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画绢 歌词(织绢原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画绢 歌词(织绢原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画绢 歌词(织绢原唱)

本文目录一览:

黄梅戏相约花戏楼

黄梅戏相约花戏楼

黄梅戏相约花戏楼,喜欢看黄梅戏的朋友相信对于相约花戏楼这个节目都不陌生,这个节目主要是推广黄梅戏,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下面是关于黄梅戏相约花戏楼。

黄梅戏相约花戏楼1

自1999年10月开播以来,《相约花戏楼》创办已有20年,播出了230多期,介绍了全国30多个剧种,邀请100多位戏曲名家登台献艺,成为全国知名的戏曲名栏目,多次获得全国电视优秀栏目“星光奖”、“金鹰奖”、“兰花奖”。

这两年,《相约花戏楼》还尝试着走出演播间,走进安庆、淮北、芜湖、黄山,走进杭州,走进上海,将舞台搬到了社区和农村。

节目介绍

1999年,叶龙主创的以戏曲为主的综艺性栏目《相约花戏楼》,成为安徽卫视首批推出的4档自办节目之一,他担任了该栏目的制片人和总导演。《相约花戏楼》栏目以黄梅戏为主打,兼顾推介其他戏曲品种,将栏目定位在普通人的戏曲欣赏和参与之中。自1999年10月开播以来,《相约花戏楼》创办已有11年,播出了230多期,介绍了全国30多个剧种,邀请100多位戏曲名家登台献艺,成为全国知名的戏曲名栏目,多次获得全国电视优秀栏目“星光奖”、“金鹰奖”、“兰花奖”。这两年,《相约花戏楼》还尝试着走出演播间,走进安庆、淮北、芜湖、黄山,走进杭州,走进上海,将舞台搬到了社区和农村。

虽然成就已得到大家的公认,所得的奖项已经写满了两页纸,叶龙对于《相约花戏楼》的前景依然忧心忡忡,感到压力颇大。现在最让叶龙操心的事就是栏目的创新了。经过六年的“压榨”,《相约花戏楼》的节目资源越来越枯竭,该请的名家都请了,该演的名段都演了,如果不改换口味,天天吃一样的菜,观众早晚会腻味。叶龙认为,传统戏曲如果要想再创辉煌的话,其表述方式就需要加以改进,要在不改变传统戏曲内核精髓的同时进行适当的外部艺术包装,用时尚化的手段来重新演绎传统戏曲。 叶龙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戏曲尤其是黄梅戏多做一些事情。

制片人:李季

主编:贾谨美

导演:胡明明

导演:金斯倜

编辑:李大磊

编辑:秦时月

播出时间:安徽卫视每周五7:45

黄梅戏相约花戏楼2

黄梅戏有哪些

1、《天仙配》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卖身》,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黄梅戏的保留剧目之一,是首部以电影方式出现的黄梅戏,讲述七仙女不顾天规,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伉俪,憧憬美好生活,最终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爱情故事。

1952年班友书等改编了《路遇》一折,将董永由秀才改为农民,将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为“思凡下嫁”;

1953年陆洪非改编了全本,形成了《卖身》、《鹊桥》、《路遇》、《上工》、《织绢》、《满工》、《分别》七场戏;后来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磨合定型为始于《鹊桥》,终于《分别》的六场次。

该剧获得第一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被评为建国50周年经典剧目,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2、《王小六打豆腐》

《王小六打豆腐》是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经典之作,历经数十载,久演不衰。它讲述的是腊月廿四一个平常百姓家打豆腐过年时发生的趣事。

小六将买豆子的`钱赌输掉了,老婆让买豆子回家打豆腐,他交不了差,只好装了一袋子的河沙滥竽充数。自然,豆腐就打不成了。

怕老婆的王小六,被老婆拽着耳朵,直叫唤的王小六就成了怕老婆的代名词!又好气又搞笑的王小六自此叫开。

3、《夫妻观灯》

黄梅戏的经典之作,正月十五,家住安庆怀宁大桥头镇的王小六夫妻和众邻居上街看花灯,只见人山人海,花灯各异,热闹非凡,在看灯的过程中发生了有趣的小插曲,整个戏欢歌载舞,表现了农民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情趣。

4、《打猪草》

《打猪草》是安庆黄梅戏的小戏,也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打猪草》由“二小”组成,人物是陶金花、金小毛,一个打猪草一个看竹笋。

陶金花在打猪草时.拔草用劲过大,不小心碰断了金小毛家两根竹笋,慌忙用草将笋盖上,这时,在树上看笋的金小毛看见了,认为她有意偷笋,踩破了她的篮子。

小姑娘哭着拉他去见妈妈,要他赔篮子。金小毛无奈,将舅母让他买盐的二百文钱赔她,她知道底细后不要金小毛赔了,说:“只要心意好,人好水也甜”,金小毛又把断了的竹笋一起送她,陶金花提不动,又帮着她送到家里。

一路上边走边唱盘歌《对花》,什么花都问遍了,终于回到家中,金花妈妈不在家,金花打了三个鸡蛋,泡一碗炒米招待小毛,小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5、《罗帕记》

《罗帕记》黄梅戏传统剧目之一,与《天仙配》、《女驸马》并称黄梅戏三绝。讲述举人王科举,娶妻陈赛金告老还乡陈老尚书之独生爱女。

陈赛金嫁时陪有祖传宝物金丝九龙罗帕。婚后一年,王科举赴京赶考,陈老尚书特追管家姜雄陪送前去。在花亭饯别之时,姜雄却趁机将罗帕盗去。

赴京途中投宿双合镇。姜雄调戏店姐,露帕引诱,谎说陈赛金与他有私情。并赠为罗帕以为信物,店姐不受其诱,姜雄事败逃走。店姐立即将其情告诉王科举。

科举怒返回家,令陈赛金取出罗帕宝,果见空盒无帕,盛怒斥妻,赛金虽已经身怀六甲,王亦将其赶出府门,并暗送休书与陈老尚书,害得赛金以遭父逐。

赛金走途无路野地生子,恰又飘流至双合镇。遇见店姐,店姐热情体贴地收留了这患难中的母子,并将其子抚养成人,陈赛金亦为富人帮工,挣得银钱供子求学,盼望儿子将来挣得功名好洗清她这不白之冤。

十八年后,王科举父子同科。科举又恰子锦龙治下为官,双合镇再演戏文。陈赛金冤情畅诉,王科举悔恨难生,王锦龙代母洗冤,最后在店姐的撮合下,全家团聚。

黄梅戏相约花戏楼3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

扩展资料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

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

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img]

天仙配是谁写的

现在看到的天仙配是陆洪非改编的。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卖身》,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黄梅戏的保留剧目之一,是首部以电影方式出现的黄梅戏。作品讲述了七仙女不顾天规,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伉俪,憧憬美好生活,最终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爱情故事。

1952年班友书等改编了《路遇》一折,将董永由秀才改为农民,将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为“思凡下嫁”;1953年陆洪非改编了全本,形成了《卖身》、《鹊桥》、《路遇》、《上工》、《织绢》、《满工》、《分别》七场戏;后来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磨合定型为始于《鹊桥》,终于《分别》的六场次。

剧本演变

《天仙配》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是根据东汉董永遇仙故事编成的,最先编人话本的是宋元时期《董永遇仙传》;最早编成杂剧的是元代,仅留下《路遇》一套《商调集贤宾》载于明郭勋所编《雍熙乐府》。

到了明代,在南方民间就出现过不只一个董永戏文的演出本。据传与安徽省青阳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顾觉宇的《织锦记》(又名《织绢记》《槐阴记》),该剧全本早已失传,只有《槐阴分别》作为戏胆分别载于明代有关青阳腔诸刻本。

改编过程

1951年11月,班友书完成了《天仙配》改编初稿:整理取消董秀才,还他劳动人民身分;对原本砍去前面父病、借银、卖身和后面的傅府招亲、中进宝状元、送子,也挖去中间的调戏、结伴、傅员外的善人形象等情节;初步确立了全剧框架,即辞窑、鹊桥、路遇、上工、织绢、满工、分别等七场;对原有曲白的原则是不必大动,只适当地剔糟取精,芟繁去芜,尽量保存其原有民间戏曲语言风格,少数地方略加压缩。后又经班友书、刘芳松、郑立松、王圣伟等加工。

1952年底,由王少舫、潘璟琍副主演的《路遇》在上海演出成功。

1953年5月,陆洪非根据胡玉庭口述本、安庆坤记书局刻本改编全剧,删去傅员外认董永为义子,董永与傅家小姐成婚等情节,“突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反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同时又删削了董父等十多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将全剧压缩成《卖身》、《鹊桥》、《织绢》、《满工》、《分别》七场,唱词大多新写。其中在《鹊桥》这场戏的表演形式上,乔志良运用京昆中的传统舞蹈,对原演出形式加以彻底改造,使之成为一出小型舞剧,这在黄梅戏传统表演中是没有的。9月,该改编本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排练,在安庆首演。

推荐下好看的越剧或者黄梅戏电影和电视剧

1948年《祥林嫂》

启明公司

原著:鲁迅 改编、导演:南薇 摄影:董克毅、董绍泳

演员:袁雪芬 范瑞娟 徐天红 张桂凤 吴小楼 项彩莲 张云霞

1949年《越剧精华》

文华公司

导演:桑弧 摄影:黄绍芬

包括:

范瑞媚、傅全香的《楼台会》;

徐玉兰、王文娟的《贩马记》中的《写状》;

袁雪芬,徐玉兰、筱小招、吴小楼的 《双看相》;

竺水招、戚雅仙的《卖婆记》。

1949年《相思树》

中国电影实验工厂

导演:程述尧

编剧:钟 泯 邵慕水

袁雪芬 魏凤娟 金艳芳 陈金莲 高剑琳

1950年《石榴红》

中国电影实验工厂

导演:韩义

编剧:沈默

徐天红 戚雅仙 焦月娥 高剑琳

1953年《梁山伯与祝英台》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徐进、桑弧 导演:桑弧、黄沙 摄影:黄绍芬

布景设计:胡倬云、张曦白

根据华东戏曲研究院舞台剧本改编

袁雪芬 范瑞娟 张桂凤

1958年《情探》

江南电影制片厂

编剧:田汉、安娥 导演:黄祖模 摄影:李生伟 美工:卢景光

演出:上海越剧院

傅全香、陆锦花

1959年 《西厢记》

香港文华电影公司

金宝花、张茵、高佩

1959年 《追鱼》

天马电影制片厂

改编:集体 导演:应云卫 摄影:马林发 美工:葛师承 副导演:丁然

演出:上海越剧院

徐玉兰、王文娟、郑忠梅、周宝奎

1960年《斗诗亭》

天马电影制片厂

编剧:胡小孩 导演:应云卫 摄影:马林发、任志新 美工:葛师承

演出:浙江越剧二团

根据浙江省越剧二团演出本改编

1961年《云中落绣鞋》

长春电影制片厂

1961年《王老虎抢亲》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导演:金庸

编剧:金庸

夏 梦 李 嫱 配 音 毕春芳 戚雅仙等

1962年《红楼梦》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金声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徐进 艺术指导:朱石麟 导演:岑范 摄影:陈震祥美工:胡倬云、张曦白

演出:上海越剧二团

徐玉兰 王文娟 金采风 吕瑞英 周宝奎 徐天红 孟莉英

1962年《碧玉簪》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导演:吴永刚 摄影:罗从周、彭恩礼 美工:张曦白 副导演:赵焕章 舞台导演:黄沙

演出:上海越剧二团

根据上海越剧院演出本改编

金采风 陈少春 周宝奎 姚水娟 钱妙花

1962年《三看御妹刘金定》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李萍倩

夏 梦 丁赛君 李 嫱 冯 琳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62年《柳毅传书》

长春电影制片厂

改编:南京市越剧团创作组集体,计大为、叶至诚执笔

导演:蔡振亚 摄影:吴国疆 美工:崔永泉、陈德生

演出:南京市越剧团

竺水招、筱水招、商芳臣

1963年《毛子佩闯宫》

珠江电影制片厂、香港鸿图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裘凤 导演:斯蒙 摄影:李生伟 美术:葛兴萼 副导演:黄丹彤

演出:武汉市越剧团

金雅楼、筱灵凤

1963年《金枝玉叶》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胡小峰

夏 梦 丁赛君 李 嫱 冯 琳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65年《烽火姻缘》

香港长城影业公司拍摄 上海越剧院配合

编剧:李萍倩

夏 梦 丁赛君 配 音 陈 琦 徐涵英

1974年《半篮花生》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半篮花生》创作组 导演:朱文顺 摄影:常彦 美工:汪滔

演出:浙江越剧团

1978年《祥林嫂》

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凤凰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吴琛、庄志、袁雪芬、张桂凤 导演:岑范、罗君雄

摄影:蒋锡伟 美工:胡倬云、谢棨前

袁雪芬、金采凤

1982年《花烛泪》

浙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胡小孩、谢枋、天方 导演:殷子、陈蝉

摄影顾问:石凤歧 摄影:龚国良蓖、周荣震 美工:骆德灏

演出:浙江越剧一团

1983年《莫愁女》

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张弦 导演:周予、吴秋芳 摄影:冯秉镛、单兴良 美术顾问:张曦白 美术:胡荣法

竺小招、林婷婷

1984年《五女拜寿》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顾锡东 导演:陆建华、于中效

总摄影:王启民 摄影:李俊岩 美术:徐振鹍

演出:浙江省小百花越剧演出团

董柯娣、徐爱武

1985年《绣花女传奇》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改编:包朝赞 导演:石岚

摄影:瞿金楼 美工:叶明楠

演出:浙江省杭州市桐庐越剧团

根据江南民间故事改编

1986年《桐花泪》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包朝赞 导演:沙洁 摄影:张珥 美术:秦柏松 副导演:史凤和

演出:杭州市越剧二团

1999《红丝错》

浙江省电影公司、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联合摄制

编剧:顾颂恩 导演:徐伟杰 摄影:瞿家振、李荣圣

2001年《唐伯虎》

茅威涛、何赛飞

2002年《醉公主》

中影集团、北京今古影视策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王云根、钱勇 导演:森岛 摄影:王健

2007年越剧电影

经典版《红楼梦》

主演:郑国凤 王志萍

交响版《红楼梦》

主演:赵志刚 方亚芬

总导演:韦翔东

越剧电视剧红楼梦 越剧电视剧孟丽君 越剧电视剧竹叶青青 越剧电视剧何文秀 越剧电视剧梁祝 越剧电视剧珍珠塔 1,《天仙配》

1955年6月—12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黑白片.

桑弧根据陆洪非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大会演出本改编;导演石挥,摄影罗从周,音乐顾问葛炎,作曲时白林,王文治;主演严凤英,王少舫.

电影剧本全片分为”鹊桥’,’路遇’,”织绢”,”分别”四场,将”卖身”,”上工”,”满工”三场以27个镜头,六句唱词分别纳入其他各场之中,因而将原唱词442句删改位178句.将”树上鸟儿成双对”男女声对唱由”路遇”之尾改置”分别”之首.将傅公子改为家院赵贵.

1956年3月,《天仙配》电影被文化部列为”新片展览周”影片之一.获”建国五周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56年6月起,先后在法国,意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埃及,瑞士等国的电影节上放映.至1959年底,正式输出蒙古,朝鲜,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斐济,加拿大,圭亚那,新西兰等国家.

2,《夫妻观灯》

1956年10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黑白纪录片.主演严凤英,王少舫.

3,《春香闹学》

1958年10月—11月,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黑白片.做为《安徽戏曲集锦》艺术片组成部分.

改编陆洪非,导演郭钧,乔志良;编曲时白林;主演潘璟琍,熊少云.

4,《女驸马》

1959年6月—10月,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摄制.黑白片.根据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同名舞台剧演出本改编.

改编陆洪非,导演刘琼,作曲时白林,主演严凤英,潘璟利,王少舫,张云风.

电影剧本将”绣楼”分为”绣楼”和”花园”两场,恢复原舞台剧本中删去的李兆廷被逼退婚,受赠,被诬等情节,增加冯素珍主仆离家出走途中及刘文举在”金殿’中的若干唱段.电影剧本共设334句唱词.

5, 《牛郎织女》

1963年6月—10月,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彩色片.

编剧陆洪非,金芝,完艺舟,岑范;导演岑范,摄影陈震祥,作曲时白林,方绍墀,主演严凤英,王少舫,黄宗毅.

本片摄制完成后在香港澳门放映,粉碎”四人帮”之后才在全国公开放映.

6,《槐荫记》》

1963年6月—10月,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与香港繁华营业公司联合摄制.彩色宽银幕片.剧本及音乐均按《天仙配》原稿拍摄,发行时改今名.

导演顾而已,主演董文霞,夏承平.

本片先在香港澳门放映,粉碎”四人帮”之后才在全国公开放映.

7,《红霞万朵》

1976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根据安庆市黄梅戏剧团舞台剧改编, 第一部黄梅戏现代影片,彩色片.”文革”中曾短期放映.

编剧刘云程等,时白林担任音乐顾问兼指挥,刘广慧,王少舫主演.

8,《小店春早》

197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彩色片,根据安庆市黄梅戏剧团舞台剧改编,”文革”中曾短期放映.丁同主演

9,《龙女》

1983年10月—1984年3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彩色遮幅式片.

根据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舞台剧《龙女情》改编,增加龙门祝寿场景,增加内廷诊病和金殿面试,鲤鱼精改名黑鲛.

改编丁式平,朱士轨,许成章;导演舒适,摄影陈震祥,作曲方绍墀,主演马兰,黄新德,吴亚玲,张辉,王少舫.

本片由文化部选定为”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新片展览”影片之一,1984年9月起全国公映.

10,《杜鹃女》

1984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根据安庆市黄梅戏二团舞台剧《慈母泪》改编,影片易名为《杜鹃女》。编剧:汪自毅 沙丹 ,导演:沙丹 主演: 郭霄珍,汪 静,张小萍.

11,《孟姜女》

1986年2月—4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彩色遮幅式片.

根据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同名舞台剧演出本改编.

编剧王冠亚,导演沙丹,作曲时白林,配器时白林,徐楠;主演杨俊,张辉.

本片只有110句唱词,唱腔优美,韵味隽永,道白采用普通话,是另一种样式的探索.1987年被选为参加新加坡首届”中国电影节”十部影片之一.

12,《母老虎上轿》

1986年,根据黟县黄梅戏剧团舞台剧《母老虎上轿》改编,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编剧余治淮,作曲徐志远,王毓琴,陈小芳主演.

13,《朱门玉碎》

198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根据安庆市黄梅戏剧团舞台剧《审婿招婿》改编,编剧汪自毅等,导演陈怀皑,影片易名为《朱门玉碎》.主演:丁同

14,《香魂》

1986年,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 主演:韩再芬,导演: 张鸿眉、王金声 编剧: 刘云程 摄影: 王文锡

15,《血泪恩仇录》

1990年,湖北第一部黄梅戏电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湖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导演杨世雄,

主演杨俊,张辉,作曲陈精根

16,《徽商情缘》

1995年,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电视台、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监制:陈发仁、王学平、吴钟谟;顾问:李准、沈培新;编剧:侯露;导演:王金夫;摄影:甘泉、张林;作曲:徐志远;指挥、配器:尚廷文;制片主任:陶其光;出品人:常小平;主演:韩再芬、李龙斌、黄新德。获中宣部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1996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

17,《生死擂》

2000年,省委宣传部,芜湖市委市 *** ,安徽电视台,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我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黄梅戏戏曲故事片,根据黄梅戏舞台剧《斛擂》改编,编剧金芝、草青,导演王好为,摄影李晨声、尹其武,作曲时白林、尚廷文;韩再芬,黄新德,董成,蒋建国,陈小成主演。

18,《山乡情悠悠》

2000年,根据安庆市黄梅戏一团舞台剧《柳暗花明》改编,赵媛媛,董家林主演,曾荣获2000年中国电影“华表奖”,安徽省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出品. 半把剪刀(电视剧:汪静)

春香闹学

打豆腐

打猪草

二月

桂小姐选郎(电视剧:韩再芬)

红楼梦(舞台剧:马兰、吴亚玲)

红丝错

皇帝告状

黄梅戏_孟姜女

黄梅戏《戏牡丹》--- 马兰

黄山情(电视剧:黄婉秋、黄新德)

家春秋

拉郎配(电视剧:李文)

梁山伯与祝英台(舞台剧:马兰、黄新德)

龙凤奇缘(电视剧:韩再芬、汪静)

龙女(电影:马兰、黄新德)

孟丽君(电视剧:韩再芬)

孟丽君(孙娟)

母老虎上轿

女驸马(电视剧:韩再芬 )

女驸马(电视剧:韩再芬)

女驸马(电影:严凤英)

女驸马(舞台剧:韩再芬)

女驸马(舞台剧:马兰 )

女驸马(舞台音配像:马兰配严凤英)

劈棺惊梦(电视剧:马兰、黄新德)

七仙女与董永(电视剧:汪静)

秦香莲(黄梅戏)

桃花女

桃花扇(电视剧:韩再芬)

啼笑姻缘

天仙配(韩再芬)

天仙配(严凤英、王少舫)

挑女婿

王熙凤与尤三姐

无事生非(舞台剧:马兰)

西厢记

戏牡丹,点大麦,补背褡

小辞店(电视剧:韩再芬、韩军)

严凤英(电视剧:马兰)

遥指杏花村(电视剧:马兰)

贞娘怨

郑小娇(电视剧:韩再芬)

京剧《三娘教子》唱词

京剧三娘教子主要角色

王春娥:旦

薛保:外

薛倚哥:小生

京剧三娘教子故事情节

明代,儒生薛广,往镇江营业。家中有妻张氏,妾刘氏、王氏。刘氏生一子,乳名倚哥。又有老仆薛保。薛广在镇江,适遇同乡人,以白金五百两,托带回家。不料其人吞没白金,购一空棺,停厝荒郊,以为薛广灵柩,回乡报知张氏等,举室嚎啕,使薛保运回灵柩安葬。后家渐衰落,张、刘不能耐贫,先后改嫁。三娘王氏深鄙之,誓与薛保茹苦含辛,抚养倚哥,送之入学,己则织布以易升斗之栗。倚哥在学堂被同学讥为无母之儿,气愤回家,遂不认三娘为母,语语挺撞,三娘怒不可遏,将刀立断机布,以示决绝。幸薛保竭诚劝导,母子始和好如初。

京剧三娘教子全场剧本

(王春娥上。)

王春娥(引子)守冰霜贞节为本,效寡居教子成名。

 (念) 可叹儿夫丧镇江,每日织机度日光。但愿我儿龙虎榜,留下美名万古扬。

 (白) 奴家,王氏春娥。配夫薛广,去往镇江贸易,不想命丧镇江,多亏薛保搬尸回来,可恨张、刘二氏,见儿夫一死,一个个另行改嫁。是我对天洪誓大愿,永不改嫁,抚养前房之子,取名倚哥,南学攻书去了。我不免机房织绢便了。正是:

 (念) 云雾不知天早晚,雪深哪知路高低。

 (二黄慢板)王春娥坐草堂自思自叹,

 思想起我儿夫好不惨然。

 遭不幸薛郎夫镇江命染,

 多亏了老薛保搬尸回还。

 奴好比南来雁失群无伴,

 奴好比破梨花不能团圆。

 薛倚儿好一似无弓之箭,

 老薛保好一似浪里舟船。

 将身儿来至在机房织绢,

 等候了我的儿转回家园。

薛倚哥(内白)走吓。

(薛倚哥上。)

薛倚哥(二黄原板)有薛倚在学中来把书念,

 怀抱着圣贤书转回家园。

 众学友一个个说长道短,

 他道我无娘亲好不惨然。

 因此上回家去——

(薛保上。)

薛保 (白) 这般时候,还不见东人回来,待老奴外面看来。

薛倚哥(二黄原板)与母争辩,

 又只见老薛保站立门前。

 (白) 参见薛保。

薛保 (白) 东人回来了。

薛倚哥(白) 回来呢。我妈呢?

薛保 (白) 你母亲在机房织绢。

薛倚哥(白) 带我去见。

薛保 (白) 且慢,随老奴后面用饭。

薛倚哥(白) 见过我妈,再吃饭。

薛保 (白) 你就要来吓。

 (笑) 哈哈哈……

薛倚哥(白) 就来的。

(薛保下。)

薛倚哥(二黄原板)听说是我母亲机房织绢,

 走上前施一礼儿见母安。

 (白) 参见母亲。

王春娥(白) 罢了。儿吓,回来了?

薛倚哥(白) 回来呢。

王春娥(白) 为何今日下学甚早?

薛倚哥(白) 先生不在学中,故而回来甚早。

王春娥(白) 那书来背。

薛倚哥(白) 妈吓,吃完了饭在背书。

王春娥(白) 背了书再去用饭。

薛倚哥(白) 要背就得背。

王春娥(白) 将脸朝外。

薛倚哥(白) 是。

王春娥(白) 背吓。

薛倚哥(白) 妈吓,我忘了书尾。

王春娥(白) 自有忘了书头,哪有忘了书尾的道理?

薛倚哥(白) 不错,忘了书头了。妈吓,你提我一句。

王春娥(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薛倚哥(白)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王春娥(白) “为……”

薛倚哥(白) 妈吓,咱们家里为什么?

王春娥(白) “为人谋面不忠乎?”

薛倚哥(白) 哦,“为人谋面不忠乎?”唬唬唬,香炉瓦灯唤唤呵唬。

王春娥(白) 往下背。

薛倚哥(白) 往下背。

王春娥(白) 叫你往下背。

薛倚哥(白) 叫你往下背。

王春娥(白) 咀。

薛倚哥(白) 咀。

王春娥(白) 指望儿在学中攻读,谁想儿在外面贪顽,贪顽不知紧要,岂不误了儿的青春年少。还不与我跪了。

薛倚哥(白) 要跪就得跪。

王春娥(白) 畜生吓!

薛倚哥(白) 畜生吓!

王春娥(二黄原板)小奴才不读书把娘气坏,

 有几个年幼人儿且听来。

 秦甘罗十二岁身为太宰,

 石敬塘十三岁拜帅登台。

 三国中周公瑾名扬四海,

 七岁上学道法人称将才。

 十三岁在东吴挂印为帅,

 烧曹兵八十三无处葬埋。

 那都是父母养非神下降,

 难道说小奴才禽兽投胎?

 (白) 也罢。

 (二黄摇板)手执家法将儿来打,

薛倚哥(二黄摇板)你打别人孩儿好不害羞。

 (白) 妈吓,你要打,生一个打,养一个打。你打别人的孩儿,好不害羞,好不害臊。

王春娥(白) 儿吓,这两句话,哪个教道与你?

薛倚哥(白) 饭也会吃,书也会念,这两句话,还不会说么?

王春娥(白) 话倒是两句好话,可惜儿太讲迟了。

薛倚哥(白) 你今天不打我,我还不说呢。

王春娥(白) 哎,天吓!

薛倚哥(白) 哎,地吓!白相去哉。

王春娥(二黄原板)小奴才一言问住了我,

 闭口无言王氏春娥。

 叫一声薛郎夫阴曹等我,

 等候了你的妻同见阎罗,

 我那薛郎夫吓……

(薛保上。)

薛保 (二黄原板)小东人下学来机房闯祸,

 好一似火上又把油泼。

(王春娥哭。)

薛保 (白) 哎呀!

 (二黄原板)三主母在机房啼哭闷坐,

 转面来问一声东人一个。

 (白) 东人。

薛倚哥(白) 干什么?

薛保 (二黄原板)你的母教训你非为之过,

 为什么将好言当作了恶说,

 东人哪……

薛倚哥(白) 你少管我们家里闲事。

薛保 (白) 嗳……

 (二黄原板)这才是养子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来师之惰。

 老薛保进机房双膝跪落,双膝跪落,

 (白) 三娘吓……

 (二黄原板)问三娘发雷霆却是为何?

王春娥(二黄原板)老薛保你不必苦苦哀告,

 三娘言来细听根苗:

 自古道养娇儿终身有靠,

 又谁知小奴才平日无故,半路途中,跌了奴一跤。

薛保 (二黄原板)劝三娘休得要珠泪双掉,

 老奴言来细听根苗:

 千看万看,看东人年纪小,

 望三娘念东人下世早,

 只留下这一根苗,必须要轻打轻责,饶恕他一遭,下次不饶。

王春娥(二黄原板)你道他年纪小,心不小,

 说出话来雅赛铜刀。

 自古道,人无有千日好,

 花开哪有百日姣?

 织什么机来把什么子教,

 (白) 也罢,

薛保 (白) 三娘忍耐了吧!

王春娥(二黄摇板)割断了机头两开交。

(王春娥哭。)

薛保 (白) 哎呀!

 (二黄摇板)见三娘怒冲冲把机头割断,

 吓得我老薛保胆战心寒。

 走上前来好言相劝,

 尊一声三主母细听根源:

 都只为老东人镇江命染,

 是老奴千山万水,万水千山,搬尸回还。

 (白) 老奴好恨!

王春娥(白) 恨着何来?

薛保 (白) 三娘,

 (二黄摇板)恨只恨张、刘二氏,他把心肠改变,

 一个个反穿罗裙另嫁夫郎。

王春娥(哭) 哎呀……

薛保 (白) 老奴好喜!

王春娥(白) 喜从何来?

薛保 (白) 三娘,

 (二黄摇板)喜只喜三主母发下洪誓大愿,

 你言道永不改嫁教训儿郎。

王春娥(白) 哎呀……

薛保 (白) 三娘不言,老奴明白了。

王春娥(白) 明白何来?

薛保 (白) 三娘,

 (二黄摇板)莫不是见那张、刘二氏心肠改变,

 你也要反穿罗裙另嫁夫郎?

王春娥(哭) 哎呀……

薛保 (白) 三娘你要走只管走,你要嫁只管嫁。

王春娥(哭) 哎呀……

薛保 (二黄摇板)留下了老的老,小的小,在沿门讨饭,

 我也要扶养他薛门中后代香烟,

 哦,哦,哦,好不明白的三娘吓……

王春娥(二黄摇板)我哭,哭一声老薛保,

 叫,叫一声老掌家。

 都只为小奴才下学甚早,

 我叫他拿书来背,他一字也不晓。

薛保 (白) 三娘就该打。

王春娥(二黄摇板)手执家法未曾打下,

 他,

薛保 (白) 他讲些什么?

王春娥(二黄摇板)他,他,他,他言道我不是他的亲娘。

薛保 (白) 三娘忍耐了吧!

王春娥(二黄摇板)啊啊啊……老掌家……

薛保 (白) 哦。

 (二黄摇板)听罢言来才知情,

 回头埋怨小东人。

 (白) 东人这里来。

薛倚哥(白) 干什么?

薛保 (白) 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薛倚哥(白) 你们两个人唱的半天,怎么我的不是?

薛保 (白) 你下学回来,一言冒犯你母亲,就该上前,领责才是。

薛倚哥(白) 什么叫“领责”?

薛保 (白) 就是挨打。

薛倚哥(白) 挨打疼不疼?

薛保 (白) 焉有不疼之理?

薛倚哥(白) 你晓得疼,你替我去挨罢。

薛保 (白) 哎呀,东人哪,去与不去,但凭与你。将老奴推倒在地,倘有不测,看你母子怎生得了?

薛倚哥(白) 哦吓,你的唱功不好,做功倒不错。你不要哭,我去就是了。

薛保 (白) 待老奴教道于你。

薛倚哥(白) 你教于我。

薛保 (白) 现有家法在此,顶在头上,跪在你母亲面前,你就言道:“母亲吓母亲,孩儿下学回来,一言冒犯母亲,现有家法在此,望母亲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打儿一下,如同十下;打儿十下,如同百下;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你母亲有爱子之意,她就不打你了。

薛倚哥(白) 这两句话我会呢。

薛保 (白) 东人回来。你母亲问你,就说你自己讲的,不要说老奴教道于你。

薛倚哥(白) 我晓得了。

 孩儿下学回来,一言冒犯母亲,现有家法在此,望母亲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打儿一下,如同十下;打儿十下,如同百下;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娘吓,你饶了我吧!

王春娥(白) 儿吓,你早有这两句话,免得为娘一场恶气。

薛倚哥(白) 娘吓,这话不是我会说的,是老薛保教与我的。

薛保 (白) 三娘,老奴跪下了。

王春娥(二黄 *** 眼) 老薛保你莫跪一旁立站,

薛保 (白) 多谢三娘。

王春娥(二黄 *** 眼) 骂一声小奴才细听娘言:

 (二黄原板)遭不幸儿的父镇江命染,

 多亏了老薛保搬尸回还。

 有为娘不改嫁为的哪个?

 都只为儿年小,他年老,儿小他老,他老儿小,无依无靠,娘心不安。

 (白) 也罢!

薛保 (白) 三娘教训了罢。

王春娥(二黄慢板)手执家法将儿来管,

薛保 (二黄摇板)老薛保向前忙遮拦。

 你要打将老奴责打几下,

 你,你,你,你要打我的小东人,老奴心酸。

王春娥(白) 呀!

 (二黄摇板)老薛保只哭得我心好惨,

 他主仆的恩情重如山。

 走上前来用手搀,

 (白) 儿吓,

 (二黄摇板)从今后读书不要贪玩。

薛保 (白) 着吓!

王春娥(二黄摇板)我的儿好好的把书来念,

薛保 (二黄摇板)要做高官有何难?

王春娥(二黄摇板)但愿得我的儿鳌头来占,

薛保 (白) 三娘,

 (二黄摇板)三娘教子万古传。

王春娥(白) 薛保,我儿,来吓。

(王春娥、薛保、薛倚哥同下。)

更多画绢 歌词(织绢原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