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香港的豪门(香港豪门八卦),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香港的豪门(香港豪门八卦)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香港的豪门(香港豪门八卦)

原始资金1万多,怎么样才能赚到1个亿的小目标?

如果有人告诉你:开个小风扇厂,两年时间就可以实现,你会相信吗?

二十几岁的刘銮雄做到了。

那是1978年,大学毕业的刘銮雄和朋友合伙,只投入了以上这点原始资金,雇了几个工人生产风扇,两年就赚到了1个亿。

就是这么牛逼。

后来他曾经表示,创业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买个150平米的房子,存款能够达到100万。

可是老天爷赏饭吃啊,27岁时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亿,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梦想。

如何做到的呢?

原来,1978年刚好发生了一件大事:第二次石油危机。

当时伊朗爆发 *** 革命,跟西方完全闹翻了,于是停止输出石油60天。

伊朗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国之一,这一下子就让石油市场乱了套,油价大幅飙升。

接着,两伊战争爆发,油价在1979-1980年的两年里从每桶13美元猛涨到41美元。

涨幅高达3倍多!

这导致整个发达国家都陷入了经济衰退,空调开不起了,就买风扇吧。

由此,刘銮雄的风扇厂出口量狂涨,订单根本忙不过来,几年间员工数就从几个增长到了上万人。

这种情况,类似于2020-2022年疫情期间卖口罩、呼吸机、检测试剂的。

抓住一波机会,财富就自由了。

1983年,刘銮雄的公司爱美高上市,市值5亿港元。

两年后,他跟合伙人梁英伟闹矛盾,负气出走,并将股份全部卖掉,清仓离场。

令他没想到的是,随后的一段时间,因为风扇需求见顶+港元升值导致滞销,股价大跌。

跌得相当夸张:从4港元一路跌到了0.7港元,跌幅接近80%。

刘銮雄一看,好机会吖,全仓买入,买成了大股东,重掌爱美高控股权。

就这样,仅一年的时间,刘銮雄不仅回来了,还实现了资产的大幅增长。

他从此悟到了一个道理:

抓住周期的机会,在行业低迷之时大幅买入那些股权分散的企业,发起恶意收购,很容易就能拿下一家公司。

即使有些企业不愿意卖,跟他在股市上竞价回购股份,也能趁此大赚一笔,潇洒离场。

就这样,接下来的1986-1987年,刘銮雄多次在股市上搞偷袭,并频频得手。

李兆基的煤气(00003)和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00045),都被他偷袭过,甚至完全收购了有60年历史的地产股华人置业。

由此,刘銮雄名气大涨,赢得了“股市狙击手”的绰号。

刘当时在香港股坛呼风唤雨,凡是传闻他要染指的股票必然大升,散户们纷纷跟风杀入。

但刘銮雄的名声,却在商界臭不可闻,香港豪门对其作为一脸嫌弃。

刘是个要面子的人,赚大钱后经常出入风流场所,追求过的女明星数不胜数,例如关之琳、李嘉欣和蔡少芬,都是他的绯闻女友。

因此他很快就收手了,转而以华人置业为旗舰,深耕地产行业。

1998年金融风暴期间,他联手郑裕彤以35.5亿港元买下香港铜锣湾商业区的地标崇光百货大楼,加上其它抄底动作,最终以12.8万平方米的物业面积成为铜锣湾铺王。

2002-2003年的大熊市期间,他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近10个沿海城市发起抄底行动,累计耗资60亿元。

单单一个在上海静安寺商区买下的九百百货商场,就花了20亿元。

这些投资,最终给他带来了数百亿元的回报。

2008年,又一轮金融风暴来袭,当时的中国地产之王恒大遭遇现金流危机,老板许家印奔赴香港求援。

他拜访了众多香港富豪,以郑裕彤、李嘉诚为首的香港豪门联手给他投资了一大笔钱,成功为恒大续命。

2009年8月,借着四万亿政策的东风,恒大风光上市,并在随后几年股价三级跳,成为世界第一大地产企业。

刘銮雄也在那次恒大续命局中投了钱,并在随后几年一路加仓,买成了二股东。

到2015年的时候,刘銮雄的财富高达105亿美元,跃居香港富豪榜第六位。

2017-2018年,刘銮雄以华人置业公司的名义,继续买入恒大股票,耗资135亿港元。

没想到这一次,他的好运气终于用完了。

由于恒大的庞大负债在中国2021-2022年史无前例的地产危机中可能最终破产,刘銮雄的数百亿元投资遭遇血亏。

以下是华人置业在1989-2022年间的股价走势图,也是刘銮雄在这几十年间命运大起大落的见证者。

刘銮雄是香港最近20年财富上升速度最快的黑马。

他极擅长抓住市场中转瞬即逝的机会,石油危机中搞风扇出口,股市周期中逆势偷袭,地产大熊市中aii in抄底,从1万元起步在30多年间赚到700多亿元财富。

但是,2021年的恒大暴雷,也很有可能让他的财富遭遇大幅缩水,跌出十大豪门之列。

在香港这个资本家的游乐场,过去百年间诞生了数不胜数的亿万富豪,只要你善于抓住机会,数百个亿的大目标完全不是难事。

按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的统计,在当年上榜的2153名超级富豪中,纽约以84位排名第一,香港以79位排名第二。

但香港的富豪虽然多,却大多数都像流水般来了又走,难以在富豪榜上常驻。

在香港的遍地豪门中,真正屹立在顶峰数十年不坠的,唯有那传奇的六大家族——

四个华人家族:李嘉诚家族、李兆基家族、郭得胜家族、郑裕彤家族。

两个洋人家族:嘉道理家族、施怀雅家族。

他们又是如何实现财富的跃升,以及保持住这些财富代代传承的呢?

我们先从两个洋人家族说起。

嘉道理家族的命运曾经非常颠沛流离,他们的祖先是来自伊拉克的犹太人,18世纪时移居印度孟买做小买卖,后来又先后跑到上海、广州做生意,大多数时候都亏本收场。

一直到1901年,去香港第N次创业,建了一个当时发电容量仅75千瓦的小电厂,从此一路做大。

今天,这家名为中华电力(中电控股)的公司垄断了香港电力供应的70%,除香港岛和南丫岛外的电力都由它独家供应。

由于现代社会根本离不开电,手机电脑、空调冰箱,各行各业都需要电,因此业绩每年都能维持稳定的增长。

仅仅1989-2019年间,股价就从6港元上涨到186港元(按后复权计算),上涨了31倍。

单靠着这盘生意,嘉道理家族就足以稳坐香港六大豪门之位。

近百年来,嘉道理家族也涉及过很多生意,像地产、贸易、缆车、金融等,香港著名的半岛酒店就属于他们。

但所有其余的生意,跟中电控股的市值相比,都只是九牛一毛了。

可见人一辈子,抓住一个好生意,就足够了。

施怀雅家族则是来自利物浦的英国商人,一百多年前就在英国和中国之间搞进出口贸易。

这家名为太古洋行的公司,将英国的棉毛纺织品运到中国卖,再从中国进口丝绸和茶叶,并广泛涉足航运、仓库、码头、造船等业务。

1900-1930年间,它几乎完全垄断了中国的长江航运,并开拓了远东到欧美的数十条航线,是当时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

但航运并不是一门好生意,风险巨大,因此它后来弃舟登陆,将业务重点转向地产、食品和航空。

今天,施怀雅家族的财富主要来自太古地产、太古可口可乐、国泰航空三家公司。

由于经历过太多的风险劫难,施怀雅家族的经营非常强调“稳健”两个字。

以太古地产为例,这家公司主要开发潮流地标和奢侈品商场,一个商场从立项到建成开业通常要十年以上,以“慢动作”在业内闻名。

但这份“慢”,又让它的产品往往能精打细磨,做到极致,很少失手。

对于施怀雅家族这个1832年开始创业,至今已传承近200年的长寿家族来说,“慢”就是“快”。

在华人四大家族中,按财富值计算,郑裕彤家族排名第四。

香港的富豪们大多靠地产+公用事业致富,比如华人四大家族中的其余三家都是如此,唯有郑家不一样。

郑家的财富主要来自周大福这家珠宝公司,2022年市值1500亿港元。

虽然郑家也做地产,但旗下的新世界发展市值400亿港元,仅为周大福的四分之一左右。

郑裕彤并非周大福的创始人。

他1925年出生于广东顺德,抗日战争期间被父亲送到澳门,在挚友周至元开的“周大福”金店当伙计。

金店是个特殊的行业,由于产品价值不菲,因此不知底细的人,老板是绝对不敢乱用的。

郑裕彤的父亲跟周至元是患难之交,两家早已指腹为婚,约定了亲家关系。

因此三年后,郑裕彤成了周至元的乘龙快婿,21岁起就掌管周大福香港分行的业务。

郑裕彤能够成功,跟他的创新意识有关。

1950年代,当时市场上的黄金成色一律为九九金,即99%的纯度。

郑裕彤却大胆投入资金,研发出九九九九金,即99.99%的纯度,一下子就拉开了和对手们的差距,由此脱颖而出。

1960年代,周大福将业务拓展至钻石首饰。

当时的钻石源头都被戴比尔斯垄断,该品牌为了控制利润率,在供给端采取牌照制度,全球只批准500张牌照。

由于牌照稀缺和供给端的垄断,导致下游渠道端的钻石生意并不好做,一来利润率低,二来供货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亲自跑到南非买下了一个持有“戴比尔斯”牌照的公司,由此获得了供货保证,成本也比同行更低。

郑裕彤不仅有创新精神,逆向投资的风格同样鲜明,在业内有着“鲨胆彤”的绰号。

1998年金融风暴期间,各行各业都饱受打击,市道低迷。

郑裕彤却做出了大举杀入中国市场的决定,在各大城市的商场低价签约店铺,高速扩张,仅仅几年间就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黄金珠宝公司。

2008年,恒大地产的续命局中,同样是郑裕彤的重金 *** 拯救了许家印。

郑裕彤不仅自己下场投资,还拉来了一帮圈中好友入伙,让恒大得以成功上市。

不过,跟刘銮雄在后来不断加仓恒大不同,在市场最狂热的2015年,郑裕彤却选择了套现离场。

他不仅卖了自己的股票,还将自己在内地持有的8个项目+2块地皮一起打包卖给了恒大。

总共套现339亿元。

这一年,他已经90岁了,这是他去世前的最后一笔操作。

2016年,郑裕彤去世,许家印特意去香港为他送行,向这个商界传奇表达了自己的敬意。

在华人四大家族中,李兆基的际遇和郑裕彤颇为相似。

他也是出生于广东顺德,其父亲就是在顺德开金店的,后来战乱中逃难到香港。

据统计,1945-1949年的国共内战期间,大量人口涌入香港,当地人口从50万人一下子膨胀到200万人。

这次人口狂潮,至少给香港带来了超过5亿美金的资金以及100多万廉价劳工。

当时逃难到香港的有钱人,都急需将黄金珠宝卖出,换取港元美金。

李兆基一看,这不是我的老本行嘛,于是找了个金店挂靠从业,很快赚到第一桶金。

进入1950年,逃难潮渐渐消失,社会变得稳定,另一个机会又来了。

当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使香港成为战略物资的贸易中转站,大量物资从东南亚源源不断转运至朝鲜战场,使得香港贸易额不断攀升。

李兆基也顺势转行搞进出口贸易,并在这个时候认识了郭得胜。

郭得胜是广东中山人,同样是在战乱中逃难到香港,早期是开杂货店的,后来转型搞进出口赚到了第一桶金。

郭得胜出生于1911年,比李兆基大17岁,两人认识后意气相投,再拉上一些朋友合伙组成永业公司,涉足地产生意。

朝鲜战争结束后,香港依靠便利的贸易网络、100多万廉价劳工、战后西方国家重建的需求,大力发展出口制造业。

1950年,香港制造业产值仅占GDP9%,1955年升至21.8%,到1970年更是高达31%。

当时最耀眼的制造业明星是李嘉诚。

李嘉诚是广东潮州人,1928年出生,跟李兆基同岁,同样因为战乱跟家人逃难到香港,并寄居在舅舅庄静庵的家里。

庄静庵是开钟表店的,李嘉诚就在那里当店员,后来成了舅舅的乘龙快婿。

这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识?

不过,李嘉诚跟郑裕彤不一样的是,他不愿寄人篱下,22岁就出去独立创业,开了一个长江塑胶厂。

工厂起步资金5万港元,取名“长江”的意思是:

“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

在1950年代,借着出口制造业繁荣的东风,李嘉诚的工厂逐渐起步,后来他更是抓住塑胶花流行的机会,抢先 *** ,从此一跃成为赫赫有名的“塑胶花大王”。

正是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的繁荣,让无数底层小人物实现了人生逆袭,也让普罗大众买得起房,迎来了房地产市场的大牛市。

最早嗅到这个财富机会,并成就香港第一代豪门的,是霍英东。

霍英东的第一桶金,来自倒卖抗日战争后日本留下来的机器。

这些机器价格便宜,买来后修理一下就能二次出售,投入小、回报快,类似于新加坡篇中我们讲到的吴清亮起家手法。

1954年,霍英东创办立信置业,原始资金120万港元+银行贷款160万港元,率先杀入地产业。

当别人都在老老实实的买地、建房、再卖房的时候,霍英东认为这样的资金周转太慢了。

他想了一个办法,买地后先打广告吸引购房者下定金,然后把腾出的资金再去拿地,拿了地之后再收一笔定金,然后再去拿地……

这就是由霍英东首创的“楼花销售”法。

由于当时市场行情好,房价节节上涨,很多人愿意下定金买房,因此霍英东的方法能够快速筹集资金,快速买地。

当别人的资金刚完成一轮周转,他的资金已经周转了三遍。

也因此,在1950年代,霍英东的立信置业迅速崛起,成为市场上最瞩目的华人地产商。

到1958年,香港地产业的格局是这样的:

英资四大洋行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占据了最大的市场,纷纷四处拿地,霍英东作为华资龙头渐渐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李嘉诚也在这一年挟“塑料花大王”的威名杀入地产业。

当时的李嘉诚,四处寻找土地扩建工厂,却发现每次他看上的土地,不是被人加价抢走,就是业主惜售不卖。

他于是意识到了地产行业的机会,决定大干一场。

不过,李嘉诚是个更谨慎的人。

他认为“卖楼花”的方式太冒险了,这本质是加杠杆炒短线的游戏,一旦行业发生周期动荡,很容易玩脱。

尤其是当时的香港,流行一成首付,剩下的九成贷款全部是银行的,很容易酿成金融风暴。

就在所有人都热衷于买房、炒房、炒楼花,看不到任何风险的时候,李嘉诚选择了第二条生财之道。

1958年,他建起了第一栋工业大厦,12层高,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对外出租。

两年后,第二栋工业大厦建成,继续以出租形式发展。

出租的商业模式,是资金周转速度最慢的方式,但李嘉诚认为——

香港土地稀缺,楼盘卖掉一个,未来可开发的土地就少一块,因此地价房价一定会不断上涨。

这种情况下,短线炒作能赚到的只是蝇头小利,远不如长期持有赚得多。

因此,他将经营的重心放在了工商业地产上,采取只租不售的做法,不断的积攒土地和房产。

1959-1980年,香港的工业用地、商业写字楼和住宅,分别上涨了280倍、73.5倍和82倍。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搞短线炒楼花的人, *** 高周转的地产商,都在一轮一轮的周期动荡中被甩出了局。

而李嘉诚,由于拥有良好的现金流,反而能够逢低吸纳,不断抄底,最终成为了香港首富。

我们的投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慢”即是“快”,“短线”不如“长线”,真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说回郭得胜和李兆基合伙经营的永业公司,1958年,李嘉诚杀入地产业的那一年,这家小公司也开业了。

由于资金实力小,永业采取了“游击战”策略,专门寻找市场上没人看得上的旧楼,低价收购,拆除重建再卖出。

这种策略通常赚的是把握先机的钱,当市场上出现大量跟你竞争的对手时,也就没有便宜货可买了。

五年后,郭得胜和李兆基合伙重新成立了一家“新鸿基企业”,郭德胜做董事长,李兆基做总经理,再战江湖。

这一次,新鸿基决定转战李嘉诚在搞的工业大厦。

不过,跟李嘉诚只租不售的路线不同,新鸿基采取的是中间路线。

一方面,它定位清晰,以“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满足小老板钱少又想买的痛点,实现了产品大卖;

另一方面,它也尽量减少抵押和银行信用透支,本分经营。

因此,当1965-1970年的地产熊市袭来的时候,新鸿基活了下来。

这场熊市,在香港地产业的历史上影响相当深远,改写了无数豪门的命运。

市场的源头,由楼市泡沫引起,各大银行为了承揽更多的贷款业务,纷纷开出一成首付,甚至零首付的按揭贷款,风险越滚越大。

多米诺骨牌由一家叫明德银号的小银行倒闭引起。

随着消息的传开,谣言纷纷出笼,人们担心其它银行也会倒闭,于是竞相提取存款,形成挤兑风潮。

当时华资龙头恒生银行,一天被提走8000万存款,眼看再继续挤兑,就得宣告破产了。

无奈之下,只好将51%股权贱卖给实力更雄厚的英资龙头汇丰银行。

这次挤兑风潮,导致当年港股指数下跌四分之一,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沉重打击。

然而事情还没完,1967年,内地爆发文化大革命,香港也跟随着出现了“六七暴动”。

导火索是从一个塑胶花工厂的劳资纠纷开始的,随后形成 *** 潮、 *** ,后来更进一步升级成暗杀、炸弹放置和枪战。

暴动期间,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数千人被检控。

这是二战后的半个世纪里,香港最严重的一次社会动荡,造成了房价的极限下跌。

由于人们担心“文化大革命”也要闹到香港来,于是纷纷抛售在香港的产业,准备逃离香港。

走在香港的大街上,你随处都能看到那些急于贱卖的房产和地皮。

这个时候,跑路的决定是很容易做出的,逆向抄底却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这是考验信仰的时刻。

李嘉诚正是在这场危机中坚定买入,一跃而成为香港数一数二的地主。

新鸿基也是这场危机中的逆行者,郭得胜和李兆基不仅用全副身家去抄底,还找银行贷了一大笔钱,重仓 *** 。

1970年之后市场逐渐回暖;

1972年,人们似乎完全忘记了几年前的悲观和绝望,舞照跳、马照跑,牛市又回来了。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郭得胜和李兆基的新鸿基,在这一年同时上市,两家公司的股票都获得了超额数十倍的认购。

尤其是新鸿基,本来只想上市融资1亿元,没想到最终获得了10亿元的庞大资金。

可见当时是有多么的狂热。

这些在牛市中轻松募来的资本,让他们得以在随后的1973-1974年石油危机中又抄了一把底,资产再次三级跳。

随后,李兆基离开郭得胜,成立了恒基兆业公司,香港三大地产龙头的格局逐渐奠定。

接下来,三人的道路再次发生分化。

郭得胜的新鸿基地产越来越注重稳健经营,向李嘉诚的“只租不卖”模式靠拢,盖商场、盖写字楼、做包租公。

如今从香港到北京、到上海、到广州,到处都有新鸿基的物业,而且都是顶级物业。

香港的两栋最高大楼,环球贸易广场+国金中心,都是它的。

还有上海的国金中心,北京的新东安广场,广州的天环广场,这些CBD核心资产都是它的。

郭得胜在1990年去世后,经历儿子、孙子三代经营,别的啥事也不干,就专注攒房子。

如此几十年下来,终于将新鸿基地产攒成了香港最大的地产公司,一年光租金就好几百亿。

李兆基在继续发展地产业务之余,开始将兴趣重心转向炒股。

1988年,趁着股灾,李兆基逆势抄底了香港中华煤气。

在香港,中华煤气是唯一的燃气提供商,比电力公司还要更垄断,因此可以算得上是最躺赚的一族。

2003年熊市期间,中国人寿在香港和纽约上市,李嘉诚、李兆基和郑裕彤各自认购了1-2亿美元。

一年后,禁售期结束,三人各获利50%,李嘉诚和郑裕彤选择离场。

李兆基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诧异的举动。

他不但没有退出,反而拿出500亿港元,成立私人投资基金,专职炒股。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一口气买了6只中资股:中国人寿、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玖龙纸业以及中海石油化学。

其中持有时间最长的中国人寿,回报高达4-5倍,其余标的平均回报也有两倍。

有趣的是,李兆基不仅自己炒股,还兴致勃勃的搞起股评,时不时建议散户“买进”或“卖出”。

他还乐于传授自己的投资理念,即“李氏炒股5条秘诀”——

第一条是选国家,当然最看好中国,看淡美国。

第二条是选行业,首选银行、保险、能源、地产四大行业。

第三条是选公司,要选行业的龙头股。

第四条是转本位,也就是看汇率利率,看宏观政经大势。

第五条是沽空一只持有一只。

李兆基还有很多炒股名言流传,比如——

“股神巴菲特有样好,就系买股都作长线投资。我买新股,都系长线投资”。

“想发达容易,只要每天起床那一刻开始,脑子里不停想着怎样可以发达,你早晚一定能行。”

正是因为李兆基乐于分享,不讲行话套话,因此深受散户欢迎,并得了“亚洲股神”、“香港巴菲特”、“股市带头大哥”等一系列绰号。

这真是非常有娱乐精神的一位富豪,76岁高龄才转行炒股,至今仍活跃在股市。

难得的是,2020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中,亚洲股神以304亿美元身家超过294亿美元的李嘉诚,首次成为了香港首富。

当然,李嘉诚的退居第二,仅仅是暂时。

就更漫长的历史视野来看,李超人坐在香港首富的宝座上已经几十年,他的地位是超然的。

李嘉诚一直恪守着商人的本分,低调务实,在周期低点买入,高点卖出,同时将资产多元化,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时至今日,李嘉诚家族的生意是四大豪门中最多元化、最复杂的。

旗下主要的上市公司包括:长实集团、长和、长江基建、电能实业、港灯。

长实集团:即长江实业,香港三大地产公司之一。

长和:即和记黄埔,主营业务包括港口、地产酒店、零售食品、电信业务。

其中,港口业务占比最大,在23个国家运营着45个港口,是世界最大的港口运营商。

零售业务包括屈臣氏美妆店、百佳超市、机场免税店等。

长江基建:主要资产包括英国的一系列电厂、水厂、燃气、垃圾处理公司,以及荷兰、葡萄牙、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一批公用事业公司,加拿大的赫斯基能源,和中国内地的数百公里高速公路。

其中,在英国电力市场的份额高达30%,燃气市场25%,自来水市场7%。

港灯:香港第二大电力公司,为香港提供30%的电力供应。

这些资产分布在全球各地,涉及数十个不同行业,看似纷乱,实际又集中于地产+公用事业两个核心板块。

像前面说的,李嘉诚的地产公司,一向专注在包租公类型的工商业地产,安全性极好。

因此他的核心板块,都是可以代代传承的低风险资产。

那么,这些资产都是如何获得的呢?

屈臣氏,是1963年花几十万港元收购的,当时该公司正濒临破产,完全是白菜价。

和记黄埔,是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李嘉诚向汇丰银行贷款抄底买入。

和记黄埔本是香港的四大洋行之一,树大根深,当时由于经济危机+经营不善,现金流断裂之下,债转股被汇丰银行托管。

即便如此,当时的市值也还有60亿港元,规模仍在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之上。

况且,李嘉诚也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现金啊。

但和记黄埔的持续亏损,压垮了汇丰银行的耐心,它实在是太希望能尽快解脱了。

于是当李嘉诚出现在汇丰银行的面前,表示愿意做接盘侠的时候——

它竟然给出了一个清仓甩卖价:

30亿港元(=市价再打5折)。

另外,贷款6亿元给李嘉诚,作为20%的首付款,余下80%分期付清……

简直就是半卖半送啊!

李嘉诚一分钱还没花出去呢,就将和记黄埔抱回了家。

港灯,则是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颁布,香港人心惶惶,爆发又一次移民潮时抄底。

加拿大的赫斯基石油,是1986年油价暴跌时抄底。

1979年的石油危机后,油价飙升, *** 各国竞相加大石油开采力度,最终导致1985-1986年间油价从31.75美元/桶下降至10美元/桶,降幅高达70%。

长江基建的英国资产,主要是在2009年金融风暴、2012年欧债危机、2016年脱欧事件人心惶惶时,分批买入。

还记得2015-2016年,当他奋力抄底英国资产时,为了筹集现金,将正处于地产泡沫顶峰的中国资产出售。

多少媒体在那里用爱国的道德去绑架,高声呼喊:

“别让李嘉诚跑了!”

他却不做任何辩解,虽千万人吾往矣。

仅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

时至2022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地产业经历了三年的漫长下跌,被疫情和政策折磨的死去活来,腰斩再腰斩……

本土地产公司不是在暴雷,就是走在暴雷路上的时候——

李嘉诚卖了伦敦的大楼,带着数百亿现金又杀回来了!

这才是真正的香港股神。

更多香港的豪门(香港豪门八卦)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