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经常演抗战剧的日本演员(常演抗日剧的日本演员),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经常演抗战剧的日本演员(常演抗日剧的日本演员)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经常演抗战剧的日本演员(常演抗日剧的日本演员)

推荐一本小说,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

这本小说可以说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平城沦陷之后城内小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尤其是书中对主角祁瑞宣的很多心理刻画也让人很有触动。

读这本小说你也可以思考一下李四爷和白巡长算不算汉奸。

或者简单一点考虑,一个开饭馆的,日本人进来吃饭,他给日本人服务了,他是汉奸吗?一个拉黄包车的,日本人要坐车,他给日本人拉车了,他是汉奸吗?还有《红高粱》里面日本人在高密县征粮,老百姓们谁愿意把粮食交给日本人?但还不是一个个都交了?他们也都是汉奸吗?即便是我党组织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附近的老百姓们面对日本人还是不得不虚与委蛇,小心应酬。《沙家浜》里面的阿庆嫂,面对伪军到来,还是得端茶递水赔笑脸,见机行事。

什么人是汉奸,冠晓荷是汉奸,刁德一是汉奸,这种人才是坏透了,舔着日本人,坑害自己的同胞。但是京剧演员给日本人唱戏,那是小老百姓的无奈,再说他们唱个戏还能做出什么坑害同胞的坏事呢?

有人说梅兰芳怎么就能做到“大义”呢?我很敬服梅先生的气节,但是不可能以这个标准要求所有人。就比如日本人进村了,进村第一天就有村民张三站出来激烈反抗,杀了个小鬼子,然后一家人全部牺牲了。这是烈士。像这样的,张三的气节是不是很值得钦佩?但是你能说其他村民苟活于日军 *** 之下就都是汉奸吗?大多数老百姓不都是这样苟活过来的。他们当然憎恨侵略者,他们肯定愿意支持国军,支持八路军,期盼着早日结束战争,但面对日本人他们有什么力量反抗?

梅先生的气节,就像上面举到张三的例子一样,值得称颂。但是梅先生也没有玉碎,因为他不是普通的小老百姓。

一是因为他是京剧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也是名声在外的东方艺术家,抗战爆发之前就曾到过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在各国引起一时轰动。日本的电影公司请他拍影片,苏联人派专机接他去莫斯科唱戏,美国的各大报纸给他做宣传,高尔基做过他的观众,泰戈尔跟他一起讨论艺术。这样的人,就算他不愿给日本人唱戏,日本人会轻易杀死他吗?其他名角儿,有谁出过国吗?谁有梅先生这样的影响力能够让日本人不会轻易动刀子吗?

二是因为梅先生有经济实力,不唱戏,不挣钱,宅在家里吃积蓄也不怕饿死,当然日子会过得拮据很多。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财力。甚至可以说除了梅先生,其他唱戏的没有第二个人有这么雄厚的财力。他全家逃到香港,在香港躲过了华北的战火纷飞。这成本有多高不需要说明。他如果一直留在北平,从38年开始就拒绝为日本人唱戏,你猜他能不能一直坚持到抗战结束保持性命无虞?

我所知道的从日本占领东北开始坚持到1945年,中间百分百没有唱戏挣钱的,雪艳琴算一个。她是四大坤旦之冠,原名黄咏霓, *** 人,黄世骧的母亲。有其他这样的有骨气的例子,欢迎评论补充(肯定还会有,但肯定也没几个)。不妨看到这篇回答的人也回忆回忆还有没有其他人。

我看有人还拿马连良说事。马连良去东北演出那一次,本来是去给筹建-奉天文化学校-捐款义演的,结果日本人得知消息,被日本人逼着给拉去了,生生给安了个“华北文化使节”的名。马先生赴东北演出的所有义演收入全部捐出去给筹办学校了,后来学校钱不够,马先生还自己掏腰包贴补了一大笔钱。这个学校由东北的 *** 教育家张子文先生创办,在日军占据东北时期坚持私立办学,坚持汉语授课,拒绝日语皇民教育,解放后成为沈阳 *** 中学,至今是沈阳的重点高中。

还有慰问志愿军要钱的事。当时梅先生是国营剧团的,有编制的,拿国家工资的,去给志愿军唱戏是他的工作。马连良是个私营剧团的个体户,自己主动报名要去慰问志愿军,也是满腔热情,不是领导拉他去的。他要是一心只想赚钱,去唱给北京城的老百姓还怕卖不出去票?那唱一场绝对比唱给志愿军赚的多。只能说他这人没有觉悟,傻乎乎地以为会“照例给钱”,唱完还问问报酬多少。旧社会给皇宫里唱戏要给钱,给军阀唱戏要给钱,给什么权贵富商唱戏也给钱,给普通当兵的乃至贩夫走卒唱戏也给钱,他哪能觉悟到新社会慰问“最可爱的人”是zz任务,不能提钱。

更多经常演抗战剧的日本演员(常演抗日剧的日本演员)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