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作者 叶曙明
“
广州以前有三块著名的石,海珠石、海印石、浮丘石。海珠石在本号文章《海珠石:千年明珠沉江底》已经介绍过了,这次我们来寻访海印石。
海印石在东濠涌的东侧,今天广九大马路和广九三马路的相交处,广九大马路有一大半是建在这块石上面的。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写道:“海印,潜石也。在下方之东,半出波际……视海珠、浮丘,隐隐若三台象。”“会城有三石……皆地之胏也。” 清《南海县志》则形容:“(三石)皆在水中央,类为地脉浮山。” 清康熙十三年(1674)的《广东通志》描述,海印石“兀立风涛之颠,自成一岛”。
海印石是由红色砂岩构成的巨型礁石,为海蚀平台地貌。明代时,海印石还在江心,未与北岸相连。明万历十一年(1583),郭师古任广州知府,在石上修建了海印阁,供人登临观赏珠江景色。浩浩珠江,茫茫东去,在风腾波涌之间,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天地沐浴于万丈光华之中,熠熠生辉。壮丽美景,令无数文人折腰。
后来海印阁改建为京观楼。清雍正《粤中见闻•海印》载:“海印。广城下方之东有潜石,半出波际,其上有京观楼,雉堞四周,与海珠、浮丘相望,隐隐若三台象焉。”并引南海名嫒刘兰雪《五月端午偕女伴游海印》诗:“雀肪乘潮似渡泸,钗头轻挂辟兵符。珠遗汉浦谁家女?印解湘潭楚大夫。城撼怒涛摇粉堞,江吞斜日浸浮图。归来聊把诸姬问,适听莲歌记得无?”登楼远望,大江浩茫,豪华荡尽,只有点点客帆高挂云际,极苍凉萧远之致。
从“雉堞四周”推测,京观楼也是一个江防要塞。后来兴建炮台,称为东定炮台、东水炮台,很可能就是与京观楼合二而一的。清乾隆《南海县志》载:“城东炮台曰‘东水’。”清同治十年(1871)《番禺县志》载:“东定炮台,即东水炮台,在竹横沙口,去城三里。”后来又称筑横沙东炮台。是广州城东的江防重地。
东定炮台兴废记
顺治三年(1646)十二月,清将李成栋率军攻占了广州城。
顺治四年(1647),在明城南边城墙的东西两端分别修筑一道城墙直抵珠江边,称雁翅城或鸡翼城
顺治五年(1648),李成栋在广州倒戈归明,在东西两翼城外修筑炮台,加强防御,称西炮台与东炮台
嘉庆二十三年(1818),水师旗营徙驻东炮台闲地,可推测当时海印石四周已有大片的淤积陆地
道光二十一年(1841)3月20日,英军长驱直入,攻陷海珠炮台、永靖炮台、东炮台、西炮台。此为东炮台第一次失陷。翌日,英船陆续退出内河,交回内河各炮台。同年5月23日,英军进攻广州城。26日,东炮台失守。翌日订《广州和约》
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初七日,英军攻占东定炮台
咸丰六年(18580,东炮台为英军炮火轰毁。位于炮台附近的海印阁亦毁圮,从此不存。战后修复炮台
咸丰六年(1856)十一月初七日,英军攻占东定炮台
同治年间(1862-1874),“东定炮台,安炮三十六位”,“广协右营派额外一员、兵三十名防守。”
光绪后期,此地江岸已到今东华南路以南,海印石与陆地相连,渐渐湮没,东炮台也失去了防卫珠江河道的作用,遂毁圮不存
海印石的沧桑之变
随着珠江水岸的南移,从东濠冲下来的泥沙在海印石周围淤积,慢慢形成陆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海印石与筑横沙终于连成一片,渐成民居。
每逢端午,民众就在海印石附近举行龙舟赛。锣鼓声、鞭炮声响彻四乡八镇,一条一条色彩缤纷的龙舟,在水上破浪疾行。船上的桡手个个八面威风,合着鼓点的节拍,整齐而快速地划动着木桨。彩旗纷飞,波腾浪涌,挟着欢呼声、呐喊声滚滚而来,再一次唤醒了人们对远去的水城记忆。
在海印石的东北面是筑横沙,又叫竹横沙,如今的义利街、石路横街、筑南正街、筑南新街、筑南直街一带,便是当年的筑横沙沙洲,南临珠江,与海印石隔水相望,北为波罗水道。
古波罗水道分为两支,北支与形成东较场以南的河涌及前鉴街、紫来街的池塘;南支即竹横沙北水道,即今天的新河浦涌,与东濠涌亦相通。但如今火甲涌已湮灭,沙河涌与新河浦涌亦已不相通。
筑横沙一带由于水路方便,形成多个市集,糙米栏就有两处,小东糙米栏和东糙米栏,东糙米栏南北东三面均有猪栏。在沙洲南缘江岸设有税馆和渡头。粤东河源、新丰、龙门、惠州出产的原木,从水路运到广州出售,趁涨潮时,木排可以顺着东濠深入到白云路附近上岸。
大凡经营木材,都会选择靠近埗头,一来方便运输,二来有些木头需要浸泡在水中保养,如子京木和秋枫木,长期浸在咸水中效果更佳。
直到1960年初,东濠涌的两岸尚未砌石壁,还是一片河滩,堆满了从粤北、粤东运来的木排。那些在涌里扛木头的工人,每天从早忙到晚,“嗨呀哄啊”的号子声,百米之外都听得清清楚楚。
久而久之,在大筑横沙附近形成了一个卖杉木、杂木、锯木、木器、家俬、竹业的市场。广州人用最简单的方法,把这些店铺分类,卖原杉的店铺就叫“戙企铺”,因为他们是把杉木竖立排放在店内,供客选购的;另一种叫“开鎅铺”,把木材开切为木板出售的;专卖加工好的盆桶、家俬、寿器等木器的,就叫“木器铺”。
晚清时期,筑横沙逐渐与海印石相连,成为东濠东岸陆地的一部分,人们在上面网耕罟耨,筑围造田,渐渐形成街巷。清末宣统三年(1911)广九铁路建成通车,筑横沙建成广九车站前广场。民国初年,筑横沙建有洪圣桥,连接东川马路与北岸,西面仍为宽阔的水道,这条水道就是今天的东湖西路,濠边街就是这条水道东岸的街巷,与永胜沙相隔。南面也是水道,再往南就是江边的滩涂烂地了。
清代在筑横沙的沙洲上,有一座码头,渡船航线可通增城、东莞、惠州、博罗等地。后来江岸逐渐向南扩展,沙洲与海印石连成一片,渡头也就不复存在了。
清嘉庆、道光年间,广州府的税馆设在筑横沙南临江岸处,是专门为粤海关征收关税的官署,因为离东炮台很近,人们也叫它“东炮台税馆”,或称为“关口”,位置大约在新河浦涌西段以南,东濠以东,也就是筑南通津大街东面一带。
随着筑横沙沙洲日渐扩大,筑横沙北面的新河浦水道也越来越窄。白云路筑南大街以前有一座观音庙,兴建于清代,在广州城东大名鼎鼎,香火旺盛。四乡八镇的乡民,每逢初一、十五,或观音诞等日子,都会划艇来烧香礼拜,甚至有不少人从自南海、顺德等地远道而来。但到了清末,这座观音庙已废圮不存了。
清末民初时,珠江北岸的变化更大了,海印石被埋入地下,成了攘攘熙熙的市井。铁路警局便建在海印石之上,北面一个大池塘,池塘与东濠的水道相通。1918年建成广九大马路。1988年12月建成的海印大桥即因位于此石附近而得名。
今天,站在浓荫匝地的二沙岛上,远望海印桥,碧天如水水如天,视野极为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广州是属水的,是珠江之水,南海之水,孕育了这座充满智慧和活力的城市。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记忆深处的东风路
秦砖汉瓦 千载余情
老广州人的特质:诙谐淡定又能屈能伸
曾经世外桃源的基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