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老子思想论述(老子的思想观点总结),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老子思想论述(老子的思想观点总结)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老子思想论述(老子的思想观点总结)

作者:龍雲之子

以今天的常识和人对自然的认知,今人已无法读懂传世本《道德经》,在后人的各种解老中,甚至有许多的悖论,这是值得今人深刻反思的问题。

在今天互联网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如果不能澄清这些问题,如何让越来越理性的后人认可中华文化,而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笔者例举几个需要反思的问题,望同道者共为之。

清末思想家魏源《老子本义》:“老子道,太古道;书,太古书也”,魏源认为《老子》是太古的道。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中,有楚人周守藏史李耳,有楚人老莱子、有周太史詹,还说老子是隐逸君子等。西汉时期的司马迁都不能确定《老子》原著是谁,李唐王朝是如何确定是李氏李耳的原著?或许李氏是上古老子的后人,但也只是《老子》传承者之一。

今人已把李唐时代的定义当成了常识,把《老子》定格为春秋时代李耳的作品。在央视的大作《典藏里的中国》居然也是如此。

如果把《老子》创作的年代定格在春秋时期,我们对《老子》思想的研究,就失去了寻找《老子》上古之意的动机。这是值得我们中华后人要反思的第一个大问题。

-----------分割线------------

【问题二】:年仅23岁“通辩能言”的天才少年王弼,能够读懂上古《老子》的本意吗?

王弼(226年~249年),三国曹魏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明察聪慧,爱好老子,通辩能言”。其作品有解老的《老子注》、《老子指略》,解易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今本《道德经》以王弼注为多,后人研读《老子》基本上都是在王弼的“认知坑”里转悠。

一个不懂天文地理,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的“能言巧辩”者,能够明白《老子》的原意吗?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第二个大问题。

更多老子思想论述(老子的思想观点总结)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