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穿越千年的指尖艺术,在动静之间讲述着青藏高原动人的故事,记录着温暖且祥和的岁月。
ཚེ་སྲོག་གི་རྒྱུན་མཐུད་ནང་ནས་རྒྱུན་ཆད་མེད་པར་འཚོལ་ཞིབ་བྱས།
在生命的延续中不断探索
青藏高原,一个拥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的地域,孕育着古老神秘的藏文化艺术。藏毯印记着 *** 族梦想的艺术,承载着无数民族文化的瑰宝,正在演绎着它的传奇神话。
美丽绝伦的藏毯被称为“世界三大名毯”之一,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工艺、浓郁的民族特色风格和极具美学搭配的着色闻名于世。对于生活在“世界屋脊”的 *** 而言,这些精美绝伦的藏毯首先是一种生活必需品。
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藏毯这个在青藏高原有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工艺,正在从单纯的实用产品迈入了艺术的殿堂。
图源西 *** 文地理介观美术馆藏毯展览
ལོ་ངོ་སྟོང་ཕྲག་གི་རྒྱུན་འཛིན་གྱི་འབྱུང་ཁུངས་འཚོལ་སྙེག་བྱེད་པ།
追寻千载传承之源
根据史料分析,藏毯生产从古到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1959 年在诺木洪塔里他里哈出土了公元 10 世纪的大量毛织物的纺轮,其中就有一块彩色毛席残片,是至今最早的毛席残片,据考证是两千年前的手工藏毯雏形,是现代藏毯的始祖。
元代, *** 的地毯业就十分发达,当时最著名的卡垫之乡日喀则江孜城,出现了"家家有织机,处处闻织声"的景象。
清代,青藏高原上的喇嘛进京观光,把藏毯作为贵重物品敬献给皇帝,博得皇帝的喜爱,藏毯开始成为皇家御用品。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深入,藏毯作为高贵礼物大量进入内地,制作工艺得到了改进,出现了竖毛集束起绒的编制手法,丰富了藏毯编织工艺。
19世纪前期卡垫
ས་གདན་གྱི་དབྱེ་རིགས་དང་རིས་རྒྱན།
造物形制与纹饰
藏毯主要分为寺院用毯和民用地毯两类。
寺院用毯包括禅毯、柱毯、挂毯、门帘毯等,这些藏毯既有实用性,又有传达佛教信息的功能,所以寺院用毯的图案和配色都极为讲究,图案有龙纹、佛人、八吉祥、万字纹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吉祥文化内容。
扎什伦布寺措钦大殿@曾涛
民用毯的实用性更为突出,居室内的卡垫、地毯,游牧民常用的鞍毯、坐垫等等都是高原生活的必需品。这些藏毯的图案多用色彩鲜艳的花卉图纹,其中也融入了佛教符号和中原丝绸的纹样。贵族多使用虎皮纹、狮子纹、龙凤纹,而平民百姓多用花草纹等图案。样样均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精品。
中国传统纹样中往往“言必有意,意必吉祥”,这就为藏毯图案由内而外更添上另一层含义。藏毯上古朴的色彩、典雅的图案,浸透着人们返璞归真、祈愿吉祥的美好愿望。
扎什伦布寺措钦大殿@曾涛
གཞུང་དྲང་བབ་ཆགས་དང་ཁེར་རྐྱང་གི་བོད་གདན་སྒྱུ་རྩལ་མཁན།
淳朴且孤独的藏毯艺术家
藏毯的主要特色是用高海拔的羊毛来织毯,在日喀则的刚坚藏毯厂,所有毛线都是选用都产自于在海拔4500米的藏北大草原上,那些自由奔跑的藏绵羊羊毛,进行手工梳绒后,会被纺成毛线;随后根据需要对毛线进行染色处理,染料是用当地植物和矿物天然染料经过原始传统手工工艺操作染制而成的,这种自制的染料色泽鲜艳,经久不变。最后由手工艺者们,亲手编织成一块块绚丽多彩的藏式毛毯。
刚坚藏毯厂毛线纺织
刚坚藏毯的手工艺者们坐在一台织机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五颜六色的毛线穿梭在编织杆间,熟练的编织技艺,不断重复着重叠结扣、裁剪、梳理、打磨、捯线、打结、平整等步骤,针线在指尖迅速穿梭划出虚影,一幅拥有精美图案的藏毯跃然出现在眼前。
刚坚藏毯厂手工艺者们
在刚坚藏毯厂里,一套(4块)普通大小的藏毯,需要耗费两名手工艺者,3-4个月的时间,在此之后还要经过15天左右的花纹雕剪,清理之后才算最终完成。很多人不理解藏毯的“价值”,其实在藏毯精致的做工和图案背后,是手工艺者孤独且艰辛的制作过程。
刚坚藏毯厂技艺流程
这项古老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手工艺者们执着的坚守,但是在很多地区,因为技术难度大、学习周期长,费时费力,年轻人多不愿意学习,已经是后继乏人了。这份古老而又灿烂的藏地文化不能被遗忘,需要被传承下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藏毯文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审美的意识也在提高,很多人都有了一种回归的状态,提高了对纯手工或者纯天然产品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藏毯也是处于复兴的过程中。对于购买者而言,买一块藏毯是对这项藏式技艺最好的传承。
刚坚藏毯展厅
参考资料:大美东方,新丝绸之路上的两万公里征程
西 *** 文地理2018年9月刊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