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量子力学、量子通讯、量子计算、量子加密......“量子”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药物研发,到网络安全再到金融建模等领域,量子计算技术正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那么,究竟什么是“量子”?
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曾说,“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诉大家:没有人真正了解量子力学”。但总有这样一批年轻人,勇于在这个领域探索前行。
1905 年,爱因斯坦接连在德国权威杂志《物理学纪事》(Annalen der Physik)就热力学和黑体辐射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了 5 篇改变整个 20 世纪物理学面貌的论文,其中在关于光量子假说的《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中,他提出光是由光量子组成的——光量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有关,只有当光量子的频率达到一定阈值时才能从金属中激发出电子。1905 年也被认为是爱因斯坦奇迹年。这一年,他 26 岁。后来,由于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爱因斯坦获授予 1921 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3 年,尼尔斯·玻尔的“三部曲”《论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相继在《哲学杂志》(Philosophical Magazine)发表,这标志着波尔模型的正式提出。在他看来,原子能量如果要发生改变,只能在不同定态间以跃迁的方式进行。电子会按照特定轨道围绕原子核运动。当电子跃迁到低能级轨道时,就会辐射出光子。这一年,他 28 岁。1922 年由于波尔对原子结构理论的重大贡献,他收获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2 年,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和他的小组对贝尔不等式进行试验测试,证实了微观粒子“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该工作被认为是建立量子信息科学基础的一部分,也被称之为“阿斯佩实验”。这一年,他 35 岁。
1972年,约翰·F·克劳瑟(John F. Clauser)与图尔特·弗里德曼(Stuart Freedman)合作,进行了有关 CHSH-Bell 定理的第一次实验,这是世界上首个观察到违反了贝尔不等式的实验。这一年,他 30 岁。
1997 年,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与同事首次完成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被公认为是量子信息实验研究的“开山之作”。这一年,他 55 岁。
2022 年 10 月,阿斯佩、克劳瑟和塞林格三人由于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被共同授予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塞林格 1997 年完成的实验项目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也是重要参与者之一,为其在《自然》发表的研究论文《实验量子隐形传态》的第二作者。当时的潘教授,年仅 27 岁。
成绩的取得无关年纪,但不可否认,青年人才正逐渐成为创造价值的主力军。2022 年 6 月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 1.1 亿人,而在诸多科技创新前沿阵地,越来越多的青年科研人员开始崭露头角,比如火星飞控团队平均年龄 33 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 35 岁。
35 岁意味着什么?它可能是公考人眼中的门槛,是职场人眼中的危机。但总有这样一群有理想、有忧虑、有野心的年轻人,希望在 35 岁的年纪之前实现人生的拐点,让科技与创新更好地造福社会。
为了让世界看到正在崛起的青年创新力量,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 35 岁以下对未来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科技创新领军人物,这就是“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35 Innovators Under 35)。这些人里,他们或是将经典技术展开全新应用的远见者,或是勇于挑战技术极限的先锋者,又或是专注于新技术研发的发明家,抑或是为人类创造更好地生存环境的人文关怀者,当然,也还有将“颠覆式创新”变成“颠覆式公司”的创业家。
曾经的入选者包括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发明者张锋、生物成像技术先锋庄小威、特斯拉联合创始人斯特劳贝尔(JB Straubel)、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权威吴恩达(Andrew Ng)等,现在他们都已是各自领域的先驱人物。这也验证了“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的评选成绩,让它成为了科技领域全球极具影响力的青年人才评选之一。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强劲参与者、竞争者,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人才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极具才华与创新精神的年轻人,2017 年“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正式落地中国开始区域性评选。过去的 5 年里,我们见证了 175 位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其中很多人已成为自己所在研究领域的先锋领袖,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曦智科技创始人兼 CEO 沈亦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青年研究员姚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朱军教授、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徐颖研究员等等……中国的科技青年们值得被更多的人所看见和认可!
来到“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评选的第六年,2022 年度入选者会让我们看到怎样的科技创新,带来怎样的惊喜成绩,我们即将揭晓答案。
在 2022 年度的评选中,我们获得了众多重量级专家评委的支持,首批 59 位名单如下。
2022 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期待与您一起在不久的将来见证 35 位科技创新青年在挑战中实现的科技创新。我们拭目以待!
每位评委具体介绍如下(*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张钹,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主要研究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基础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应用于模式识别、知识工程与机器人等技术研究。于 1958 年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 年至 1982 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进行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工作。2011 年汉堡大学授予他自然科学荣誉博士。张钹院士已发表 200 多篇学术论文和 5 部专著。他的专著获得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出版社颁发的优秀学术专著特等奖。他的成果分别获得 ICL 欧洲人工智能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他参与创建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990 年至 1996 年间担任该实验室主任。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国际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曾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校长。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是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主要从事肝衰竭与人工肝、感染微生态以及新发突发传染病方面的研究。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近 40 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 项,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创新争先奖章等荣誉。
杨焕明,中国科学院(CAS)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CAMS)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UCAS)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遗传学会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深圳华大基因联合创始人。杨焕明多年从事基因组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他和他的华大团队及全球合作者一起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1999-2003)”、“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HapMap,2002-2006)”、“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G1K,2008-2012)”、 “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ICGP,2008-2010)”和“国际酵母基因组重新设计和合成计划(Sc2.0,2011-2017)”等国际合作计划,以及水稻、家猪、家鸡、家蚕、熊猫以及 SARS 病毒等多项动植物、微生物的基因组计划。杨焕明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 580 多篇,其中 120 余篇发表于 Cell、Science、Nature 及其子刊等杂志上,H-index = 112(2022 年 5 月 12 日)。杨焕明还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和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成员,及丹麦、德国、印度、乌克兰、美国等国家科学院国际/外籍院士。
潘建伟院士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对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潘建伟院士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 X 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 21 篇经典论文”。其研究成果曾 3 次入选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重大科学事件、7 次入选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6 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12 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陈十一,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原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政协深圳市第七届委员会常委。陈十一院士学术成就卓著,是格子 Boltzmann 数值方法的创始人之一,并在湍流理论、直接数值模拟、多尺度计算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且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施一公实验室主要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手段研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解析了真核信使 RNA 剪接体剪接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复合物结构,揭示了活性部位及分子机理。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等重要奖项。
谭蔚泓,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和医学院杰出教授和冠名主任教授 25 年。现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分子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南省院士咨询与交流促进会会长等。回国工作以来,先后成立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生物学院,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分子医学研究院和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等,开展相关研发工作,推动分子医学的发展。担任 CCS Chemistry 杂志副主编,ACS Nano、国家科学评论等国内外杂志编委。谭蔚泓教授长期致力于分子医学、生物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的前沿研究与临床应用。他提出了系列核酸化学和生物医学应用的新原理和新方法:他首次提出了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方法,为核酸适体的生物医学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他首次制备了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为靶向药物的研发打开了新的途径。他开发了一系列核酸和蛋白的检测技术,利用核酸工程实现了这些疾病标志物的微量临床检测。针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他带领团队开发了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与试剂。谭蔚泓教授在 Science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900 余篇,H-index 157,引用次数逾 87,000 次。2014-2021 连续八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研究人员名单。研究成果获 2014 年、2020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 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 年美国化学会“光谱化学分析奖”,2019 年美国 PITTCON 分析化学成就奖、2019 年 Ralph N. Adams 生物分析化学成就奖。2005 年当选美国 AAAS Fellow,201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 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季维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省部共建灵长类生物医学动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干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2019-2022)。季维智院士长期坚持灵长类生殖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围绕早期胚胎发育调控,干细胞多能性和人类疾病的猴模型及致病机理等科学问题,形成了从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基因编辑以及干细胞等系统研究体系。在优化猴生殖细胞和胚胎体外培养体系,影响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干细胞的分离、自我更新和分化调控等方面都有新的发现。率先在基因编辑灵长类动物模型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了 naïve 猴多能性干细胞。实现了灵长类(人和猴)胚胎体外延长培养,解析了灵长类胚胎发育原肠发生与发育的重要事件。在胚胎发育和干细胞的基础理论、干细胞多能性和疾病研究都有重要意义。首次实现人-猴嵌合体胚胎,为理解灵长类早期发育提供新的视角。季维智院士的系列研究成果,为中国灵长类研究的国际化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发挥了重要作用。季维智院士长期为国家生殖发育、干细胞专家组服务,为中国生殖与干细胞研究也作出了突出贡献。
滕锦光教授于 2019 年 7 月 1 日出任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校长,执掌理大前,滕教授为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滕锦光教授在结构工程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发表了专著及两百多篇 SCI 期刊论文,学术论著被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广为引用,多项科研成果被中国、澳洲、欧洲、英国及美国的设计标准、指南所采纳。滕教授于 2017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 年当选为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2013 年当选为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滕教授多年来获得许多奖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陈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无机材料与能源化学家,南开大学教授、副校长、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主任。1985-1992 年在南开大学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 年从澳大利亚 Wollongong 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日本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担任研究员;2002 年回国后,担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能源材料化学与高能化学电源的研究,发表论文 500 余篇,他引 65,000 多次,为科睿唯安和爱思唯尔高被引科学家,入选全球顶尖科学家榜,获发明专利授权 40 项,多项实现转化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编写《能源化学》、《化学电源:原理、技术与应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导论》等,为新能源电池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推动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及储能发展,培养博士后、博士与硕士研究生 138 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1 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6 年和 2016 年)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 年)。
王小云,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密码协会会士(IACR Fellow),中国密码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密码理论及相关数学问题研究。在密码分析领域,提出了密码哈希函数的碰撞攻击理论,绿色了包括 MD5、SHA-1 在内的 5 个国际通用哈希函数算法;在密码设计领域,主持设计的哈希函数 SM3 为国家密码算法标准,并于 2018 年 10 月正式成为 ISO/IEC 国际标准。代表性论文 50 余篇, 3 篇获欧密会、美密会最佳论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嘉庚科学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苏步青应用数学奖,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等。
吴骊珠,现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光化学研究,涉及太阳能光化学转换、光化学合成与技术、超分子体系中重要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1)、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第二完成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0)、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2013)、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2016)、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6)。2017 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9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 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樊春海,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唐仲英首席科学家。兼任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十余份国际知名杂志副主编、编委。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电化学学会(ISE)、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AIMBE)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已发表国际学术论文 500 余篇,自 2014 年起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汤超,物理学家。1981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86 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2019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定量生物学中心主任。在统计物理、复杂系统、物理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多年来着力用物理学思想及方法研究生物问题,探索生命系统中的定量规律和设计原理。主要工作包括提出自组织临界性科学思想、提出蛋白质折叠中的统计物理理论—可设计性原理、揭示复杂生物网络背后的普适性原理、提出生物系统鲁棒性的理论解释、发现细胞在生长分裂和命运决定中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等。
逯高清教授是英国萨里大学校长,英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董事会成员,英国负责任研究指标论坛主席以及大学与商业合作国家中心委员会成员。此前,逯教授曾任 Universities UK 主任,也曾是英国研究创新署董事会成员。逯教授在化学与纳米科技领域成就斐然,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500 余篇,引用率超 78,000 次,H 因子为 133。他拥有 20 多项国际专利,曾获多个国际奖项,比如因其对教育和国际研究的杰出贡献而获颁澳大利亚勋章。逯教授还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以及世界科学院院士。
杨培东,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 S.K. 和 Angela Chan 杰出能源教授和化学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资深科学家,巴斯夫加州研究联盟和伯克利 Kavli 能源纳米科学研究所主任,其以半导体纳米线及其在光子和能量应用方面的研究着称。1993 年杨培东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学士学位,1997 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随后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曾获得全球能源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奖、美国化学会纳米科学奖、美国材料学会奖章、贝克兰奖章、阿尔弗雷德·斯隆研究学者奖、贝克曼青年学者奖、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者奖、美国材料学会青年学者奖、裘利斯·史普林格应用物理奖、美国化学会化学奖和艾伦·沃特曼奖。2014 年获汤森路透物理引文桂冠奖。
David A. Weitz 是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毕业后在 Exxon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工作了将近 18 年。他曾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1999 年至今担任哈佛大学物理系和应用物理系教授。他领导的小组主要从事软物质科学的研究,重点关注材料科学,生物物理学和微流体学,已有几家初创公司将其实验室的研究概念商业化。David A. Weitz 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Peter Norvig 现任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杰出教育研究员、谷歌研究员,此前任谷歌核心算法小组及谷歌研究负责人。他曾是 NASA Ames 计算科学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也曾在南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Peter 联合发起了一门人工智能课程,共计 16 万学生报名,拉开了在线公开课的序幕。著有经典书籍《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范型:通用 Lisp 语言的案例研究》、《Verbmobil:一个面对面对话的翻译系统》、《UNIX 的智能帮助系统》等。Peter 拥有布朗大学应用数学学士学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获伯克利“卓越校友和工程创新奖”、NASA“非凡成就勋章”。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科学院院士、AAAI 和 ACM 会员。
许平,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2008-),曾任山东大学教授(1998-2012),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2005-2008)。研究领域为工业与环境微生物技术、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等。已经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 100 多项,多项重要成果已经实现或者正在实施规模产业化。如,完整地解析了困扰业界 60 多年的尼古丁假单孢菌分解代谢机制,为烟草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和开发治疗尼古丁成瘾症药物等打下了微生物基因基础;为可降解材料大规模制造和天然香料生物制造等打下了微生物技术基础。在领域有影响的刊物如 PNAS、Nat Commun、Angew Chem、JACS、mBio、J Biol Chem 等发表论文 200 多篇,高被引微生物学家,论文引用近 14,200 多次,H 影响因子 66。研究和产业化成果得到國內外同行較好的認可,如分别在 2014 年、2015 年和 2019 年被美国医学生物工程院(AIMBE)、美国发明家科学院(NAI)、美国微生物科学院(AAM)甄选为 Fellow(院士)。
周志华,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系主任兼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奖、IEEE 计算机学会 Edward J. McCluskey 技术成就奖等的获得者,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ACM、AAAI、IEEE 等学会的 Fellow。
梅涛博士,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探索研究院副院长,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科技部科技创新 2030 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他负责京东科技计算机视觉与多媒体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他在多媒体分析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发表论文 300 余篇,先后 15 次荣获国际论文奖,拥有 50 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并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因在大规模多媒体分析与应用领域的杰出贡献,梅博士先后被遴选为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国际计算机协会杰出科学家,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加入京东之前,梅博士曾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TWAS),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美国化学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加拿大化学化工学会会士,加拿大绿色化学首席科学家。郑州大学学士(1983),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硕士(1988),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1992),斯坦福大学博士后(1992-1994),1994-2003 年为美国杜兰大学化学系助理,副,正教授。2003 年起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化学系 E. B. Eddy 教授,加拿大 NSERC 绿色化学 CREATE 中心主任, 魁北克省绿色化学和催化中心联合主任等。李教授获得了美国 NSF Career Award(1997)、中国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000)、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2001)、加拿大绿色化学与工程奖(2010),德国洪堡研究奖(2021), 加拿大 CIC Medal(2022)等。他开创的 A3 偶联反应收录在 Name Reactions,交叉脱氢偶联反应(CDC)收录在《有机人名反应、试剂与规则》的书中。
乔世璋教授现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客座教授,能源与催化材料中心创始主任,也是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桂冠学者。主要从事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电池、电催化、光催化、燃料电池等。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超过 489 篇,引用超过 85,050/97,820 次,h 指数为 147/158。乔世璋教授已获得多项重要奖励与荣誉,包括 2021 年南澳年度科学家奖。乔教授是国际化学工程师学会会士、澳大利亚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同时,他担任国际刊物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副主编,也是科睿唯安/汤姆森路透化学及材料科学两个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近十年有 121 篇高被引论文)。
V. Ramgopal Rao 教授是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前校长、机械工程系 Pillay 客座教授。在 2016 年 4 月加入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担任校长之前,Rao 教授曾为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电子工程学院纳米技术系 P. K. Kelkar 客座教授。Rao 教授专注于在纳米级设备和纳米电子领域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 450 余篇,拥有 47 项专利。此外,他还是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印度科学院院士、国家科学院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士和 IEEE 会员。
1985 年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1989 年获得奥地利格拉茨(Graz)工业大学应用化学博士学位。1990 至 1994 年在英国诺丁汉(Notttingham)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达(Alberta)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4 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副教授,1997-今聘为清华大学教授,2003-2009 年兼任汕头大学多学科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生物合成 PHA 材料及其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如 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Science, Nucleic Acids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Trends in Biotechnology、Biomaterials、Metabolic Engineering 和 Current Opinions in Biotechnology 等上共发表微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相关论文 370 多篇, Web of Sciences 纪录论文被引用两万三千多次(H指数为 73)[Google Scholar 引用六万多次,H 指数大于100]。获得授权专利 40 项,50 个公开专利。他开发的技术已经在数家公司用于大规模生产微生物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使我国成为 PHA 领域国际上学术和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以及其医学应用研究做多的国家。陈教授获得的荣誉包括: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2016)、候德傍化工创新奖(2015)、首届闵恩泽能源化工杰出贡献奖(2013)、谈家祯生命科学创新奖(2011)、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4)、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3)、纽伦堡国际发明奖(2003)、茅以升科技奖(2003)、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2002)、 国家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2002)等。是 973 “合成生物学”项目以及国家重大专项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 讲座教授。曾连续 6 年获得清华大学学生“良师益友”的光荣称号,进入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名人堂。连续 9 年获得清华大学高论文他引的“梅贻琦奖”。连续六年获得 Elsevier 出版社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高引用作者。学术服务:担任下面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生物工程学报》、《合成生物学》、Biotechnology Advances、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Biotechnology Journal 和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副主编。另担任 Trends in Biotechnology、Current Opinions in Biotechnology、Metabolic Engineering、ACS Synthetic Biology、Microbial Biotechnology、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Biomaterials、Biomacromolecules、Artificial Cells、Nan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Advanced Biosystems、Synthetic Biology 和 Metabolic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 编委。
陈建柱教授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生物系教授,获得武汉大学学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在加入麻省理工学院之前,曾在哈佛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并任授课教师。陈教授专注于免疫系统及免疫干预等领域的研究,在免疫学、癌症、传染病等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人源化小鼠模型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利用造血干细胞重构人源化小鼠免疫系统这一突破性技术为研究人类免疫反应和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近期其研究兴趣集中在免疫与疾病中的巨噬细胞以及癌症的免疫疗法。
陈小元目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 Yong Loo Lin 医学院和工程学部 Nasrat Muzayyin 杰出教授,发表经同行审议的论文 900 余篇(H 因子 173,引用率超 110,000次),并完成多部学术专著和专著章节。陈教授是 Theranostics 杂志的创刊主编。他于 2020 年当选 SNMMI Fellow,2017 年当选 AIMBE Fellow。陈教授曾获多个奖项,如 SNMMI Michael J. Welch Award(2019)、Bioconjugate Chemistry Lecturer Award(2016)、NIH Director’s Award(2014)和 NIBIB Mentor Award(2012)。陈教授还曾任中美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学会主委,中美纳米医学及纳米生物技术学会主委,以及美国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学会放射性药物科学理事会主委。
方绚莱教授于南京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主要专注于纳米光子学和纳米制造的研究,其参与开发的微型晶格纳米架构材料获评 2015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方教授曾获多项荣誉和奖项,包括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际纳米学会会士以及荣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Chao and Trigger Young Manufacturing Engineer 奖、国际光学委员会 ICO 奖、NSF 职业奖等,也是 2008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全球入选者。他参与创建的摩方精密公司的微纳三维打印设备在 2021 年国际光电工程协会上获得棱镜奖。
顾臻,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药学院院长,血糖响应性“智能胰岛素贴片”及“血小板偶联药物”发明人。本科、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及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2012-2018 年任教于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学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获评 Jackson Family 杰出讲席教授。2020 年 9 月全职受聘于浙江大学前任 UCLA 生物工程系正教授。其指导的“iMedication-智能医药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递药系统、生理响应材料、免疫治疗制剂、细胞治疗策略等。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 250 余篇,授权企业专利 150 余项。顾臻教授曾获“斯隆研究奖”、美国糖尿病学会“Pathway”研究奖等。2015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曾将其评为“TR35 世界青年创新者”。
Linda Hung 是丰田研究院能源材料部主管。其研究重点在于将机器学习与材料模拟和高通量实验数据集相结合。Linda 拥有计算材料科学背景,专注于密度泛函理论、光谱学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她拥有普林斯顿大学应用与计算数学博士学位,曾在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以及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担任研究职务。
李俊峰先生长期从事能源经济和能源环境理论的研究,先后组织并主持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中长期能源规划的起草工作,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能源法草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等重要文件的研究和起草工作。组织过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问题研究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李俊峰先生于 2017 年 1 月被授予第九届扎耶德未来能源终身成就奖。就职红杉中国之前,李俊峰先生还曾担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还曾担任国家能源咨询委员、国家高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市、上海市、山西省人民 *** 低碳发展顾问等。他现在仍担任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合会特邀顾问,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等。
李学龙教授是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关注智能处理与光电成像之间的关系,在两个领域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米磊,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联席 CEO,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硬科技”理念提出者,硬科技创新联盟发起人。在实践方面,组建了专注于“硬科技”的双创平台,搭建了科技创业孵化生态体系,创建了全国性培训品牌“硬科技创业营”, 倡导发起了专注于“硬科技”的天使基金,平台基金规模 53 亿元,已投资孵化了 300 余家硬科技企业,助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打造硬科技创业雨林生态。主导投资案例:九天微星、驭势科技、曦智科技、源杰半导体、梦之墨、奇芯光电、超维景生物、微光医疗、深科技、瑞识科技、鲲游光电、瑞莱智慧、中科慧远、中科物栖、芯翼科技等硬科技企业。
Uhtaek Oh 目前担任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脑科学研究所所长,曾任首尔大学教授。其研究专注于对多项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离子通道。作为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Uhtaek 对包括研究大脑复杂结构的神经工具等在内的最新神经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邱锂力博士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的研究工作,以及与产学研各界的合作。她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先后获得计算机硕士及博士学位。她曾在 2001-2004 年任微软雷德蒙研究院系统和网络组研究员。2005 年,她加入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T Austin)任计算机系助理教授,之后因其在互联网和无线网络领域的卓越成就被晋升为终身正教授、博士生导师。邱锂力博士是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院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机学会院士(ACM Fellow)。同时,她还担任国际计算机学会无线及移动系统专委(ACM SIGMOBILE)的主席。邱锂力博士曾获得 ACM 杰出科学家(ACM Distinguished Scientist)、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NSF CAREER award)等多项荣誉。
邱利民教授,1997 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 年晋升教授。曾先后留学日本、德国、美国等国际著名低温实验室。主要从事低温制冷机、大规模气体液化分离与 LNG 冷能利用、大功率电子设备高效冷却等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他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求是特聘教授(2017),曾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发表学术论文被 SCI、EI 收录 100 余篇。获授权中国专利 100 余项。
David Schmittlein 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 John C Head III 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在此之前,他曾于 1980 年到 2007 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任教,担任市场营销学教授和 Ira A. Lipman 教授,随后于 2007 年 7 月任临时院长,并于 2000 年至 2007 年担任副院长,同时担任沃顿商学院出版社编委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市场进程评估、市场决策改进方式等。他因在公司市场行为评估、市场调查研究设计、高效通讯战略开发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而赢得很高的学术声誉。Schmittlein 教授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教授,也在亚洲商学院理事会、印度商学院管理委员会、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国际顾问委员会任职。Schmittlein 教授拥有布朗大学的数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商科研究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史家海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助理教授。史博士在生物疗法的开发方面有 20 年的经验。他参与了戊型肝炎病毒(HEV)疫苗的开发,其于 2012 年在中国上市,商品名为益可宁。在 Harvey Lodish 教授课题组的博士后培训期间,史博士共同发明了一项新技术,用于将红细胞作为多种治疗货物(尤其是治疗性蛋白)的载体,也正是基于这项成果,Rubius Therapeutics 成立了。在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后,史博士专注于新疗法的开发,包括基因治疗、基因组编辑和抗体药物。它与合作者共同开发了将红细胞胞外囊泡作为非病毒基因递送载体的技术,这一创新又促进了 Carmine Therapeutics 的成立。
史元春教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 年起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任教。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人机交互、普适计算、多媒体等领域,研究成果曾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她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青海大学校长(对口支援)。
王钦宏,研究员,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科院人才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入选者,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主要从事微生物细胞工厂的进化与代谢工程研究。近年来实现了 3-脱氢莽草酸、原儿茶酸、左旋多巴等 10 多种芳香族化学品的高性能微生物细胞工厂设计构建及应用,多个产品完成技术许可转让,正在推进产业化;研制和开发了多套液滴微流控微生物高通量筛选系统,与多个企业合作,推进了装备应用。在 Science、Metabolic Engineering、ACS Synthetic Biology 等领域主流国际期刊发表科研论文 80 余篇,申请了 30 多项发明专利。现为学术期刊 mLife、Scientific Reports、《生物工程学报》、《合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报》编委。
魏文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及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基因组编辑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致力于发展基因编辑技术、新型基因治疗及疫苗技术以及高通量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并关注癌症、感染等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为发展高效治疗手段提供新的药物靶点和思路。
吴华强,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2019 年获首届“科学探索奖”,2020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长期从事新型存储器与存算一体技术研究,开展了从系统、电路到器件的多层次创新研究,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973 计划、重大专项、重点研发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40 余项,在Nature、Nature Electronics、ISSCC 和 IEDM 等期刊和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 100 多篇,2021 年入选全球顶尖前 10 万科学家。拥有美国及中国专利 100 余项,其中 4 项专利转让给北京新忆科技有限公司,10 项专利转让给厦门半导体工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实现了阻变存储器技术的产业化。以第一获奖人获 2017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2020 年 “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 2021 年第十二届发明创业人物奖。
夏丰年教授 1998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5 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 IBM 公司研究院工作。他在 2013 年开始于耶鲁大学电子工程系任教至今。他的研究方向包括低维材料中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输运特性。同时他也发展基于新材料的光子和电子器件,并研究这些器件在通讯,、成像、计算以及能源中的应用。他所获荣誉包括总统青年科学家奖、自然科学基金会职业奖、海军研究办公室青年科学家奖、2011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以及 IBM 公司 Corporate 奖。
邢磊教授现任斯坦福大学放射肿瘤系医学物理学 Jacob Haimson 教授、电气工程系教授、放射肿瘤系医学物理部主任,邢磊教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学系获得博士学位,致力于医学影像、医学人工智能、治疗方案规划、图像引导干预、纳米医学和分子影像在放射肿瘤学中的研究和应用,并在每个领域都做出了独特卓越的贡献,参与多项专利的发明,合作主持多项NIH、DOD、NSF、RSNA、ACS基金,在多部医学物理学及医学影像学的学术期刊出任编委。他也是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和美国医学生物工程学研究机构(AIMBE)Fellow,于 2019 年获得 Google Faculty Scholar Award。
邢新会,1985 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理学学士,1992 年获得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2-1998 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生命理工学部助理教授,1998-2001 任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工学部讲师、副教授,2000 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教授,加入清华大学化工系至今。2002-2022 年任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2009-2018 任清华大学化工系副主任。现任清华大学化工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教授、常务副院长。长期从事生物化工,生物育种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高通量技术,酶工程,健康工程,多糖药物创制,天然活性肽等研究。其中,多糖裂解酶工程技术、生物育种技术与装备已于近年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300 余篇,合作著书 8 本,译著教材 2 部,英文专著1部,获得发明专利 80 余件,其中 3 件国际专利,12 余件专利实现了转化应用。牵头制定生物育种国家标准。近年获得 5 项省部级和国际级奖励或荣誉等,包括第 45 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17);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会士(2018);国际生物过程学会(IBA)会士奖及东京工业大学会士(2019);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9);中国发酵产业协会“协同创新精英奖”(2020)。
徐文伟先生毕业于东南大学,硕士。1991 年加入华为研发部,主持华为第一代局用程控交换机开发,分别负责芯片、总体技术、战略规划和预研部等工作。历任公司国际产品行销及营销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 Marketing 总裁、销售与服务总裁、片区联席会议总裁、企业业务 BG CEO、公司战略 Marketing 总裁、IRB 主任、战略研究院院长、科学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等。
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际期刊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 创刊主编(2014-),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2015-2020),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委会委员(2016-2021)。曾任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2017)、教育部长江学者(2009-2012)、亚洲生物技术联合会执委(2010-2012)。研究领域:1)新酶的资源挖掘与分子改造;2)生物催化过程工程与工业应用。发表 SCI 论文 300 余篇,被引用 4500 多次;授权发明专利 60 项,其中十多项科研成果已实现产业化。曾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08)、全国优秀教师(2009)、上海市领军人才(2011)、杜邦-杰能科中国酶工程杰出贡献奖(2013)和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第一完成人)。
许锦波被业界誉为“AI 蛋白质折叠技术奠基人”,现任分子之心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并担任美国芝加哥丰田计算技术研究所终身教授、北京大学 BIOPIC 访问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的卓越访问教授,国家级实验室 AI 生命科学方向首席科学家,诺贝尔奖基金会全球 50 人唯一中国大陆代表。他于 2016 年研发的 RaptorX-Contact 方法,世界范围内首次证明了深度学习可以大幅度提高蛋白质结构预测,被 DeepMind 借鉴用于开发 AlphaFold 系列算法。
姚毅,医学博士。曾任联邦 *** 高级医疗官。在美国 FDA 工作的十五年,曾担任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高级资深临床评审官,主要专注生物医药产品(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的政策制定和产品审批。2006 年获得美国 FDA 杰出成就奖。2017 年获美国 FDA 终身成就奖。曾参与起草美国 FDA 和美国国会的多项医药监管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曾担任美国 FDA 和欧盟 EUA 生物医药政策协调委员会美方联席主席。现任澳门 *** 医药评审顾问,中国工程院免疫学组外籍顾问,出任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和长江商学院客座教授,香港生物医药转化研究协会主席。
虞晶怡教授,IEEE Fellow,ACM 杰出科学家。他于 2000 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双学士学位,2005 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执行院长。虞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计算成像、计算机图形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奖(NSF CAREER Award)和美国空军研究院杰出青年奖 (AFOSR YIP Award)。他担任 IEEE TPAMI、IEEE TIP 等多个顶级期刊编委和多个国际人工智能会议(ICCP 2016、ICPR 2020、WACV 2021、CVPR 2021、ICCV 2025)的程序主席。他同时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并担任其 Metaverse 方向的 Curator。
张成奇教授现任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教授、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高级科学博士(DSc),同时也是澳大利亚人工智能理事会理事长,澳大利亚计算机学会会士、新南威尔士州科学与工程(工程和 ICT 类)奖及悉尼科技大学校长卓越研究(领导类)奖获得者。其研究方向是分布式人工智能。张教授是在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位大陆华人作者,是 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IJCAI)的评奖委员会委员,并获选 2024 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大会候任主席。2021 年和 2022 年,张成奇教授受邀成为上海 WAIC-2021 和 WAIC-2022 主席团成员之一。他曾参与多个中国项目的评审工作,包括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973 项目、863 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
张宏,著名医学影像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现任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医学 PET 中心、浙江大学核医学分子影像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科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脑医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浙大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兼脑血管病专委会主委,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会长,浙江省卒中学会会长等。此外,还担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英文)》副总编、NEUROSURGERY 中文版副主编兼脑血管外科分册执行主编等。作为负责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
张杰博士目前是澳大利亚莫纳什(Monash) 大学化学系的副教授, 也是澳大利亚研究(ARC)的碳利用和回收研究中心(ARC Research Hub for Carbon Utilisation and Recycling)的首席研究员及其电化学项目(Electrochemical Program)的带头人。此前,他也是最近刚圆满完成了七年研究的 ARC 的电化学材料科学卓越研究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Electromaterials Science)的首席研究员。他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将小分子的电化学活化应用于能源转化和传感器制备,以及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电化学动力学研究。张杰博士本科毕业于中国的福州大学,并在英国的华威(Warwick)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已经发表了超过 230 篇学术文章,其中包括七篇领域内高被引文章。他的文章的引用次数超过 9400 次,H 指数达到 53。张杰博士获得颇具声望的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杰出青年科学家(ARC Future Fellowship),澳大利亚皇家化学会电化学分会以及分析和环境化学分会的两项奖章,也是莫纳什大学研究促进奖(Monash Research Accelerator Award)的获得者。他是澳大利亚皇家化学会会员(MRACI)和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以及中国化学会电化学期刊的海外编委。
张康教授在分子遗传学、眼科学、肿瘤学以及精准医学领域拥有较高造诣,WOS 收录文章超 400 篇,其中在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Science、Cell 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近 300 篇,被引量超 55,000 次,H Index 95。曾连续三年获得“全球跨学科高被引学者”,获 2016、2018 年眼科最具影响力世界 100 强、2010 年全美最佳眼科医生,全球顶尖前 10 万科学家排名中国眼科领域第一名,中国长江学者等荣誉。
张博士于 2005 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现任腾讯工程教授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座教授。兼任华为-科大创新实验室联席主任、科大数字生活研究中心主任。在此之前,她从 1999 年起在北京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担任无线网络组的研究经理。她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物联网(IoT)、智能健康、移动计算与传感、无线网络以及网络安全。她是 IEEE Fellow 和香港工程科学院 (HKAES)院士。张博士于 2004 年获得 MIT TR100(MIT Technology Review)青年创新奖。张博士目前担任 IEEE Trans. on Mobile Computing(TMC)的主编。
赵瑞麟现任应脉医疗公司的 CEO,之前任辰德资本合伙人。在加入辰德资本前,他曾担任 Illumina 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负责制定和实施 Illumina 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销售、售后支持和市场的总体战略。此外,他还在微创医疗担任商务拓展副总裁以及外周血管事业部的总经理;在美国强生(Johnson & Johnson)负责神经系列产品的研发。赵瑞麟拥有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本科学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在麻省理工获得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后,又在美国哈佛医学院获得神经科学的博士学位。
何南海博士现任阿诺医药药物发现副总裁,负责生命科学、药物化学和转化医学部门的管理工作。何南海博士拥有逾 20 年研发经验,在肿瘤免疫、代谢、生化及细胞生物和抗体工程等多个领域有着多年的深耕。加入阿诺医药后,为公司设计并构建了独特的药物开发平台,领导多个自研项目的研发并推进到临床试验。何南海博士在厦门大学生科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师从中国工程院徐洵院士、美国三院院士 Ronald M. Evans,并发表超过 20 篇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