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毛主席最后一次长篇讲话对我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毛主席最后一次长篇讲话对我党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毛主席最后一次长篇讲话对我党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章摘自:湘潮,作者:赵一楠。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75年5月3日深夜, *** 在他的住所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 *** 讲话,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主持政治局会议,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长篇讲话。 *** 生前最后一次长篇讲话,对中国 *** 的历史发展,对新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974年, *** 、周恩来和 *** *** 游泳池客厅

批“四人帮”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主要内容之一是集中批“四人帮”,而且是由 *** 亲自讲话来批“四人帮”。

在“文化大革命”中, *** 曾经信任江青、张春桥等人。1970年庐山会议上,江青、张春桥出于扩大本集团利益的考虑,曾与林彪集团进行过斗争。“九一三”事件后,江青等在批判林彪集团的过程中显得十分积极, *** 对江青、张春桥等人仍很信任。但是,江青等人的小集团活动日益暴露出他们别有用心,他们的活动与党内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一大批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干部也发生了冲突。所以, *** 很快就发现了“四人帮”的问题。

*** 在发现、认识“四人帮”问题的过程中就不断地对他们提出批评。他从1972年起,就没有间断过对“四人帮”的告诫、抑制、批评(在当时来说, *** 也只能用这些方式对待“四人帮”),但没有奏效,“四人帮”仍然在搞阴谋活动。于是, *** 决定将“四人帮”问题提到政治原则的高度,在党内高层点明“四人帮”问题,并进行严肃的批评。

同往常一样, *** 在作出重大政治决策之前,也离开北京到外地住了很长时间。他反复思考了如何挑明“四人帮”的问题,对挑明此问题的时间和方式酝酿了很长时间。

*** 批“四人帮”,采取了先打招呼,后集中批的方式。

1975年4月20日,姚文元把新华社《关于报道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的请示报告》报送 *** 。这份报告,按照“四人帮”的意图,提出要把“反经验主义”作为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内容。 *** 看了这份报告后,感到“四人帮”违背了他的初衷,是别有用心,在另搞一套。于是,他于4月23日写下了这样一段批语:

提法似应提反对修正主义,包括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二者都是修正马列主义的,不要只提一项,放过另一项。各地情况不同,都是由于马列水平不高而来的。不论何者都应教育,应以多年时间逐渐提高马列为好。

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有些人自以为懂了,其实不大懂,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训人。这也是不懂马列的一种表现。

此问题请提政治局一议。

*** 的这段批语,实际上就是向全党打招呼。这段批语的核心内容有3点:第一点,直接否定了“四人帮”只批经验主义的做法,认为“只提一项,放过另一项”是错误的;第二点,明确指出:“四人帮”并不真懂马列,“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训人”;第三点,明确表示:这个问题,要在政治局解决。这段批语的要害,就是指出“四人帮”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段批语下发给中央的同志后,久经政治风雨,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的 *** 同志一看就明白, *** 是要批一批江青这些人了。

打过招呼后,就要集中批了。集中批,就是集中在一次会议上批,集中指出“四人帮”的问题,揭露其实质。于是,1975年 *** 回到北京后,就酝酿由他出面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批一下“四人帮”。

1975年5月3日深夜, *** 把在京中央政治局委员召集到他的住所。除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外,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由 *** 指定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王海容、谢静宜、唐闻生等人。大家到齐后, *** 开始发表长篇讲话。这是几年来 ***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谈话时间最长的一次。与会者心里都清楚, *** 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并且发表这样长时间的讲话,其分量是很重的。

首先, *** 指出,只批经验主义是错误的。 *** 一开口,就做自我批评。他说,我自己犯了错误,犯的错误是没有看出来张春桥那篇文章(即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一文)中主张批经验主义,把讲经验主义的问题“放过了”。接着, *** 指出,张春桥的文章要批经验主义,江青、张春桥在上海机床厂搞的10条经验,也是批经验主义,这是错误的。错误就在于没有批教条主义,因此,这样搞,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都是修正主义,为什么只批经验主义? *** 进一步指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教条主义的危害是很大的。28个半布尔什维克统治党达4年之久,他们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帜,凡是不赞成他们主张的,就要挨整,给我们党造成了重大损失。 *** 还特别指出,在历史上,表现为教条主义的“左”倾机会主义分子当政时,我是挨整的,周恩来是挨整的,朱德是挨整的, *** 也是挨整的。他还说,在现实中,“左”倾主义、教条主义的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在教育界、科学界、新闻界、文化艺术界影响很大,教条主义还愚蠢到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程度。对此, *** 举例说:原来,教条主义者说吃鸡蛋不利于身体健康,害得我两年不能吃鸡蛋。在这次谈话中, *** 不光指出了只批经验主义是错误的,而且揭露了“左”倾机会主义的面目,矛头明显指向“四人帮”。

第二, *** 严厉批评“四人帮”搞“三箭齐发”,搞批林批孔,又批经验主义,还批“走后门”。对于这“三支箭”, *** 只同意放第一支——批林批孔,因为批林批孔是他提出的。对于第二支批经验主义, *** 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一开始就讲了。因此,他接下来专门讲的一段话,就是否定“四人帮”的批“走后门”。 *** 说:现在走后门的人有成百万,也包括江青、张春桥你们自己在内,我也算一个。我送几个女孩子到北京大学去上学了。她们当了5年工人,提出要去上大学,我没办法,给谢静宜等人说了,他们不得不收。这些上大学的人,也不是坏人,上大学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批? *** 这些话的更深层内涵是:江青、张春桥等人批走后门,是有他们的目的的。这些目的,一是借此攻击老干部,二是把批林批孔斗争引向批经验主义,整老干部。总之,他们的矛头就是指向老干部。 *** 首先把自己列在老干部的队伍里,站在“四人帮”的对立面。他说:我也是“走后门”的。你们批“走后门”,“我也是一个”。

第三, *** 在这次讲话中深刻地指出:“四人帮”的问题,是“三要三不要”的问题。他特别强调:“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 *** 提出“三要三不要”原则,原本是在发生林彪事件后,专门提出来的。现在, *** 把它用到了“四人帮”身上,认为“四人帮”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三要三不要”的问题。 *** 针对“四人帮”说:九大、十大都讲过这三条,但是,有的同志就不信这三条,就是不听我的,把这三条都忘记了。 *** 的这些话,向中央政治局的同志点明:江青、张春桥等人搞了一系列不正当的活动,是在背后搞鬼,是在搞分裂,搞阴谋,搞修正主义。

第四, *** 尖锐指出:党内存在“四人帮”,你们不要搞“四人帮”,他在谈话中说: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为什么不和200多个中央委员搞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他的这些话,不仅明确指出了我们党内存在“四人帮”这一集团,而且指出“四人帮”是与全党格格不入的,是与200多个中央委员“不团结”的。

第五, *** 专门批评江青搞“送材料”那一套不正当的做法。他针对江青说:不要随便,要有纪律,要谨慎,不要个人自作主张。有意见,要在政治局讨论,经政治局通过后印成文件发下去,不要个人擅自以中央的名义发表意见,也不要用我的名义。我是从来不送什么材料。 *** 这段话,明确否定了江青到处送材料的做法。

第六, *** 指出,“四人帮”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针对江青等人说:你们在上海机床厂搞的10条经验,一个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批经验主义的人,自己就是经验主义。这些人的马列主义不多,又不做自我批评,不是什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 在这次谈话的最后再次重申了“三要三不要”原则,强调“要马列不要修正”,这些话都是指向“四人帮”的。

*** 的这次长篇讲话,比较全面地指出了当时“四人帮”的政治问题,揭露了“四人帮”问题的实质。

期望党内团结

*** 这次集中批“四人帮”,对他们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客观地说,他当时对“四人帮”的认识还不十分彻底。

首先, *** 是在维护所谓“文化大革命”成果的前提下认识“四人帮”的问题的。这限制了他对“四人帮”本质的深入认识。在他看来,“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是有功的。

其次, *** 认为“四人帮”的问题不大,不要小题大做。这与他在此次会议上严肃批“四人帮”并提出要解决“四人帮”问题是相矛盾的。这个矛盾,是在一定历史局限下出现的。

由于 *** 对“四人帮”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上述历史局限性,因此他在批“四人帮”的同时,又特别强调党内团结。他在批“四人帮”的最后,重申“三要三不要”原则,其中“要团结,不要分裂”是他这次讲话中十分重要的内涵。因此,他在集中批“四人帮”之后,才又说了“我看问题不大,不要小题大做”,“治病救人,不处分任何人”等话。

*** 知道“四人帮”与 *** 之间矛盾特别深,因此他在会上还特别提到了中央苏区时的“邓、毛、谢、古”事件,说:我只见过你一次,你就是毛派的代表。 *** 对 *** 抱着很大的希望。他说这些话,一方面是肯定 ***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 *** 和“四人帮”团结。

*** 在会上讲起三国故事,也是期望党内团结。在谈三国故事时,他谈到了孙权。三国时的孙权在从兄长孙策手中接过江东政权后,善于团结人,善于用人,特别是能够重用后起之秀,因此当时的江南孙吴政权能够得以生存。他通过孙策和孙权交接班时的历史启示大家党内团结的重要性。

形成了交班的基本考虑

***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最后这次长篇讲话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四人帮”问题,但他集中批“四人帮”的态度已经明确了,不能把党和国家的大权交给“四人帮”,不能让“四人帮”接班。

那么,交给谁?当时 *** 还没有确定人选,但他已经形成了交班的基本考虑:即在周恩来已经病重的情况下,倚重 *** 、 *** ,让他们把工作抓起来,然后由他们扶持 *** 所瞩目的接班人。

在这次会议上, *** 让 *** 当众背诵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背完后, *** 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此人(指 *** )有些文化,他看不起吴法宪。就是吴法宪不行。” *** 在这段话中,有意识地把原词中最后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改为“当今惜无孙仲谋”。这一改,意味深长,明确表示了他对当下还没有成熟的接班人很是失望的心情。但是, *** 不是悲观主义者。他相信我们党内总会产生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只是需要有人扶持和培养。他接下来说的直接赞扬 *** 的话,就是对 *** 能力和政治上的肯定,也是向政治局的同志明确交代了 *** 今后在扶持和培养接班人上的地位和作用。

从战争年代一直到晚年, *** 都对 *** 十分信任。1962年9月24日, *** 在 *** 八届十中全会上说:“ *** 同志搞了一篇文章,很尖锐,大关节是不糊涂的。我送你两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大家都知道,是诸葛亮。吕端是宋朝的一个宰相,说这个人大事不糊涂。”1971年8月28日, *** 在巡视大江南北时,在长沙同刘兴元、丁盛、韦国清、 *** 谈话,重新提起1935年 *** 将张国焘打算危害 *** *** 人、搞分裂的电报转给 *** 的事后说:“ *** 同志在这个关键时刻是有功劳的,所以你们应当尊重他。”林彪事件后, *** 请“靠边站”的 *** 出来主持新成立的中央军委办公会议。这个机构实际上是林彪事件之后,中央掌握军队和军事工作的机构。 *** 这样安排,实际上是让 *** 帮助自己掌握军队和军事大权。之后, *** 对 *** 的意见十分尊重。这次,在他主持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三国故事,让 *** 背诵辛弃疾的词,已经公开表明:不管今后确定谁来当接班人,有 *** 来扶持,交班的基本问题也就解决一大半了, *** 也放心了。这是 *** 在当时形成的交班的基本考虑。

*** 当时考虑和 *** 一起扶持今后产生的接班人的,还有 *** 。党的十大前后, *** 曾经让王洪文拜 *** 为师,王洪文后来的表现让 *** 失望了。王洪文后来又搞“四人帮”, *** 更是不可能把他当作接班人的人选了。在 *** 最后一次的长篇讲话中,他也提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的“邓、毛、谢、古”事件,并且对 *** 说了当年“你就是毛派的代表”的话,他对 *** 的信任溢于言表。

正是根据 *** 最后一次长篇讲话中的意见,中央政治局于1975年5月27日和6月3日两次召开会议,专门批“四人帮”。这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都是由 *** 主持的。会后, *** 把会议情况向 *** 报告,得到了 *** 的肯定。他表示:我看有成绩,把问题摆开了;政治局的风向快要转了。当年7月1日, *** 给 *** 写信道:“我因年老多病,精力不胜,提议请小平同志主持以利党的工作。” *** 和周恩来先后在 *** 的信上批示:“同意”。自此之后,王洪文不再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改由 *** 主持。 *** 主持中央工作后,在 *** 和周恩来支持下,开始进行各方面的整顿,可见, *** 在他主持的最后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期望 *** 扶持将来产生的接班人。

*** 最后一次长篇讲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党后来的历史发展。

更多毛主席最后一次长篇讲话对我党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