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重庆这两天为什么这么冷呢,重庆天气好冷,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重庆这两天为什么这么冷呢,重庆天气好冷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重庆这两天为什么这么冷呢,重庆天气好冷

最近降温来得猛,早起越发困难,迷迷糊糊吃着冷冰冰的燕麦蛋白粉,便不由得念起在重庆早上吃的稀饭来,简单的一碗,热腾腾就着小菜喝下去,既暖身子又暖心。

众所周知,重庆早上这台戏的台柱子是小面,气势磅礴,几乎一手遮天。但若只是小面的一枝独秀则就单调无趣了。就如一碗只有辣味的小面,少了其他佐料的辅助,那一定是不出彩的。在我眼中,重庆早餐不该缺少这些活色生香的配角们:油茶、糯米团,熨斗糕,这次写写重庆特色的早餐稀饭摊。

稀饭大概是最不起眼的一类吃食,它过于的普通,那意思大抵是“喝稀饭?你怕是吃多了哟?又不是没得吃的!”但有时候又会情不自禁地想吃这玩意儿,比如:前几天火锅吃得太猛;秋膘贴得太满,胃里想清静下;冬天的早上想吃点热乎的;或者夏天想吃点凉快的。

但其实,和潮汕人喝粥重视米的品质、口感及黏度不同,稀饭这东西在重庆大部分时间是个载体:吃凉面,下稀饭;包子馒头,搭碗稀饭,甚至还用油条下稀饭;就算去了稀饭摊儿,重点也放在了桌子上琳琅满目的小菜上。

重庆的早餐稀饭摊是很有意思的,外地不大常见,著名老饕蔡澜先生就曾在《食在重庆》里这样写过:

看到一张桌子,上面摆了卤水蛋、咸蛋、榨菜、肉碎等等,至少有十六盘,客人买了粥、粉条或馒头,就坐下来,菜任吃,不知道怎么算钱的。

通常卖稀饭的都是在公交车站或者学校旁,摊主推着个小车,搭几张小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小菜,丰盛得像小时候过家家。

摊位上没有价格表,熟客都晓得这里的老规矩,接过粥碗时,顺便就把钱放到老板装钱的盒子里(现在该扫二维码了),不需要说话,双方都心照不宣。只用付稀饭的钱,小菜随便吃,也算得上是世间最便宜的自助餐了吧。

“老板,打碗稀饭也!”

“要得,小菜个人随便吃哈”

说着老板便利索地从哈着热气的大桶里舀上来大半碗稀饭。

之所以叫稀饭大概是它比粥粘稠,比泡饭软糯,但也不可过稠,不然凉了就凝起了。品种虽不丰富,但也都是重庆人极其热爱的。菜稀饭、红苕稀饭、绿豆、玉米稀饭等都是绝对的主力。

到了冬天我们那边会煮冬寒(苋)菜稀饭,这种菜生性粗犷,所以小时候是不大能吃惯冬寒菜的,觉着卡喉咙。

但后来离开了重庆发现似乎只有我们那个地方才吃这种菜,回去再吃起来,突觉那粗犷里带着清新的乡野气息,尤是刮油的一把好手。

桌上的那十几种小菜才是摊主们要花心思的地方,稀饭的配菜,必须得是清爽明快,大多是有滋味的素菜。

不素就油腻,不有味便难下饭,有味倒也不是辣,只是一般来说都会咸一点,这感觉有点像下酒菜,新鲜的蔬菜在这里没啥用武之地,总得找各类泡腌酱榨的。

泡萝卜、泡豇豆、泡姜,榨菜,辣青菜头、芽菜、豆豉、zǎ海椒、豆腐乳;豆干、藕丁、豆芽、笋子、黄瓜、花生、沙胡豆,炒肉末、卤蛋、盐蛋......

以前吃总爱把那碗堆得满当当的如小山高,最后再来个盐蛋(咸鸭蛋)收尾,蛋 *** 滑,蛋黄油足。小菜有滋有味,一碗热稀饭下肚,通身暖和安逸。

最喜欢的小菜是胡豆,也就是蚕豆,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零食。嫩胡豆连皮炒,加一点切碎的咸菜,尤妙。

印象里最深的稀饭摊是上高中那阵石桥铺地铁站出口坡上的稀饭小摊,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摊主是一对夫妻,除了稀饭还卖糯米团,小菜随便吃。嬢嬢负责做糯米团,大叔则负责舀稀饭,极其普通的早餐摊点,但实在,给的料足,老板两口子动作利索。冬日清晨一碗稀饭一个糯米团,别提有多美!

除了稀饭,早上来碗泡饭也是极好的(江浙这边稀饭便是泡饭),用隔夜的冷饭做,配点咸菜盐蛋豆腐乳。要是碰上昨夜家里炖了鸡汤、鸭子汤,还没睡下就想着第二天早上的鸡汤泡饭,第二天刚好皮酥肉烂,隔夜饭和在油润微黄的鸡汤里,吃完便是满足的一天。

离了重庆,早上是不大有机会吃这种形式稀饭的,但只要一想到家乡冬日早上的那碗热腾腾的稀饭,心头都觉着温暖了不少。

尤其在这段怪事频发的日子里,每个人都需要这样温暖的力量。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个在上海读书的重庆崽儿,希望把自己对于美食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更多美食文章

更多重庆这两天为什么这么冷呢,重庆天气好冷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