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美国《 *** 》网站11月29日刊登题为《2018年十佳图书》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1、《不对称》(作者:莉萨·哈利迪)
在《不对称》一书中,看似毫不相干的上下两部分借由令人震惊的结局连接起来。上半部分“荒唐”是一个爱情故事。女主人公爱丽丝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图书编辑,有志于成为作家;年事已高的男主人公埃兹拉·布莱泽是才华横溢的小说家,一定程度上以菲利普·罗思(美国作家,代表作《再见,哥伦布》——本网注)为原型。下半部分“疯狂”讲述了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被扣押的伊拉克裔美国经济学家阿马尔·贾法里。哈利迪行文干净利落,如同W·G·西博尔德风格的新闻报道。这是一部读起来就像出自著名作家的小说,既是违背道德规范的真人真事,又是一部思想力丰富、带有政治意味的“超小说”。
2、《伟大的信徒》(作者:丽贝卡·毛考伊)
毛考伊的这部感人至深的小说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芝加哥和2015年恐怖袭击事件前后的巴黎为背景,通过艾滋病的流行和一个母亲寻找女儿的过程来探讨一些问题。她对一群病友的描述传达了艾滋病流行最初年代的恐怖和悲剧,并追踪了其在数十年间造成的后果。小说在布克奖和国家图书奖评选中均表现不俗。
3、《完美保姆》(作者:莱拉·斯利马尼)
本书曾荣获龚古尔奖,读者在这个令人不安的警世故事一开始就知道,招人喜欢的保姆杀害了由她照顾的两个孩子,但这部家庭惊悚小说的不寻常之处在于作者对一个母亲和她请来的保姆之间特殊关系的深刻剖析。斯利马尼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入木三分,她还提出了令人痛苦的主题:家长对保姆不应有的要求、种族和阶级紧张气氛。在这本情节曲折的小说中,只有一件事是明明白白的:孤独会把人逼疯。
4、《好了,好了》(作者:汤米·奥林奇)
奥林奇的处女作是关于身份认同及其破碎替代品的深入思考,是对经过了时间过滤的谎言及贫困和城市生活的深入思考。本书由一个个短小章节组成,叙事者是一群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的美国印第安人,他们要前往参加帕瓦仪式。他们都像乔叟笔下人物一样走在朝圣路上,又像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一书中那样举家跋山涉水。这部小说描写了他们的冒险旅程,时而风景如画时而平淡乏味,现实中的此时此刻让人感到时光停滞。
5、《华盛顿·布莱克》(作者:埃西·埃杜吉安)
本书充满共情与想象,还荣获加拿大2018年吉勒奖。故事在奴隶制晚期英属巴巴多斯的一个糖料作物种植园拉开帷幕,作者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新世界:在这里,人们乘坐热气球上天、潜入神秘的海洋深处、徒步穿越北极。最大胆的是,在这个世界里,白人奴隶主的弟弟和年轻的黑奴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埃杜吉安以细致精巧而生动流畅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探索与发现的奇妙故事。
6、《美国监狱》(作者:沙恩·鲍尔)
鲍尔在2014年搬到路易斯安那州农村,假扮保安到温恩管教中心卧底,那是一所私营监狱。四个月后,他的真实身份被发现。但事实证明这段经历足以让他为《琼斯》月刊撰写一篇揭露性文章,他因此获得国家杂志奖并受邀向华盛顿的 *** 官员们汇报营利性监狱存在的问题。在本书中,鲍尔把他的文章拓展成了一份不容忽视的全面分析。他的书是一份详尽的恐怖目录,从历史先兆——南北战争后南方监狱把犯人租给公司充当劳役的囚犯租赁做法——到一个数十亿美元产业里猖獗的暴力、疏忽与无能行径。
7、《受教育者》(作者:塔拉·韦斯托弗)
韦斯托弗撰写回忆录充满了勇气和自我创新。她是兄弟姐妹七个中最小的,在爱达荷州长大,一家人为活命而挣扎,从来没用过电。她连出生证明都没有,上大学之前甚至没进过学堂。被录取并非顺理成章:在家里,读书意味着学习《圣经》和《摩门经》,她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帮父母干活儿。她的母亲是一名没有执照的助产士,偏执多疑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废旧金属收购站。韦斯托弗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战胜困难的过程。她后来获得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学位,因冒有巨大风险,导致了她与家人疏远。本书证明了一种不可抑制的求学渴望,就算是对她的奖励。
8、《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作者:戴维·W·布莱特)
这是关于一个不朽人物的不朽之作。魅力非凡的道格拉斯可以和林肯相提并论。布莱特写出这样一部资料翔实、形象饱满的传记是他毕生研究的结果。道格拉斯本人曾写过三部自传,讲述他从奴隶成为19世纪最伟大人物之一的经过,但布莱特的作品比这其中任何一部自传都要全面,以道格拉斯无法或不愿采用的方式讲述了他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其结果是,本书可能会是未来若干年里的最权威记述。
9、《如何改变心智》(作者:迈克尔·波伦)
波伦以饮食伦理学著作闻名,该书是他迄今为止推出的最为私密的一本书——这要求他在读者的众目睽睽之下服致幻药。他探讨了迷幻剂的历史和科学性,讲述了社会对这些药物关注的变化。本书的 *** 是他剖析迷幻体验的神秘与灵性。当控制自我的那部分心智逐渐消失时,我们会对自己有何认识?
10、《小人物》(作者:莉萨·布伦南·乔布斯)
布伦南·乔布斯成长过程中穿梭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情绪多变、穷困潦倒的艺术家母亲居无定所的世界;和冷酷无情、财富日增的父亲史蒂夫·乔布斯的奢华世界。她对双亲的形象刻画令人难以忘怀,以栩栩如生的细节描述再现了她在帕洛阿尔托度过的忧伤童年。她的回忆录里充满超乎寻常的亲昵,她的文字具有独特的文学感性。不过,归根结底,是她将乔布斯描绘成一个常有情感疏忽和冷落行为的人,这让本书显得辛辣犀利。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