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上海人被人说是乡下人是什么感受?9 赞同 · 20 评论回答
起因是,我在原答案中提到了,我出生在南通,童年时候在扬州长大,所以我身份证不是310,而是320。显然就受到了一些口诛笔伐。
虽然,我亮了身份证,也解释了为什么我身份证是320开头也能在上海落户的原因。
我也表达了,我在知乎上在生活中在各个平台上,都问心无愧的为上海反驳过一些偏颇的言论;也在外地给上海的学子做了较多的服务。
但是显然,身份证是310开头的事实依旧“颠扑不破”,所以从现在开始,为了迎合部分群众,我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喜欢上海的文化符号,并以此为理由而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
同时,作为一个“就事论事,且以事实为准绳”的人,我也不后悔曾经对那些偏颇言论所做的反驳,更不后悔能以一个组织者和服务者的身份为在徽的上海人提供一些学习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帮助。
因为我服务的对象,是正常且可爱的~
说回整体,虽然原回答的正文相关内容已经应群众呼声而删除,但是有些事情我还是想拿出来分享一下。
原文我就不同地域的生活相处问题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摘取自被我个人删除的原文众所周知,地域问题是一个敏感问题,如果见面伊始,一提到你是什么什么地方的人。不免会给人带来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 ,而这种认知是对你个人很不利的,特别是你一人置身在外的时候。
所以,我的观点是,先不要彰显你过多的地域属性,而是先彰显你的优点、你的价值和你的核心竞争力。不要让你的实质被你的地域属性所影响。
等到你给人带来的印象是正面且积极的,再彰显你的地域属性,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这样,不仅他人对你的认知不会被你的地域标签所绑架,而且,你的所作所为还能反促进你的地域背景。进一步的缓解地域矛盾。
我个人觉得,在地域矛盾突出的当下,虽然我不一定有谈论这件事的资格,但是就这个观点本身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同时,结合上述观点,我写这篇文章,是想以那篇回答本身作为一个最生动且典型的案例(请大家回顾原文评论区或者该文章的截图)告诉大家:
1)用事实说话,不要暴露你的地域属性(哪怕你处在地域鄙视链的最最上游)
2)一个人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原来是陌生的省份,现在可以扩展为网络空间了)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3)做实质正确的事,不要顾及他人的口诛笔伐。
我虽然现在不是上海人了,但是我曾经为上海驳斥的那些言论确实是偏颇的,同时我服务的对象也是值得我去服务的。
也就是说,我做的是正确的事。
当然,我也不是那种全然脑臀分离的弱智,毕竟我也是小时候二年级从黄浦区长阳路附近拆过来的,在我不懂事的时候,家父也是置办了几套家底。
虽然不是上海人,上海的发展的好坏还是与我息息相关的。现在我也在殷勤期待着14号线的开通。
总而言之,我将尽可能的摒弃抗吧喷子的前身,以较高的理性和成熟度,辅以更宏观的大局观和细节敏感度,为我想奉献的事业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以一个理性中国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