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作为目前国内社会资金资助基础科研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于 1 月 13 日正式公布了首批资助者名单,共有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的 58 位科学家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其中生物与医学科学入选 28 位科学家。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一项由施一公领衔、腾讯发起的,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科学家主导、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独立运营。
据了解,“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重在“选人不选项目”,支持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开展探索性与风险性强的基础研究,提出重要科学问题、开拓学科前沿、推动原创突破。腾讯计划将在 10 年内投入 100 亿元,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实现“从 0 到 1”的原始创新。资助金额为:实验类不超过 500 万元/人/年,理论类不超过 300 万元/人/年,连续资助 5 年。资助期满后如通过评估,可获得续期资助。
生辉对获得“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的 28 位科学家进行了盘点和梳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曹彬
▲图|曹彬(来源:官网)
曹彬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6 年他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历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职务;2015 年进入中日友好医院先后担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主任、呼吸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务。2018 年担任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教授,2019 年担任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2020 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作为呼吸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呼吸感染领域带头人之一,曹彬长期致力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系统阐明病毒性肺炎疾病特征。他在国内率先组建了呼吸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研究团队,搭建从临床发现到基础研究的桥梁,在流感病毒、腺病毒、支原体和耐药细菌所致呼吸感染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免疫学机制和临床救治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围绕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否具有共性机制,曹彬未来将研究“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毒症”的致病机理,探究病毒血症诱发凝血功能障碍和多系统炎症的机制,寻找有效的干预策略,降低重症病毒性肺炎的病死率。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
▲图|陈玲玲(来源:官网)
陈玲玲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获得生物医学博士,并在康涅狄格大学卫生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 年,她进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目前,她还是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研究员。
现阶段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为通过转录组测序和计算生物学手段结合的方法,发掘和鉴定人类基因组中的新类型 RNA 分子,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手段研究 RNA 分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以及采用基因组编辑和活细胞成像等手段,研究 RNA 在细胞核亚结构和染色体维持和调控过程中的功能等。
近年来,陈玲玲带领团队创建了长非编码和环形 RNA 研究技术体系,在揭示其生成规律、作用机制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针对哺乳动物中非编码 RNA 如何参与生命过程的调控,陈玲玲接下来将开展实时动态和原位在体的超高分辨 RNA 分子追踪,揭示 RNA 在生命过程中的分子和功能特征以及作用模式,拓展核酸研究新领域并为相关疾病提供新的诊疗依据。
上海交通大学董晨
▲图|董晨(来源:官网)
董晨于 1989 年在武汉大学本科毕业,1990 年,他进入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7 年,他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免疫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而后,他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免疫学系担任助理教授;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免疫学系先后任终身副教授、终身教授、炎症与肿瘤中心主任等。2013 年,他担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医学院院长;2020 年起,他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
董晨长期专注于免疫学研究,在 T 细胞分化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贡献。围绕免疫细胞在炎症和肿瘤中如何发挥调控作用,他深入研究 T 细胞以及 ILC 细胞亚群功能和疾病机理,这对于炎症和肿瘤疾病的免疫调控机制的理解、诊断和治疗将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
▲图|傅向东(来源:官网)
傅向东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1994 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获得硕士学位并进入浙江大学生物技术所工作。2000 年他获得浙江大学和约翰英纳斯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学位,随后在约翰英纳斯中心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现阶段,傅向东的研究方向为植物激素与环境因子互作调控植物生长-代谢耦合的分子机制,以及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等复杂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围绕如何协同提高碳氮利用效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傅向东将开展水稻二氧化碳和氮信号感知及转导机制研究,揭示高产和碳氮高效利用协同作用机理,突破育种瓶颈,通过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助力新一轮绿色革命。
南方科技大学郭红卫
▲图|郭红卫(来源:官网)
郭红卫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索尔克生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 他进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担任教授;2016 起至今,他在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担任讲席教授。
郭红卫长期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曾揭示植物衰老激素乙烯信号转导中一系列的分子及生化机制,以及乙烯与多种植物激素以及与环境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还曾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乙烯作用的蛋白降解模型和 RNA 降解模型。围绕植物如何感受环境因子并相应调整自身基因表达,郭红卫将发掘更多的根系 pH 及渗透胁迫感受器基因,为解决土壤盐碱化挑战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还开发出高效持久的基因沉默系统应用于农业领域。
浙江大学胡海岚
▲图|胡海岚(来源:官网)
1996 年,胡海岚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2002 年,她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08 年,她进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2015 年,她进入浙江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
胡海岚专注于脑的高级功能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发现了社会竞争中“胜利者效应”的脑机制,揭示了后天的经历经验可以通过重塑神经环路来改变先天的弱势,同时,她还从分子、细胞和系统等多层面对抑郁症的成因提出了新的阐释,为研发更好、更安全的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思路。针对大脑如何调控情绪和社会行为,胡海岚将开展情绪和社会行为脑机制的研究,拓展脑科学和脑医学与心理学及社会学在分子细胞及环路层次的深层联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黄志伟
▲图|黄志伟(来源:官网)
黄志伟 2008 年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柴继杰教授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博士毕业,随后进入哈佛大学免疫与感染疾病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他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院长、生命科学中心主任。
现阶段,黄志伟实验室专注于采用整合的研究方法包括生物信息学、病毒学、免疫学、结构生物学以及小鼠遗传学等,从分子、细胞以及个体水平等多个层次以较全视野对适应性免疫系统以及病毒拮抗机制进行研究。针对免疫细胞如何识别抗原和激活免疫信号通路,黄志伟将解析抗原介导的免疫细胞受体(TCR、BCR)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机制,揭示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基本科学规律,并为免疫疗法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
▲图|赖仞(来源:官网)
赖仞于 1995 年在西南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于 2001 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2 年,他进入英国利物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他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人类疾病机理和药物研发,以及生物生存策略及环境适应机制、探索有毒动物捕食和防御策略,揭示生物环境适应的物质基础与分子机制、并基于天然活性物质进行新药研发。未来,赖仞将围绕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基于生物分子复合物互作网络探索相关疾病机制,并研发低出血风险抗血栓创新药物。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栋
▲图|李栋(来源:官网)
2006 年,李栋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11 年他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进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在,他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主要从事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研制及其生物学应用,先后开发了条纹激活非线性结构光显微镜、掠入射结构光超分辨显微镜等,并利用这些新型成像技术开展细胞生物学研究。
现阶段,如何在高时空精度下解析细胞精细结构和完整揭示亚细胞结构动态变化是细胞功能研究的主要瓶颈,未来李栋将致力于显微成像技术的革新,突破超分辨率活体显微成像获取生物学信息的尺度和维度,探索基于新物理效应的显微成像技术方法。
北京大学李毓龙
▲图 | 李毓龙(来源:官网)
李毓龙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毕业于杜克大学神经生物学系。2020 年,他成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12 年起,加入北大-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担任研究员。
李毓龙课题组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神经元通讯的基本结构突触上,并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一是开发前沿的工具,即开发新型成像探针,用于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解析神经系统的复杂功能;二是借助先进的工具探究突触传递的调节机制,特别是在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对神经递质释放的调节。
李毓龙课题组将突破神经递质检测的瓶颈,实现从 “看得见”到 “看得准”-“看得深”-“一起看”的飞跃,为复杂神经环路的精确解析和神经疾病的诊疗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北京大学刘颖
▲图 | 刘颖(来源:北京大学官网)
刘颖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2011 年获得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1-2013 年作为 Helen Hay Whitney Fellow 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 年底入职北京大学并担任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她曾获得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系 Founders’ Award,西南医学中心研究生最高奖 Nominata Award,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首届科学探索奖等。
刘颖课题组将探索衰老和细胞应激的关系和调控机理,以期深入理解衰老过程中细胞应激能力减退的原因,并探索调控细胞应激是否能够延缓衰老。
复旦大学鲁伯埙
▲图 | 鲁伯埙(来源:官网)
鲁伯埙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其后于国际领军药企任总裁博士后。目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原创项目基金、英国医学院牛顿高级学者等项目资助。获科学探索奖(Xplorer Prize)、教育部青年科学奖、吴瑞纪念基金会顾孝诚奖、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等。
鲁伯埙提出了自噬绑定化合物 ATTEC,初步实现了驾驭自噬降解致病蛋白以干预其病理功能的原创策略,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根本性干预提供了新路径。论文入选 Nature 期刊评选的年度十大杰出科技论文,并得到了科学突破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同行的高度评价。
鲁伯埙课题组将研究神经细胞进入死亡程序后能否“复活”,即逃逸死亡程序并重获生命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分子机制,为干预神经死亡相关疾病和阐明生死分界的本质提供线索。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罗敏敏
▲图 | 罗敏敏(来源:官网)
罗敏敏在北京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神经学博士,自 2018 年起担任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
罗敏敏实验室以转基因小鼠为模型,研究哺乳动物处理奖赏与惩罚的神经环路机制,特别是中缝背核及内侧缰核两个脑区及相连的神经环路的作用。该课题组将探索抗抑郁药的新靶点、分子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和神经环路机制,寻找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和转基因疗法。
清华大学祁海
▲图 | 祁海(来源:官网)
祁海本科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3 年获得美国得克萨斯州加尔韦斯顿医学院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传染病与变态反应病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 年归国任教于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祁海课题组将专注于研究记忆性 B 细胞产生、维持和激活机制,深入探究其原创发现的 B 细胞记忆调控的细胞及分子机理,为长效广谱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北京大学瞿礼嘉
▲图 | 瞿礼嘉(来源:官网)
瞿礼嘉在北京大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并在北京大学植物生理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自 2001 年起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08 年入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
瞿礼嘉课题组将利用“分子钥匙”精准打破植物有性生殖的杂交障碍,拓展不同种属间植物远缘杂交的范围,创制植物新种和新品种,为农作物和园艺植物育种提供全新的种质资源。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
▲图 | 邵峰(来源:官网)
邵峰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2 年起担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2015 年,邵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 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邵峰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是研究细胞焦亡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探索和发现新的天然免疫识别模式,填补对裂解性细胞死亡激活肿瘤免疫的认知空白,并推动建立对细胞死亡概念新的理解。
清华大学时松海
▲图 | 时松海(来源:官网)
时松海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在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获遗传学博士学位。2019 起,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教授兼院长。
时松海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是大脑尤其是新皮层是高等动物高级认知功能的结构基础。他将建立高等实验动物模型,运用多层次、跨物种系统深入研究正常和病理情况下哺乳动物大脑的发育组装和功能运行机制,启发新型脑疾病诊疗技术和类脑系统的研发。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
▲图 | 王二涛(来源:官网)
王二涛在河南大学生命科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曾在英国 John Innes Centre 从事博士后研究,并担任项目科学家。2013 年起,王二涛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担任研究组长、研究员。
王二涛课题组将研究根瘤共生固氮及丛枝菌根共生形成与演化的机理,揭示植物识别“敌友”微生物的分子机制,探索禾本科植物共生固氮,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新理论。
西北工业大学王文
▲图 | 王文(来源:官网)
王文于 1989 年获武汉大学学士学位,1996 年获得中科院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王文也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得者。
王文课题组长期从事进化遗传学和进化基因组学研究,在新基因及其功能起源机制,以及生物基因组进化和生物大数据分析挖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受到国际同行关注的成果。该课题组将研究鹿科动物特殊性状进化的遗传机制,开拓生物医学新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王晓群
▲图 | 王晓群(来源:官网)
2009 - 2012 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助理教授(研究系列);2012 起,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 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学院教授;2019 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神经生物与心理教研室主任;现履新北京师范大学。
围绕高级认知的神经起源及演化机制这一科学问题,王晓群将利用独特脑发育模型和体外类器官培养技术,解析人脑神经发生和脑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环路发育基础,为治疗脑疾病提供理论支撑。
清华大学颉伟
▲图 | 颉伟(来源:官网)
200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学士;2008 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同时攻读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学硕士学位;2013 年进入清华大学,目前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精卵结合后生命时钟如何精准启动?颉伟将解析生命基因程序第一次启动的分子机器,探索逆转细胞生命时钟的可能,为衰老和疾病机制的理解及干预提供新途径。
复旦大学徐彦辉
▲图 | 徐彦辉(来源:官网)
徐彦辉毕业于清华大学,2004 年-2008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 年开始任复旦大学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曾获得“科学探索奖”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等奖项,部分成果入选 Science 杂志封面文章,入选“2021 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 2021 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转录是生命活动中基因表达调控最关键的步骤。徐彦辉将通过建立体外重构转录系统,利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转录起始过程的分子机制,解决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
西湖大学于洪涛
199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5 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95–1999 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2019 年历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药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Serena S. Simmons 讲席教授;2008–2019 年兼任美国霍华德休斯研究所(HHMI)研究员;2012 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2019 年 12 月,全职到西湖大学工作,任细胞生物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20 年 7 月兼任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浙江省实验室(西湖实验室)主任。
基因组储存遗传信息和承载生命蓝图,其不稳定性导致肿瘤发生发展。于洪涛将阐述基因组塑造传承的分子机制,揭示肿瘤基因组非整倍性的根源和弱点,寻找靶向肿瘤非整倍性的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曾艺
▲图 | 曾艺(来源:官网)
2005 年毕业于 Simon Fraser 大学,获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2005 年-2010 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 Howard Hughes 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长、研究员。
如何获得可移植的功能性胰岛细胞,一直是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巨大挑战。曾艺将探索胰岛干细胞的分子机制,为促进胰岛原位再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新手段。
曾艺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证明胰岛中存在成体干细胞,为胰岛再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创新,特别是为“胰岛体外重建”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
▲图 | 张宏(来源:官网)
1991 年毕业于安徽大学;1994 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学位;2001 获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博士学位;2004-2012 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任职研究员;2012 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任职研究员,现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组长。
细胞通过自噬处理和回收由自噬体包裹的胞质组分。张宏将研究自噬起始信号的产生、解码及调控,阐明自噬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理,进而为治疗自噬异常引发的相关疾病提供新策略。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
▲图 | 周斌(来源:官网)
2002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得硕士学位;2006 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0-2016 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2016 年 9 月起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
细胞间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器官发育和组织再生?周斌将建立研究体内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分析技术,探索原位干细胞与微环境细胞相互作用的规律及调控机制,为器官修复再生和干细胞体外扩增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
▲图 | 朱冰(来源:官网)
1992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95 年获得中国水稻研究所遗传学硕士;1999 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分子遗传学博士;2006 年-2014 年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任职研究员;2014 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任职研究员,同时担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
异染色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在衰老过程中逐渐退化。朱冰将研究异染色质的形成机制以及在衰老过程中的退化原因,并探索干预异染色质退化的手段。
西湖大学朱听
▲图 | 朱听(来源:西湖大学官网)
200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优秀毕业生,提前毕业);2005 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系硕士;2010 年获哈佛-MIT 健康科学与技术系(HST)博士;2010-2011 年,于 MIT 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及麻省总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2022 年,历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长聘副教授、长聘教授;2022 年全职加入西湖大学,任生命科学学院镜像生物学讲席教授。
地球上已知生命的核酸和蛋白质都只采用了两种具有镜像关系的手性构型中的一种。朱听致力于从中心法则出发构建与天然生物分子手性相反的“镜像生物学系统”。该系统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生命形态的进化起点,并带来一系列天然系统难以实现的应用与发现。
参考资料:
1.https://www.newcornerstone.org.cn/#/researcher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