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环节中的关键一环,也是跟西医相区别的一大不同点。辨证准确与否, 对疗效影响非常大。而不同疾病、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中医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情况。针对中医辨证诊断方法,笔者将常用方法做出部分整理如下。
辨证诊断的五大方法:病因诊断、八纲诊断、脏腑辨证、气血津液、四诊(望闻问切)。
一、病因诊断:
病因诊断有分内因、外因与不内外因。不内外因主要指外伤等;内因指七情;而外因是病因诊断的主要方面,是指由风、寒、署、湿、燥、火六气过度了所导致的六邪(“气”是正常、适度的,过度了则称为“淫”或“邪”)。
风邪:摇摆不定、颤动、游走的特性。典型的如风湿病、感冒、皮肤病。特点:1.风属阳邪,其性开泄。治疗风邪疾病,要让毛孔打开,利于风邪排出;2.风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风邪发病范围最广,常夹杂其他病邪入侵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等。另外,“阳位”即位于人体偏上部分,因此风邪多发病于躯干以上部分。主要祛风穴位:风池、风市、合谷、大椎。
寒邪:冷、阴邪特性。特点:1.寒主收引,引发疼痛;2.寒主凝滞,会出现关节拘挛,如关节伸展不开等。寒邪有外寒与内寒之分,外寒比内寒容易调理;而内寒也为阳虚,是体内阳气不足所致,常见表现为四肢不温、便溏、泄泻、常年小便清长、尿多等。对于寒邪的治疗,总的原则是寒则温之;由外寒引起的疼痛性治疗,用散寒方式即可,如热敷、喝温热的生姜水等见效较快;但内寒引起的则需要较长时间调理,如取至阳穴、命门穴、大椎穴、百会穴、肾腧穴、神阙穴等。
暑邪:一般见于夏或长夏。主要特点:热、口干、咽干、大便干、小便黄,常伴随神疲力乏。针对暑邪,要采用补液的思路,但不能立马大量补,可以喝口服液体盐2号或3号,或者口服藿香正气水。但藿香正气水含酒精,切记不能跟头孢类药物一起用。或可取井穴、四弯穴刮痧或者放血来泄暑。
湿邪:粘滞、沉重的特性。特点:1.湿为阴邪,易袭下位。所以经常会表现为四肢沉重、妇科疾病等;2.湿性重浊,缠绵难愈。湿邪是相对较难调理的外邪,需要较长时间调理。湿邪同样有分外湿与内湿;外湿主要是受地表湿气影响,如长期久居湿地的渔夫等;内湿主要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这类人群艾灸会特别舒服,因阳气可温暖、蒸腾湿气。湿气在人体不同位置,也会呈现不一样的症状:如湿阻中焦,湿气阻碍脾胃功能,影响运化,出现纳呆(想吃吃不下)、纳差(无食欲)、便溏、腹泻、肥胖、头重如裹等;湿气走关节,出现酸楚麻木、沉重的感觉;湿沉皮肤,出现水肿;湿跟热结合,会出现身热不扬、汗出不解、黄疸等。人体五脏六腑中,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所以健脾对于祛湿尤为重要,常取天枢穴、足三里穴、水道穴等。另外,利水祛湿常用中药有赤小豆、茯苓、薏米、淮山、芡实、玉米须、猪苓、萆薢、土茯苓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燥邪:容易伤肺,常表现为干咳少痰或无痰,痰中带血。秋季可用秋梨川贝枇杷膏。
火邪(也称热邪):主要表现为鼻干、咽干、口干、疮疡、肿毒,可用金银花、连翘解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