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六祖见五祖问了什么问题,五祖指的是什么,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六祖见五祖问了什么问题,五祖指的是什么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六祖见五祖问了什么问题,五祖指的是什么

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

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六祖坛经》

般若在哪里?《坛经》开卷即告诉我们:“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直了成佛。”菩提自性,是般若的不同名称。菩提不在别处,正在众生心中。

五祖退居传衣钵时,开示徒众道:“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自去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

自性乃般若之性。五祖为选择衣钵传人,让弟子们作偈表述各自体证,观其是否成就自心般若之性。

般若之性在众生心中,不从外求。因而,五祖看了神秀题写的“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后,对其开示道:

“无上菩提,须于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也就是说,无上菩提须在明心见性中求得。而成就般若性,正是明心见性的功夫。

当年,六祖听讲《金刚经》而大彻大悟时便感慨道:“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

五祖知惠能觉悟本性,谓其曰:“不识自心,学法无益。若识自心,见自本性,即名天人师、佛。”可见,般若之性乃众生本来具足的,清净而不生不灭。众生若能证悟到这一自家宝藏,便成佛了。

众生为什么不识般若性呢?无非是因为“迷”。

因为迷,自心的般若性便不得显现,需要善知识的引导才能开发这一宝藏。所以,禅宗的修行很重视行脚参访、寻师问道。由于众生本自具足般若性,故众生与佛的差别只在“迷”“悟”之间。

正如《坛经》所言:“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又言:“不悟佛即众生,一念悟众生即佛。”佛与众生,在一般人心中是天地悬隔,这里却只有一念之距。

摘自:《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版权所有:济群法师

如需转载,请务必留言

更多六祖见五祖问了什么问题,五祖指的是什么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