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二)

上一篇读书笔记已经分享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前五章,以下将继续分析伊格尔顿对于其他五个西方反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诘难。

六、驳马克思主义机械唯物论

1、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他认为除了物质,什么都不存在。他对人类精神层面毫无兴趣,认为意识仅仅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他极端蔑视宗教,认为道德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完全无视人性中那些可贵的东西,将人简化为被动地受客观环境所左右的物质材料。马克思对人性的认识如此冷酷,也就不难理解斯大林这样的马克思主义信徒们犯下的暴行了。

2、伊格尔顿之辩:

关于客观与主观

对马克思而言,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应该是人类的真实属性,而不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某种模糊的理想状态。我们首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并且具有形体的存在。其他的或可能的属性都不能脱离这一基本事实。 人体就是一种物质客体,部分属于自然,部分属于历史。(与白菜、煤桶不同,人体具有超越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它有能力改变自身处境;另一方面,它也能把自然转变为自身的某种延伸,这就是我们所知的文明,也是人类意识的体现。

马克思强调人类的能动性。无论人类有什么别的属性,人首先是能动的,人类通过改变周围环境而实现自我的改造,人类并非历史、物质、精神的附庸,而是具有自主能动性,能够创造自身历史的生物。同时,马克思认为,人类认识的客体并非永恒不变或既定的事物,而更有可能是人类自身历史活动的产物。虽然自主能力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但是历史上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行使这一能力,他们根本没有条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异化”:我们忘记了历史是我们创造的,反而逐步被历史所控制,犹如被一股异类的力量所操纵。)

实践显然是物质的,但是不可分割的一面,它也是有意义、有价值、有目标、有主观动机的。实践活动正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

关于精神与物质

马克思认为,所谓的“精神”是艺术,是友谊,是乐趣,是同情,是欢笑,是 *** ,是反抗,是创造力,是感官的愉悦,是正当的愤怒,也是丰盈的生命力。这些精神活动都与人的身体密切相关,而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人类就是这样一种存在。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只要看看人的身体,便可知晓灵魂的模样。”语言这一身体活动,将“精神”体现得尤为明显,语言是精神或人类意识的物质体现。意识需要大量的物质铺垫,在真正获得理性之前,许多事情都必须到位。(我们只有先填饱肚子,才能思考,“吃饭”一词足以一系列与社会生产方式有关的问题。

思想跟世界紧密相连。它不仅仅是现实的“反映”,其自身也是一种物质力量。比如马克思理论不仅仅是对世界的评论,也是一个改变世界的工具。——马克思的“解放理论”。这些理论将事物的现状与其可能的状态联系在一起,不仅描述了这个世界的现状,并且同时改变了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而这将有助于我们改变现实。“哲学家们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如果没有解释世界,何以改变世界?解释世界的能力难道不是政治改变的开端吗?(故伊格尔顿认为不应完全相信马克思的此观点)

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否为一种错误的二分?社会存在意指我们做的事情,这肯定已经涉及意识;意识与社会活动并非水火不容。(不可能在无意之中投票、接吻等)人的实践行为就是意识的体现或者化身;但是物质存在比意义和思想更为基本,意义和思想可以用物质存在的角度来解释(包括三层意涵)——思考对人类而言是一种物质必须;真正经得起考验的思想往往就来自于我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所提及的意识是诸如法律、科学和政治这类比观点和价值更加正式的概念体系,而这些思想形式最终是由社会现实决定的。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者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层面,相反,两者之间存在大量互动。上层建筑(政治意味)源自经济基础,同时也为经济基础的持久存续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还存在许多既属于经济基础,又属于上层建筑的机构,如美国的重生教堂、美国部分大学等。也有无数的事物既不属于物质生产,也无法归为上层建筑,比如语言、 *** 、金星、悔恨、北约克郡高泽地。——马克思主义并非蕴含一切的终极理论。

关于道德与人性

唯物主义者并非是没有灵魂的生物,或者说,如果他们真的没有灵魂,那也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是唯物主义者。(分析马克思这个人对人类事业的热情)

马克思是一个道德思想家。马克思曾经计划写一本伦理学的书。马克思经常谴责道德规范,严格地讲,马克思谴责的不是道德,而是道德主义。——将某种被称为“道德价值”的事物从整个历史语境中剥离,并将其抽象化,得出一种绝对的道德判断。道德并非意味着法律、义务、守则和禁令,而是如何以最自由、最完整、最能实现自我的方式生活的问题。对于马克思而言,道德的终极内涵在于如何享受自我。但是他也认识到没有人能脱离社会孤立生活,道德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政治。

七、驳马克思主义阶级痴迷论

1、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最为过时之处在于它对阶级的无聊痴迷。马克思主义者似乎没有注意到,自马克思写作的那个年代以来,社会阶级的图景已变得面目全非。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者幻想会给我们带来社会主义的工人阶级,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生活在一个阶级越来越不重要的社会世界里,流动性越来越大,在这里谈阶级斗争就如同谈论在火刑柱烧死异教徒那样不合时宜。革命工人和戴着大礼帽的邪恶资本家一样,都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凭空想象。

2、伊格尔顿之辩:

阶级的定义?

阶级之于马克思,就如同德行之于亚里士多德,并不是“你感觉如何”,而是“你在做什么”。阶级问题谈论的是你在某一特定生产模式中所处的位置——你是奴隶、农民、佃户、资本拥护者、融资者、劳力出售者,还是一位小业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并不是以风格、地位、收入、口音、职业或者墙上挂的是鸭子还是名画来定义的。(“阶级优越论”这一奇妙的美国概念,似乎在暗示阶级就是一个态度问题)

为什么马克思痴迷于阶级概念?

唯有通过阶级,才能战胜阶级。如果说马克思痴迷于阶级概念,也只是因为他想摆脱阶级。马克思本人将社会阶级视为“异化”的一种形式,把人简单地称为“工人”或“资本家”实际上是用一种模糊不清的类别埋没了他们的独特个性,但这是一种唯有从内部才能消除的异化。唯有深刻地认识并承认阶级的存在,而不是虔诚地希望其主动消失,才有可能将其摧毁。

为什么是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的“掘墓人”。工人阶级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面在于,他们在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中所处的位置。(唯有那些身处体制内部,熟悉其运作,被体制组织成有技术和政治意识的集体力量 ,虽为体制的成功运行不可或缺,却可以通过推翻现有体制获得 实在利益的人,才能成功接管它,并本着每个人的利益的目的来运营它。)

工人阶级是全人类解放事业的传播者。工人阶级创造了社会秩序(资本主义),但是它并没有在这个秩序内找到真正的代表,其人性一面也没有完全获得承认。它发挥了作用,但又一无所有,既具体又普遍,既是市民社会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种无关紧要的事物。将工人阶级重新纳入社会秩序之中,需要进行激烈和破坏的重建,而它一旦掌权,并能够以更加正面的意义消解当前社会,个体终将摆脱阶级社会的束缚 ,而能够自由发展。就这个意义而言,工人阶级是“普遍的”,因为在寻求自身转变的处境时,它能够拉下整个阶级社会肮脏的帷幕。

工人阶级真的消失了吗?

工人阶级并非总是手持大锤的壮汉。最早的工人阶级并非蓝领男性工人阶级,而是古代下层社会的妇女。(“无产阶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后代”,意指那些过于贫困,除了子宫并无以报效祖国的妇人)如今,第三世界的血汗工厂和农业劳动中,最典型的无产者依然是女性。(商店文职、家庭佣工等)。

并非只有体力劳动者才算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包含所有被迫向资本出售劳动力,在压迫性制度下苦苦挣扎,几乎完全没有能力改变自身劳动条件的人。他们通常没有熟练技术、工资少得可怜、工作毫无保障、对劳动过程几乎没有发言权。比如下层白领工人、技术工、文员、行政人员。

在生产力的大力发展的今天,人依然需要从事又脏又累、令人厌烦的工作。服务业不仅包括高档厨师和哈雷街的前台接待,还 *** 头工人、垃圾处理、清洁和餐饮等部门的劳动者。就工资、控制和劳动条件而言,服务工人几乎与制造业工人没有任何差别。

随着技术和行政管理行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之间的界限变得日趋模糊。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被无产阶级化,产业工人阶级的某些分支也被再次无产阶级化。许多传统上被归为中下层阶级的人士(教师、社会工作者、技术人员、记者、中层文书和行政人员)承受的管理纪律压力日益趋紧,进而被卷入无产阶级化的浪潮。

工人阶级的消亡被夸大化了。如果认为阶级的问题只不过是工厂主穿着长礼服而工人穿着连体工作服,未免因太流于表面而显得十分愚蠢。

八、驳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论

1、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者倡导暴力政治行为。他们拒绝温和渐进式的变革进程,而选择血腥和混乱的革命。一小撮暴动者将揭竿而起,推翻政权并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大多数人。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民主制度势不两立的原因之一。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把道德蔑视为一种纯粹的意识形态,因此根本不会因为他们的政治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而感到不安。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无论多少生命可能会在这一进程中逝去也在所不惜。

2、伊格尔顿之辩:

天鹅绒革命和暴力革命

天鹅绒革命和暴力革命都是革命可能的形态。(“天鹅绒革命”狭义上是指捷克斯洛伐克于一九 *** 十一月(东欧剧变时期)发生的民主化 革命。从广义上讲,天鹅绒革命是与暴力革命想对比而言的,指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实现了政权更迭,如天鹅绒般平和丝滑)1916年的柏林起义伤亡很少,却使爱尔兰的一部分地区获得了独立;1917年的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也并没多少流血牺牲,苏联就轻易地解体了。这些其实是因为一般民众对起义者的支持形成了压倒性力量,而旧 *** “只是被轻轻推了一把就灰飞烟灭了”。

马克思并不以暴力程度为标准来定义革命,也并不认为只有举国动荡才是革命应有的状态。革命者并不反对改良,革命者也不会拒绝社会民主。俄国是以一种渐进精神来终结诸如市场经济、私有制等这些旧秩序的;一场革命通常需要长期的酝酿,最终也许历经百年才能实现目标;夺取政权只是朝夕之功,但是整个社会传统、制度、情感习惯的转变是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 。只有极左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偏向于走革命的道路,不是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如此极端,革命者 大多也都是改良的拥护者,只不过革命者是以一种更长期、更为极端的眼光看待改良,当改良达到一个极限之后举步维艰,就造就了改革的转折点。革命者也并不反对民主,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实现最终目标,方法越多越好。

暴力革命的原因

只有当现实已经惨淡到人们可以接受激烈变革所带来的弊端之时,革命带来的未来才会成为人们所憧憬的未来。例如列宁的布尔什维克起义,受到残酷压榨 、处于半饥饿状态 的百姓接受革命,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心满意足、社会地位优越的人不愿意发动革命,没有希望的人们也不愿造反。一般的百姓只要对当下的社会抱有一丝希望,就极度反对变化,只要社会还能给公民留下一点点可怜的盼头,他们为什么要放下自己所拥有的,冒险跳入一个完全未知的未来呢?

革命通常伴随着暴力,因为有产阶级往往不会拱手让出自己的特权。马克思主义革命不是政变,更不是自发的不满情绪的爆发,而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过程。如果慌乱的当局用恐怖的手段镇压革命,革命也可能会暴露出其血腥的一面。极端情况下使用暴力被公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不过这种攻击行为必须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的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就是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与盟友一同推翻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马克思视工人阶级为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大的阶级,所以社会主义革命也是多数人的运动,而非少数人的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必定是民主的革命,统治阶级是非民主的少数派,而革命所不可或缺的广大群众就是 *** 滥用武力的最可靠壁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越是成功的革命越会表现出平和。

多数西方人称自己是反革命的,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反对某些形式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而偏爱另一些形式的革命而已(全球战争、殖民掠夺、种族灭绝——法西斯国家)。绝对的和平主义者是没有道德底线的。(老师与持枪逃犯的例子)革命不是一列失控的火车,而是一个紧急制动装置。

九、驳马克思主义极权国家论

1、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全能型国家。废除私有制之后,社会主义革命者将借由专制权力实施统治,这种专制权力将会终结个人自由。在马克思主义已经付诸实践的那些地方,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并且没有任何理由指望将来会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之一,就是人民听命于党,党听命于国家,而国家听命于一个怪兽般的独裁者。自由民主可能并不完美,但是至少比因为敢于批评一个残酷的专制 *** 而被关进疯人院更可取。

2、伊格尔顿之辩:

马克思的“国家”

马克思反对国家,其实他期待着国家消亡的日子。他反对的国家是作为暴力工具的国家,是一种“异化”力量(国家这个至高无上的实体,把人们决定自己生活的能力收归国有,并代表人们来完成,还号称为“民主”);而不是以中央管理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国家理念。《资本论》第三卷中始终贯穿着一个理念:日常行为源自所有集体的本性,国家作为一个管理的主体仍将存在。他在《 *** 宣言》中写到,共产主义之下的公共权力会失去其政治属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国家才会消亡,应该废除的是那些为统治阶级提供支持的特权,“国家公园”、“国家剧院”、“驾驶员考试中心”这样的机构则仍然存在。

国家是暴力的。但暴力为谁服务?国家并非一种中立的政治组织,会小心翼翼、公正无私地处理社会上的利益冲突,国家存在的意义就是保卫现存的社会秩序,管束试图改变它秩序的人,如果这种秩序天生就含有不公正性,国家也会出现相应的不公正 ,相信国家的公正无私是一种过度乐观。但是 我们有利于相信,人终有一天能和国家和平共处。国家可以变成一种有益的强大力量。

国家仍存在于社会主义,只有超越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时候,强制性国家才会让位于一个管理机构。

人民自治 ***

民主应该落脚于本地化、大众化,应该贯穿于整个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民主不应该仅仅存在于政治生活之中,还应扩展到经济生活中去。这就意味着需要一个真正的自治 *** ,而不是仅仅将 *** 事物托付给政治精英。马克思设想的是一个公民自己统治自己的国家,而不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国家。

国家不再是“异化”的力量 ,取而代之的是人民自治 ***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人民自治 *** 的主要模式:从前由国家履行的职责现在由公社社员代替,公社的议员大多都是劳动者,他们被人民选出,也能被选出他们的人民罢免;公共服务靠劳动者的工资运转,常备军被取消,警察直接对公社负责;神父从公共生活中消失,教育机构对一般民众开放,且再也不会受到教会和国家的干预;公社打算取消私有财产,实行共同协作生产。

“无产阶级”专政并没有超出人民民主的范畴。“无产阶级”专政就代表着多数人的统治。“专政”一词,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和现在所指会有所不同,马克思使用“专政”这个词来定义人民自己成立的 *** 。

马克思并不反对“权力”

关于权力最根本的问题是权力究竟是在为什么物质利益服务。马克思认为政治权力需要放在广阔的历史环境中来审视。马克思拒绝将权力“具体化”,他从不脱离社会环境孤立地看待权力。权力自身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拥有权力会使人使人变得更加醉心于控制和占有。即使没有特定的目标,手中掌握权力的人也会乐于展示其强大的力量,并且这种权力的使用往往超过实际需要的合理限度。(莎士比亚《暴风雨》中,温顺的爱丽儿是普洛斯彼罗力量的代言人)

权力概念本身也经历了革命的洗礼。在今天的伦敦和1871年的巴黎,“权力”这个词的含义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权力最富有成效的模式就是自我管理,民主则是集体践行这种能力。

十、驳马克思主义地位边缘论

1、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过去四十年中,所有最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女权主义、环保主义、族群政治、动物权益、反全球化以及和平运动,这些运动已经代替了马克思主义过时的关于阶级斗争的承诺,代表的是把马克思主义远远抛在身后的政治行动主义的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些运动的贡献微乎其微,并且是令人沮丧的。政治左派确实依然存在,但是它只适合于后阶级和后工业化的世界。

2、伊格尔顿之辩:

马克思主义充实了女权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妇女解放与阶级社会的终结是密不可分的(恩格斯取了一位工人阶级姑娘)。二十世纪早期,只有共产主义运动讨论性别问题。正如米歇尔·巴雷特所说,“并不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者仍然认为,没有哪一种批判思想对妇女压迫问题的观点能像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那样一针见血。”

马克思主义是反殖民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二十世纪的整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都是反殖民运动最强大的动力源泉,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传播民族平等理念的寥寥数人几乎全都是共产主义者。二战后大多数非洲民族主义的来源都是马克思主义或者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为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支持,还坚决否认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发展道路,为他们指明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早年的马克思对殖民主义持肯定态度,这不是因为他喜欢看到一个民族被另一个民族践踏,而是认为殖民主义也有其进步意义,这是一种“目的论”的思想,认为殖民主义能够给那些“未开化”的地区带来现代性因素,进而为实现社会主义做好铺垫。即使如此,马克思也谴责“野蛮”的殖民统治。马克思支持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他将殖民者轻蔑地成为“文明贩子”,他纠正了自己早期的沙文主义错误,倡导被殖民民族都要团结进行解放斗争。

马克思预见了现代环保主义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地球是我们存在的首要条件,也是一切人类事物的基础。他坚持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并非孤立的劳动或者生产,而是自然。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也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其中;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主宰,是在于我们比其他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马克思清楚资本主义对自然资源的短期掠夺和长期持续生产之间的冲突。他反复强调,经济的发展不应该牺牲我们的后代赖以生存的自然和地球。毫无疑问,如果马克思还活着,他肯定会走在环保主义运动的最前线。由于资本积累这一反社会的天性驱使,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生态遭到破坏,资本主义也可以忍耐种族和性别平等,但它的本性决定它绝对不会实现和平,也不会尊重物质世界(核战争、环境灾害)。

十一、结论:马克思是一位被严重曲解的伟大思想家

他对人抱有热情的信念。

他没有时间去设想一个完美的社会。

他希望看到的未来是多样化而不是整齐划一的。

他从未宣传人是历史无助的玩物。

他敌视国家,并把社会主义视为民主的深入。

他认为有的革命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取得胜利,也不反对社会改革。

他关注的群体不仅仅只有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阶级。

他并主张将社会分为两个明显对立的阶级。

他没有盲目地崇拜物质生产,他的理想在于休闲而不是劳动。

他关注经济,也只是为了削弱经济对人类的控制力。

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与人类的道德和精神理念完全符合。

他在在自然和环境问题上有着超越时代的惊人观点。

他的理论为妇女解放、世界和平、反法西斯战争与殖民解放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笔者提示,要批判地看待“主义”,“主义”意味着“唯一化”、是值得慎思的。

更多《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读书笔记(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