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音乐的双重叙事 》赏析,献给热爱这首音乐的人。 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音乐创作跨时多年,并反复修改,中间遇到很多困难曾经谱写中断,庆幸的是最终完成了。感动了无数的中外听众。而我正是其中一位。 许多年以前的老家,我得到的是一盘音磁带。我反复听过不下一百次,在第二章常常是听热泪盈眶。后来辗转移居过两个城市,我都常常听这首音乐,而且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无数次的欣赏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是: 生命的美好和无助; 个人的渺小和伟大; 自由与生命的取舍; 生又何苦死又何哀; 与生命之重与轻。
)本文时间线是根据这个视频。面提到的时间分段,也是仅仅指这个视频。当然如果有CD就更好了。下载优酷的视频需要安装个小软件。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首先是阅读本文,然后结合我对音乐的分段(请关注时间)再听一边听一边看我对每个章节的解说。最后的效果是:你已经忘记我的解说,但是形成了自己欣赏和解说。那么我们就开始吧。
这是一首第三人称叙事音乐,但是其中的部分大多数章节又具有第一人称的效果,我后面将细讲。我们先来听前奏。
前奏 时间【00:00——01:10】
前奏分为两节:第一节为竖琴引出横笛后切双簧管叙事。第二节小提第三方琴叙事。
竖琴的声音灵动,笛子先以轻快的短音铺开大视野,是一雨过天晴的清晨,有山有水的丘陵地带,前有一平原,并用高低音做出特写:一只蝴蝶轻盈地沿着弧线在晨光中穿行,拍着翅膀从容地绕过许多矮树。然后忽然那边又飞出一只蝴蝶,双双远去。
同时切入双簧管的第三人称叙事声音“听音乐的人啊,让我来慢慢的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一个并不令人欢喜的故事:”此簧管淡出。淡入小提琴声音,进入主旋律。
第二节:序幕,第三方解说。介绍主人翁。
总述并介绍主人翁。【01:10——02:37】
小提琴高音:“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也不知道是多久,我听说过一个悲情的爱情故事,讲述了两个年亲人的爱情收到了种种阻碍,可是,他们最后不得不双双殉情,这个故事啊没有听了不为之感动的人。”
插入几秒簧管分节。(简谱:35 23 21 7 6 5 - -)
小提琴中低音:“话说那时候,男方是个读书郎,读书非常用功勤奋,若不是有这个事情,大概定会有很好的前途”
小提琴转高音:“而那个女子,是个活泼可爱的端庄淑女,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在一起,真是可惜啊。”
插入簧管分节。(简谱:352321765)
同音插入横笛。(简谱:352321765)
【02:37】至此前奏结束。
第一章。【02:37——07:01】倒叙。
第一节:倒叙出第二章部分情节。第二节:恋爱。
第一节:倒叙。【02:37——03:47】
大提琴背景淡入。小提琴插入。
这里切入第一人称:小提琴代表女子在表演和发言,此为英台的灵魂在发言:“是的,正如前面所说,不是我不愿意,我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我非常热爱生命,但是,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高音部分)原因A,原因B原因C、D、EFG, 最终导致了我选择这样的结果。其实我很不情愿!”第一人称结束下面回到第三人称叙事。
【03:06】小提琴高高音部分:描写这个女的掏出手绢泣不成声。
淡入大提琴混响,描写围观的人和听的人都纷纷同情她的遭遇,纷纷为其鸣不平。在大提琴背景下,还能听到小提琴的声音,此意在描写:在众人的煽动下,姑娘一边回忆自己的不幸遭遇,一边仍不住大哭起来。此时梁山伯还没出场,所以她也不知道靠在哪个的肩膀上,只好痛哭。这一段音乐有点像话剧的氛围,即有表演者又有观众,观众明白角在表演。
一直到【03:39】结束上面状况。
切入横笛:5323523432 123521765 615 (簧管收尾)【03:47】
第二节:恋爱 【03:47——07:01】
小提琴声:女的继续表演。(话剧中的大提琴观众回到观众席位)这是一段心理描写女子在犹豫,一位少女怀春的心理描写。一方面自己喜欢梁山伯,但是似乎又应该矜持呢?辗转反侧,踱来踱去。因为她在思考天亮之后要不要去见梁山伯。不知不觉缓缓睡着了。这一小段应该说写出了少女初恋的感觉。止于【04:37】
以下【04:37——07:01】
淡入快节奏背景。描写出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突然插入女主角小提琴轻快的身影——她决定了,去找和梁山伯约会。因此高兴前行。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时间也过得很快。快马加鞭终于见到了。小提琴休息,既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小提琴又响起,千言万语在心头,又不知从何说起。一段心理描写之后,06:35横笛插入。后缓缓结束。没有描写后面发生了什么,这是用省略的方式,大家可以想象,他们已经互相表达了爱慕之情。大提琴收尾6156765。
【07:01】这一章结束。结尾部分显然省略了许关于他们的情节。
第二章,殉情(也是 *** 部分)【07:02——19:10】。
第一节英台决定殉情。第二节,山伯决定殉情。第三节殉情。第四节,此章总结。
第一节:英台决定殉情【07:02——12:56】
【07:06】低音提琴6156765淡入,转小提琴女主角上场:祝英台似乎遇到了什么困难,她在思考,这是心理描写,她望着天空,这样也不是,那样也不是,我究竟该怎么办呢?苍天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为什么是我?试问谁能拯救我?
【08:20】切入簧管。分小节。表示天黑了。
紧接着小提琴继续描写祝英台的心理变化:在漆黑的夜晚,谁能理解我的处境?哪里是我的出路(36532,3656532),我是不是没有出路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梁山伯怎么办呢? 她很犹豫。突然【09:56】突如其来的背景音乐,表示她似乎想到了某种办法,难道事情有了转机? 这部分背景音乐又吧听众拉回话剧场面是描写观众心理踏实了一小会,因为似乎英台有了办法脱离看不见得危机。 大号声音表示观众都知道事情快要到关键地方了。
【10:37】 小提琴:英台决定了,她自认为是通过慎重考虑后思考的结果,她准备把这决定告诉下面的观众,她一步一步走出来,四周寂静无声,她欲言又止,两次欲言又止。经过了一段心理斗争之后终于她轻声说出要殉情的打算。声音很轻,但是观众都听见了,她告诉大家,她非常热爱生命,也非常渴望自由,但是由于原因ABCDEFG,她决定用放弃生命的方式来放抗她面对的坏人。在这一小段小提琴声音中集中体现了她对生命念念不舍又无可奈何的心理描写,下决定很快,但是又很肯定,有一丝犹豫但是又很快决定了,因为她宁为瓦全不为玉碎,这中感受要反复细听才能体会出。我认为这部分因为最为出色。【11:23——11:31】小提琴最后的轻声退出描写了一种坦然的心情,一种小彻小悟的平静。似乎她明白了生命之轻与重该如何取舍。
【11:30】开始是一段精彩的对话:大提琴背景观众反对她的这一决定。小提琴英台向观众解释:她万般无奈之下才有此决定。背景和小提琴之间有几个回合的对话。大概都是这个范围的。到后面【12:16】气氛紧张双方快要吵起来了。最后观众明白这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了。他们纷纷为英台感到惋惜,并觉得她可歌可泣,是个了不起的人。因为她用放弃生命的方式来反抗试图夺走她自由的黑手。最后号声结束。此小节结束于【12:56】
第二小节:山伯决定殉情【13:04——16;50】
【13:04】簧管引出第4章。是一段对话,英台与山伯。紧接前一节。小提琴:英台做好决定后,去见山伯,告诉他她的决定。想听山伯的意见。她委婉地告诉了山伯:你我相识多年,如今可能不能长相厮守,而且(有个恶霸看上了她此处英台没说)如今她可能要离开他了。
【14:18】转大提琴山伯:山伯拉住她的手:英台时至今日,我也无话可说,(小提琴插入,英台把头靠在山伯肩膀上依偎在一起)山伯没有说话,但是很明显他因为没有办法保护英台而感到非常的自责,非常的自责。
突然:【15:23】快节奏响起。山伯忽然正视英台:如果我们私奔不行的话,如果你一定要离开的话,没有你我不会活着的。在这一小段音乐中,表现了山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对生命无比留念又无卡奈何之情被小提琴表现的入木三分恰如其分。而这一部分要对比前面英台决定殉情听【10:37——11:31】时的果决,从音色来讲,相对粗是为了表现山伯为男性,但是其果决程度略逊于英台。原因是,英台殉情并不全是因为没有出路,而是因为她用这种方式来以示反抗,而山伯殉情则完全是被动的。这点差别只有反复听才能体味。我认为这两段作者写得最为出色到位。你看英台决定后有一段坦然平静的收尾。而山伯的决定殉情之后还犹豫了几秒,最后叹了一口气:那就这样吧(听【16:40】)。有一丝勉强不难听出。
接下来【16:43】,切回话剧状态,背景观众又为山伯的决定做了和英台一样的配合。
第三节:殉情。【16:54——19:10】
【16:54】小提琴段为他们为殉情做准备和计划,花剧场的观众们也很紧张。观众看到英台和山伯似乎比较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反正都已经决定要死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这段愉快的一小节,体现了临死前的轻松。快节奏的小提琴表现了时间的紧迫,因为生命就剩下这么点时间可以感受了。最后小提琴缓缓结束这一小节。到【18:17】结束。最后用省略的方式描写了他们的殉情场面。
【18:18】切入背景,此为第四节。换第三人称。
第四节,总结此章:这是一个多么悲壮的故事啊,故事的主人翁一个是一个女子,她多么热爱生命多么渴望自由,但是他们没有武器只能用自己的生命的放弃这种方式来反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的原因,我因为要让人们记住这个悲壮的故事。让人们知道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此章结束于【19:10】。
第三章 化蝶【19:12——24:20】
竖琴切入,回到整个乐曲开始的状态。倒叙的第三人称叙事方式进入收尾阶段。这样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在乐曲的开始有两只蝴蝶了。此曲又名《化蝶》主要就是靠这小部分,化蝶寄托了观众的一种心情而已。不同的是这一章的横笛之后竖琴插入,表示特写碟入云霄。然后是小提琴合奏主旋律。
这一章主要也是第三人称在叙述:不知道听众听了这个故事作何感想,我作为讲故事的人,只是希望能留住这个故事和让后来的人们知道有英台这个令人敬佩和敬仰的女子。
【21:33】后就切入风景描写,配以适当回忆故事情节为主。第三人称继续小提琴发言: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说,我们还有生命,我们没有走到英台的那一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享受仅有的自由,这已经够了。我想这才是我讲述这个故事的真正用意,22:00反问结束:而实际上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经不重要了难道不是吗?以上小段的体会也要反复听旋律并对比其他的乐章才能体味其中深意。
【22:07】切背景风景描写同时剧情回顾。主旋律再合奏——主要情节回顾。
【23:35】小提琴第三方视角:在上面的风景中远退中,淡淡地出现了英台和山伯的肖像最后淡出。
【24:20】全曲结束。
后记:
全曲四个部分前奏和独立三章,总结构为倒叙,第一章《序幕》和第三章《化蝶》都是第三人称叙事方式,只有第二章《殉情》采用的主角上演并有特写的和主动的故事情节。这种叙述方式在影视作品和话剧中比较常见。但是在音乐中有些篇章可以同时重叠这两种叙事方式,比如第二章中的观众部分。和最后一章回顾剧情一小节。
大结构上有两段愉快音乐对比即英台约会山伯,和他们都决定殉情之后的短暂轻松;有两段悲伤因为对比,英台下决定和山伯下决定。前面这两种对比应细细体味。另外就是大提琴合奏背景的前、中、后不是渲染。其中通用乐段为主旋律。大部分心理描写和特写为单独旋律,比如英台和山伯决定殉情段和【21:33】开始的第三方解说。
关于其中各种乐器的角色:
小提琴独奏高音部分:英台(主要描写对象)
小提琴独奏低音部分:山伯(出场少)
小提琴合奏:剧情回顾,众人议论。
横笛:蝴蝶 兼风景。
簧管:第三方解说者(可以理解为主持人,在关键点位引导大局)
大提琴合奏:背景或者话剧的观众。
其他乐器主要是配合乐章,不具有角色功能。介意喜欢的人再看一遍本文,边听边看。
通过乐器的角色把握再去领悟这首曲子会有更好的效果,事实上,我在描述故事情节的时候采用了很粗糙的描述方式,因为音乐很大程度是靠想象的。这首以叙事为主的因为的音乐也不例外,细节太多反而影响欣赏。正文文字中有些地方标出了简谱,但是由于这里无法输入音乐符号最后放弃,已经输入的就没有删除。
祝您欣赏愉快。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