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关于二连浩特”:二连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北部,北与蒙古国口岸城市扎门乌德隔界相望,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也是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国境线长68.29㎞。
➤今天目的地是二连浩特。
按照高德地图给出的路线,从东乌到二连500多公里的车程需要7个多小时。离开之前,我们准备先去东乌珠穆沁旗的城区简单逛下后再往二连浩特挺进。
东乌的城区如路上碰到的大爷、宾馆以及火锅店老板所言确实不大,用无人机升空几米就可以将整个城市风貌一览无余,而且没什么高楼,红色砖瓦结构的民房占比不低。
没花几分钟时间,沿着两条主干道开了一圈后便拐出东乌,继续向西而行。
从东乌到二连浩特,主要是走331国道。但因为这条国道的部分路段在翻修,所以有一段是走的101省道。国道名义上限速70,路上几乎没什么车辆,也没摄像头,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压着限速跑。
越往西开其实就会发现草原沙化现象的逐渐加重,从车窗看出去就能看到一些沙土都已经 *** 地表。
▲ 在路边修路工人临时搭建的一个休息点,看到一辆ES6正在享受蔚来的“移动充电车”服务,2019年蔚来的这个服务刚在试运营,能在遥远的边境线上看到还觉得挺稀奇。一辆小狗追着悠悠跑,重点是仔细看地面, *** 的都是细沙
一路上几乎没什么人烟,直到开了4个多小时后,离东乌300多公里左右才经过一个名叫别力古台的小镇(也是阿巴嘎旗 *** 所在地),再往前是苏尼特左旗,都是小县城。
▲ 一口水井
到达二连浩特的时候是下午17点,比导航的时间提前40分钟左右到,高德导航再次失准。
这是一座很安逸的城市,有大型商场,有肯德基,满街的宾馆饭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座热闹繁华的边境旅游小城。二连浩特在蒙语的语义中是“五光十色的城市”,这一点城如其名。
▲我们在前进路上落脚的酒店,万和源酒店,周边商业配套齐全
对于二连浩特,记忆深处与这座城发生联接的应该是中俄列车大劫案。
这个发生在1993年的列车大劫案,是我年少时期所“直击”的第一个惨烈大案,而且我是看了电影后又去翻了新闻资料。电影主要是基于案件改编,那时看电影(主要还是录像带)的代入感又特别强(现在我们会觉得很多电影拍的不够真实,但九十年代你看西游记都会认为世上真有孙悟空),那种从感官到内心的震撼一直没法抹去。
▲女主很漂亮
案件大致梗概是这样的。1993年,由北京开往莫斯科的K3次列车(中国、蒙古、俄罗斯三国)在出了中国境内后竟然遭遇了4伙劫匪轮流洗劫,是一伙劫匪刚下去,另一伙劫匪就像接力赛一样的又上车接着抢劫。
而从北京到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便是二连浩特,是风平浪静的一段旅程。只是在二连浩特所有的乘警都必须下车(这是国际列车,中国乘警不能跨国执法),而劫匪也是知悉这一切,从列车进入蒙古国后,劫案就开始了。具体情节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网上扒,我这就不描述了。
▲ 其中一些案犯过了很多年才被抓获,其中还有一位成了富翁,在做慈善(是因心虚赎罪)现场被抓
案件发生两年后,也就是1995年香港导演麦当杰就根据这个事件拍了电影《中俄列车大劫案》,吕良伟主演的。我记得还是在邻居家用租的录像带看的,“很黄很暴力”。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二连浩特这座城市名进入了我的记忆库。
疫情暴发的2020年,当时看到徐峥的电影《囧妈》设定的列车场景是K3列车时,勾起不少深处的记忆。
▲《囧妈》电影剧照
现在回想起来有点遗憾是当2019年9月9日抵达二连浩特的时候,我居然一点都没想到去二连浩特站看看,满足这个最开始驱动的好奇心。
除了大劫案,想到二连浩特看看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在此之前已经已经去过内蒙古的另外4个“浩特”(乌兰浩特、锡林浩特、巴彦浩特和首府呼和浩特),俗人嘛难免会有这种带点矫情的“仪式感”。
▲ 对于边境城市,二连浩特的城市建设非常赞
“浩特”是蒙古语的汉译,原始含义是在水草旁的“游牧定居点”,现在可以简单理解为城市,像呼和浩特就会直接简称呼市。除了二连浩特和呼和浩特,另外三个浩特分别是乌兰浩特、巴彦浩特和锡林浩特。但有一点我没搞懂的是,为什么这几座城市是“浩特”,而像鄂尔多斯、包头等城市名称后就不带浩特?
一
这几天早上都莫名起的早,今天还是五点不到就醒过来,由于空气干燥的厉害,不停的擦唇膏,还便秘。昨晚上在酒店门前的前进路来回跑了几个里出了身汗,身体机能在运动后总算稍有好转。长途穿越旅行,逮空做点运动很有必要。
虽然才9月初,早晨的二连浩特显得很清冷,就体感来说比南方的深秋还要冷些,穿着一件T恤和卫衣都有点不抗冻。
漫无目的地在酒店附近逛了逛,城市还没有苏醒,晨练的大爷大妈就像秒针,滴答滴答的推进整座城市醒来的节奏。
▲晨练的大爷大妈们
看商铺的广告牌,发现都有三种文字(后来仔细看基本上所有商业体的招牌都一样),除了主体最大号的汉字外,左边是“马头型”的回鹘文,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竖写的蒙古文(在东乌珠穆沁旗看到的广告牌以及其他各种标牌所标示的就只有汉蒙两种文字),但下面又有一种是近似字母又不像字母的文字,之前从没见过这样的文字,以为是像我们汉字一样,蒙古文也有拼音字母?
▲ 仔细看广告牌
趁买早餐就此疑问请教了店家,对方回说两种都是蒙古文,其中一种是内蒙古文,另一种是外蒙古文。
“不过虽然书写不同,但是蒙古人的说的一些蒙语有些还是能听懂的,类似你们南方不同的方言,只是文字则完全不一样。”小店老板说。
一个简单的发现,又打开了一个新的认知。
原来这种看似英文字母的蒙文其实是西里尔字母,简单说就是俄语(斯拉夫民族基本用的都是这文字,所以很多人也称之为斯拉夫字母)。
▲ 找了个俄语课本,大家可以对比参照下
西里尔文的壮大主要是前苏联的大肆推广,身边的“小弟”(哈萨克、乌兹别克、东干、车臣等)基本都统一了这种语言。外蒙古之所以放弃老祖宗传下来的语言文字,也是因为在蒙古国独立之初,受当时苏联大力推广西里尔字母的影响(苏联在蒙古国独立之初实行的铁血政策),在1940年开始使用西里尔字母拼写蒙古语。到1946年,被称为是苏联最后一个编外加盟共和国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全面使用西里尔字母代替了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
▲基本上所有的广告标识都是三种语言
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后来俄罗斯国际地位的衰退,蒙古国在1992年更改国名以及国旗国徽后,就想着把文字也改回原先老祖宗留下的回鹘文。只是经过四五十年的文化熏陶(或者说文化侵略),要改变文字不像更改国名和国旗那样可以做到令行禁止,虽然也是从1992年官方就开始宣布逐步恢复使用回鹘体蒙古文,但这个推进过程显然是极为缓慢的,但也是势在必行的。其实这不是孤立事件,几乎所有前苏联加盟国在文字上都在加紧去西里尔字母化,2014年乌克兰跟俄罗斯决裂之后也是极力摒弃西里尔文,尽管那时候真正的乌克兰语言已几斤荒废,没几个人会说。
大家应该还记得2020年疫情爆发的时候,蒙古国向我国捐献的3万只羊(就是从二连浩特口岸入的关),那时候官方文书上其实已经看不到西里尔文,只有回鹘体文了。也就在这次捐献后没几天,2020年3月,蒙古国就正式通过了《蒙古文字国家大纲》,决定从2025年起全面恢复使用回鹘式蒙古文。不过现在我们内蒙古所使用的蒙文这些年也是经过不断优化和改良,跟蒙古国在书写和发音上应该还是会有所差异。
内蒙古马头琴大师,也是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齐·宝力高之前在一档节目中曾对自己民族的文字传承发表过一段心声,他说“从我们的祖先成吉思汗那时流传下来的这种竖体蒙古文,如果50年内在内(南)蒙古不再使用了,那会去向哪里呢?如果外(北)蒙古也不去继承的话,我想那将有罪于祖先成吉思汗的灵魂啊。”
而二连浩特之所以广告牌上都标有这三种文字,原因就是这座城作为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很多蒙古人都会到二连浩特旅行观光和购物。二连浩特对于蒙古国的人们来说就是“小香港”或“小深圳”般的存在,大部分蒙古人都有到过二连旅行的经历。可见二连浩特这座在我们看来是一座很小的边境小城,但在其能所辐射的经济区,尤其是对蒙古国的民众来说是有着多么举足轻重的存在。
整个二连浩特的总人口约10万人,不过户籍人口就只有3万多人。其中有蒙、汉、回、满、朝鲜等17个民族,蒙古族人口1.4万人。尽管如此,在饮食方面,这里还是相当蒙化的,这的人大多数喝茶,喝的是熬制出来的奶茶,搭什么都是绝配。蒙古国人来到这里,想必会倍感亲切。
之前也听说在二连浩特可以见到不少蒙古国的车,但我们这趟却几乎没怎么撞见,大概是因为没去热门的商品批发市场缘故吧。
▲ 大家应该能认识这车吧,年纪比较大
二
经过一个农贸批发市场进去看了看,买菜的人几乎没有,商家都还在准备。
这段时间内地的猪肉价格上涨厉害,问了下这边菜场的猪肉价格,19元一斤,羊肉不带骨的是42一斤,带骨的35一斤。猪肉价格感觉还可以,就是羊肉价格没有想象中的便宜,毕竟这里产羊,外界总会认为既然是产地,那价格理应要比内地便宜。
▲ 蔬菜价格和样式跟内地几乎没什么差别
在离酒店旁边的广场上碰到几位在耍麒麟鞭的大爷,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粗犷有力的晨练运动,脑子里闪现的画面就是草原上的汉子挥鞭训马的场景,鞭子甩出去的那声“音爆”隔着很远也可以感受到超音速爆破那一刻的威力。
按大爷的说法,这鞭没法在小区附近玩,响鞭的时候太吵,容易影响到人家。
▲大爷们甩的很带劲儿。麒麟鞭是一种由金属制成的长链条。麒麟鞭在强劲甩动过程中,末梢速度超过音速产生音爆,声响可高达110分贝,短距离可刺穿幼儿耳膜
相比南方大爷大妈们的晨练,北方的大爷大妈们在运动方式上确实有着更多花样。踢毽子、扭秧歌这些都算是比较常规的,我在丹东的鸭绿江岸边撞见过好几次玩轮滑的, 速度和姿态完全不输年轻人。而我所走过南方这么多地方也没见上了岁数的大爷大妈们这么玩的,肢体动作大一点的也只是广场舞,要么就是太极和舞剑之类的,只能算是我们汉族的舞蹈。
三
就二连浩特本身来说,一天就能逛完,但没疫情的时候可以带上护照对面蒙古的扎门乌德来个一日游。
二连浩特的景点有几处,但主要的主要是——国门景区(对于收费的国门景区我们已经失去打卡的兴致了)、国家地质公园(本地人称“恐龙墓地”)和古生物博物馆(本地人称作“恐龙博物馆”,跟“恐龙墓地”容易搞混)。
鉴于行程问题以及向小店老板和晨练大爷所问询得到的推荐,去“恐龙墓地”不至于翻车,尽管大爷说“那地儿都是游客才去”。
但导航的时候要注意,高德弹出的“二连白垩纪恐龙化石保护区”并非是景点所在地。我们想当然的跟着导航走,到了才发现这导航地址只是三个敖包状的“堆子”。
▲ 这种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最初是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还好恰巧不远处有一对母女可以问路,她们弓着腰似乎在地上找什么东西。
于是走近去套了近乎。
一番寒暄之后基本掌握了情况。这位阿姨从包头过来到女儿家玩,闲着没事就来这边拔沙葱。这野菜之前是有耳闻,但没真实见过,之后我们在额济纳点了一大盘,吃着真香。
▲寒暄中
二连浩特,包括整个锡林郭勒盟的羊肉出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羊可以吃到这种沙葱,从而让肉质变得鲜嫩且不膻。后来我在上海也看到有人买到过沙葱,因为是冷链运输过来,价格差不多要三四十一斤,贵的可以卖到五十。账这么一算,羊肉卖到四十一斤也就不觉得贵了。
循着这位阿姨的指引,“恐龙墓地”应是“二连盆地白垩纪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就在前面盐湖的对面,沿着公路往盐湖方向拐进去就到走(没见过盐湖的也可以到盐湖边上走走,我是到过青海的茶卡盐湖两次,所以对这个野盐湖就没兴致了),不是古生物博物馆。
其实在抵达二连浩特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这座城市的名片是恐龙化石。
▲ 市区关于恐龙的雕塑和标识随处可见
*** 官网上关于二连浩特城市概况的介绍,也是有近三分之二是对恐龙化石发掘历史以及影响力的介绍。
从1893年被地质学家奥勃鲁契夫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来,发现的恐龙化石十余属种,特别是2005年发现的世界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二连巨盗龙的发现,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7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但这个跨度一百多年的挖掘过程中让人遗憾的一点是,过去因为我们挖掘技术的落后,前期很多化石都因为各种原因运往了国外(公园内的一位大叔所说,很多好的完整的恐龙化石大都被运往了美国),上世纪50年的挖掘也是跟苏联联合开发,应该也被对方拿了不少。反正我们目前能在公园内看到的完整的恐龙骨架并不多。
▲与恐龙亲切合影
之前我在内地也去过几个不同主题的恐龙公园,但看到的恐龙化石基本都是用特殊材料仿制的,而且整具化石也都是完整的。来这个恐龙墓地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地下用钢化玻璃封盖住的恐龙化石就像是一个恐龙时期的“乱葬岗”,硕大的恐龙化石经过不知多少亿万年的演化后散落一地,这些应该是挖掘难度大而暂时这样封存,这个画面看的让人还是挺有冲击感。
▲这些化石应该是无法拼接成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的
在恐龙墓地这个地质公园内,还有一个伊林驿站博物馆,是以原晚清时期的古驿站为原形修建的,原遗址在北约2公里处,里面陈列一些器具以及雕塑复制品之类的展品。这里曾是北方茶丝之路,有兴趣的也可以逛逛。
▲气温不高,紫外线很强,整个公园内部除了我们就两三批游客
公园附近还有一个“如来神掌”,看到相关介绍说整个手掌印的面积达到了4万平方米,差不多有6个足球场的大小。作品始建于2013年,据称由艺术家通过铺设石头将自己的手掌“印”在了大地上。当然这种艺术作品,如果没有无人机只能看个寂寞,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 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被称为“大地艺术”,就地取材于大自然
四
以前在历史书上,电视剧中看到匈奴、鲜卑以及突厥等,总觉得是在非常遥远的北方,遥不可及的那种,其实像二连浩特这片区域就是这些北方民族长期居住生活以及游牧的地方。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豪迈之气一直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下来。
就如我们早上在早餐店遇见的一位大爷,一大早上已经喝了两杯白酒(目测是2两杯),说早上不喝就没时间了,“要在家带孙子”。
生活,就是这么平淡真实。
告别二连浩特继续向西出发,下一站白云鄂博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