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系列第一篇——西安&咸阳,请戳: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682951?refer=wenyu系列第二篇——洛阳,请戳:https://zhuanlan.zhihu.com/p/23716390
系列第三篇——开封,请戳:https://zhuanlan.zhihu.com/p/23748322
系列第五篇——北京,请戳:https://zhuanlan.zhihu.com/p/23822915
事实上,在封建王朝历史上,绝大多数情况下,南京作为国都出现都是因为南北对峙的局面。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元朝末年的朱元璋以南京及东南为根本,剿灭群雄,北击蒙古,完成了全国统一。但是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后,明朝就将国都迁到了北京,南京作为陪都出现。尽管本系列中的古都都是做过统一王朝的国都的,但鉴于南京也曾短暂做过统一王朝的国都,以及中国历史上时常出现南北对峙的情况,非常值得细说,所以也将南京写在了这个系列里面。
最早建都于南京的,就是大家熟知的三国时期的孙吴,那时是魏蜀吴三足鼎立,但孙刘整体上处于联合状态,共同对抗北方。后面西晋在短暂的一统之后爆发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趁势入主中原,晋室“衣冠南渡”,建立东晋,于是开始了漫长的南北对峙时期,后面有代晋的宋、齐、梁、陈,他们大体都定都于南京。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也曾定都于南京。再后来就是朱元璋定都南京一统天下了。
实际上,在南北对峙时期,南方的政治中心基本上都会集于东南。
我们来看南中国的地形:
在古代,南中国最重要的三块战略区域就是巴蜀(今四川重庆)、荆襄(今湖北湖南)以及东南(今江苏、浙江部分地区)。巴蜀内部也有足够的土地和资源来支撑一个集团去争雄,外围也比较险要利于自守,但缺点在于,与外部隔绝太深、交通不便,诸葛亮北伐屡次出陇西、补给线过长就印证了这一点。荆襄也足够广袤,襄阳、江陵、武昌三城就足以撑开局面,他们分别对应北方、内部腹地、下游。但是荆襄面临着太多方向的威胁,襄阳是抵抗北方的前沿,一旦襄阳城破,荆襄面对北方顿成门户洞开之势,巴蜀地区能从上游顺流而下,汉水谷地方向也是一个威胁。如果襄阳丢掉,再失去内部的江陵,则荆襄基本上就大势已去了。战国时期秦国的白起就是自汉中顺流而下攻破楚国国都,使得楚国仓皇迁都。
相比于以上两个地区,东南地区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东南地区整个北部都有长江横亘 ,不像荆襄地区长江是穿插其中,这就带来了极大的庇护。而在长江之北,还可以据守淮河作为抵抗,构筑梯次防御体系,淮河的一系列支流也通往中原,方便东南地区将兵力投送到北方,淮河以北还可以争取山东丘陵来翼蔽淮河,层层递进。而在隋唐之后,东南历经多个朝代的经营,基本上成为了天下最富庶的地区,宋代更是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随着大运河的开凿,东南已然成为南中国最重要的地区。
而在整个东南地区,南京的地形得天独厚。
南京据险临江,交通便利,西通荆襄、巴蜀,东接三吴,北面两淮,夺取巴蜀荆襄可以屏护上游,三吴富裕可以提供人力物力。两淮地区为攻守进退之所,以攻以守,南京都是根本。
诸葛亮称南京“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也”。南京前据大江,南临重岭,凭高据深,形势独盛,其内部还有河湖纵横,实为形胜之地。 对于东南地区来说,本无崇山峻岭之胜,内部多为河道纵横的平原,但是南京周围却有足够多的山来屏护自己,这本身就是它的优势之一。
而从南北形势上来看,长江下游利于渡江的两处分别为采石矶和瓜洲渡,它们分处南京的上下游。江北之敌欲渡江攻南京也多从这两处而来。对应而来就有两个重镇,就是采石(马鞍山)和京口 (镇江),两个重镇在江北对应的城市就是历阳(和县)和广陵(扬州)。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南京能够迅速的策应这两个方向的战场。
历史上,在唐代以前,渡江战役的主战场基本上在采石和历阳,这是因为, 虽然历阳和扬州都处在淮南的大平原地区,但是扬州所处的淮左地区河湖众多,不利于北方骑兵的驱驰,而淮右地区则河湖相对少一些,因此那时候多在采石渡江。但在唐以后发生了变化,原因在于随着河沙的堆积,下游河道渐渐变窄一些,同时由于大运河的开凿,扬州作为连接大运河的长江的枢纽变得非常重要,因此从那以后,欲渡江者多先争淮左地区,控扼命脉,再伺机渡江。
淮南地形图如下图所:
从地图中可知,淮右(淮西)地区相比于淮左(淮东)地区确实更利于骑兵的驱驰。淮右地区一马平川,但有趣的是,恰恰在靠近长江的合肥一线有淮南丘陵分布,在长江沿岸的历阳(今和县)附近有了山脉的阻绝,所以南京上游坚守和县等重镇可以很好的屏护自己,采石附近也有东梁山等险要,它们都可以用来拱卫南京。
由于历史上黄河曾经多次改道,夺取了淮河的河道及入海口,所以今天的淮左地区已经与当时大不相同了,这里就不再进一步说明了。
实际上,对于东南地区来说,光靠长江来防守是不稳固的,一旦一处被洞穿就会全线动摇。所以,淮河就显得特别重要,“守江必守淮”已经是历代立足于东南地区的统治者的共识。所以,孙吴时期的孙权一心想要攻下“襟河带湖”的淮南重镇合肥;南北朝时期双方始终在争夺寿春;五代十国之南唐丢失淮南土地之后而国势渐衰,皆是如此。
淮河上游比较重要的两个支流是颍河和涡河,颍河汇入淮河的河口就是寿春(今寿县),涡河汇入淮河的河口就是钟离(今凤阳),因此这两处都是一方重镇 。这两条支流既可以帮助南方政权将兵力投送至中原,也可以帮助南方利用河道来进行防守。南北朝时期,寿春一直作为一方重镇的身份存在,多次担当南朝北伐的前沿阵地,用来调配人力物力。
淮河下游比较重要的支流是泗水,它发源于山东,流向南方,在淮安附近汇入淮河,淮泗水路自古为南北交通要道,山阳(今淮安)和盱眙为下游重镇。根据史书的记载,通过泗水是可以驶入黄河的。
如果从淮河地区再进一步扩展,那么就是上游的荆襄以及淮北的山东了,对于南朝来说,占据整个南中国加上山东,就是最好的局势了,可以争雄中原。山东对于北伐来说非常重要,一是山东丘陵对黄淮平原呈压制之势,可以保证淮泗水路安全;二是随着大运河开凿和政治中心的东移,山东成为了南北交流的枢纽。
对于南朝来说,大都能统一长江以南的地区,再往北进行北伐,就情况不一了。历史上,在南北对峙时期,北伐中原常常是一个政治口号,并且有时候国家的实力也不足以支持北伐,所以北伐常常失败。比如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北伐,一直在争河南,但即使得到也守不住,北方政权牢牢占据关中、河东和河北地区,对河南成高屋建瓴之势。
比较成功的北伐都是从前面提到的荆襄和山东入手的。
东晋时期,刘裕北伐, 首伐南燕夺取山东,保证淮泗水路安全,然后入蜀,保证荆襄上游稳定。之后,在后秦权力交接之际,刘裕兵分三路北伐:
1. 淮河正面,王镇恶、檀道济率步军自寿山向许、洛方向进攻,沈林子、刘遵考率水军溯汴水西进,作为后继;
2.荆襄方面北上之军分为两路:朱超石、胡藩率军从南侧进攻洛阳,沈田子、傅弘之率军一部趋武关,作牵制性作战;
3.山东方面,王仲德督前锋诸军由彭城溯泗水,开巨野泽入黄河;刘裕自统大军待水路开通后,由泗水入黄河,再沿黄河西进。
这次北伐一举收复了关中和黄河以南广大地区。不过可惜的是,刘裕的心思本身不完全在北伐上,不久就返回南京谋划代晋自立,后来北伐的成果也付诸东流。
明初朱元璋北伐则是自东南发起的北伐中惟一彻底、惟一成功的北伐,也开创了以东南为基础统一天下的先例。在商议北伐方略时,将领们多主张直取大都(今北京),朱元璋说:“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馈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枢。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走行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矣。”
朱元璋北伐前,以金陵为基础,西平陈友谅,控制荆襄上游;东灭张士诚,巩固三吴根本。控制荆襄,保障了对长江形势的控制;巩固三吴,保障了大后方的稳固。
元朝在失去对江淮以南地域的控制之后,正赖河南、山东作为南方藩篱,抵御明军北上。山东是大都的南面屏障,监控着南北水路运输的大动脉,在南北之间居于枢纽性地位,故宜先取之,以“撤其屏蔽”。明军攻占山东后,还可以利用大运河的北段,顺流长驱。取河南则可保护北伐军的侧翼。至于攻取河南之后,止兵潼关而不攻关中,径攻河北而不攻山西,一方面正如朱元璋所分析的:“扩廓帖木尔、李思济、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旆而北,燕都既平,然后西征张、李,望绝势穷,可不战而克。”
另一方面,朱元璋北伐的目标在河北,攻关中会有漫长的侧翼暴露。刘裕伐后秦时即冒着后路被北魏切断的危险。明初盘据山西的扩廓帖木尔(即王保保)为元朝最能征惯战之将,所部亦为元军精锐,若攻山西则必旷日持久。朱元璋在取河南之后便径攻河北,朱元璋的北伐构想符合当时的政治形势,也符合南北相争的地理形势。
文末彩蛋:
写于游历江南、在南京玩耍之时:
它是“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帝王之宅,也是“十里秦淮,风月无边”的温婉江南。是《望江南》中的“车如流水马如龙”,也是《桂枝香》中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于鸡鸣寺忆往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乌衣巷看今朝“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明城墙、中山陵,都见证了北伐之胜利。阅江楼、雨花阁,亦阅尽了历史之沧桑。它历经繁华,也曾饱受磨难。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历史与现实交汇,经济与文化繁荣,它是建康,是江宁,是金陵,是说不尽的悠悠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