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汝窑作为宋代大名窑之首,地位极高,素有“青瓷之上,汝窑为魁“的说法。汝窑因烧制时间短,仅烧制20年就因为战乱断烧,烧制技艺就此失传。截至目前,存世的传世汝窑已不足百件,大部门都收藏在博物馆,还有部门在私人收藏家手中,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下边就由我来带领各位见识一下传世汝窑的十大经典器型
汝、哥、官、钧、定
第十名 椭圆小洗
椭圆小洗,现收藏在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器型呈椭圆形,口微敛,足底凹成一圈,圈内三支钉痕,整体像小舟,所以也叫舟形笔洗。英国达维徳基金会收藏着一件汝窑粉青釉的椭圆洗十分相似。
天青釉椭圆小洗
第九名 天青釉盏托
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长弧形腹,托盘边沿宽大,形状像五瓣花朵,高圈足外撇,中空无底,底足处五个细小支钉痕。内外施满天青色釉,釉色莹润,布满细碎开片。此汝窑盏托造型雅致,釉面晶莹,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盏托
第八名北宋 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英国著名收藏家阿尔弗雷德.克拉克夫妇的旧藏,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有关“玉壶春瓶”名称的由来,比较可信的说法是,
唐宋时期,人们多称酒为“春”,许多酒的名字直到现在还叫某某春,如景阳春、五粮春、剑南春等,“玉壶春”就是一种酒的名字。在宋代有很高的知名度。
盛装这种酒的瓶子,就是这种造型的瓷器。因为这种酒长期盛行不衰,酒瓶的形状也为人们所熟悉,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种造型的瓶子叫做“玉壶春瓶”了。
特点: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
第七名 北宋汝窑碗北宋汝窑碗
国家一级文物,北京故宫镇馆之宝。全球仅存两件,另一件在英国达维德基金会。汝瓷碗高6.7厘米,口径17.1,足径7.7。足内五支钉痕,内外满釉。乾隆皇帝对这个碗极为钟爱,曾在器底御笔题诗一首,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
天青釉汝窑碗
第六名 北宋葵花洗
葵花洗是现今唯一存世之葵花六瓣形的盆洗,直径十三点五公分,六葵瓣花式,口略撇,上丰下敛,浅腹薄壁。棱角含蓄,器身随沿起伏,圈足微外撇,底有细小芝麻钉痕三枚。是英国著名的中国古陶瓷收藏家之一艾弗瑞·克拉克夫人的旧藏,上世纪70年代转入日本收藏。 2012年4月,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的上拍,让公众见识到藏家对精品的追捧。此次拍卖估价为6000万到8000万港币之间。最后8位竞标者经过34次叫价后,最终以2.07亿港元成交,并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
苏富比拍卖现场
汝窑葵花洗
第五名 北宋汝窑大盘
北宋汝窑大盘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高3.4厘米,口径19.6厘米,足径13厘米,为全球汝窑盘中最大的一件。内外均开冰裂片,底足外撇,满釉,五支钉支烧,标准的汝官窑器物。汝窑无大器,极小的汝窑瓷都身价数亿,1992年,佳士得国际拍卖公司曾于当年拍卖一个汝瓷小碟,拍出价是14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高达数1.4亿元。
汝窑大盘
第四名 北宋汝窑莲花碗
莲花碗,也叫莲花式温碗。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之宝,号称十吨黄金不换。莲花碗高10.5厘米,口径16.2厘米,足径8.1厘米。全球罕见的传世珍宝。莲花碗呈十瓣莲花形,此莲花碗造型比例适度,器身随花口亦呈十瓣,形似一朵盛开的花朵,凸凹与莲口相衔接,显得格外协调自然,美观大方。充分表现出莲花开放之势,青釉匀净之温润,颇具艺术风韵,造型奇特,精美绝伦,价值同样是冠绝全球,有传“十吨黄金不换”之说。
莲花式温碗
第二名 玄纹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是传世汝瓷中极为罕见的大件器,全球仅存一件,身价数亿,堪称“汝瓷之王”, 樽高12.9,口径18,足径17.8。,直口,筒腹,平底,有三个变形兽足支撑,,尊外璧共凸起七道玄纹,中部三道,近口及底部各有两道。器物本身庄重古朴,气韵高雅,,七道玄纹,更是增加了肃穆之感。同样是支钉烧,内外满釉,天青偏蓝,柔和莹润,代表了千年国宝汝窑瓷的最高水平。当之无愧的“汝窑瓷王”。
天青釉玄纹尊
第一名 北宋汝窑天青釉无纹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馆
整器满布透明的天青釉,极为匀润,盆体的釉层略厚过其他的汝瓷。釉面纯洁而全无开片,据分析,是玛瑙釉中的石英在尚未完全熔融时流动所致。盆口沿处的釉层因重力所致而薄于盆体,可以隐约见到胎体的色泽。平盆底稍稍凸出略含淡碧色积釉的窄边稜。口沿与盆底转角处釉薄,呈淡淡的粉色。四只底足为云头状,釉水“柔腻如脂”般层层均匀地堆积在底足处,玉质感极其强烈。从口沿、盆体到底足,天青色的幻化完全依赖釉层的薄厚变化,单色的釉面竟能显出递进的通透层次。
此为世上唯一的无开片汝瓷,此种传世稀少,温润素雅的色泽,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过天晴的宁静开朗的美感,据考证为传世仅存的一件。称之为天下汝瓷极品,绝对名副其实。所谓“物以稀为贵”,由此看来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也是极其的惹人爱,价值也是较高的。。
无纹水仙盆
这件无纹水仙盆的底部,刻有一首乾隆咏赞的御制诗。
乾隆御制诗
乾隆帝将汝瓷水仙盆误为猫食盆的故事流传至今,皆源自一首七律诗:“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猧食器,蹴枰却识豢恩偿。龙脑香薰蜀锦裾,华清无事饲康居,乱碁解释三郎急,谁识黄虬正不如。”其实,仅乾隆十年(1745)的档案中,就出现过两次“猫食盆”的记载。估计在他即位前后,宫中就已经误称水仙盆为猫食盆。而七律诗所署的年款是乾隆廿六年,他用“便是讹传”四字表示。其实他认为诗中的真正错误,只是把小狗当成小猫而已,因为“猧”是小狗的意思。乾隆还下令为这件汝窑水仙盆配备了豪华的紫檀座架,架内有可打开的匣屉,里头收纳了一册他临摹宋代四大书法家作品的《御笔书画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