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2018十大教育热门事件来啦!
回顾2018,你get到家长群的“生存法则”了吗?红领巾不再只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还可以成为行走的广告牌?外婆不叫外婆,叫姥姥才够味儿?“减负令”从竞赛到低年级作业一禁到底……确认过眼神,以下十大热门事件相信你都懂!
TOP 1家长无语老师无奈 家长群成隐形负担
亲戚群、朋友群、工作群、同学群······现在还有家长群,现代人总是穿梭在各种各样的群里,而今年“家长群”喜提热搜的频率,已经让它成为了2018年度“最难应付的群”和“最有负担的群”。
2018年9月20日,第34个教师节来临,家长群里最先打响了“礼炮”,在家长群一片欣欣向荣的歌功颂德的同时,一条#家长群 隐形负担#也悄悄登上了热搜,这已经不是“家长群”第一次登上热搜了,开学短短一个月,家长群就已经上了好几次头条。先有家长开学三天就退出了家长群,没过几天“家长深夜在群里问老师睡了么”这事儿又上了热搜,紧接着又被“开跑车送孩子上学,家长竟被老师踢出群”的新闻刷屏,家长群这一本为“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却成为了家长、老师的隐形负担,老师直呼“每天都要开家长会”,家长们也是听到家长群的消息就“吓一哆嗦”,各方都是鸭梨山大!
如何建设一个和谐友好互助的家长群,为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培养孩子而努力,成为当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难题。有人提议,应该把家长群撤掉,还有人为家长群提供了一些改进措施,老师和家长可以一起协商设立群规,如:群内不得发任何和班级和孩子无关的信息,如广告、投票、红包等。不论什么方式,家长群设立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老师和家长不妨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沟通、多一份支持,真正实现家长群的目的,让家长群发挥应有的作用。
TOP2 小学生红领巾上印广告 教育局:当天已全部收回
红领巾上印广告,商人们请你们保留底线、适可而止!
2018年9月25日,山东菏泽丹阳路小学红领巾上印有“菏泽万达广场”的广告引起热议,除此之外,该小学发放的学生帽上也有该广告。菏泽市开发区教育局回应称,这是在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时发放的,学校发现后很快全部收回。
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用无数革命先烈鲜血染成的。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代表着荣誉、信念和责任。神圣庄严的红领巾,怎能被商业广告侵占?同时,《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队徽和红领巾、队干部标志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明确写明,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队徽和红领巾、队干部标志及其图案不得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以及商业活动。商家的这一行为显然已经触及了法律。
红领巾的红应是纯粹的鲜红,不该掺入杂质,对烈士的精神传承不会结束也不容任何人践踏。任何个人利益都应该尊重集体利益,任何商业利益的前提都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红领巾的尊严不容侵犯!
TOP3 “禁补令”下培训机构生意依旧火爆 学费纷纷上涨
“禁补令”下培训机构不冷还火?原来是家长心理在作怪。
2018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各地陆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5月9日起,教育部等多部委派出7个督查组赴多省份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督查。教育部等八部门又联合发文防控青少年近视,提出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然而,面对一波接一波的重拳治理,一些深谙家长心理和市场规则的培训机构见招拆招,不仅生意依旧火爆,甚至学费还纷纷上涨。
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躲避“禁补令”,采取“上课关灯”、“只进不出”、“改头换面”躲猫猫式的方法,让人哭笑不得,还有一些培训机构对一系列新政见招拆招,如把公开的奥数比赛变成机构内部的所谓“综合诊断”“综合能力测评”等,而这些测评依然是小升初的“有效筹码”。自“禁补令”发布以来,各地减负禁补政策开始落地,但是一些培训机构利用家长对孩子的升学焦虑,“花式”逃避“禁补令”,甚至因供不应求还要调高补课费,不禁令人唏嘘: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减了负?
TOP4《开学第一课》惹争议 央视致歉
2018年《开学第一课》被网友评为“史上最差开学第一课”,不仅延时开播,培训广告还时不时出来“打脸”,各方吐槽声音不断。
8月2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组织中小学生上好2018年《开学第一课》的通知。通知指出,《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20:00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然而,9月1日不到晚8点,当家长和孩子准备按时观看节目时,却迟迟没播。从先前媒体的报道看,《开学第一课》的播出时段一栏写着“20:12-21:59”,按照这个时间点,相比家长和学生接到的通知,节目晚了12分钟播出。在这12分钟的等候时间里,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课外辅导机构的轮番广告轰炸,这是家长最无法理解、最愤怒的地方。教育部“禁补令”与“减负令”颁布不久,却又插播补课机构的广告,这一行为着实是“打脸”。
称“央视综合频道《开学第一课》播出前广告太多,影响了家长和同学们准时收看。谨向家长和同学们表示诚挚歉意!”教育部对此回应称,仅参与节目本身制作,节目编排等其他事情还不太清楚。
开学第一课作为全国学生的开学典礼,规定全国家长和学生要共同观看,本是全国学生开启新一个学期的仪式,应该本着“教育至上”的理念,为学生树立良好健康的价值观,为下一年的学习与努力“打气”,应该慎重再慎重,切勿让教育也沾染了商业的气息,不然最终只能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TOP5低年级取消书面作业家长焦虑 纷纷建群“加餐”
自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低年级刚被取消书面作业,这不家长们又坐不住了······
2018年下学期开学前,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决定。开学近一个月,小学一二年级的书面家庭作业量的确大幅度下降,但家长却不淡定了,“作业都没有,还谈什么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呢?”
家长的心理不难理解,这也反映了我国家长的普遍教育焦虑状态,学校不布置或少量布置书面作业,那么怎么检查孩子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否掌握了呢?如果并没有完全掌握,而老师又没有办法发现,长此以往孩子会不会跟不上课程进度进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呢?因此,自从本学期取消一二年级的书面作业后,家长自行给孩子购买“教辅”是常态。甚至一些家长自己“搜集”知名小学家长微信,并组建校际家长群,每天将作业晒在群里,互相借鉴,利用“名校资源”给自己的孩子“加码”。
低年级取消书面作业的决定,其初衷是为了给低年级学生减少负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家长们似乎并不买帐,如何舒缓家长的教育焦虑心态,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TOP6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竞赛活动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对全国性竞赛作出了多方面的规范要求。其中,《办法》要求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若经同意,举办的竞赛活动有效期限为1年,期间一般举办1次。同时,办法还强调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竞赛活动成本。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位置标注教育部批准文号以及“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
这一决定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一些给孩子们报了各种辅导班的家长们哀声哉道,“所有的证书都成了废纸”,另一边儿没报补习班的家长们则乐开了花儿。据了解,这一决定一方面是教育部为了给学生们强力“解压”,只有学校不认这些证书了,家长们才不会趋之若鹜地去给孩子报各种补课班,孩子才能真正地减轻负担。另一方面,这一决定也是为我国当前“补课热”现象“降降温”,进而规范我国补课市场秩序。一些机构打着“国际”、“全球”、“中华”、“中国”、“全国”等各种高大头衔,组织各种竞赛,并进行虚假宣传,欺骗学生和家长,非法牟取暴利,规范市场秩序刻不容缓。
TOP7小学语文教材将“外婆”改成“姥姥”
“妈妈的妈妈叫——外婆”那么问题来了,姥姥是谁呢?
6月20日,一位家长爆料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试用本)中第24课,将《打碗碗花》原著中的“外婆”一词改为“姥姥”。课本出版方上海市教育出版社就此发布声明称,更改系为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今后将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
对于这个改动许多家长表示不解,“外婆”与“姥姥”本是同义,而且在上海方言中普遍叫称“外婆”,改成“姥姥”使孩子们增添了无谓的“困惑”。更有一些家长称“姥姥”是普通话词汇,指“外祖母”,一般是在口语中使用较多。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这则回应立即引发了热议。
6月21日晚9时30分许,上海市教育出版社发布声明称,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把“外婆”改成“姥姥”是为了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外”“婆”“姥”三个字都是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外”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第4课中,“婆”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8课中,“姥”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4课中,即在认读“姥”字前,学生已经认读了“外”“婆”两字。
学生教材的编写承担了对学生的启蒙作用,因此必须考量各方、取舍得当。对此,上海市教育出版社还发布声明称,关于称谓,尽管“外婆”“姥姥”没有绝对的地域区分,但通过此事出版社认识到,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要考虑学生识字规律和增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了解外,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在今后的教材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将予以高度关注,防止出现类似情况。
TOP8 范冰冰致歉信被老师拿来上课 学生挑出10多处语病
范冰冰案件不仅惊动了娱乐界,更惊动了语文界!网友:“范冰冰的语文老师是教体育的吧·······”,“范冰冰的团队该长点心了!”
2018年国庆期间,范冰冰“阴阳合同”案有了结果——她被责令按期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8亿余元,还在微博上就此事发布了致歉信。这封致歉信发出不久,浙江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就把它当做反面教材带进课堂,帮助学生复习改错题。
“这封信里的语病实在太多了,遭到很多网友吐槽。我正好在给高三学生复习基础知识,对标点、语病等比较敏感,一眼就看出信中10处错误。所以,昨晚临时决定,把这封信作为一道改错题带到今天的课堂中,让学生们来挑挑骨头。”邱老师解释道。
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存在一些语法错误无可厚非,也不必过分职责。但是,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在公共场合发表的致歉公文还是应该严格规范,请专业的人员对内容进行把关,避免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邱老师也想借此事告诉学生们,学好语文很重要。
TOP9 家长没批改作业遭老师群里点名狂怼
白天上班被老板批,晚上回家被老师批?家长发问:“你对得起你的三尺讲台吗?”
10月11日,网曝江西吉安井冈山经开区学校几名家长,因未批改作业被老师在家长群里点名批评:“昨晚赚了几百万?”“你这样将来你的孩子和你一样可悲!”
根据曝光的聊天记录,老师的意思是,学生作业应该先由家长批改,之后再交给老师检查。为什么要家长批改,因为“只有批改了才有效果,批改了我们才知道孩子那里没有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学。”井冈山经开区学校校长证实,老师让家长批改作业一事属实,并就老师的不当言行向家长道歉。但校方称,批改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老师还会进行二次批改。
事情曝光后,网友们的观点也分成了两派,反对老师做法的网友们认为,“改作业是老师而非家长的职责”。支持老师做法的网友们,则认为让家长批改作业,恰恰体现老师的负责。
对于家庭作业的争议由来已久,从网友提供的截图来看,这位老师的语气盛气凌人、咄咄逼人,家长们则是近乎“卑微”的语气在积极向老师进行解释,家长和老师的地位可见一斑。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布置家庭作业是为了促进家校合作,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家长和老师应该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哪一方应该处于弱势地位,不论家长批改作业是否合理,在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中还是做到相互尊重、各尽其责,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出力。
TOP10 教育部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
幼儿园就要学会拼音、认字,现在的孩子也太鸭梨山大了吧!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里明确,对于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小学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园组织测试等行为的,将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
梳理一下不难发现,教育部已多次就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发文。近年来,我国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教育部就这一现象已经多次明确表达过立场,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要综合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幼儿园的基本教学模式是游戏模式,不是教学模式。
幼儿园的孩子还是刚出生的“花骨朵”,就让他们先感受这世间的美好、童真的乐趣吧,过度过早地施肥与浇水,谁来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