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疫情三年,中小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上网课,学生和学校真的是离多聚少,有人说他们是被疫情耽误的一代。
疫情期间,也着实苦了芸芸学生家长。有的开门店的,开门营业没有关门封控的时间多;有上班赚钱养家的,动辄放假老板不发工资了,他们只有苦熬。就连送外卖送快递的小哥,也没有以前挣得多了。
但是,人们发现还有一些行业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疫情之下不影响上班挣钱,甚至在家封控工资照发,一点不影响收入。
这些人是公务员、教师、搞互联网通信的、医护人员、金融等国企人员。比如教师大多在家讲网课,互联网通信人员照常工作,在家也能上班。医院照常开门,金融等国企人员在家工资照发。
很多家长就对孩子说,高考报志愿就瞄准这些专业,不求工资有多高,关键是工资有保障。
疫情三年,高考生和家长看清楚了,下面这10大专业肯定要火爆。
第一、临床医学专业。
医生是疫情期间最美逆行者的形象,“大白”成了这些英雄般人们的代名词,“大白”还成为很多学生的偶像,相信疫情过后一定会激发孩子们学医的热情。
本来医生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都比较高,有人甚至说,当上了医生就自然进入了中产阶层。
虽然仍然听到有劝退声,比如有人说临床医学专业门槛高,毕业后如果在大城市三甲医院当医生,必须要有硕士甚至博士文凭,但这些仍然阻止不了考生报临床医学的热情。
有人说,医院医生都是学霸,随便找一个医生都是985或者211大学毕业的,护士文凭都低,最高是个本科学历,大部分是专科生,所以医生和护士成为夫妻者很少,因为二者学历相差很大,有点门不当户不对。
第二、预防医学专业。
疫情突显出预防医学特别重要,各地对防疫方面的人才需求持续增加。我朋友的女儿2022年高考本来是要报临床医学的,后来朋友劝女儿报预防医学专业,因为这个专业比临床医学更好就业,工作环境也更舒服一些。
第三、生物医学专业。
生物医学专业主要研究疫苗、单抗以及各类抗癌、抗病的医药类产品,此刻及将来会越来越广泛地被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此时这类专业不热,更待何时?
第四、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说白了,也就是自媒体专业,疫情三年,不影响自媒体行业的发展,仍然成就了许多网红大咖。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脱胎于传统的新闻类,又兼容了新传媒的平台和场景,是极具实用意义的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同时这个行业的人才缺口着实很大。
毕业生可以自己干,也可以到这些公司去干,就业非常灵活。
第五、师范类专业。
老师这个职业,最大的优势就是比较稳当,工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要不是特别挑剔,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不成问题,考教师编制很容易。
虽然有人说教师队伍已经出现过剩的现象,但基础教育仍然缺少教师,近年来那些二三线城市将是师范生就业的热点。
第六、财经类专业
财经类当然包括金融会计,这些专业毕业生,一是可以进入金融服务机构工作,二是可以考公务员,三是可以进入销售市场,尤其是销售类人才非常抢手。
第七、信息科学专业。
疫情之下,似乎一切都变成了“云模式”:云拜年、云看病、云买菜、云上课、云办公......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科学。
比如计算机大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各种云设施构建、新技术融入各个领域,信息科学都将会长时间处于热门。
第八、物流类专业。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
据了解,目前较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他们的年薪可达100万元。
第九、人工智能类专业。
人工智能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各大企业的参与和应用下,燃烧得越来越“旺”,它肥沃的发展土壤,也造就了如今的大热。我们可以从国家、企业和人才方面一窥全貌。
第十、心理学专业。
疫情之下,许多平日压制、隐藏的心理问题再也无法掩饰。抑郁、焦虑、暴躁、恐慌,家庭暴力、婚姻危机、亲子关系危机、PTSD、对疾病、衰老和死亡的认识,接踵而来。人人都有心理问题,轻重缓急不同,意识到的程度不同。
原先,心理医生不受重视,觉得可有可无,这次疫情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咨询,心理学专业会越来越热。
我从来都认为,所谓的热门专业,一定是适应社会发展,容易就业的专业,不好就业的专业,即使再高大上,也是冷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