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再坐一次火车阅读理解罗泽洋,再坐一次火车,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再坐一次火车阅读理解罗泽洋,再坐一次火车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再坐一次火车阅读理解罗泽洋,再坐一次火车

从光谷挤上902,往江夏开,经过城际铁路普安站,再经过看起来很有年代感的机床厂,阳光大道1号是没有长腿小仙女的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相比地处光谷的南湖校区,显得真的很偏远。

说起武汉纺织大学,第一反应是被大家熟知的是服装设计专业。当朋友同学知道你在那里读书的时候,接下来的对话绝对是:

“你在纺织大学上学啊?学织布吗?”

“不是……我不是读这个专业。”

“诶?还有别的专业吗?”

“就是普通一本,啥专业都有”

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就读的主要是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从设施到环境都比大家熟知的南湖校区和甚少人知道的东湖校区好很多。

忘不掉的生活角落

- 实训楼 -

进校门的大楼总算建成了,新楼离哪栋寝室都挺远,看起来显得有点荒凉,不知道大家走过来上课会不会念念叨叨地抱怨太远。当时每次坐着“小乌龟”经过,看着围起来的工地,总幻想着能在这里上上课。

如今从一块钱涨到两块钱还要人满了才走的“小乌龟”没了,我们也都毕业了。

- 图书馆 -

从来就不是个学霸,却也还记得负一楼考研自习室内的紧张气氛。那一年也是刷卡机上面出现名字最多的时候,四年里借的书有两本忘了还,补缴了好多钱。关于图书馆的最后记忆,是和同学在同样时节拍的毕业照。

图书馆前的广场,也是社团活动的好去处。蚊虫叮咬也有小情侣坐在长椅上面聊天。轮滑社的在练习,和今天一样,是不是“年轻人”真的比较不怕晒。

- 侧 门 -

通向腾讯大道的侧门比过去出入的车辆更多,从图书馆去往二食堂的路上要更注意车来车往。只是以前总是开着的喷泉今天显得太安静了,当时大家都还在调侃说这个喷泉连停水的时候可能都是不会停。

- 小操场 -

十栋旁边充满土块的荒地在毕业前的最后时光变成了小操场,塑胶地面和鞋子发出摩擦声,篮球架也比篮球场的好太多,还有带篷子的长椅可以放着东西或者稍作休息。当时男生都遗憾没能在上面打一次篮球,现在连网球场都有学生激烈的对打。

- 大学生活动中心 -

大活算是阳光校区最好看的建筑了,尤其是傍晚侧面看这个圆形建筑,让我们觉得其实阳光也还不错呢。

这里是最多欢笑的地方。从开学在这里领取军训服,到各个学院的迎新晚会,再到每年跨年的游园晚会,演播厅的舞台见证着我们从这里开始在从这里离开。

这里也是充满技能的地方,二楼练习笛萧协会的声音最响,一楼角落的舞蹈也充满节拍。还有空无一人的动漫社和安静练习的书画协会。 各种协会各种社团的都在这里聚集。

- 纺大综合服务中心 -

早就停止使用的澡堂变成了现在的综合服务中心。五颜六色、大小各异的招牌装潢更让人有一种美食城感觉,五栋下面的纺大超市、眼镜店、水果店、手机维修店都搬到了这里。听说二楼的火锅还不错,价格也便宜。按照我的想法,算是小后街了吧。

- 情人坡 -

这个地方其实就是操场前的土坡,有了草有了树有了长椅,情侣们再去走一走坐一坐就成了情人坡。这里的阳光最好,平时就会瘫坐在草地上聊天欢笑,拍毕业照的时候也会选择躺在这里留影。学生们来来往往像昨天一样。

吃不够的校园美味

- 一食堂 -

靠近三栋教学楼和操场的一食堂也变了样子。也有着舒适的沙发雅座,惬意的秋千椅,带点古韵的隔窗,环境算是大变样了。甚至还有懒癌患者最爱的电梯,直接通向三楼的旋转小火锅。

一站上电梯仿佛就能闻到火锅的香味。说起旋转小火锅,真是算是新宠吧。不论锅底蘸料还是菜品,统统都是一元。喜欢吃很多种类的菜品,但每一样却又吃不了多少的同学最适合吃这种旋转小火锅了。

三楼铁板烧的小包间也是装修的很高端,学弟学妹都说感觉变成了吃一个环境。和当时有雅座的“小炒”感觉是一个意思。

还有点怀念二楼上楼就能看见的烧鹅饭,但不知道怎么变成了麻薯包,只好作罢。

倒是在过来之前被安利了这里的的鸡公煲,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的。吃起来很实在,开在学校自然性价比也很高。

里面的鸡肉从色泽就看得出来有多入味了,配上已经被煮得很软的青菜,已经相当于学生午饭里的顶配了。最主要的是它的鸡肉完全没有普通煮熟的鸡的那种腥味,全都是酱香味,吃起来回味很浓郁。

除了这道菜上菜是真的有点慢以外,吃完我真的觉得有点羡慕现在还在纺大上学的学生们。

- 二食堂 -

阳光校区的食堂也有两个,靠近图书馆的二食堂,是9栋到13栋学生的偏爱。虽然小,但菜色也还算丰富。

不过大家知道吗,曾经吐槽夏天太热的二食堂变样了。蓝天白云,绿树环绕,一排排吧台吧椅、走雅致风的实木桌椅,咖啡座背靠着超大落地窗。

只是很多店铺都变了,爱吃的两荤两素的锅巴饭没有了,自助换了位置,在教工用餐的那边,菜色也比多了许多。

小炒的师傅还在老位置一边擦汗一边颠锅,仙桃大碗饭还是很受大家的欢迎,每天早上都排长队的包子铺也还在。

可能我们还在感叹武纺大阳光的孩子校区太远,但是人家已经过上了在刷爆网络的高颜值食堂,“眼福”+“口福”的美好生活。

走不厌的小破后街

终于说到后街了,可能毕业之后,对美味的回忆多数还是在学校后街。让人熟悉又觉得奇怪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去往后街的路还是前两年铺上石子的土路,没有任何变化。每到下雨的时候这里都是一条泥巴路,都不敢往上走。

还记得那些年,在下课后的傍晚,和室友结伴走到后街,无数个流动摊前徘徊,去各种小摊前买肉夹馍、烤冷面、杂粮煎饼……或者买了饮料再去吃鸭血粉丝汤、过桥米线或者麻辣烫。这两年,好像流动摊的小贩换了一批,但好在那些真的很喜欢吃的小摊都还在。

- 胖姐馄饨 -

胖姐馄饨的胖姐今天也不在,但馄饨还是一样的味道。五块钱一碗的小馄饨没有多少肉,但是也没有白面的沉、猪肉的腻和味精的咸,不知道胖姐调味时候究竟有什么秘密,让你想把每一个小虾皮都吃掉。

冬天从后街走回学校,总喜欢去热热地吃一碗下肚,把所有的寒气、挤公交的疲惫都驱散得一干二净,正好回寝室。

- 锅贴 -

锅贴只有一个流动摊位,既能算是门面,也是开放的厨房。一次性筷子、塑料袋、打包盒、辣酱和醋都摆在上面。在位置不大的平面占面积最大的是使用痕迹明显的煎锅,剩下的东西只能挤挤挨挨的。

锅贴还是一块钱三个,三块钱起卖。猪肉、韭菜是常有的,白菜、包菜穿插存在。还记得不喜欢吃韭菜的小伙伴因为我的强行安利,吃了一个韭菜馅的就从此喜欢上了。

- 刘记粥铺 -

一说起喝粥,就能想起刘记粥铺。这么多年它还是开在老位置,到了夏天除了常温的还分出一个冰柜。大中小的杯型都有随你挑选,带包还可以用碗装,加上勺子盖子,老板的打包手法很快却能从后街颠到寝室都不撒出来。

各种饮品都是可以搭配的,不管是煮的Q弹的燕麦还是各种颜色都有的凉粉,拼的时候还可以选择什么多一点什么少一点。冬天给室友打包黑米粥皮蛋瘦肉粥,夏天吃东西前先买一杯椰奶搭配凉粉或龟苓膏。

- 山西面馆 -

取快递的那条街有两家当时很喜欢也经常去的店,一家是很小却开了很多年的山西面馆。经过了那么久,这家店都还在。偶尔跟之前的同学提起来才发现,他们都吃过这家店,才突然惊讶于这家店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如今重回后街,想起大一那会儿刚到这家店吃第一次,百感交集。

酱料味道很浓,其实这家店最厉害的部分大概就是这点了,调和出来的酱料既不是那种特别咸,但吃起来又好入口的感觉。最喜欢的还是加鸡丁炸酱面,上面是加工好的白斩鸡肉,剁成了鸡丁。七块钱一碗的面,再加点辣椒真的让人吃的格外满足。

这家的油泼面也非常不错,以前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吃,因此长胖了不少。

- 重庆168串串香 -

而另一家则是重庆168串串香。其实火锅的味道大都差不多,在学校周边吃火锅更是吃个热闹。不吃辣的在清汤锅里涮青菜,无辣不欢的在辣锅里涮各种肉串,一口鸳鸯锅都能解决。再凭着学长学姐告诉学弟学妹的口口相传,凭着新鲜的菜品、实惠的价格,成功吸引着来后街觅食的同学们。

尤其是天气冷的时候,寝室六个人一起挤在不算大的桌上吃串串,总有人一直在帮忙看熟了没有,也总有人看见锅里的总想夹起来吃。吃完数着签签的迷之成就感,身上总是沾着火锅味,都能让我们笑很久。

肉夹馍因为大排档的原因换了个位置,但还是可以选择加千张海带鸡蛋;烤冷面的东北大叔手法还是那么娴熟;一到夏天就开起来的大排档老板们洗洗刷刷准备营业,手机摊并排两家开着。

store打败了众多店铺还是一家店铺卖着衣服,第一次修眉的薇薇也没有关,水果摊好像少了,那些停停开开的店铺还是不断地换着店主,那些不曾变化的店铺还是迎接的我们。

生活在普安新村的那四年,我们总想着离开,离开了却又想着再回来。很多报考武纺的孩子得知自己将在阳光生活,一瞬间就会有些泄气。但究竟是怎样的都要自己感受了才知道,靠近汤逊湖的阳光校区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天空。

貌似不管在哪个高校,都会有吐槽点,但是四年毕业后总会有各种不舍,或许因为这四年我们就在这里真实的度过。有机会的话,还是想再坐一次902,回到江夏的这个大学,重新看看学校的风景,逛逛学校的食堂,然后再把后街完整地吃一遍。

◆ END ◆

作者 / 宇宙

摄影 / 马骁

责编 / 宇宙

美编 / 叶子

投稿 / zuiwuhan027@qq.com

更多再坐一次火车阅读理解罗泽洋,再坐一次火车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