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介绍拉面流派、介绍上哪里吃拉面的资讯,无论用什么语种所写、文字还是视频,都多得不得了,但貌似很少提到拉面怎么就成了日本国民料理的。
这是今天这番的主题。其实是我一篇读书笔记,书名叫 The Untold History of Ramen(台版译名:《一面入魂的国民料理发展史》),作者是出生在日本的美国人 George Solt 。
George Solt © NYU日式拉面这种汤面料理,吃法来自中国、原材料来自美国,却毫无疑问是日本文化最独特的象征之一,更有成为全世界 comfort food (这词组我始终觉得无法翻译成中文)的趋势。那这个过程中,拉面经历的到底是怎样的体验呢?怎样的体验呢?
P.S. 由于没本事把一本书浓缩成 20 分钟语音,所以你看到不会是一个详细的发展历史,而是摘取了几个我认为有趣且重要的节点,写在这里。
1950-1970 年代:不行不吃
记得初次到日本旅行时,我进了一家路边拉面店,发现拉面店里竟提供面+饭的「双主食套餐」,相当奇怪。好奇心并没有强到驱使我去找答案,而是直到今时今日我读了这本书才直到,原来这种做法是来自日本 1950-1960 年代的中式餐馆。
拉面+米饭套餐 © ramensennokazekyoto这种餐馆的目标客群是从日本各小地方来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参与城市建设的劳工阶层,也就是「农民工」,午餐套餐的主要卖点是包你吃饱。除了饭以外,同题创作的还有拉面+饺子套餐,现在你在日本知名海外拉面连号「一风堂」依然能吃到这样的套餐。
按照 Solt 的看法,拉面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称得上日本的国民料理,也就是这个年代开始的,这时候所谓的「国民」,就是到日本各大城市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工阶层,以及学生党。这个时期,日本 *** 甚至开始监测拉面消费在劳工阶层中的比例,以辅助判断他们的生活水平。
横滨拉面博物馆里的拉面街街景,这个博物馆在上世纪末期的「拉面狂潮」后期建立,现在已远不如当年那么火爆 © Aapo Haapanen / CC BY 2.0当时日本经济慢慢复苏中,大家刚开始有点钱,对高热量、油腻的食品比较感兴趣,拉面价格虽然逐年上涨,但总体还是比较可以负担得起的,于是成了这两个群体比较热衷的食品。
需求增长是一方面,还有一些政经方面的原因,也促使了这件事的发生:比如说 1950 年代晚期至 1970 年代,日本人对大米的需求量有所下降(另外米本来就很贵),而此时美国正好在向日本出口大量廉价的小麦(拉面的原料),社会各界纷纷开始提倡吃粗粮比大米更健康等等。
60 年代日本著名电影《秋刀鱼之味》里班主任一角,也是用开拉面馆维持生计的一员。开拉面店是当时一些想摆脱打工生涯、小试「脱薪」的日本工薪阶层常用手段:市场需求十分确定,虽然赚不了大钱。1970 年代日本工薪族下海开拉面馆的人数多到,有的媒体甚至专门设立了「每周情报」来报道这个话题。 © 网络图片
可以想象,当时拉面的主体消费者是独身男士。随着越来越多希望从事自由职业的人选择了开拉面馆,拉面店在大城市里逐渐变得随手可得、并且档次选择均有相当提升,这也有助于开创日本男职员下班后三三两两到路边拉面店挫一顿、消解消解工作压力这一夜间消遣的先河——话说这也是以前看日本动画片关于拉面印象最深的一幕,如果你在福冈旅行,满大街的「屋台料理」依然能看见只有下半身露在外面的深夜拉面食客。
总的来说,我觉得关于这个时代拉面作为日本「国民料理」的地位,是比较无奈甚至无聊的。国家推广小麦饮食,而拉面恰好代表了那群为摆脱贫困而斗争在最前线的主力军。
1980-2000 年代:不吃不行
拉面「国民料理化」更有意思的是这个 1980 年代以后。在此之前应该还要了解关于方便面的发明和普及,但鉴于篇幅,这里就不写啦,如果有兴趣,可以翻翻旧番《论脑力创造力 我只服方便面的爸爸安藤百福》。
这个阶段,拉面在日本开始被「圣化」(或用更贴近我们认知的表达来说,就是「被网红」),而其主流「幕后推手」,则是有钱没处花的年轻人。之所以有趣,是因为这个过程跟我们当下的经历惊人地相似。
这群推手是一出生就生活在家旁边有便利店的时代的人,他们本来就生于大城市,他们的父辈可能也吃拉面,但那是因为他们从农村到大城市打拼。他们的需求自然不是补充体力、至少不完全是。销售拉面的中式简餐馆和小食店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菜品供应更有限但价格更高特色拉面店。
经常被朝圣的「一蘭拉麵」,最早也是 60 年代创立的,后来创始人转辗把店盘给了现在的经营者,1993 年正式开出「一蘭」。现在这家店几乎每家店前都排满了食客/游客。
一蘭拉麵的豚骨拉面 © 吃很重要
福冈市一兰拉面_腾讯视频视频
这是一条来自福冈的拉面连锁店「一蘭拉麵」的介绍短片。这家店全馆只提供一款拉面,但我认为最具特色的还是那种探监一般的就餐环境,怎么讲呢,作为游客造访的话,的确有一种进了游戏厅似的别样娱乐感。 © 一蘭拉麵80 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最主要的改变是,社会主要消费群体变了,新世代年轻人成为了外食消费的主力。吃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娱乐消遣。在热门拉面店前排队等待数小时的现象逐渐变得普遍,甚至有一类被叫做 “rāmen gyōretsu” 的人,专门去拉面店排队吃拉面,这种爱好就跟集邮没什么不同。
这些新生代的人不是很有钱、甚至当然不如他们父辈有钱,但他们可以改变很多事,比如社会消费风向。这个道理跟现在几乎所有品牌都设法讨好 90 的原因很类似:不是谁都想把东西卖给 90 后,而是你发一文案如果 90 后不转发、就没人转发了!
/// 看到这里,假如你是 90 后。还不赶紧动手转发吗天理何在?///
时空穿越一下,这档由日本人气偶像团体「岚」主持的综艺节目《交给岚吧!》(在节目里一直被搞不清楚他们是 5 人团体还是 4 人团体),也能看到这种「名物旅游」效应。节目有一个环节,专门介绍那些在日本三四线城市开成名店的料理连锁,虽然并不是什么牛逼料理,但因为有「岚」和节目的加持,看了以后还是会想吃的。© NTV
进入 90 年代,日本拉面师傅也开始在流行文化里占有一席之地。上面提过,二十年前开拉面馆的人里,很多都是不得不开的而已。可是到了 1980 年代后期,许多拉面师傅的形象已经变成穿禅宗工作服、严守戒律、偶尔还会写书写诗的某种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在社会上被人尊重,他们是日本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承者。
我最爱的美食杂志 Lucky Peach 的拉面番配图之一,描绘的是号称「沾面之神」的山岸师傅。看他那神清气爽的大神模样。(该杂志已引进,可以买到简体中文版了。)© Lucky Peach
受到 1980-1990 年的这场「拉面狂潮」推动的还有日本国内旅游。日本拉面的 19 个区域细分,比如我们熟知的熊本拉面、喜多方(福岛)拉面、札幌(北海道)拉面、博多(福冈)拉面、鹿儿岛拉面等,也是在这个狂潮下被做实的。虽没有具体查证过,但我感觉这可能是日本全国各村各县都在搞的「名物旅行」的某个开端(就是基于品尝某种物产的旅游,类似造访潮汕)。
食物欣赏术还是焦虑缓解术
「拉面旅行指南」这种选题,也是在 1980 年代开始频繁出现在针对日本年轻消费人群的目录杂志上。书里引述的统计显示,日本媒体讨论拉面的文章,光在 1986 年一年里就增长了四倍。
图文无关,乱入一下 © 网络图片
这种专门教人吃拉面的目录也能卖钱,只证明了一个事实:市场对拉面的关注,已经从推销性价比、产品制作技巧或者服务,转型成推销料理形象、料理者的形象和料理背后的概念,推广拉面这件事,也甚至成为推广拉面以外周边产品形象的工具。对此书里有一段特别精华的描述,写得太好,这里原封引述一下:
那些…像「故乡情怀」与「手作」(的思想),都在这段期间(1980-1990 年代)突然出现,突显了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式微。也因此,在独立经营的小型店面吃一碗拉面(也许在摊位上会更好),就进入像是国家式怀旧饮食这样的新阶段,构成了在古早味与回忆之间的消费形态,有助于舒缓快速社会变迁之下所产生的焦虑。
想想自己为什么跑到古早风格店铺吃油条和(甜)豆花,原因是不是也类似?
为什么偏偏是拉面
写到这里,我想你应该也和我一样有一个巨大的疑问:日本有那么多好吃的,为什么偏偏是拉面上位了?寿司太贵,那咖喱饭乌冬面炸猪排什么的呢?书里其实是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我觉得这大约是个玄学才可解答的问题吧。
拉面店门口的自动点菜机,是日本拉面店几乎标配的核心设备,往往只有日文 © MsSaraKelly / CC BY 2.0
不用怀疑的是,拉面变成国民料理,是一个全国全体参与的结果。假如容我总结一下,我觉得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历史底子好,作为日本现代化进程中重要一员,根正苗红又自带艰苦奋斗的历史浪漫感(a.k.a. 不忘本),有历史就是有情怀,有情怀就是有卖点;二是经历过「拉面狂潮」之后,吃拉面已经全面升级成一个视觉、听觉和味觉的强包裹感综合体验,而获得这项综合体验又相对如此廉价(超过 1200 日圆的拉面都已经快接近顶级了)。
此时你可能觉得应该拉单子推荐拉面馆了。没有。吃这么个人的事,拉单子的都是骗你的。最好的办法是到了日本当地,买一本你还看得上眼的日文旅游指南,在里面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