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保险监管新趋势(保险保障未来),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保险监管新趋势(保险保障未来)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保险监管新趋势(保险保障未来)

疫情影响,出行减少,财产险过去三年利润可观。但随着防疫政策调整,经济社会恢复后,三年来的数据利好因素亦将消失,面对综合成本率的回升,公司该如何应对?当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不断增长,车险又该如何把握机会?

从寿险业来看,今年如何突破重重困难是各险企摆在面前的难题。经历了个险人员流失,展业营销艰难的持续打击之后,头部险企的代理人改革项目能否行至收获果实阶段?

银保渠道高速发展,但其高手续费率、低价值率的特点,依然是广大中小公司当下依然难以逾越的现实,纵深发展该怎样实现?

行业目前在哪里,未来会去向哪里,市场主体又该如何去?这是当下最为迫切的问题。展望明年,首先仍要积极看好,其次是不回避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发力点。

然而在不同类型的险企结合自身特色,找到可行方案之前,不妨研究研究行业里主流研究报告,有何观点与趋势研判。

稳修内功,风起借势。

Part.1

助力养老服务消费,保险公司发展空间广阔

招商证券:产品+服务优势凸显,保险公司大有可为。老龄化加速趋势使得居民释放了大量的养老服务需求,保险公司则在养老服务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产品方面:保险是唯一能够抵御长寿风险的金融产品,商业养老险、寿险及护理险等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和医疗护理等保障,预计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明显加快,能够为居民“老有所养”提供资金保障的保险产品需求将大幅提升。

服务方面:当前我国保险公司在多种养老方式、健康管理和医疗护理等服务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并逐步探索差异化的竞争特色,形成其他行业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未来随着规模化优势和标准化制式的演进,相关养老消费服务效率将持续提升,不仅能够助力解决中国式养老困境的痛点和难点,也会为商业保险公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Part.2

个人养老金开闸,险企产品优势凸显

财通证券: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险企具备产品优势,2032年险企规模有望达到近6千亿元。

养老投资与日常投资相区分,其主要目标是保障未来养老生活而非获取超额收益,保险产品具备保底收益、能提供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可抵御长寿风险、可附加养老服务及保障责任等特征,与客户需求相契合,长期竞争力强劲。财通证券测算2032年个人养老金规模有望达到2.3万亿,其中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分别为 10%、35%、25%、30%,2023年险企个人养老金规模将达到近6千亿元。

后发展路径,财通证券判断大型公司中国寿、太保、平安、友邦中国倾向于主要通过个险渠道推动个人养老金产品,从而把握客户资源进行再开发:同时,由于银行具备账户与客户资源双重优势,通过银行代销,是快速上量的另一路径,代理人渠道相对较弱的公司(如阳光、大家等)将会以此为主渠道。服务属性是保险独有的长期竞争优势,财通证券认为,险企的破局之道在于以客户为导向,而不是以佣金利益或价值率为导向,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后续通过服务挖掘客户在个人养老金需求之外的养老金累积和养老消费需求,以及全生命周期的保障、财富管理需求。

Part.3

龙头险企代理人渠道转型成效显现

光大证券:2022年以来,政策不断推进营销体制健全完善,推动销售队伍精细化管理,夯实业务质量。现阶段我国代理人的优质化与留存仍是关键,措施包括提高招募门槛、采取激励措施、加强培育等,各险企采取差异化转型策略,主要有:

1) 平安实施代理人队伍分层精细化经营,结合数字化赋能,推动队伍结构向“纺锤型1”优化,着力打造“高素质、高绩效、高品质”的三高代理人队伍。

2)国寿贯彻“鼎新工程”改革部署,坚持“稳中固量、稳中求效”,全面升级基本法,并通过“众鑫计划”专项提优提质项目,加快推动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

3)太保持续推进长航深化转型落地,推动“三化五最”职业营销转型,通过“芯基本法加强绩优组织建设,优化招募系统流程,加快职业化营销职场升级。

4)新华强化绩优队伍支持政策,推动“优计划”落地实施和“年轻化、专业化城市化”营销队伍建设,探索营销队伍转型。

部分险企人力下滑幅度已呈现收窄趋势,产能指标也有所改善,转型成效正逐步显现。展望2023年,光大证券认为随着新人优增优育、人均业绩回升推动人均收入提高代理人留存率将进一步改善,队伍有望实现量稳质升,带动寿险板块在长期承压环境下迎来筑底回升。

Part.4

银保渠道有望纵深发展

财通证券:未来银保渠道的发展优势在于助力险企把握居民资产配置转移与个人养老金发展的大机遇。结合欧洲经验看,市场监管较为宽松、银保一体化程度高是其银保渗透率高的核心因素。

财通证券认为,银保渠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在现有的监管体系内借鉴欧洲经验,深化银保一体化程度。具备综合金融优势的险企(如平安、国寿、银行系险企)可基于同一体系探索银保业务各方面的协同,如共创产品、整合客户触点、数据洞见共享等:其他险企也可通过与银行建立更深度、更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逐步实现与银行在客户洞察、产品创设、品牌合作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未来银保渠道的具体发力方向将在于多层次合作、客户洞察、产品共创、队伍赋能四个方面。

Part.5

储蓄型产品将助力新单与NBV增长

长城证券:保险开门红主推产品增额终身寿险、 短交年金险,其结算利率高于市面理财产品,兼顾储蓄与保障功能,长期收益可以达到 3%以上。且作为今年来具备较高市场热度的“增额终身寿险”,其保额按固定利率逐年递增,现金价值每年会不断增长,预定利率在 3.0%-3.5%之间,本质是一款锁定长期收益的储蓄产品。其margin介于长期储蓄型产品和重疾险之间,也将有助于修复寿险价值。附加万能账户的储蓄型产品收益率(万能账户收益率在 5.0%左右),其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预期将有效提振居民储蓄产品需求。

目前各险企已停售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超 40 款,监管力度加强有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对部分粗放发展的中小险企影响较大,而精算审慎、稳健展业的大型险企受影响较小,将持续稳步提升市场份额。综合而言,当前居民风险偏好下降、储蓄需求提升,储蓄类产品有望继续稳健增长,预计寿险 2023 年储蓄需求将助力于新单与 NBV 增长。

Part.6

健康管理可为险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华创证券:需求端方面,疫情防控优化背景下,居民自主健康管理意识提升,有望促进保障类产品销售。消费者教育到位后供需双管齐下或将突破转型瓶颈期,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量。

健康管理服务赋能医疗健康险,拉动高价值率产品增长。商业医保是解决居民医疗支出压力的出口,但长期以来在医保支出中只作为补充性角色。从近年来险企的产品结构变化与新业务价值率持续下降可以看出,商业医保对居民的吸引力有限,产品形态需要创新。整合“保险+医疗”产业链为其提供创新思路,保险结合健康医疗管理服务,双向赋能为险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Part.7

财产险总体综合成本率上升

浙商证券:预计2023年车险保费平稳增长,增速先升后降。车险总体保费:近年数据看,头部险企车险保费增速略快于行业整体1pc左右。考虑到油车购置税减半等部分新车销售优惠政策将于22年底到期,若23年不再延续,则预计新车销售增速放缓。

据IHS Markit预测,22/23/24/25年全国(含港澳台)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1%/1.4%/2.9%/3.9%。由于存量车市场庞大,是车险保费的基本盘,预计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车均保费的提升,23年车险保费仍将平稳增长。车险增长节奏:22年前三季度,车险行业总体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8.1%/4.4%/7.2%,其中,22Q2由于疫情影响,基数较低,预计23年车险保费增速先升后降。

预计23年非车险保费继续较快增长,增速先升后降。随着经济回暖,法律制度的完善,个体及企业在财产、责任、健康等方面保险意识的提升,预计23年非车保费延续快增态势。非车增长节奏:22年前三季度,非车险行业总体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13.6%/11.8%/17.8%,基数效应下,预计23年车险保费增速先升后略降。

预计总体COR(综合成本率)抬升,但承保盈利仍将保持。23年随着出行逐渐恢复,出险率将上升,预计车险COR有所抬升;随着23年经济好转,险企在业务结构优化、定价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能力的提升,预计23年非车COR稳中有降。

Part.8

房地产政策频发,利好保险板块估值修复

信达证券:房地产“三支箭”等密集利好政策利好保险板块估值修复。近期保障地产平稳发展政策密集出炉,体现监管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用市场化方式支持房地产平稳发展的决心,一系列支持措施有望带动地产化解风险和转型发展,房地产行业风险逐步释放,有望推动地产及金融板块估值企稳,缓解市场对保险公司资产质量的担忧,保险板块亦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地产企稳利于险企地产投资敞口表现,投资端有望贡献估值弹性。信达证券认为在监管积极发挥市场功能,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的背景下,各类地产投资项目有望贡献弹性:

1)优质房企长期股权投资或将有助于险企进行资产负债匹配,降低久期错配风险,并有望带动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率稳健上行;

2)有望减轻非标资产端“优质资产荒”影响,提升相关优质非标和另类资产供给;

3)有望加大优质投资性房地产资产供给,满足偿二代下更加严格的认定标准,提升险企多元化投资能力。

Part.9

长端利率有望企稳,权益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

光大证券:尽管受长端利率震荡走低、权益市场波动加大等影响,2022 年前三季度各险企投资收益均承压;但保险资金具备长久期、安全性等特征,未来还应关注其长期资产配置能力。过去 10 年(2012-2021 年)主要上市险企平均总投资收益率在 4.8%-5.6%之间,相较储蓄型寿险产品普遍 3.5%的预定利率而言,仍有利差益空间。

11 月以来,受疫情防控政策优化、金融支持地产政策持续加码,以及理财赎回引发的负反馈效应影响,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快速调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8月2.58%低位大幅上行至2.9%左右;同时权益市场快速回暖,11月1日-12月23日沪深300指数涨幅超5%。展望2023年,预计随着经济预期逐渐改善,长端利率有望企稳,权益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险企投资端将显著受益。

Part.10

技术目标从基础设施投资转向价值实现

德勤:虽然技术转型通常侧重于在提高企业内部效率和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但许多保险公司已将关注重点转向改善客户体验以及增强数据和分析能力。保险公司2023年及以后的技术目标应为充分实现技术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提高敏捷性、创新性和客户中心意识。

保险公司大多采取渐进的方式实现技术现代化——分别按系统、功能、app应用等进行改造。保险公司主要出于短期预算和可行性考虑做出投资决策,而非希望通过改善客户体验来保持长期竞争力。

因此,保险公司应当彻底转变观点和重新考虑优先事项。仍在开展IT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险公司应将转型计划的领导权移交给业务条线和部门主管,使其与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技术官合作推进计划。保险公司应根据其在客户细分、产品支持和增值服务方面的竞争优势调整技术战略和投资,以此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高盈利能力。

保险科技公司正从两个方面加速技术转型。第一,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的独立保险科技公司导致传统保险公司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第二,保险科技公司针对承保、理赔、线上销售平台以及其他面向客户的功能提供的单点解决方案已使许多保险公司从中受益。

< END >

更多保险监管新趋势(保险保障未来)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