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石家庄市北杜村,石家庄 槐底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石家庄市北杜村,石家庄 槐底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石家庄市北杜村,石家庄 槐底村

西三庄、东三庄位于市区西北,两村原为一个村,名“三姓庄”,有谷、阎、孙三个姓氏分别住在三片,称前牌、后牌、东牌。后简称为“三庄”。到明嘉靖后期一分为二,前、后牌位于西边,称“西三庄”,东牌位于东边,称“东三庄”。不过直至解放前,两村村民还习惯互称东、西街。

历史上,两村属于获鹿县,1941年划入市郊。西三庄村大人多,交通便利,较为繁华,为乡 *** 驻地。目前有村民5000多人,旧村位于西三庄大街以西,大部分已拆,新楼环旧村而建,分北、南、西三片,另在村东头临友谊大街有别墅区一片。东三庄位于水上公园北门对面向北半华里,有村民1100余人,旧村已拆平,村民住宅楼建在旧村西、东、南三面。

八百载古树 八百年老村

西三庄村很大,基本上东起西三庄大街、西至西二环,南至蓝翼路南侧、北距北二环几百米,都是它的村落所在地。新楼包围着旧村,从西楼区往旧村走,可以看见一处还没拆的平房小院,一棵老槐树伸出苍劲有力的枝干,压着房顶向外生长。这就是西三庄现存最古老的树,它已经有800年的寿命了。

这棵树是村民杜四海家的。进入院子,可以看见大树向上的主干已经锯掉,而向四周伸出的旁枝还在顽强生长。树干直径约一米,近看树皮上拧着许多螺钉,透过缝隙可见里边有网状物和胶状物。这棵老树是村子历史的见证,一般古人栽树不是房前屋后就是水井旁边,不会栽到田地里或旷野中,这棵树长在村民院里,应该是古代三庄村民栽下的。由此可以推断,早在800年前,这里即有村落。

解放以后,今天的北二环天河小区位置就是鸿门寺遗址位置,挖出过石磨、陶罐、柱础石、碎瓦、灰烬等,村民认为这是鸿门寺的遗物。但这里还出土过一尊完整的武士石像,文物部门认为和鸿门寺应该没有关系,现放于毗卢寺内。这尊石像是国家三级文物,年代断定为明代。这尊石像高大、粗犷,武士留络腮胡,双手拄剑于地。它可能是石像生,但是谁的墓地上的不好说,它以及出土地的遗址均有待考证。

目前三庄有据可查的历史,是公元1488年重修太保庄圣佛寺碑记上显示的“三庄”村名,另外在毗卢寺有一块1499年的重修碑,捐款者姓名里有三庄村最早的谷、阎、孙三个姓。而该寺所存1559年的一块重修碑上,除原三姓外,又增加了傅姓、刘姓。至1753年,碑记上没有了老三姓里的谷和孙,增加了葛、李、张等姓氏。谷姓和孙姓是自然消亡了还是迁走了,不得而知。目前西三庄第一大姓为傅姓,占总人口约四分之一。他们一支从鹿泉小毕村迁来,一支从大谈村迁来,时间大约都在明嘉靖年间。

西三庄还有一个姓氏曹姓,虽人口不多,但渊源很深。祖上曹士鼎(音)于明末清初从获鹿县城西关迁来。近年有学者考证认为曹雪芹祖籍在鹿泉,并由此推断曹士鼎、鹿泉曹家后人可能与曹雪芹同宗。不过西三庄人并不太认同这一说法,因为没有确凿证据。相传曹士鼎迁到西三庄时,官职不详,但宅第颇有气势,人们称之为“曹家花园”。

东三庄,西三庄中间隔着个石和尚

这一带广为人知的一句俗语“东三庄,西三庄,中间隔(方言音揭)着个石和尚”,使得“石和尚”几乎成了这里的“文化名片”。沿西三庄大街向北,快到北二环时,路东有装饰材料市场,市场北边一条向东的小街,名为“石人街”,这条街北侧便道上,就立着那尊石和尚,街道因它而得名。这尊石像连底座高约2米,面向南,双手执一物件(因有所破损,猜测可能是笏板),面目端庄,大耳垂肩。左胸口刻有“石保”二字,后背部刻有半圆形图案,均不知何意。眼前这尊石和尚是1998年由部分村民集资在原址重立的,和原来那尊不一样。原来的石和尚更大,连底座高约一丈,戴僧帽、穿袈裟、有美髯、手抚剑。它是什么朝代的遗物,已无法考证,上世纪“破四旧”时,石和尚被推倒劈成两半,当了生产队大车棚的柱子。

商铺繁华,庙会集众

历史上西三庄因人口众多、交通便利,比起那些纯以农业为生、几乎没什么店铺的村庄来说,小商业和小手工业相对发达,人们意识更为开化,消费更加超前。解放前,西三庄主街两边,有十几家商铺摊点,其中,“积庆公”是唯一有字号的大型综合门市,也是全村最早的股份制商号。它创始于1929年,由八家较富的村民合股建立,有三间房的营业面积,出售的桃酥、槽子糕、蜜饯、酱菜等食品广受欢迎。傅进忠至今记得小时候最爱拿五分钱去积庆公买花生吃。除了积庆公以外,街里还有杂货摊、早点摊、饭店、茶馆、小吃摊等等。人们至今记得宝柱家的缸炉烧饼个大脆香,纪德家的酵面卷子瓷实耐嚼,能嚼出麦芽香,张风魁的荞面扒糕滑溜筋道,聂老梁的羊杂碎汤热乎鲜香。

在今天西三庄小学斜对面,原来有一个戏台,戏台旁边一间小屋门窗刷成红色,上书“佛”字,这就是原来村里的送子老母庙在上世纪颓败以后,人们在原址旁边重建的新庙。据老人们回忆,原来的送子老母庙就在今天的戏台位置,有山门和大殿各一,山门上有“蓬莱仙境”四个大字,庙门前柱子上有“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的对联。大殿前庭,一律是精制的彩绘木夹扇,四壁墙上,绘有“二十四孝”故事图。此庙始建于何时无证可考,但在全村所有庙里香火最旺,每年正月二十五,这里都举行盛大的庙会。因为这个庙会是石家庄郊区村子里举行时间最早的一个,正值开春,是收拾农具种地、选购材料盖房的时间,所以庙会成为农资交流和建材交流的大平台。安平、河间一带的柳货,如簸箩、簸箕、柳罐等,获鹿县产的农具,如耠子、耙、耩子等,都在这里大量交易。此外,还有来自山西阳泉的铁货,如铁锅、炊具,来自井陉山区的山货,如黑枣、核桃,来自城里的洋货,如洋布、毛巾等。

三庄庙历时五天,声势浩大,过庙期间人山人海,由于街道拥堵,刘春水记得他们小时候一逢庙会学校就放假。庙会除了商品交流、看戏娱乐等功能,还承载了亲情聚会的功能。过年时不走动的亲戚(如过年时大辈不去小辈家、媳妇不能把父母接来),过庙时就全来啦,他们白天看戏逛庙,晚上摸纸牌,直住到庙会完了才走。现在庙会规模越来越小,亲情聚会也淡化了很多,人们一般没事不会再在亲戚家过夜。

更多石家庄市北杜村,石家庄 槐底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