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苏北是南方人吗,苏北属于北方人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苏北是南方人吗,苏北属于北方人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苏北是南方人吗,苏北属于北方人吗

一、旧上海的“江北人”是口音确定的

旧上海的江北人本质不是一个地域名词,不是指“长江以北的人”,而是一个方言名词,指的是“操江北口音的人”。

而所谓江北口音,自然是淮官。这包括江苏境内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所有地区,以及淮河以北的局部地区,但不包括徐州宿迁讲中原官话的地区,连云港讲胶辽官话的地区。

同时也包括长江以南的镇江,南京,以及安徽境内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也就是说,操江北口音的人,不一定都来自“长江以北”。

如果再具体按照口音划分,可以分为淮东片(江苏中部和镇江),淮西片(安徽中部和南京),以及江东片(安徽南部平原一带)。

和“江北口音”对立的,是北部吴语的“江南口音”,因此,江北人也和江南人对应。在旧上海,苏南,宁绍移民是自认“江南人”的主体。

旧上海的江北人,则以淮东移民占据主流,其中又以里下河地区的旧盐城,阜宁二县为多。

二、旧上海的江北人职业分布、“苏北人”的转化

旧上海的江北人大量集中在下层,多出卖体力劳动为主,比如进厂做工,拉黄包车,浴室搓澡。由于这部分人数量庞大,旧上海青帮中也有隐含的“江北帮”,头领就是号称江北皇帝的顾竹轩。

不过,也有一些其他片区虽然人数少,但从事职业相对上等,存在感就强一些。

例如,旧扬州府江都,高邮一带者,做“三把刀”多,也就是理发,厨师和修脚师傅,技术含量高一些。

“三把刀”工种较为上等,参与帮会者较少,且扬州府也出一些上层工商业或者文教人士。在旧上海,扬州人一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江北人”。

旧通州也就是今南通中北部(不包含操吴语的启东海门二县)一带,有烧老虎灶的,也就是烧开水提供给市民,技术含量比较低,但也算小买卖,不算纯体力。

南通人里最有名的青帮人士应该是吴四宝了,原也是烧老虎灶出身。

启海二县相对南通淮官区,工商业人士则较多些,由于是沙地地形,多有从事棉纺,航运业者。著名的南通实业家张謇即为海门县人。

淮西片的旧庐州府,也就是今天的合肥一带,则也较为下等,但在码头苦力中较为突出,这可能和清代贩卖私盐的巢湖帮有关,与码头渊源较深。

旧上海的斧头帮就是以淮西码头苦力为主要帮徒,首领王亚樵也是旧庐州府合肥县人。

因此总体来说,沪上的“江北人”可以用一首打油诗这么概括:

扬州三把刀,南通老虎灶。

盐阜拉大车,肥巢扛大包。

江东片则存在感较弱,其中旧宁国府和徽州人一样,均经商为主,历史上称徽宁商帮,在上海有徽宁会馆,不过徽宁行商在近代已经相对衰弱。

三、沪上江北人实际是江北难民

大部分的所谓旧上海江北人,应该说还是因为水患逃难至沪,和淮河水患密切相关。

尽管1855年黄河北向改道,终结了几百年的南向夺淮历史,但是淮河入海通道已经淤积崩坏,依然南下经过高邮湖入长江。

这两条水道都承载不了淮河的水量,因此每逢雨季,淮河依然溢出泛滥,特别是影响到里运河,串场河(又称下河)周边一带的低洼水乡,造成巨大灾难。

因此也可以说,旧上海的江北难民,多数集中在淮东的里下河地区,近代可以认为大致是由旧黄河故道,里运河,串场河,旧通扬运河包络的区域。

如果以县计,则有江都,高邮,宝应,泰县,兴化,东台,盐城,阜宁,淮安、淮阴10县,这就是江北难民的主体了。

近代里下河地区的大致范围

一般来说,由于地理距离的问题,淮河以北徐州宿迁中官区,连云港胶官区的人来旧上海是比较少的,这些地方即使来沪,因为不说淮官,也不会被认为是江北人。

所以,“苏北人”这个可以指代江苏境内,长江以北所有地区的词就显得没有必要。这个词语本身出现的也很晚,汪伪时期才开始有苏南苏北的官方机构,而这时候已经是40年代了。

1945年后,有所谓“苏北难民 *** 团入沪上京事件”,这些人均是长江以北,tg控制或者拉锯区土改中逃难的地主及其眷属。

这里的“苏北”就开始模糊,不再明确指长江以北江苏境内的淮官区,因为当时江苏长江以北的所有地区可以说均是tg的控制或者拉锯区。

实际上,tg自己也用“苏北”,例如抗战时期就有“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后来也称“苏北解放区”,苏北的概念伴随着建国以后“苏北”干部南下入沪,上海飞地“苏北”大丰农场的建立,以及60-70年代“去苏北”的知青下乡运动,在上海本地社会中更加强化。

四、其他地区的江北人

值得指出的是,“江北人”并不是上海特有的概念,在整个太湖平原都有这种称呼,因为晚清以来淮东移民不仅进入上海,也广泛去往太湖平原六府(苏松常杭嘉湖)诸县。

这部分人,可称太湖片的江北人,和沪上江北人的差异在于,沪上的宁绍人会认为操淮官者为江北人,但本地宁绍人则没有这种意识。

因为晚清以来,宁绍地区人口稠密,资源紧张,是移民输出地区,江北人不会来这里,其移民南界始终在钱塘江以北。

改开以后,淮东移民以及江苏省淮河以北非淮官的徐州,宿迁,连云港移民,集中移民至太湖片的苏南上海,同样属于太湖片的浙北地区,淮东移民开始减少。

这样一来,“江北人”就进一步转化为“苏北人”,特别是在苏南地区彻底转化为省内的划分,越来越偏离“江北人”的原意。

在皖南平原一带,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江东片,虽然他们本身也说淮官,但他们口音与真正的淮西片有所不同。

晚清以来,淮西移民也因同样的淮河水患原因,大量进入皖南平原,江东人依然将其淮官视为“江北口音”,将他们视为“江北人”而自视“江南人”,这是与太湖片一致的。

更多苏北是南方人吗,苏北属于北方人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