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凌建忠简介(凌焕忠简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凌建忠简介(凌焕忠简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凌建忠简介(凌焕忠简介)

中国之佛法博大精深,和道家、儒家并称,儒道佛称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核心,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佛法主要是由僧人承载和推动的,现选择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力的十大高僧,含对中国佛学有极大影响的达摩和鸠摩罗什,我们通过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窥佛法之一隅。我选择慧能、玄奘、鸠摩罗什、达摩、法藏、慧远、释道安、宗巴克、百丈禅师、虚云为中国十大佛学高僧,加上印度的释迦牟尼、龙树、提婆、无著、世亲、莲花生等,共同构成了世界佛学的代表。

此选择属于个人意见,聊为参考。

一、惠能

惠能(638—713年)。唐代高僧,被尊为禅宗六祖。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其学说具有浓厚的“真我”特色,通俗简易,适应人心,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他所建立的禅学南宗是中国佛学的主流,对当时及后世具有极大的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云寺的无遮大会之后,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柳宗元撰《赐谥大鉴禅师碑》说:“凡言禅,皆本曹溪。”武宗灭法之后,曹溪禅即位居中国佛教的主流地位。有说:“禅宗在中国得以发扬光大,实不能不归功于六祖,那末穷本探源,理学又不能不说是渊源于六祖的禅宗了。故中国宋、明以来几百年来的文化,亦可以说由六祖的禅宗所造成,故六祖实是中国精神建设的成功者。”二、玄奘玄奘(602—664年),唐初高僧,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玄奘宣讲大乘教义,返回长安主要从事译经事业,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主要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他还曾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传入印度;将入印路途见闻撰写《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对佛教文化影响极大。玄奘弟子有几千人,著名的有窥基、圆测、普光、法宝、神泰、靖迈、慧立、玄悰、神昉等。三、鸠摩罗什鸠摩罗什(343—413年),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高僧,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他与弟子译出《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罗什译经文义圆通、内容信实、字句流畅,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弟子多达数千,其中有道生、僧肇、僧睿、道恒、昙影、慧观、慧严、道融、僧契、僧迁、法钦、昙无成、僧导、僧业、僧嵩等,后世有什门四圣、八俊、十哲之称。

四、菩提达摩菩提达摩(386?—536年),南印度人,南北朝禅僧,通彻大乘佛法,为中国禅宗的创始人,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通过面壁方式,“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达摩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据《景德传灯录》记载:他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大都系后人所托。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昙林等。 五、慧远大师慧远大师(334—416年)中国东晋时高僧,为中国净土宗之始祖。他十三岁时便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听讲《放光般若》豁然开悟,入庐山住东林寺,领众修道,为道安的上座弟子。他善于般若,并兼倡阿毗昙、戒律、禅法。他曾为了专修“净土”之法,在阿弥陀像前立誓,组织佛教史上最早的结社,成为中国净土宗的初祖。当时的名仕谢灵运,钦服慧远,替他在东林寺中开东西两池,遍种白莲,慧远所创之社,逐称“白莲社”,因此,后来净土宗又称“莲宗”。净土宗的基本经典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等。为使广大信众更好的崇信佛法,慧远大师还创建了口念“阿弥陀佛”四字真经,即可往生阿弥陀佛主宰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理论和简便易行的修行方法。慧远还是中国最早的制茶人之一,中国山水文学的发轫者之一,他所创的大雁气功是中国最早的气功之一。他的著作有《沙门不敬王者论》、《明报应论》、《三报论》、《沙门袒服论》、《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统经序》等。

六、法藏法师

法藏法师(643—712年),唐朝佛学高僧,羽化体系实际构建者,也是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又称贤首国师。17岁入太白山求法。后去云华寺师事智俨,听讲《华严经》,得其嫡传。曾入宫为武则天讲解《华严经》,被称为“贤首国师”。以《华严经》为理论根据而立“华严宗”,华严宗亦被称为“贤首宗”。重译《华严经》,使现行《华严经》得以完善。他还参加翻译了《密严经》《金光最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多种经论。历任五帝(唐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门师,声望显赫。法藏的学说,继承智俨法界缘起的思想而有所发展。他推崇华严,倡导法界缘起的理论,并用四法界、十玄无尽、六相圆融等法门,来阐明圆融法界无尽缘起的内容。法藏专宗华严,是唐代建构华严教义学的龙象高僧,也是中国佛教玄学体系的最后构建者,其理论学说与智顗的天台哲学,可称是中国佛教理论之双璧。华严义学中的理事圆融论成为佛教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融合的重要理论,宋代程朱理学甚至直接使用理事、理气等作为哲学思考范畴。

七、释道安

释道安(312—385年),前秦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被视为汉晋间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一人。他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后事佛图澄为师,甚受赏识。道安著述、译经很多,对佛教贡献很大。自汉以来,佛学有两大系,一为禅法,一为般若,道安实为二系之集大成者。他提倡“本无”(即性空)之学,为般若学六家之一;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为姓,为后世所遵行。弟子甚多,遍布南北,慧远、慧持等名僧皆出其门下。道安是当时译经的主持者,在他的监译下,译出了《四阿含》、《阿毗昙》等经共百余万言。他对以前的译本作了校订和整理工作,并编出目录。他博学多识,以才辩文学著称,文章为当世文人所重。前秦王苻坚攻克襄阳时,曾说:“朕以十万之师攻取襄阳,唯得一人半。”此一人指的正是一代高僧道安大师。 道安对当时佛教界的影响很大,所以“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他除了领导几千人的大道场,经常讲说之外,最主要的是组织翻译事业,为后来的译经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八、宗喀巴

宗喀巴(1357—1419年),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 *** 、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的喇嘛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塑像。藏传佛教史上将宗喀巴大师、嘉曹杰、克主杰合称为“师徒三尊”。

宗喀巴生于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幼时,从噶当派僧人顿珠仁钦出家于甲琼寺(在今青海循化)。十六岁进藏深造,先后在前后藏各地投师求法,在噶当、萨迦诸大师指导下,系统学习近二十年,同时为人讲经传教,提倡僧人应持守戒律,颇著声望。明永乐七年(1409)初,在帕竹地方政权及其属下贵族支持下,创大祈愿法会于 *** ,又在 *** 东北汪古尔山建立甘丹寺,正式创立格鲁派。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书。后其法嗣在蒙古和硕特部及清朝支持下,使格鲁派逐渐成为在 *** 地方执政的教派,并在蒙藏地区广泛流行。

九、百丈怀海

百丈怀海(约720—814年),唐代著名禅师,中国佛教史上的大革命家,佛教丛林制度、清规的制定者,创立了《百丈清规》。因常住地为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故称“百丈禅师”。唐中叶后,旧教规戒律与禅宗发展冲突,怀海大胆进行教规改革,设立了百丈清规,推进禅宗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怀海从组织体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保证了洪州禅的发展和繁荣。他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将禅学落实于日常生活中,认为禅的要求在于“去住自由”,具有一种朴素自然的生活味。宋儒曾彷效此清规而创立书院。他主张众生心性本来圆满成就,只要不被妄想所系缚,就和诸佛无异。怀海得道后,便开山说法,自立禅院,率众修持,实行僧团之农禅生活。怀海上承慧能、马祖以来的禅法,下启后世五家之中沩仰、临济二宗。宗法至今传承不绝,影响深远。怀海对禅宗的巨大贡献就是使禅僧直接从一般寺院分离出来,使禅宗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使禅宗体制更趋中国化的,对禅宗自身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主要作品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百丈怀海禅师广录》各一卷。

十、虚云禅师

虚云禅师(1840—1959年),中国现代高僧,现代禅宗代表人物。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院心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曾传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而兼禅宗五宗法脉。他一生寻师访道,参禅见性;复兴名蓝古刹,倡导农禅道风;弘扬佛法,利济群生,深受佛教徒及社会人士的尊仰与钦敬。著有《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圆觉经玄义》《心经释》。后人辑有《虚云和尚法汇》《虚云和尚禅七开录》《虚云和尚全集》等。

候选大师

智顗、马祖道一、憨山德清、神秀、神会、佛图澄、一行、澄观、济公、太虚。

敬凌简介

思想者,心学传承人,作家。研究员, *** 教授,湖湘人在岭南,专著多部。

更多凌建忠简介(凌焕忠简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