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2022年度词作文(2022年度词 总结),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2022年度词作文(2022年度词 总结)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2022年度词作文(2022年度词 总结)

CCF-蚂蚁绿色计算专项科研基金自9月30日发布以来至2022年10月31日申报截止,共收到来自63所高校的134份申报书,经CCF及蚂蚁集团专家委员会评审,共27个项目获得支持,现予以公布。

在科技支撑“双碳”政策的号召下,提升算力效率,降低成本与能耗已成为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共同重要任务。目前行业对绿色计算的共识大体上可以总结为:采用高效、节能和低功耗的计算设备和配套设施,合理分配计算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系统与应用。探索绿色计算新算法,研发绿色计算新技术,推动绿色计算产业生态完善,需要企业与高校携手合作。

2022年9月,蚂蚁集团联合CCF发布了“CCF-蚂蚁绿色计算专项科研基金”,作为业内首支绿色计算专项科研基金,向全球富有创新思维与研究能力的学者开放32项研究课题,涵盖多个技术方向:绿色机器学习,绿色应用,绿色工程系统/集群等,旨在支持科学家探索更高效,更绿色的算法,以应对海量数据和高算力要求,进而大幅度提升数据计算和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的效率,真正实现高效能及低碳降耗的目标,从而为全社会的数字经济高质量低碳转型开辟新路径。

本年度“CCF-蚂蚁绿色计算专项科研基金”影响面大,覆盖高校范围广,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63所高校的134位学者提交了项目申报书,每份申报书均由多位专家进行专业评审,分别从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以及申报团队的科研实力与综合水平等维度多方面考量,最终来自19所高校的27个项目成功入围,将分别获得25-40万元资金支持。

以下是本年度绿色计算专项科研基金入选学者名单(按照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学者介绍

陈旭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访问交流。博士毕业后,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于2020年加入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现任准聘助理教授。陈旭博士的主要研究兴趣是推荐系统,因果推断,强化学习等。近5年来,他在著名的国际会议/期刊,如TheWebConf,WSDM,SIGIR,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ournal,TOIS上发表多篇论文。据Google Scholar统计,已发表论文被累计引用3400余次。陈旭博士曾获得CIKM 2022最佳资源论文Runner Up奖,TheWebConf 2018优秀论文提名奖,AIRS 2017最佳论文奖,北京-ACM分会新星奖以及CCF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黄文炳

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准聘助理教授、博导。曾在清华大学产业研究院担任助理研究员,腾讯AI Lab担任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几何机器学习理论方法、几何机器学习在机器人感知与决策任务上的应用、科学知识嵌入的机器学习等。尤其在图神经网络方面,做出了若干代表性工作:提出了训练深度图神经网络的方法DropEdge,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一定的关注,发表以来谷歌学术引用近600次(截至2022年9月),被集成到若干公开图学习平台(如PyG);提出了面向大规模图的图神经网络高效训练方法AS-GCN,谷歌学术引用300余次(截至2022年9月),成功应用到腾讯亿级社交网络的风控业务。曾获NeurIPS 2022 Open Catalyst比赛冠军、国际会议IROS机器人比赛冠军、腾讯犀牛鸟专项研究卓越奖等奖项。

李晨亮

博士,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珞珈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由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引进。主要研究方向为包括信息检索、数据挖掘(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社交媒体分析。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包括IEEE TKDE、SIGIR、ACL、EMNLP、AAAI、CIKM、TOIS、JASIST等发表论文近90篇。担任多个信息检索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CM TOIS、ACM TALLIP、JASIST和IPM的编委。曾获得2016年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2017年,被ACM SIGIR会议授予杰出审稿人奖(Best Reviewer Award)。2019-2020年,连续两年被国际信息检索知名期刊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CCF-B类)授予审稿人奖(Reviewer Award);曾获SIGIR2016最佳学生论文候选、ACM武汉分会与湖北省计算机学会新星奖;曾入选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与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

李玺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IET Fellow,IEEE Senior Member,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特聘专家,杭州钱江特聘专家,科技部科技创新 2030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教育部重点规划研究项目负责人,第七届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聘专家。在国际权威期刊和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发表或录用文章 180 余篇,荣获多项国际学术论文最佳论文奖。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李长升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8 年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取得工学学士学位,2013 年于中科院自动化所取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等。在学术论文方面,近五年共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 CCF-A 类论文和 IEEE Trans.期刊论文 30 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 CCF-A 类论文和 IEEE Trans.期刊论文 17 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加强重点项目/装备技术基础科研项目等。拥有国外发明专利50余项。现担任多个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包括IEEE汇刊IEEE T-NNLS, T-KDE, T-C, T-MM, T-ECS, T-CSVT, T-II,以及中国计算机学会(CCF)A类会议CVPR,ICCV,ECCV,IJCAI,AAAI, NIPS, MM, UbiComP,MICCAI等。

刘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学院特任教授,博导,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兼任中科大团委副书记、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主要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机器学习方法及其应用,相关成果获得过 IEEE ICDM 2011 最佳研究论奖、ACM SIGKDD 2018 (Research Track)最佳学生论文奖。还曾入选了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 CCF“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获第二届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8,第二完成人)、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国家一等奖(2020,第三完成人),安徽省首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22)。

钱鸿

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实验室(LAMDA Group),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机器学习、零阶优化、演化学习、智能教育。在ICML,AAAI,IJCAI,EMNLP,ASE,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等重要会议与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优博,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青年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主要参与上海市教委教育数字化转型项目等。担任 FCS 期刊预备青年编委,ICML、NeurIPS、AAAI、IJCAI等SPC/PC,以及IEEE TEVC、SCIS、《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评审人。担任IEEE CIS Shanghai Chapter秘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委会通讯委员等。指导的学生获JSAI 2022大会优秀学生论文奖。

屠可伟

博士,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系与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目前侧重于研究将符号、统计和神经方法相结合用于语言结构的表示、学习与应用。发表论文八十多篇,主要发表于ACL、EMNLP、NAACL、AAAI等顶级会议。担任NLP和AI领域多个顶级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EMNLP、AAAI等会议的领域主席、ACL Rolling Review执行编辑。

王翔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于2019年2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入选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主要研究领域为可信人工智能, 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特别是在图学习,因果不变学习以及模型可解释性方面做出了许多工作,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在TPAMI, ICML,NIPS,ICLR,KDD,SIGIR,WWW 等本领域顶级国际会议发表录用 CCF-A 类长文50余篇。

魏颖

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元学习、基于预训练模型的迁移学习、连续学习及其在新药研发领域中的应用。曾任腾讯AI Lab高级研究员,并于2017年和2012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别获得博士和学士学位。

杨敏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性能数据挖掘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1/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入选百度发布的2022年度AI华人青年学者榜单。长期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JCR一区期刊和CCF A/B类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18年度最佳青年科技成果奖、2019年度CCF-腾讯犀牛鸟基金优秀专利奖等。担任ACL-2021/2022、EMNLP-2021、NAACL-2022、COLING-2022、NeurIPS-2022等知名会议的领域主席。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深圳人工智能学会法律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赵进

之江实验室和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他主要从事大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和体系结构相关研究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大数据技术与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暨“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海教授和廖小飞教授的指导下,参与了实验室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企业横向项目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科研攻关工作,在高性能图计算系统软件和体系结构研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关研究成果已在ISCA、SC、IEEE TC、IEEE TKDE和ACM TOS等顶级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一篇论文入选国际顶级期刊IEEE TC的Featured Paper of the Month,申请或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7项和软件著作权3项。

陈伟坚

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奖获得者(CAREER Award)、数据科学与工业工程教授、科技部外国专家。主要学术方向为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系统仿真与优化和大数据分析。应用领域包括科技运筹与数据分析、医疗数据分析、应急管理、社会网络分析、交通与物流等。曾获工业工程最佳博士论文奖(Pritsker Award)、INFORMS Nicholson最佳论文奖与多个INFORMS和IEEE最佳论文奖,被美国工程院评为“国家优秀工科年轻科学家”。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编辑国际会刊3部、专业书2部。主持过多项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项目、美国纽约州电力局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也多次担任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和澳门科技发展基金会(FDCT)的评审专家。曾担任2022年INFORMS服务科学国际会议主席、2017和2015年冬季仿真大会主编(Winter Simulation Conference)、2013年工业与系统工程研究大会主席、多个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大会委员会委员、以及IIE Transactions, IEEE TSMC的副主编。

陈志泊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国家林草局林业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生态监测大数据技术、“互联网+生态站”等。主持和参加北京市及校级教学改革课题 20 多项,发表教改论文 10 余篇,主编和编写教材 20 余部,获北京市精品教材 2 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4 部。近五年,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公益基金、国家林业局 948 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纵向、横向科研课题近 50 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60 多部,国家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在 SCI、EI 和 CSCD 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科研论文近100篇,获得国林业局梁希林业科技一等奖 1 项,培养研究生 100 多名。

崔晓晖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大数据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林业大数据、领域软降工程和智能信息处理等方向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6项,参与编写数据库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1部。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以及行业委托项目1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15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

龙明盛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学习研究组负责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08和2014年从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4-201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博士后。主要从事机器学习理论与算法方面的科研工作,专注于迁移学习、深度学习、科学学习及其在时序、图像、视频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MLR、ICML、NeurIPS、ICLR上发表论文3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超过20000次,入选最具影响力论文3篇。担任TPAMI、AIJ编委,ICML、NeurIPS、ICLR领域主席。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IJCAI-FTL时间检验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AI 2000机器学习领域高影响力学者奖等荣誉。

阎继宁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青年优秀人才,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空间地球大数据专委会秘书长,国际对地观测卫星委员会(CEOS)信息系统与服务工作组(WGISS)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规模时序遥感数据管理及智能分析、遥感云计算。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十余项。在ISPRS P&RS、TGRS等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一作/通讯19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第一作者主编教材1部,获得省部级奖项2项,IEEE JSTARS 最佳论文奖1项。

张国川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研究兴趣包括组合优化和算法博弈论等,在若干离散优化问题上取得重要算法成果。2018 年获得中国运筹学会科学技术奖“运筹研究奖”。论文发表在 SICOMP,ACM TALG,JCSS, Algorithmica 等刊物以及 SODA, ICALP, ESA, STACS 等国际会议上。

赵翔宇

香港城市大学(CityU)数据科学学院长聘轨助理教授、博导,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员。目前的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及其在推荐系统(信息检索,计算广告及搜索引擎),城市计算(智慧城市和时空数据),社交网络,金融,教育,能源,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深度强化学习、自动机器学习、可信人工智能、多模态学习等。他在顶级会议KDD、WWW、AAAI、IJCAI、SIGIR、ICDE、ICLR等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ICDM22 和 ICDM21 Best-ranked Papers,CCF-腾讯犀牛鸟基金,全球AI华人新星,Bytedance研究合作奖,Criteo研究奖,AAAI/ACM SIGAI 联合博士论文奖提名等奖项。指导团队获得多次国际级大赛特等奖、金奖、微软杰出人工智能影响力奖等奖项。

高晓沨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近年来在数据工程、网络优化等领域发表CCF-A/B区长文150余篇,包括A类论文50余篇,如TKDE、TPDS、TC、TON、TKDD等著名国际期刊,以及ICDE、INFOCOM、SIGKDD、WWW、SIGIR、IJCAI等重要国际会议。曾9次获得国际学术会议最优论文奖,获上海市“浦江人才”、“晨光计划”、宝钢优秀教师奖、杨元庆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主持/参与多项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并积极与包括腾讯、华为、阿里等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发,曾获CCF-腾讯犀牛鸟基金“卓越奖”(最高奖)、CCF-华为创新研究计划项目评审第一名等奖项。

韩帅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特别是研究和设计具有如下特性的密码方案:公钥加密方案、对称加密方案、基于身份加密方案、零知识证明系统、签名方案;可抵抗新型密码分析和攻击技术,包括依赖密钥消息攻击、相关密钥攻击、密钥泄露攻击、选择打开攻击、量子攻击等;可证明安全,且安全性可紧致地规约到计算性假设上;基于大整数分解、双线性配对群或格相关问题的困难性。

在国际主流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以第一作者 发表在 国际密 码学三 大旗 舰会议的美密会 CRYPTO(CCF-A 类会议)、亚密会 ASIACRYPT(CCF-B 类会议)、国际信息安全会议 ASIACCS、国际密 码学期刊《Designs, Codes and Cryptography》(CCF-B 类期刊)、《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CCF-B 类期刊)等上。获得2016 年“上海计算机学会信息安全最佳论文奖”,2018年“党政机要密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省部级)”,2019年“中国密码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等。

晋武侠

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2020年3月获得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在美国高校联培1.5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代码分析、软件演化与维护、微服务、软件架构等,围绕软件复杂行为下的代码依赖解析及其应用展开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ICSE、ASE、TSE等软件工程领域的权威会议和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项目、CCF-华为胡杨林基金、企业合作研究等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获得2022年陕西省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李雨森

南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于 2016 年加入南开百度联合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并行与分布式系统,云计算。在并行与分布式系统、云计算的资源管理等领域有多年的研究积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发表高水平论文 50 多篇。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百度、华为公司横向项目等科研项目。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津市人工智能重大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百度、华为、华大九天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公司广泛合作,2017 年入选“天津市青年千人计划”。

李远征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Research Fellow,英国利物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数据中心,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大数据分析,运筹优化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电网总部科技项目课题2项、腾讯科技项目,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广东省创新团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其中完成的研究成果遴选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优秀成果、973 计划课题研究创新点、腾讯优秀专利奖等。发表了IEEE Transactions 期刊论文40余篇,含期刊特色文章、ESI高被引论文、国重实验室优秀成果论文、期刊高被引论文奖、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目前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和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的Associate Editor。

吕志鹏

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与优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优化、EDA算法、NP难问题求解、复杂系统建模、调度与规划等。在人工智能、智能优化、组合优化、工业工程等领域的国际著名SCI期刊和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如人工智能旗舰期刊和会议Artificial Intelligence、IJCAI、AAAI,交通和运筹优化领域旗舰期刊Transportation Science、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等。所研制的一系列优化算法在国际算法竞赛中10次获得全球冠军、20余次获得全球前三名,如2021年国际计算机辅助设计会议(ICCAD)布局布线算法竞赛全球第一名;2022年DIMACS车辆路径优化算法挑战赛双赛道全球第一名等。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优化领域,如电子设计与自动化(EDA)、芯片制造、云计算、航空、航天、电信、物流等。

杨海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数值算法、多尺度性能分析工具、编译优化与自动调优、深度学习系统等。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 863计划项目。目前已在 SC、ISCA、ASPLOS、PLDI、ICSE、TPDS、TC、TOCS、ICS、ICPP、IPDPS、CLUSTER 等国际顶级/知名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担任 TPDS、TC、FCS、PARCO、JPDC、FGCS等期刊审稿 人,CLUSTER21体系结构方向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指导的北航超算队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内赛事奖项。

杨世宇

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大数据计算与智能研究所所长。入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计划,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广州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研究方向包括时空数据、图数据的高效管理、数据压缩及基于硬件的计算加速等。研究成果发表在数据库、数据管理领域顶级期刊/会议(SIGMOD、PVLDB、ICDE,VLDBJ及TKDE等)。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支持,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广州市科技项目等。

翟季冬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副所长,ACM中国高性能计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智源青年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计算、性能评测和编译优化等。研究成果发表在相关领域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SC、ICS、PPOPP、ASPLOS、MICRO、OSDI、ATC、IEEE TC、IEEE TPDS等。研究成果获ACM ICS 2021最佳学生论文奖、SC 2014 Best Paper Finalist、ICDCS 2020 Best Paper Honorable Mention奖。担任NPC 2018程序委员会主席、IEEE Cluster 2021领域主席、SC 2022领域副主席,SC、ICS、PPOPP、PACT等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IEEE TC、IEEE TPDS、IEEE TCC等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担任清华大学学生超算团队教练,指导的团队十二次获得世界冠军。在2015年和2018年包揽了SC、ISC、ASC三大国际超算竞赛的总冠军,实现“大满贯”。其中,SC15冠军是大陆高校在该项赛事中首次获奖。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IEEE TPDS杰出编委奖 (Editorial Excellence Awar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

未来,蚂蚁集团将持续携手各大高校与研究机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全球优秀学者在绿色计算相关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加强与学术界的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探索更多灵活、高效、便捷的产学研协同合作的模式。

更多2022年度词作文(2022年度词 总结)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