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导演请指教》中,德格娜的作品《借光》由李诚儒、齐溪、于小伟主演,
讲述了一位住在四合院内的老人与住在附近高楼的夫妻之间产生的矛盾摩擦的故事。
在影片最后,高楼将夕阳阳光折射进四合院院落中时,
齐溪拉开院落中晾晒的床单,阳光伴随她的动作缓缓爬上李诚儒老师的面庞。
整部作品不仅主题明确,结尾的篇章也能够激发观众们的深思。
“水大漫不过桥去,凡事大不过理去,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
有因必有果,理所当然的傲慢,不卑不亢地回击。
什么叫委屈,什么样的委屈得忍着?
“能还手的都不叫委屈,还不了手,必须得忍着的,那才叫委屈。”
《借光》的故事结尾在双方矛盾激化到顶点的时候,
李诚儒饰演的北京大爷搬着椅子坐在了院子唯一有阳光的地方,
而齐溪将挡在大爷面前的布帘拉开,一束阳光洒在了大爷的脸上,
而阳光则来自对面大楼的折射,这个结尾生动地呼应了《借光》的题目,
也隐喻了影片的主旨。这个结尾你看懂了吗?
借光让我深刻理解了一句话,戏眼。
李诚儒老师就是这个短片的戏眼。他演出的不仅是剧本,更是对于生活的理解。
有钱的夫妇为儿子被打而来,面对确实被生活打了一拳的老人。
他们做错了就是需要一个道歉。却没有人给胡同里遮得严严实实的街坊道歉。
借光其实是多重隐喻 。学校里学生靠窗借天光,是故事的起因。
老人家不谈孩子谈过往建设,是借旧日时光论今天的委屈。
而最后李诚儒拿着凳子走到院子里,是真正的升华之笔。
外来者占据了本地人的空间,本地人只能在外地人的高楼上借一点有限的阳光。
既是两个孩子间的矛盾,
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矛盾 ,是社会中看不到而切实存在的症结。
能还手的都不叫委屈,一句话,点到为止,又余味无穷。
短片都能拍得这么好,德格娜导演潜力无穷。
德格娜导演的短片《借光》让我感叹短片的力量好绝!
李诚儒本色出演北京大爷,用扎实的演技和细节的推敲将民生问题生活化演绎的手到擒来。
有钱的年轻夫妇vs老北京人骨子里的骄傲,
小辈之间的冲突vs财富阶级的社会现象问题的对冲,
几番言语上和肢体上的对峙堪称社会符号化代表。
短片末年轻夫妇也为老人而妥协,齐溪为老人撩开了晒着的衣服,
让光折射过来,当视角放到有光的时候我还没反应过来表达的意思,
结尾的隐喻成全给老人更圆满的阳光,
也隐喻了年轻夫妻从愤怒的精英阶层变为温柔的“人”,
不再是符号化的代表,看完治愈满满。
短片主题由浅入深,从孩子的争执转入民生,
尤其在李诚儒老师的本色出演下,
把一个稍微有些固执但讲理的北京老人形象呈现得淋漓尽致。
他表面平静,而不怒自威;同时,相比起那个愤怒的律师,
他更显轻声细语,但背后压抑许久的愤怒更是不言而喻。
导演在有限的篇幅内将社会阶级、礼数规矩、育儿教育等现实议题一一展现,
剧本上的精彩之处在于将孩子间的一场打斗争执慢慢拆解,
演化成家长代际、甚至是整个社会滚滚向前道路上遗留下的矛盾冲突。
能还手的就不是委屈,多少无解的困境都在这样的隐忍和宽容下被无奈带过。
最喜欢导演对结尾的处理,用看似温暖的方式将问题和解,
但大楼窗户折射成的刺眼阳光又讽刺意味十足。
能看出导演这次有意强化了文本上的戏剧冲突,
但在调度和台词上又化繁为简,变化中不失个人特色。
哈哈哈,李诚儒老师本色出演了北京大爷真的是一点压力都没有啊,
演技真的绝了,非常真实有代入感啊!
感觉李成儒诠释这个角色诠释得很好,就感觉像是本色出演,
感觉演出来特别真实,真的很绝。
十分感谢《导演请指教》一直以来认可青年导演导演多样化的创作,
德格娜导演把对肢体语言、环境道具的运用传递更深层次的寓意的运用,
短片的力量太不容小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