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赣水
△赣水出豫章南野县西,北过赣县东。
《山海经》曰: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流注于江,入彭泽西也。班固称南野县,彭水所发,东入湖汉水。庾仲初谓大庾峤水,北入豫章,注于江者也。《地理志》曰:豫章水出赣县西南,而北入江。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虽称谓有殊,言归一水矣。故《后汉.郡国志》曰:赣有豫章水。雷次宗云:似因此水为其地名。虽十川均流,而此源最远,故独受名焉。刘澄之曰:县东南有章水,西有贡水,县治二水之间。二水合赣字,因以名县焉。是为谬也,刘氏专以字说水,而不知远失其实矣。
赣水,即今江西赣江。《山海经·海内东经》:赣水“出聂都东山,东北注江,入彭泽西”。此指赣江西源章水,源出大庾岭,流至今江西赣州市与源出武夷山之赣江东源贡水合,始称赣江。北流经万安、泰和、吉安、峡江、新干、樟树、丰城等地。至丰城北分为二派,一支东北流,会旴江,主干北流,会锦江而复与支流合,到南昌市以下分为十数支,主流在星子县蛟塘东入鄱阳湖。《水经·赣水注》:“刘澄之曰,(赣) 县东南有章水,西有贡水,县治二水之间,合赣字,因以名县。”江亦因章、贡二水汇合而得名。[1]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处郦注认为“二水合赣字,因以名县焉。是为谬也,刘氏专以字说水,而不知远失其实矣”。
聂都山,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章水出其下,山南为南源,山北为北源。《山海经·海内东经》:“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注江”《明一统志》卷58南安府:聂都山“在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相传昔有聂姓者开都以居民,故名。其山出矾”。《清一统志·南安府》:聂都山“在崇义县西南九十里……《县志》,高一百六十仞,连亘四十里。西接湖广界。本属大庾县平政乡,明正德中,割属崇义。山之东有双鹤岩”。[2]
彭泽,古泽薮名,即今鄱阳湖。《韩诗外传》卷三:“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3]
南野县,即南壄县。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章水南岸。西汉属豫章郡。东汉始改作南野县。三国吴属庐陵郡。西晋属南康郡。隋初废入南康县。[4]
湖汉水,《汉书·地理志》所载的湖汉水,指今赣江干流及其上源贡水;(《汉书·地理志》豫章郡雩都县:“湖汉水东至彭泽入江,行千九百八十里。” )《水经·赣水注》所载的湖汉水仅指今赣江上源的贡水。[5]
大庾峤水,亦名连水。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之凌江。《水经·溱水注》:“涟水南流,注于东溪,谓之涟口。庾仲初谓之大庾峤水也”[6]
庾仲初,即庾阐,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字仲初。好学,九岁能属文。少随舅孙氏过江,母居项城。永嘉末,母没于石勒,遂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后为西阳王司马羕太宰掾,迁尚书郎。苏峻之难,出奔郗鉴为司空参军。峻平,拜彭城内史,召为散骑侍郎,领大著作。出补零陵太守。以疾征拜给事中,复领著作。作《扬都赋》,为世所重。年五十四卒。[7]
章水,即赣江西源。又名章江。在江西省南部。源出崇义县聂都乡境内。由聂都水等诸水在大余县乳江镇汇合而成。东北流,经大余县、南康市,在赣州市八景台汇合贡水后称赣江。古名“豫章水”,又称“南江”。[8]
贡水,赣江上源之一。又名贡江。古名湖汉水,亦名东江、会昌江。源出石城县南部,武夷山脉西北麓。西南流经石城县西南边界,在瑞金市穿行日东水库称绵江。至会昌县湘江镇汇合湘江后折向西北流始称贡水。[9]
豫章水导源东北流,迳南野县北。赣川石阻,水急行难,倾波委注,六十馀里。又北迳赣县东,县即南康郡治,晋太康五年分庐江立。豫章水右会湖汉水,水出雩都县。导源西北流,迳金鸡石,其石孤竦临水。耆老云:时见金鸡出于石上,故石取名焉。湖汉水又西北迳赣县东,西入豫章水也。
南康郡,系晋代设置的行政区。属扬州。《晋书·地理志》:“南康郡: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统县5:(赣、雩都、平固、南康、揭阳)户1400”[10]西晋太康三年(282)以庐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雩都县(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属扬州。辖境相当今江西赣州地区。元康元年(291)改属江州。东晋永和五年(349)移治赣县(今赣州市)[11]。
赣县,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在益溪故城 (今江西赣州市西南蟠龙镇)。 三国吴属庐陵郡。西晋属南康郡。东晋永和五年 (349)为南康郡治,义熙七年(411) 徙治葛姥城 (今赣州市东北)。南朝宋为南康国治。南齐复为南康郡治。[12]
雩都县,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在古田坪 (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四里)。三国吴置庐陵南部都尉治此。西晋太康三年 (282) 为南康郡治。东晋永和五年 (349) 移南康郡治赣县,以雩都为属县。南朝陈废。[13]
金鸡石, 古代洞穴传说。见南朝祖冲之撰《述异记》。相传古南康雩都县,沿江西去约三里的梦口有一石洞,状如石室,叫梦口穴。常有一金黄色神鸡从洞中飞出,长声啼叫,若有人看见便飞入洞中,因此这里又叫金鸡石.[14]
△又西北过庐陵县西。
庐陵县,即王莽之桓亭也。《十三州志》称:庐水西出长沙安成县。武帝元光六年,封长沙定王子刘苍为侯国,即王莽之用成也。吴宝鼎中立,以为发城郡,东至庐陵入湖汉水也。
庐陵县,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北三里。《元和志》卷28:庐陵县“因庐水为名”。西汉属豫章郡。东汉兴平元年(194)改名高昌县。南朝梁废入石阳县。[15]
安成县,西汉置,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西严田乡东北竹山下。东汉改为安城县,属庐陵郡。三国吴属安成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安复县。隋开皇中改平都县,属吉州。[16]
庐水,泸江古名。即今江西吉安市南之泸水。《汉书·地理志》 长沙国安成县:“庐水东至庐陵入湖汉。”《水经·赣水注》:庐水“西出长沙安复县……东至庐陵,入湖汉水也”。[17]
△又东北过石阳县西。
汉和帝永平九年,分庐陵立。汉献帝初平二年,吴长沙桓王立庐陵郡,治此。豫章水又迳其郡南,城中有井,其水色半青半黄,黄者如灰汁,取作饮粥,悉皆金色,而甚芬香。
庐陵郡,东汉兴平元年(194)孙策分豫章郡置。属扬州。治石阳县(今江西吉水县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县(今泰和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永丰、石城诸县以南地区。西晋太康中还旧治。[18]
“城中有井,其水色半青半黄,黄者如灰汁,取作饮粥,悉皆金色,而甚芬香”,余于此颇有体味。故乡(应县下桥头村)位于桑干河左岸,地多盐卤;所凿浅井,咸不可饮。饮食用水,须至村东4里之桑干河肩挑车拉,劳顿之苦,不堪回首。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方 *** 于村东打深井一口(据说深约300米),然此井水虽不觉咸但甚苦;所幸有苦亦有甜,此井水最大之利好便如上述郦注所述“取作饮粥,悉皆金色,而甚芬香”,盖其水含碱高,直饮苦不堪言,但煮熬稀饭抑或小米稠粥时便会呈现出橙黄灿烂的色泽和酣醇诱人的米香味儿来,真叫个绝啊!
△又东北过汉平县南。又东北过新淦县西。
牵水西出宜春县,汉武帝元光六年,封长沙定王子刘成为侯国。王莽之脩晓也。牵水又东迳吴平县,旧汉平也。晋太康元年改为吴平矣。牵水又东迳新淦县,即王莽之偶亭——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通称也。又淦水出其县下,注于赣水。
汉平县(吴平县),东汉中平中分宜春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境吴平、门楼一带。三国吴改为吴平县。[19]
新淦县,西汉置。因县境子(紫)淦山得名。一说以县有淦水得名。治今江西樟树市。为豫章都尉治。隋开皇十年(590)移治今新干县。属吉州。[20]
牵水,即今江西西部之袁河,为赣江支流。[21]
宜春县,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属豫章郡。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寰宇记》卷109宜春县:“县侧有暖泉从地涌出,夏冷冬暖,清澄若镜,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县”[22]
淦水,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淦水。《汉书·地理志》豫章郡新淦注:“应劭曰:淦水所出,西入湖汉也”《寰宇记》卷109吉州新淦县:淦水“在县北一百里,西流达于赣水”。[23]
△又北过南昌县西。
旴水出南城县西北流迳南昌县南,西注赣水。又有浊水注之,水出康乐县,故阳乐也。浊水又东迳望蔡县,县因汝南上蔡民萍居此土,晋太康元年,改为望蔡县。浊水又东迳建成县,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长沙定王子刘拾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多聚也。县出燃石。《异物志》曰:石色黄白而理疏,以水灌之便热,以鼎著其上,炊足以熟。置之则冷,灌之则热,如此无穷。元康中,雷孔章入洛,赍石以示张公。张公曰:此谓燃石。于是乃知其名。浊水又东至南昌县东流入于赣水。
旴[xū]水,即盱[xū]:水。今江西临川市之抚河及南城县南之旴水。[24]
南城县,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在石下 (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洪门水库内)。以其在郡之南,故名南城。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分属临川郡。西晋太康初迁治盱江西岸塌埠街 (今县北光塔村) 改名新南城县。东晋大兴中复为南城县。南齐为临川郡治。陈属临川郡。隋平陈属抚州,大业初属临川郡。唐属抚州,乾符时移治今南城县治。[25]
浊水, 即今江西赣水支流锦江。[26]
康乐县,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阳乐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万载县东北四十里罗城乡。隋废。《寰宇记》 卷109袁州万载县:康乐故城 “宋武帝封临川内史谢灵运为康乐侯,以侯就第即此地也。其城周回山水,谢公无日不宴游。有谢公书堂,石砚犹存”。[27]
望蔡县,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上蔡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即今江西上高县。《寰宇记》 卷106引顾野王《舆地志》: “太康元年,以上蔡人思本土,改为望蔡县。[28]
建成县,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即今江西高安县。汉武帝时曾为长沙定王子拾侯邑。东汉改作建城县。[29]
燃石,关于“然石”的记载,《酉阳杂俎》、《续博物志》、《太平广记》、《异苑》、《小知录》等书多引用上述说法。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以为然石是石的一种,并且不复存在了。 正如《辞海》所说, 然(燃)石是“ 传说中的一种石” 。粟新华认为从《水经注》的(上述)文字表述, 可归纳出然石的特征:石色 黄白, 纹理稀疏, 置之则冷, 灌之则热。用这些特征与我们周围的物质比较,可知然(燃)石即生石灰,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CaO)。我们清楚, 生石灰是用碳酸钙( CaCO3 ) 含量很高的石灰石在火窑中经900℃以上高温煅烧而成的,张华在《博物志》中提到:“烧白石作白灰, 既讫,积著地,经日都冷,遇雨及水浇,即更燃烟焰起”这段文字简要介绍了煅制生石灰的方法,叙述了生石灰的某些特征。将生石灰置于干燥处一段时间后,其温度与环境温度平衡,所谓“置之则冷”。若以水灌之,就会发生剧烈反应,固状物体开裂、解体,最后变成粉末而成为熟石灰, 即氢氧化钙。在生石灰与水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释放出大量的热,这一过程符合“灌之则热”的特征。然而,熟石灰与水混合是不会出现这种反应的。但如果在生石灰中倒的水很少,就只能使部分生石灰变成熟石灰,剩下的生石灰仍可与水继续发生反应,即“如此无穷”。当然,“无穷”说法有些夸张。又笔者曾在农村烧过石灰,并在与水反应的石灰堆中“烤”过红薯,故“以鼎著其上,炊足以熟”是可信的。生石灰保持着煅烧以前石灰石的固态形状和纹理, 所以张华称它为“然石”,意为“经高温煅烧后的石头”。如 此命名, 使人的定向思维认为然石是石的一种,所以千百年来也没有找到这种石。[30]
应宗强认为:王勃作《滕王阁序》,未做事先准备的神话不成立,实则作了相应准备。王勃在未到滕王阁之前极有可能已经“顷乘暇景,历睹众制,伏玩累日”,作了充分准备。滕序中“龙光射 *** 之墟”是从《地理志》转入《水经注·赣水注》的衔接语。而从《水经注》中雷孔章、张公一节可以看出仅读《水经注》,不查阅《晋书·张华传》或《豫章记》,“龙光射 *** 之墟”一句便如何也翻不出来。而滕王阁上不可能当众查书,王勃必在到达滕王阁前的水路上完成此番功夫……若将到南昌,王勃必看《水经注·赣水注》中南昌县部分,以了解当地风土人物。雷孔章、张公然石一节说:县出然石,《异物志》曰:石色黄白而理疏,以水灌之便热,以鼎著其上,炊足以熟。置之则冷,灌之则热,如此无穷。元康中,雷孔章入洛,赍石以示张公。张公曰:此谓然石。于是乃知其名。按《晋书·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 *** 之间常有紫气……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 *** 之间颇有异气。”……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于是失剑。华叹曰:“先君化去之言,张公终合之论,此其验乎!”而《晋书》此段史料,来自刘宋豫章大儒雷次宗的《豫章记》:吴未亡,恒有紫气见牛斗之间,张华闻雷孔章妙达纬象,乃要宿,问天文。孔章曰:惟牛斗之间有异气,是宝物也,精在豫章丰城。张华遂以孔章为丰城令,至县,掘深二丈,得玉匣,长八尺。开之,得二剑,其夕 *** 之气不复见……由此合参,《水经注》、《豫章记》中雷孔章,即《晋书》之雷焕;《水经注》、《晋书》之张公,即《晋书》、《豫章记》之张华。[31]
赣水又历白社西,有徐孺子墓。吴嘉禾中,太守长沙徐熙于墓隧种松。太守南阳谢景于墓侧立碑。永安中,太守梁郡夏侯嵩于碑傍立思贤亭。松大合抱,亭世脩治,至今谓之聘君亭也。赣水又北历南塘,塘之东有孺子宅,际湖南小洲上。孺子名穉,南昌人,高尚不仕。太尉黄琼辟,不就。桓帝问尚书令陈蕃:徐穉、袁闳谁为先后?蕃答称:袁生公族,不镂自雕。至于徐穉,杰出薄域,故宜为先。桓帝备礼征之,不至。太原郭林宗有母忧,穉往吊之,置生刍而于庐前而去。众不知其故,林宗曰:必孺子也。《诗》云: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年七十二,卒。
徐孺子,即东汉徐稺(同“稚”)。稺字孺子,徐稚(公元97-168年)系东汉豫章南昌人(今丰城白土隐溪村)。他的家境贫穷,自幼勤耕,兼事磨镜,求知好学,熟读《严氏春秋》《京氏易经》《欧阳尚书》等经典著作,学问渊博,见识深远,时称为“南州(江南)高士”,向他求学者数以千计。徐孺子一贯崇尚“恭俭义让淡泊明志”,不愿为官,乐于助人,被人们尊称为“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成为千秋传颂的“人杰地灵之典范”[32]
徐孺子墓 ,位于南昌市进贤门外十字街东侧。建墓时间无考。墓用红石叠成十层,八角形。墓顶百一红石圆柱,墓后有石碑两块.墓前石刻“汉南州高士徐孺子之墓”[33]
应宗强认为:王勃《滕王阁序》中“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一句。可由《水经注》徐孺子墓一节,比对《后汉书·徐稚传》,则知“徐孺下陈蕃之榻”。再由《水经·赣水注》往下阅“陈蕃为太守”,参看《后汉书·陈蕃传》则竟是“周璆下陈蕃之榻”!二文人物虽异而情节雷同,范晔史材抉择不精,王勃又一“有不满焉”,故出语“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34]
郭林宗,郭泰(128-169),字林宗,人颂有道先生,故又称郭有道,郭林宗为介休郭家村人,东汉太学生首领,生誓不为官,晚年闭门教授,弟子以千人计。《后汉书》有传。郭有道(林宗)墓位于山西省介休市城关乡郭家村,系东汉墓。墓地面积约1750平方米。封土砖砌,下方上圆底径约8米,高约4米,墓前现存清建郭林宗祠1座。墓前原有东汉建宁二年(169)蔡邕撰文并书丹墓碑1通,明时己无存。清康熙年间(1662-1722)傅山依原拓摹刻,高224米,宽0.9米,厚0.19米现存县博物馆[35]。(山西省文物局,2006)
赣水又迳谷鹿洲,旧作大艑处。赣水又北迳南昌县故城西,于《春秋》属楚,即令尹子荡师于豫章者也。秦以为庐江南部。汉高祖六年,始命灌婴定豫章置南昌县。以为豫章郡治,此即灌婴所筑也。王莽更名县曰宜善,郡曰九江焉。刘歆云:湖汉等九水入彭蠡,故言九江矣。陈蕃为太守,署徐穉为功曹。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此即悬榻处也。建安中,更名西安,晋又名为豫章。城之南门曰松阳门,门内有樟树,高七丈五尺,大二十五围,枝叶扶疏,垂荫数亩。应劭《汉官仪》曰:豫章樟树生庭中,故以名郡矣。此树尝中枯,逮晋永嘉中,一旦更茂,丰蔚如初,咸以为中宗之详也。《礼.斗威仪》曰:君政讼平,豫樟常为生。太兴中,元皇果兴大业于南。故郭景纯《南郊赋》云:弊樟擢秀于祖邑是也。以宣王祖为豫章故也。
谷鹿洲,又名蓼洲、軥洲。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湖百花洲西南南塘湾外。《水经·赣水注》:“赣水又径谷鹿洲,即蓼于洲也。旧作大艑处”[36]
大艑,东晋运输大船。湘州(治临湘,今湖南长沙市)为制作大船的基地之一。湘州七部所出大艑,可装万斛之粮。[37]
豫章郡治(南昌县故城),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01年,灌婴开始建筑郡治——豫章城,他令章文具体总管建城事宜。豫章故城依据古代建筑塞堡和自然山体结合规划,采取城与池的组合,利用城壕土筑城方法,以池护城,延袤数里,高大雄伟,时人称灌婴城或灌城。全城周围计10里84步,辟有6门:南有南门和松阳门,西有皋门和昌门,东北有东门、北门。今城内还有系马桩、洗马池两条街道,据说就是因灌婴曾在这两地分别系马和洗马而得名。据说整个城的四周是用黏土和碎石拌和夯实而成的高大城墙,坚固结实。[38]此外按道光二十年(1840)出土于南昌城外东濠的古墓中的“黄武四年(225)浩宗买地券”所载墓主浩宗为九江人,客死豫章,葬于南昌东郭。此买地砖券发现地点虽然在明清南昌府城之东城濠,但却是在学界普遍认为的汉、六朝南昌城之西郊,鲁西奇推测砖券发现地当非原墓地所在,很可能是在南昌历次筑城过程中搬移所致[39]。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黄武四年(225)浩宗买地券”是在明清南昌城外东濠的古墓中发现的,按此该古墓应系浩宗墓,而按买地券所载浩宗葬于南昌东郭;则至少黄武四年(225)时的南昌城应位于明清南昌城一带。当然这样的推论仍有待微观层面更多考古发掘证据的补充校验。
赣水北出,际西北,历度支步,是晋度支校尉立府处,步即水渚也。赣水又迳郡北,为津步,步有故守贾萌庙,萌与安成侯张普争地,为普所害,即日灵见津渚,故民为立庙焉。水之西岸有磐石,谓之石头津步之处也。
步即水渚也,《正字通》:“埠,同‘步’,吴楚间谓‘浦’为‘步’。舶船埠頭。”《通雅》:“埠头,水濒也。又笼货物积贩商泊之所。”周振鹤、游汝杰认为“埠”乃古百越语的残留词汇[40],“埠”字是唐宋以后产生的,可以说是“步”的俗字,“浦”和“步”很可能都是出于古越语的同一个词,其原义为“水渚”,即水边沙洲,或曰“浦”。南宋以前,地名中一般使用“步”或“浦”。南昌地名通名中的“埠(步、浦)”,基本上位于水路岸边,如南昌古地名“支步、桥步、津步、王步、南浦、青云浦”等,南昌市至今还保存“桥步街”(后人讹称“翘步街”)。南宋以后才逐渐被“埠”代替,词义引申为码头商埠。宋以前,北方方言地名中很少用“埠”。现在南昌比较有名的如“石埠、下埠、万埠、赵埠、长埠、闽埠、文埠、塘埠”等。(备注:埠;南昌话为[p’u](步、浦):湘西苗语“埠”的读音为“bangt[pɑŋ] 、bul[pu] ”。)[41]
度支步,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北。《水经·赣水注》:“赣水北出,际西北历度支步,是晋度支校尉立府处。步即水渚也。” 《清一统志·南昌府二》: 度支步 “在新建县西北…… 《县志》,度支步在县西北。[42]
度支校尉,官名。三国魏置,掌诸军兵田。职与典农校尉相通。六品。秩比二千石。隶大司农。两晋、南朝宋置于诸郡,掌财赋会计漕运。常简称度支。梁、陈则唯置于巴陵郡,皆立府,管理郡务。[43]
石头津步,又名石头渚、投书渚。在今江西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水经·赣水注》:“赣水又径郡北……水之西岸有盘石,谓之石头津步之处也”[44]
西行二十里曰散原山,叠嶂四周,杳邃有趣。晋隆安末,沙门竺昙显建精舍于山南,僧徒自远而至者相继焉。西北五六里,有洪井,飞流悬注,其深无底,旧说洪崖先生之井也。北五六里有风雨池,言山高濑激,激著树木。霏散远洒若雨。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冈西有鹤岭,云王子乔控鹤所迳过也。有二崖,号曰大萧、小萧,言萧史所游萃处也。
散原山,即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45]
精舍,“寺”的别称。梵文Vihara,意为精修者之舍庐。初期印度佛教徒依止山洞、树下,托钵修行。据说最早的精舍是释迦牟尼在世时设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与设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其后精舍渐次普遍.[46]
洪涯,传说为上古黄帝之臣伶伦。又传说尧时已三千岁。又传说汉时仙人卫叔卿曾与其对博于华山绝壑中。南昌之西山,传为洪崖先生炼丹修道之所。《水经注·赣水):散原山(即西山)“西北五六里,有洪井,飞流悬注,其深无底,旧说洪涯先生之井也;北五六里有风雨池,言山高濑激,激著树木,澍水霏散,远洒若雨。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鸾所憩也。”据清《江西通志》西山中有洪崖山,又名伏龙山,传为洪崖先生旧宅所在,唐肃宗时供奉山人申太芝奏有异气,曾立宫镇之。山下有水,传为洪崖先生洗药处,有洞居水中,洞侧有瀑布水状如玉帘。由于神仙洪崖先生的传说,全国以洪崖为山名者多处。[47](南昌西山)梅岭的洪崖丹井被称为“音律之源,洪都之根”,洪崖丹井是梅岭重要景区,据史料记载,4500年前,黄帝乐臣伶伦,即洪崖先生,在这里取山间竹子,断节而吹,发明了音乐,创制了音律,因而成为中国音乐鼻祖,洪崖丹井也被称为音律之源。之所以有“洪崖丹井”之称,是因为相传洪崖先生在这里凿井5口,汲水炼丹,脱俗成仙。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因洪崖所在,故改豫章郡为洪州。南昌古称洪州、洪都均源于此。洪崖丹井是南昌最古老的名胜古迹,洪崖在梅岭洪崖山之南,岩壁峭立,飞泉迸溅,峭壁上有许多摩崖石刻,洪崖暴布泉被唐朝茶圣陆羽品列为“天下第八泉”。[48]
雷次宗云:此乃击风捕影之论。据实本所未辨,聊记奇闻,以广井鱼之听矣。又按谢庄诗,庄尝游豫章,观井赋诗。言鸾冈四周有水,谓之鸾陂。似非虚论矣。东大湖十里二百二十六步,北与城齐,南缘回折至南塘,本通大江,增减与江水同。汉永元中,太守张躬筑塘以通南路,兼遏此水。冬夏不增减,水至清深,鱼甚肥美。每于夏月,江水溢塘而过,居民多被水害。至宋景平元年,太守蔡君西起堤,开塘为水门,水盛则闭之,内多则洩之。自是居民少患矣。
崔小敬等学者认为由于南北分裂的现实条件,郦道元无法亲身至江南一带考察,或许这对于有着严谨审慎的科学考察精神的郦道元而言,也是一种遗憾。因而,在对江南山水的叙写过程中,因亲身体验的空白,文献资料所起到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郦道元关于江南山水自然知识的缺失,必须通过对现有南方文献的利用进行弥补。然而,郦道元在写作过程中,绝不是仅仅从地理学或文献学的角度参考或者抄录南方文献的相关部分,而是从文学和美学的角度对之进行重新加工与提炼,以个人化的江南想像丰富和细腻了《水经注》中的江南描写。而上述“洪崖先生”相关注文虽未注明引自何书,但其文字与《艺文类聚》卷六《地部》引雷次宗《豫章记》略同,当本于《豫章记》。同卷“冈西有鹤岭,云王子乔控鹤所径过也”,亦本自雷次宗《豫章记》。《太平御览》卷五十四《地部十九》引雷次宗《豫章记》:“西山中峰最高顶名鹤岭,即子乔控鹤经过之所。坛在鹤岭之侧,云景鲜美,草木秀润,异于它山。山侧有土,名控鹤乡。”文字较郦道元所引为繁。[49]
赣水又东北迳王步,步侧有城,云是孙奋为齐王镇此,城之。今谓之王步,盖齐王之渚步也。郡东南二十馀里,又有一城,号曰齐王城。筑道相通,盖其离宫也。赣水又北迳南昌左尉廨西,汉成帝时,九江梅福为南昌尉,居此。后福一旦舍妻子,去九江,传云得仙。
王步城,在今江西新建县北。《水经•赣水注》:“赣水又东径王步,步侧有城,云是孙奋为齐王镇此城之,今谓之王步,盖齐王之诸步也。”[50]
齐王城,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南。顾野王《舆地志》:“齐城在州东陆路二十里。吴大帝太元二年,立孙奋为齐王,都武昌。诸葛恪执政,徙奋居于此”[51]
梅福,字子真,西汉经学家。曾任南昌尉,后弃官居家读书,王莽时又弃家去九江,传为仙去。其后,有人在会稽看到他,已变姓名为吴市门卒。见《汉书·梅福传》。后常用为县尉或隐者的典故。[52]
赣水又北迳龙沙西,沙甚洁白,高峻而阤,有龙形,连亘五里中,旧俗九月九日升高处也。昔有人于此沙,得故冢刻塼,题云:西去江七里半,筮言其吉,卜言其凶。而今此冢垂没于水,所谓筮短龟长也。
龙沙,又称龙沙岗,位于南昌老城区西北约三里的赣江之滨,现下沙窝沿江处,江畔是一片晶莹的白沙滩。据资料记载:龙沙,从汉、晋以来,就是郊游的好去处。唐时,有清风亭,明朝时异地重建,易名“龙沙亭”。龙沙尤以晚景为美,每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衬沙洲,金灿灿,黄澄澄,宛如一条金龙,游走在江水之滨。因为有如此美景,才被列入豫章十景。而今随着城市发展,已找不到当年的风景了。如今的龙沙夕照的景点在聆江花园和紫金城之间的位置。而龙沙路则是根据“豫章十景”之一“龙沙夕照”而得名。[53]
“昔有人于此沙,得故冢刻塼……”道光二十年(1840)出土于南昌城外东濠的古墓中的“黄武四年(225)浩宗买地券”(备注:按地券所载墓主浩宗为九江人,客死豫章,葬于南昌东郭。但三国时,南昌东郭仍频受洪水水患,显然东郭一带并非佳墓地。而浩宗是第一代移民(客死豫章)营葬于此,显然有无奈的因素。比对上述郦注“昔有人于此沙,得故冢刻塼……”鲁西奇推测当时南昌附近的佳墓地当在城之西北的龙沙一带[54]。
赣水又迳椒丘城下,建安四年,孙策所筑也。
椒丘城,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三国志·魏书·华歆传》裴松之注引虞溥 《江表传》: “孙策在椒丘,遣虞翻说歆”[55]
赣水又历钓圻邸阁下,度支校尉治,太尉陶侃移置此也。旧夏月,邸阁前洲没,去浦远,景平元年,校尉豫章因运出之力,于渚次聚石为洲,长六十馀丈。洲里可容数十舫。
邸阁,魏晋时期指储蓄粮食及军需物资的仓库。蜀汉诸葛亮曾于斜谷口修治邸阁储积军粮。《晋书·文帝纪》:姜维“聚谷作邸阁”。隋唐时期邸阁的设立形成制度。[56]
度支校尉,官名。三国魏黄初四年(223)置。秩比二千石。主持军屯事务。西晋末年亦置,主持漕运。[57]
赣水又北迳鄡阳县,王莽之豫章县也。馀水注之。水东出馀汗县,王莽名之曰治干也。馀水北至鄡阳县注赣水。
鄡[qiāo]阳县,古县名。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治今江西省都昌县东南鄱阳湖畔泗山,属豫章郡。东汉末建安十五年(210年)后属鄱阳郡。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废。[58]
馀汗县,又作余干县。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后徙治今余干县。《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余汗注:“应劭曰,汗音干。”三国吴改属鄱阳郡。南朝宋改为余干。《元和志》卷28饶州:余干县“汉余汗县,淮南王云, 田于余汗是也。县因余汉水为名。隋开皇九年去水存干,名曰余干”。《清一统志•饶州府二》 及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指出:“宋、齐志已均作余干”,认为“隋开皇九年去水存干名曰余干”之说当是后人追改。[59]
馀(余)水,在今江西余干县南。为安仁江(今信江)支流。《汉书•地理志》豫章郡余汗县:“余水在北,至阳入湖汉。”《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余水“在余干县治前,会县之东南诸溪余水,故名。以其三道而入,又名三余。或曰吴、楚、越之余水也,故名三余”。[60]
赣水又与鄱水合,水出鄱阳县东,西迳其县南武阳乡也。地有黄金采,王莽改曰乡亭。孙权以建安十五年,分为鄱阳郡。鄱水又西流,注于赣。又有缭水入焉。其水导源建昌县,汉元帝永光二年分海昬立。缭水东迳新吴县,汉中平中立。
鄱阳县,秦置番阳县,两汉时“番”字加邑为鄱阳县。治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古县渡。属豫章郡。三国吴赤乌八年(245)移治今波阳县。三国吴,南朝齐、梁、陈为鄱阳郡治。[61]
鄱水,即鄱江,又名长港、饶河。在今江西北部。南源乐安江出江西婺源县,北源昌江出安徽祁门县,二水西流至江西波阳县汇合后称鄱江,入鄱阳湖。《汉书•地理志》豫章郡鄱阳县: “鄱水西入湖汉。” 《水经•赣水注》: 鄱水 “出鄱阳县东,西径其县南武阳乡也……又西流注于赣”。《寰宇记》 卷107饶州鄱阳县:“鄱江水自浮梁、乐平、余干等三县水合为鄱江,经郡城南,又过都昌县入彭蠡湖。[62]
武阳乡,即武阳亭,在今江西波阳县东。《汉书·地理志》豫章郡鄱阳县:“武阳乡右十余里有黄金采。”《史记·东越列传》《索隐》:“(白沙) 东南八十里有武阳亭。”《清一统志·饶州府二》:古武阳亭“在鄱阳县境。…… 《县志》,在县东五十里”。[63]
缭水又迳海昬县,王莽更名宜生。——谓之上缭水,又谓之海昬江,分为二水。县东津上有亭,为济渡之要。其水东北迳昌邑城而东出豫章大江,谓之慨口。昔汉昌邑王之封海昬也。每乘流东望,辄愤慨而还,世因名焉。其一水枝分别注入于修水也。
缭水,亦名上缭水。即今江西永修县西南潦河。[64]
昌邑城,又名慨口城。《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认为昌邑城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昌邑东游塘。[65]当地居民至今仍称之为“昌邑王城”。早在1960年,考古专家就进行过实地调查。当时发现古城的范围较大,东西长约 600米,南北宽约400米。全城呈盆地状、在北墙正中,有两个相距 4 米而略高于城墙的驼形土堆,疑为城门所在。古城墙均高约 10米,基宽约12米。城之四角,皆高于土墙,且堆土较多,皆呈厚基圆锥状之土墩, 可能为角楼或者为碉堡之类的建镜物,而城中央高而平坦的土堆应该是王宫的旧址。游塘汉代古城所在位置,正是如今新建区昌邑乡所在的位置。[66]另据《太平寰宇记》:“昌邑城在州北,水路一百三十七里;及雷次宗《豫章记》:昌邑王贺既废之后,宣帝封为海昏侯,东就国,筑城于此。”专家考证,“海昏侯”封地王城,就是当地的西汉紫金城遗址,在今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赣江北支的北岸,赣江之西为铁河乡,之东为昌邑乡,王城城址坐落在一片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带,而现今出土的“海昏侯墓”正在城之西,这也符合古代墓葬规制。西汉铁河紫金城遗址,为铁河赤城古城遗址东的一个内城;该遗址在 1987年便被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结合多年的调查勘探和考古资料,考古专家基本确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汉代铁河古墓群的组成部分,汉代紫金城遗址为海昏侯国都城,由此弄清了以海昏侯都城、墓园区、贵族和一般墓葬区组成的体系完整的海昏侯国聚落遗址,整个遗址分布面积达 5平方公里[67]。
按上述注文“其水(缭水)东北迳昌邑城而东”结合相关文普资料综合考量,本文以为“海昏侯墓”东的铁河赤城古城遗址(含紫金城遗址)比游塘古城的位置更靠近缭水些,也更符合注文所述,故此铁河赤城古城遗址很可能即郦注此处所谓之昌邑城。
海昬县,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东三里。后为昌邑王贺封国。东汉亦为侯国,后移治今永修县西北艾城。建安中,孙策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晋仍属豫章郡。南朝宋废。[68]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提出,当年或许是先有海昏县,而后再在海昏县的辖区内划出一块 5—7平方公里的地域.作为海昏国的封地。正是由于自两汉之际开始的由中原往江南的移民热潮,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因此,从历史线索看,应该是先有“海昏县”而后有“海昏国”。可以推想,海昏侯刘贺作为当时的名门家族,迁到“海昏国”后,也许对豫章地区自西汉晚期至东汉初年这一带的环境开发和经济繁荣有所贡献,不排除从海昏侯墓出土文献中找到反映这一历史变化的信息的可能,也或许可以由此揭示海昏侯国特殊聚落史的演进历程,而汉代南昌地方的生态环境条件与经济开发程度,也可得以说明。[69]
江西南昌梅湖出土东晋名刺墨书名刺(名片)上写有“豫章郡海昏县都郎吉阳里骑都尉周涉年五十六字子常”。这是首次发现有关海昏古城的实物资料。[70]
图表 摘自江西省博物馆编,惊世大发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07,第5页
△又北过彭泽县西。
修水出艾县西。东北迳豫宁县,故西安也,晋太康元年更从今名。修水又东北迳永修县,汉灵帝中平二年立。修水又东北注赣水,其水总纳十川,同溱一渎,俱注于彭蠡也。
△北入于江。
大江南赣水,总纳洪流,东西四十里,清泽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
彭泽县,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三十里江桥乡柳德昭村附近。《元和志》 卷28:“置彭城 (蠡) 湖南。因以为名。” 东汉建安十四年 (209) 孙权于县置彭泽郡,寻废,县属豫章郡。西晋怀帝永嘉元年 (307) 改属寻阳郡。南朝梁为太原郡治。[71]
修水,鄱阳湖水系主要河流之一。《水经注·赣水》:“修水出艾县西。”《方舆胜览》:“以其远,故曰修水。”源出江西省铜鼓县西南的大围山麓,正源渣津水与大桥水、东港水汇合后始称修水。[72]
艾县, 春秋吴艾邑。西汉置县,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司前乡龙岗坪。南朝陈属豫宁郡,隋省入建昌县。[73]
豫宁县,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西安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武宁县西石渡乡西安村。《宋书•王僧绰传》: 王僧绰 “袭封豫宁县侯” 即此。南朝陈武帝初,为豫宁郡治。隋平陈废。[74]
永修县,东汉灵帝时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西南。隋开皇九年(589)省。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南昌州。八年省入建昌县。[75]永修县以境内的修水得名,寓“泮临修水,永蒙其利”之意。《名胜志》:本县“以修水为名”。《广舆记》:修水“自艾城东北流数百里达彭蠡湖,地颇修远,故名”。[76]
彭蠡,古泽薮名。即今江西鄱阳湖。《尚书·禹贡》扬州:“彭蠡既潴”; 导漾“东汇泽为彭蠡”。《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泽:“《禹贡》彭蠡泽在西。”[77]隋时因湖接鄱阳山,故又名鄱阳湖。[78]
[1]-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 古代汉语大词典
[4]-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5]--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6]--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8]- 中国水系辞典
[9]- 中国水系辞典
[10]- 中国历代国家管理辞典
[11]--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1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14]-- 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
[1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6]--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7]-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18]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
[19]--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0]--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21]--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4]--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2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6]--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7]-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8]--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9]--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30]粟新华,“然石”辨,江海学刊,2004-04-30,第2期 页码:41
[31]应宗强:《滕王阁序》中的秘密,《博览群书》,2011年04月07日
[32]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鄱阳湖平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11,第152页
[33]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江西美术出版社,1994.09,第403页
[34]应宗强:《滕王阁序》中的秘密,《博览群书》,2011年04月07日
[35]《山西省文物地图集》(中),2006年,第705页。
[36]--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37]- 中国经济史辞典
[38]周云芳著,中国古代名城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08,第72页
[39]鲁西奇著,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07,第81页
[40]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158页,上海人名出版社,1988[M]
[41]邵百鸣,南昌方言地名通名历史层次分析,《职大学报》,2015年6期
[4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43]--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44]-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4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46]-- 佛教大辞典
[47]徐成志编著,中华山水掌故辞典,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06,第360页
[48]余乐鸿,曹济仁编著,红色大地江西 1,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04,第70页
[49]崔小敬著,江南文化研究丛书 江南游记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07,第45页
[50]--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1]-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52]- 典故大词典
[53]龙年话龙---我们一起来寻龙地,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2011-12-29
[54]鲁西奇著,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07,第81页
[5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56]- 中国经济史辞典
[57] -- 中国历史辞典·第三册
[58]-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59]-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60]-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61]--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6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4]--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6]陈政主编,图说海昏侯 3 答疑三十六,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06,第30页
[67]陈政主编,图说海昏侯 3 答疑三十六,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06,第27页
[68]--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69]陈政主编,图说海昏侯 3 答疑三十六,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06,第30页
[70]江西省博物馆编,惊世大发现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07,第5页
[71]-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72]--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下
[7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7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6]高俊良,梅锋编著,中国县级以上政区地名史考 上,学习出版社,2013.03,第484页
[77]-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78]- 历代赋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