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长城汽车究竟是怎么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的呢(长城汽车是怎么来的),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长城汽车究竟是怎么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的呢(长城汽车是怎么来的)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长城汽车究竟是怎么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的呢(长城汽车是怎么来的)

​目录

保定地域限制,人不愿意去。

看一个车企未来的发展趋势,从优秀人才的流动趋势上就能看出来。短期看营销,长期看人才。

保定本身是一个地级城市,对人的吸引力太差。大部分人一听工作地点是保定,直接就把长城的工作机会pass掉了。

长城的军事化管理、非常严重的加班文化以及大小周制度,都让本来对长城有一些好感的人员望而却步了。听我的同学说,长征现在军事化管理没有那么变态了。但是,怎么说呢?打开招聘网站,工作论坛,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关于长城的负面消息,任谁头铁也不敢去长城冒这个险。

就算有的河北人,有心想回河北发展,看到这些负面消息也打消了念头。我在南方的车企里见到好几个河北人,他们是为了回河北发展从这个车企跳去长城,工作了一年以后,实在受不了又回来了。我当时就感叹,难道北方的企业管理水平真的跟南方的企业差别这么大吗?长城真的是传说中的没人权、一言堂吗?说实话,我本身也不太敢亲自过去验证一下。

我之前看到过一个说法。看一个车企未来的发展趋势,从优秀人才的流动趋势上就能看出来。短期看营销,长期看人才。当我看到那么多优秀的985、211的毕业生毕业以后选择了比亚迪,吉利或新势力,反观长城对优秀人才的吸引真的差一个层次,这些差距会在近几年以后显现出来。

我不是说一定是985211的毕业生优秀,其他学校就没有优秀的毕业生。但是这是一个概率问题,985、211里优秀的毕业生占比肯定大。造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单纯靠少数优秀的人是无法完成的。

不仅招人质量上有差距,在长城变态严苛的管理制度下,好多优秀的员工受不了,直接离职了。这也造成了人员的流失。

校招过来的员工培养成才之后,就跳槽;社招人员不愿意去,造成了长城现在的人才困境。

产品没有延续性,不能形成传承

长城旗下的哈弗、魏牌原来一直是数字系列,哈弗车型有H1、H2、H3、H5、H6、H7、H9, 魏牌 vv5 、vv6 、vv7。

长城的野心是做中国SUV的领导者。上面哈弗魏牌的产品序列。已经是一个比较齐全的产品矩阵。

如果能够延续下去,不断升级迭代,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可是后来为了响应长城的“多品牌”战略,号称要实现“一车一品牌一公司”的森林式生态理念。

于是哈弗和魏牌品牌失去了数字命名的传承,多了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哈弗旗下大狗、初恋、神兽、酷狗、赤兔;魏牌旗下摩卡、拿铁、玛奇朵。虽然这些车型大部分是在原来数字系列的基础上升级出来的,但是名字上不对应,消费者就很头疼。你拿着vv7二手车到市场说这是摩卡的前生,有人认吗?

耳熟能详的豪华品牌奔驰、奥迪、宝马是一朝一夕,改个名字改出来的吗?显然不是。魏牌既然目标定位为豪华车,就应该耐下心来去沉淀,积累,更新迭代,获得车主的认可和口碑。

来回出新车型,让人听起来好像这个品牌没啥积淀,这对魏派的品牌形象建设是负面的。

哈弗旗下最受欢迎的SUV H6换壳后在10-15万级别出现了一堆车型,让人眼花缭乱,选择困难症都犯了。在哈弗还没出去和别的品牌较高低时,先在内部“打一架”。出这么多车型一方面增加开发费,一方面拉胯品牌形象,真应该精简一下。

深耕一个品牌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长城汽车则恰恰在品牌的战略定力上出现了偏差。无论是哈弗还是魏牌,长城手中都有足够的牌用于打造单个爆款,但在长期主义和体系建设上,长城始终没能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

单腿走路,受众受限

纵观全世界,没有另外一家成规模的汽车品牌的车型是仅仅存在SUV,放弃轿车的,长城是仅有的一家。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看到长城汽车的产品矩阵,清一色的SUV。轿车和SUV各有特点,不管你SUV做的多好,一定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是倾向于轿车的。长城汽车仅做SUV,不做轿车,必然流失这一部分客户。

长城立志做SUV领导者,也不妨碍卖轿车。可是到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阶段,长城汽车还没有轿车推出。

其实长城汽车先前是有轿车的,在路上我们偶尔还能见到跑着的长城牌轿车,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汽的奔腾轿车。像C30、C50什么的,包括MPV车型V80,可是已经停售好多年了。欧拉倒是有轿车,不过以小型车为主,标签也都是女性,偏小众一些。

新能源战略失败

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大火的一年,从乘联会的数据看,新能源汽车11月渗透率超过30%。

长城的混合动力汽车有“柠檬动力”,从上面的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哈弗和魏牌汽车也有配置混合动力汽车在售。但其“两档DHT技术”,并没有使市场认知和认可长城拥有“硬核技术”。也可能是因为长城混动在成本上相比比亚迪等车型并不占优势(宋plus DMi 混动是15万价位混动的王者)。

在其他品牌混动的光芒下,长城柠檬混动的销量只好惨淡。

在纯电动上,长城成立了欧拉品牌。无论从欧拉本省的名字还是从细分车型 白猫、黑猫、好猫、芭蕾猫、朋克猫,都决定了其小众化。

再看造型,复古风,说不好听点是抄袭,并没有让长城汽车在纯电新能源上站稳脚跟。

看欧拉这些“猫”,是不是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除了闪电猫正常一点,其他“猫”的造型就是为女性专门打造的。欧拉是没把中国的男性车主当目标用户吗?要知道,男性天然更爱科技,更喜欢用新东西,男性对新能源的科技属性更乐得体验。但是男性对这造型和命名,更倾向于排斥。

黑猫、白猫两款入门级车型因材料上涨停产以后,在售车型方面,好猫的一枝独秀,没能帮助近20万元的芭蕾猫打开更高端的市场。

黑猫、白猫停产后,好猫对女性的吸引也被其他品牌抢了。比好猫价格更加优惠的比亚迪海豚;以及比芭蕾猫同等价位但配置更高的Smart精灵#1,均在对应细分市场蚕食着欧拉为自身预设好的市场份额。而欧拉则在不断的“复刻”与提价中,丧失了对女性用车市场的理解力。

以上也必然造成欧拉品牌增长失速。

过分追求单车利润

卖车是为了赚钱,这没毛病。但是为了追求单车利润,导致友商同价位车型比长城的车型价格低一万,长城被追着打,就是问题了。消费者不是傻子,没有性价比的车有几个肯去买单呢?说白了长城品牌应该意识到现在长城的品牌影响力还远不足以支付这些差价的品牌溢价。

哈弗H6新能源55km的需要16万,宋PLUS dmi 51km的需要15.28万,这不是被比亚迪精准狙击吗?

你品牌上没有溢价,卖得还贵,消费者当然买性价比更高的。

话说回来,消费者买车这事儿就想谈恋爱。在你眼里双方的条件是一样的,谁都不是你想要的高富帅或白富美,就想找一个过日子的。谁都不会脑袋被门夹了,选一个高冷傲娇目中无人的吧?

所以长城应该通过合理选择车型的配置,或者一些其他的降本手段,或者单纯就是降低车型利润目标,先把车的售价压下来。

总结

长城需要在人才战略上优化管理策略,把人才当作有尊严、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而不是没有生命的螺丝钉,加大在上海北京等地的研发比重。

企业战略、车型矩阵、盈利目标都要做出调整,但在调整初期一定会面临阵痛。

还需要在新能源上继续发力,提高产品定义能力和产品力,打破在新能源上落后的局面。

更多长城汽车究竟是怎么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的呢(长城汽车是怎么来的)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