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由于气候、地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这块黄土地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经过汇集,称为陕西十大怪。
第一怪,把辣子当道菜:
陕西盛产辣椒,辣椒非常辣,颜色鲜红,个长头尖,当地人称之为线辣子或尖辣子。陕西的辣椒出口到国外,外国人称之为秦辣。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般认为中国最能吃辣的是湖南人和四川人。其实,和他们相比,陕西人吃辣椒的功夫更胜一筹。
湖南、四川人吃辣椒只是把它做为一种调味品,而陕西人却把它当菜吃。
陕西著名的油泼辣子,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质和无机盐,既开胃又下饭,能增进食欲。做法是先把辣椒的蒂摘去,再用文火炕干,再捣成粉状,经过筛罗后往上边洒上细盐,最后用滚油一泼。油泼辣子,颜色鲜红,闻着特别香、吃着特别辣,夹馍吃别提多好吃了。
第二怪,泡馍大碗卖
陕西的冬天寒冷又漫长,在这样的天气,人们都喜欢围在温暖的壁炉前,吃些带着汤热热乎乎的饭食,于是就有了羊肉泡馍,这种泡馍有肉有热汤,热热乎乎的,很开胃口。陕西人爱吃的泡馍还有葫芦头泡馍、大肉煮馍、羊血泡馍等,味道都非常好。一般人都能吃很多。泡馍馆为了顾客食用方便,就用大瓷碗来盛泡馍,就产生了泡馍大碗卖。
第三怪,面条像腰带
关中地区盛产小麦,关中人也最爱吃面食,而面条则是关中人的最爱了。
他们喜欢把面和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捞在碗里,不管是泼油辣子还是浇上别的佐料,吃起来味道都很好,光滑又劲道。
第四怪,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爱用一种白瓷青花大碗吃饭,直径一尺左右,甚至比小盆还大,往往碗盆难分,陕西人称它为老碗。陕西人劳动强度大,饭量也大,所以吃饭就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省去再盛饭的麻烦。
第五怪,锅盔像锅盖
锅盔是用麦面制成面坯,在铁锅上烙烤而成的一种饼子。
陕西人把它当成主食,外出时也会随身携带。
相传锅盔是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后,为帮助关羽稳定军心而发明的;
也有人说是唐代修千陵时,一名士兵为了节省吃饭时间,不耽误施工进度,在焦急中把面团放进了头盔里,再把头盔放到火上烤,就烙成了饼,所以得名锅盔。
第六怪,板凳不坐蹲起来
关中的男人们冬天时喜欢蹲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晒太阳,再加上他们吃饭时也是蹲在一起开老碗会,所以就养成了板凳不坐蹲起来的习惯。
第七怪,帕帕头上戴
关中平原盛产棉花,当地农村很早就用棉花纺纱织布,他们把用这种棉花纺织成的土布染成黑色。所以在关中,大多数人的衣服都是黑色的。
关中的妇女,不管老少,几乎人人头上都戴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对此,外地人非常不理解,其实这种帕帕非常实用,可以防风、防尘、防雨、防晒。可擦汗、可洁手,临时包东西,它也能派上用场。
第八怪,唱戏吼起来
关中人吃饭用大碗,干活也舍得卖力气,唱起戏来也是大嗓门。
秦腔是关中的主要地方戏,有高昂激越、强烈急促的特性。唱起来都是扯开嗓子大声吼,被当地人称为挣破头。
外地人开玩笑说:唱秦腔一要舞台结实,否则非得震塌了;二要演员身体好,否则肯定累病了;三要观众胆子大,否则非得吓坏了。
第九怪,房子半边盖
全国各地民居的式样都各不相同。
有上海、广州的高楼大厦,
有北京的四合院,
有福建的土楼,
但陕西的建筑式样,却属罕见,他们的房子是半边屋式样,因为陕西人口在近百年前迅速增长,但土地面积有限,所以只能房子半边盖,房子的样式奇特,其实是人口膨胀的信号。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这样的房子可能会越来越少的。
第十怪,姑娘不对外
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浇灌也很方便。只要把种子撒到土里,就基本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了。所以关中人很早就有“老不出关,少不入川”的谚语,极少会有人到外省谋生。
久而久之,姑娘们也不愿嫁到外地,也是因为嫁得近可以和娘家人相互照应,不至于使自己举目无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