富带动后富的原则。
一旦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那么势必将会有比其他地区优先发展的各种机遇,因此,国家中心城市的确立,便受到了全国各地区的热切关注。
目前,有九个城市已经被认定,接下来的第十个名额将会花落谁家呢?这也是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01 何为国家中心城市
也许很多人对于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名词还较为陌生,其实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这个概念。
原建设部在依据城市规划法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初步使用了“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
随后,2007年,原建设部在上报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更是明确指出。
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国的文化、经济、交通等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
不仅如此,对推动国际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方面也是起到了一定的门户作用,正因如此,国家中心城市应当具备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这两大最基本的特征。
然而,这个时候大众对于国家中心城市仍然没有太大的概念,直到2010年,住建部明确地将五大城市认定为了国家中心城市,这才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和落实,对于我国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完成国家赋予的国家战略的实现,比如“一带一路”倡议。
尤其是在当下,我国正处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期,要参与全球的产业分工,更要明确提升产业的分工层次。
与此同时,还要设立各种对外开放平台,来增强我国的国际化程度,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除此之外,建立国际性的交通枢纽等等一系列建设,都需要国家中心城市在其中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在中国完成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允许部分先富,然后带动后富,在这其中,发挥城市群的核心组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这些城市群核心作用的发挥,更是需要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在国家中心城市肩负如此之重的责任的同时,自然也是享受着优先的发展机遇。
不可否认的是,“国家中心城市”如同一块金字招牌一般,一旦被认定也就意味着该城市得到了国家最高层面的认可。
这对城市无疑来说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包装和宣传,不仅如此,在国家一些重点的改革创新举措方面,一些具有战略意义和引领意义的先行部署上,国家中心城市都有可能得到优先的考虑。
除此之外,在国家进行一些重大的功能性项目的建设和配置时,例如空港经济试验区等等,国家中心城市无疑也是占据了一个有利的位置。
02 名额有限,竞争激烈
面对国家中心城市认定所带来的种种福利,各个城市也是纷纷开始了比拼,一度形成了竞争的热潮。
各个城市对于此事也是表现得尤为的积极和迫切,曾经在2016年9月25日这一天中,就先后有三座城市表达了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决心。
这三座城市分别是郑州、长沙和沈阳,虽然有着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大家对于此事的重视程度。
更何况,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表示了构建10个全球与国家中心城市。
这也就意味着名额只有10个,而当时已经确定了6个,仅仅只剩下4个,竞争程度更是尤为的激烈。
而早在郑州还未被认定之前,它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
2016年12月中旬,有消息声称郑州入选了国家中心城市,15日下午,郑州市委就转载了这则“郑州成功入围”的消息。
然而,没过多久,该消息就被撤掉,原来这仅仅是媒体平台的猜测,并不是官方的消息,让郑州市委空欢喜一场。
而在随后17日举行的首届并购大会上,时任河南省常务副省长的翁杰明在致辞时也是说道:“郑州刚刚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
于是,这一连串的消息让广大网友陷入了深深的迷惑,究竟郑州入选的消息是真是假,一时间竟无法得知。
直到12月26日对外发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表示了,支持郑州、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随后,2017年1月2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官方消息,公布了武汉、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
从郑州这跌宕起伏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各个地方对于该项目的重视程度和迫切。
而随着郑州、武汉被相继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名额更是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竞争也是变得更加的激烈,各个城市为此争先做好了准备。
除却已经被确定的九个城市,其余提出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目标的城市分别有南京、沈阳、长沙、深圳、杭州等城市。
而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名单的陆续公布,其选择标准也是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时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的李迅说道:“如何来确定国家中心城市,是有着一类测算指标的。不是按照数量来分配,也不是各个城市申报就可以的。”
除此之外,李迅也是表示,会根据每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综合交通能力等各个方面去测算。
更是会考虑到一些细化的指标。比如对方开放平台的数量,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数量、国家级会展中心的建设情况等等,这些都会被记在衡量标准之内。
03 有利候补,相继落选
而在这竞争中,也是有不少被人们看好的城市落选,早在武汉未被认定之前,长沙就与武汉相齐名,互相将对方视为竞争对手。
而长沙又是因何原因在这场竞争中落败的呢?虽然,在当时的中部地区,已经确定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
但是按照长沙的实力来讲,长沙市委书记表示有信心与武汉、郑州竞争,毕竟按照2015年的经济数据,长沙的GDP为8600亿元,郑州为7450亿元,而武汉为11000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长沙怎么也不肯相信自己竟然会落选,对此,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表示:
“长沙与武汉相距较近,而武汉则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辐射能力要高于武汉。
而郑州则位于陇海铁路与京广铁路的交叉点,是航空和公路运输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从交通意义上来讲,郑州的辐射能力也要强于长沙。”
再加上,郑州的人口众多,在河南省内并没有第二座城市可以与郑州相抗衡,这也就加强了郑州所具备的中心性。
种种原因也就导致了长沙的落选,在国家中心城市的这场争夺战中,属于一线城市的深圳竟然没能登上热门,这是为何?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时期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迅速,如今总量几乎将要超越广州。
而对于深圳究竟会不会出现在国家中心城市这一名单中,李迅表示:“珠三角和长三角不一样,情况较为复杂。”
“在长三角中,上海是我们公认的龙头老大,然而,在珠三角中,这个地位其实应该归香港莫属,除了香港之外就是广州、深圳,都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而因为“一国两制”方针的影响,香港自然也就没有在考虑之内,所以珠三角区域的竞争城市主要在广州和深圳之间。
对此,李迅认为深圳的确是一个创新型城市,在未来也势必会发挥着一定的引领作用,然而在文化影响力、国际交往影响力等方面却与上海等全球城市有着一定的差距。
对此,其他专家人士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在经济和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仅仅只有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叠加辐射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那么,面对这仅剩的国家中心城市的一席之地,这个名额最终会花落谁家呢?对此,网友也是产生了不少的猜测。
04 花落谁家,敬请期待
按照区域看,目前所确定的中心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属于东部地区,重庆和成都则位于西南内陆,武汉和郑州位于中部地区,西北则是西安。
因此,位于东北地区的沈阳,长三角中的南京和杭州都有着极大的入围可能,他们不仅城市规模较大,产业基础也较厚,有着一定的区域影响力。
而在这之中,沈阳的胜算显然要大一些,南京、杭州和上海同位于长三角,在上海的覆盖下,南京和杭州再入围的几率也就显得有些渺茫了。
相较于其他地区,东北的发展虽然较为落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为了成功形成辐射作用,在东北地区很大可能会设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被列为国家战略的当下,山东无疑也有着上榜的资格。
山东作为黄河流域中唯一的沿海城市,在黄河经济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山东的其中一个城市也将成长为国家中心城市。
当然,区位布局仅仅只是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其中一个因素,除此之外,城市的综合实力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的重要。
在这有力的候补城市中,单从经济规模看,青岛、济南、福州等城市遥遥领先,青岛更是这之中唯一的一个万亿级城市。
从资金总量上看,沈阳、济南、青岛的基础又较为雄厚,然而,考虑到国家中心城市所起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随着强省会的突出,相比于其他城市,可能省会城市的赢面更大一些。
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沈阳、济南、长春、福州可能会是第十大国家中心城市的热门选择。
但这不是既定的,国家更高层面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评定也许还有着我们忽略的更为长远的因素。
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无疑是很多城市的梦想,而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相比于能够享受到的红利,也许更应该做出一定的贡献。
如其提出的初衷一样,能够发挥一定的辐射力和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其他地区的发展。
而自从郑州、武汉被相继认定为国际中心城市之后,关于接下来的认定,就一直没有了消息。
那么接下来的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名额,究竟会花落谁家?我们也是翘首期待!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周刊《国家中心城市数量或为12个 入选标准有哪些?》
新京报 《多城“争雄”,第10个国家中心城市将会花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