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这样的发展目标。社会事业中,教育显然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2013年,中国教育的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7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各地区之间和各学校之间进行分配,扎扎实实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目标。
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发力
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考验 *** 的执政能力,也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能否落实的根据之一。
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能促使教育结构更加优化,要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更要符合“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政治追求,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曾是多年沉淀下来的顽疾。自2018年 *** 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公益普惠”这4个字成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的逻辑起点。201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聚焦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园一案”开展治理,推动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资源。
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多渠道增加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2019年毛入园率比2013年提升15.9个百分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
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消除大班额、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也许政策可以用几个字眼概括,但是背后都紧紧围绕资源配置,资源往哪里去,就代表政策的价值取向。
教育作为公共资源,配置时必须体现公平正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共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的厕所,是影响师生生活品质的短板;
对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各级 *** 发力的热点难点,也引导着教育资源配置。据统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推进农村学校“厕所革命”,全面两类学校建设,落实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本装备标准“四统一”,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截至2019年底,95.3%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这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全面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国24个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6%,“择校热”明显降温。多项调查显示,人们对义务教育满意度大幅提升。
有效机制加快补齐教育发展差距
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一样,表现出随地区而不同的差序格局,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而且也反映在一个区域的内部。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建立有效机制,利用信息化等多种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城乡二元结构已形成多年,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学校新校区能够容纳3500人,今后孩子们能够享受优质的教学环境,更能够把孩子留得住,教得好!”今年9月,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中所镇中心小学校新建校区(越西县文昌小学)投入使用,副校长余治龙难掩心中的喜悦。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和全面小康的成色。近年来,各地教育系统把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齐心协力密织控辍保学网,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水平。
各地创新不断:云南聚焦辍学学生“找得到、劝得回、留得住、学得好”,探索出“四查三比对”、依法控辍“四步法”、普职融合等工作方法,取得明显成效;甘肃开展禁止使用童工专项行动;广西拓宽安置渠道,指导各地完善返校复学学生安置政策,确保学生劝得回留得住……
凝神聚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我国已精准解决约20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辍学问题。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去年的约60万人降至2419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清零,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
就学有保障更需要关注到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区域差距。近年来,寒门学子难进名校的声音时有耳闻,专项招生计划制度回应社会关切,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设“特殊通道”。清华大学给贫困学子的那句回复——“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直抵人心。数据显示,近5年来,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招生近52万人。
缩小区域差距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要持续提升学校的推普主阵地作用,逐步减少不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人口“存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推广普及,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打好青少年人生底色的基础性作用。
为特殊群体释放出公共政策的善意
保障弱势群体,是 *** 的职责所在,亦是民生之本最切实的体现。可以说,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救助关爱弱者、贫者是底线,避免弱者更弱、贫者更贫是责任。
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到每个孩子身上。
今年7月,福建莆田第十八中学考点出现暖心一幕:残疾考生小蔡坐着轮椅,在考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由绿色通道进入考场。小蔡患有小儿麻痹症,仅靠左手艰难书写,学校为她启用备用考场,同时延长单科总时长30%的考试时间。如小蔡一样,福建省共为264名残疾、受伤等特殊群体考生平等参加中考提供合理便利及人性化服务,确保“温馨中考”。
随班就读是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特殊教育相关政策在保持内在一致性的基础上,体现了递进式设计。从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到2017年七部委又下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到今年6月《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无不体现让残疾儿童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政策善意。
统计显示,扩大残疾人受教育机会,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近93%。
几年来,我国特殊群体保障机制在持续完善:
——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政策,2020年有25.6万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一套各学段全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建立。2019年全国受助学生10590.79万人次,资助金额2126亿元。最近5年,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计3.9亿人次,努力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29个省1762个县,受益学生4060.8万人,2019年试点地区男女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别提高1.54厘米和1.69厘米,平均体重分别增加1.06公斤和1.18公斤,高于全国农村平均增长速度。
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不容被忽略的个体,是对生命尊严的呵护,更是公共政策兜底功能的体现,制度在保障着每个人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唯此,才能响应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改革航标。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13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