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刚刚在百度贴吧翻到热议话题——鸡年超长待“鸡”,有 384 天:
看到这个,本来我觉得不足以谈。为什么?这很正常,农历平年常为 354~355 天(罕有 353 天),而过两三年会设置一个闰年,则有 383~384 天(罕有 385 天)。然而,既然大家聊得这么高兴,我当然也要表态。(注:题目中的丁酉年,确切来讲是指 2017 年 1 月 28 日至 2018 年 2 月 15 日的 384 天。)
一、主要天文数据
1、回归年长度:365.242 2 天(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
2、朔望月长度:29.530 6 天(29 天 12 小时 44 分 2.8 秒)。
二、主要历法种类
阳历、阴历、阴阳历,此三种为历法界的代表。
1、阳历——只有日、年有依据,而月只是象征性。
此历法的长短确定依据为回归年长度,通过适当地置闰日尽量与回归年同步,同时相应的季节便能确定下来;月份则是一年大约有 12 次月相交替象征性的划分,但无任何月相依据。
示例:公历(格里历)。国庆节(10 月 1 日)当天,大家都知道处于金秋,但无法知道晚上会出现哪个月相。
2、阴历——只有日、月有依据,而年只是象征性。
此历法的长短确定依据为朔望月长度,通过适当地置闰日尽量与朔望月同步,同时相应的月相便能确定下来;年长则是 大约 12 个月发生四季轮回而划分,但无任何季节依据。
示例:回历( *** 历)。封斋日(莱麦丹月 1 日,在第九个月)当天,教徒们都知道新月会出现,但无法知道当时是什么季节。
3、阴阳历——以日、月为主,年为辅。
与阴历一样的是,亦采用朔望月长度,但会以适当地置闰月与回归年不差太远,季节与日期基本吻合。
示例:农历(夏历)。元宵节(正月十五)当天,大家既知道夜间会挂一轮满月,亦知道这是在冬末春初之时。
所以,如果你还把农历叫成阴历,建议你还是只说农历两个字为好,毕竟阴阳历这三个字虽然准确,但听起来比较长不太顺耳。
三、置闰方式
为什么要置闰?上帝早已钦定好日、月、地三者的公转与自转时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不会很大),可是它们两两之间一定会是整数倍关系吗?日子出了偏差谁来负责?
我们将这三个在历法界的代表(公历、回历、农历)作为研究对象。
1、公历:回归日长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所以一年常设定为 365 天(平年)或 366 天(闰年)。现行的安排方式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自 1582 年 10 月 15 日起,非整百之年,能被 4 整除的设为闰年;整百之年,只有能被 400 整除的才设为闰年),这样 400 年里会有 97 个闰年,平均每年与回归年的偏差约为 26 秒。至于何时要再重新置闰,则是三千年以后讨论的话题了。
2、回历:这种奇葩不设闰月,不听回归年指挥,以至于回历的节日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会出现(至于斋月,冬天算运气好,夏天就要吃点苦了)。回历原则上,奇数月设 30 天,偶数月设 29 天。而在闰年,则在都尔黑哲月(第十二个月)添加 1 天,成为 30 天。回历每 30 年为一个置闰周期,分别在以下次序年份置闰日:
2、5、7、10、13、16、18、21、24、26、29。这样一来,平均每月与朔望月的偏差约为 7.6 秒。至于何时要重新置闰,则是九百年以后讨论的话题了。
3、农历:小月 29 天,大月 30 天,安排依据为正朔当天为初一。虽然这会导致不同平年会相差 1 天,不过这个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取而代之的是闰月的置闰。
首先,我们先背一背那几句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为什么要说这个?前面提到农历是以月为主而以年为辅,毕竟所给定的日期只能推测大概的季节而无法了解其细节处,具体细节则交给上面的二十四节气来分担,未加粗体的为奇数节气,称为节令;加有粗体的为偶数节气,称为中气(“暑相连”、“冬雪雪冬”一句中,大暑、小雪为中气)它的性质又是阳历(这也因此节气与现在所用的公历基本吻合)。
古代将当年冬至与次年冬至的时间间隔称为岁,并且经长期观测,得出岁长为36514365\frac{1}{4}天(已经接近回归年的长度)。通过计算,19 岁长与 235 个朔望月长几乎一致,于是有了十九年七闰的置闰基础。
那么具体置闰的细节呢?见下:
①大前提:确保冬至要正好落在十一月(冬月);
②观察:看哪个农历月缺中气,这个月成为上个月的闰月。
为什么这么做?尽可能让中气与月份相匹配。冬至已经被钦定在十一月,而大寒、雨水、春分……尽可能与十二月、正月、二月……依次匹配(少数有偏差的可能性)。
四、结论
回过来吧,看看题目讲的“超长待鸡年”。我们先从丁酉年的第一个朔日谈起(中气下划线):
1 月 28 日——2 月 25 日:包含立春、雨水——正月;
2 月 26 日——3 月 27 日:包含惊蛰、春分——二月;
3 月 28 日—— 4 月 25 日:包含清明、谷雨——三月;
……
6 月 24 日——7 月 22 日:包含小暑、大暑——六月;
7 月 23 日——8 月 21 日:只有立秋,缺中气——闰六月;
8 月 22 日——9 月 19 日:包含处暑、白露——七月;
……
(注意:当月只有一个节气不一定是缺中气,比如癸巳年,即 2013 年,农历六月只有大暑,但大暑是中气,即该月缺的是节令,所以不置闰。)
五、后记
有两则典型的案例:辛巳年(2001)与壬午年(2002)两个相邻的年份都各有一个月缺中气,而在辛巳年设闰四月却不在壬午年设闰六月的原因是照顾这两年的冬至都落在十一月。还有一个案例在之前颇有争议:癸丑年(2033)的闰月在哪?先看这张表(来源: *** )
现在你明白了吧,冬至的决定权非常重要,毕竟它对岁的定义负责。(这样一来,2033 年的中秋节在 9 月 8 日而非 10 月 7 日)。像苹果手机,这一点做得不错,它也了解 2033 年的闰年问题:有趣的是,正因为农历年存在置闰问题,以至于年长差距大,因此便会有另一套仅依赖阳历的系统,不过常用于算命——八字。八字以立春为年的分界,又以节令(立春、惊蛰、清明……)为月的分界。所以,严格来说,属相的分界点在立春(在 2 月 3 日到 2 月 5 日之间)而非春节,更严格来说通常要精确到时辰(子时、丑时……)。也就是说,假如有个婴儿出生在 2017 年 1 月 31 日,当天属于农历丁酉年正月初四,但当年立春在 2 月 3 日 23 时,所以该婴儿仍视为属猴。
六、农历新年(春节)的预测
首先,由前面的农历置闰规则可推出,理论上春节(正月初一)只会出现在大寒(在 1 月 20 日到 1 月 21 日之间)与雨水(在 2 月 18 日到 2 月 20 日之间)。极少数情况,像前面提到的 2033 年置闰问题,以至于甲寅年(2034)的春节在 2 月 19 日,正好在当年雨水(2 月 18 日)之后一天。
如果知道当年的春节公历日期,那么能否预测接下来的春节是提前还是推迟呢?把 1 月想像成湖面,把 2 月想像成湖内,把春节想像成浮标。浮标每年大约上浮 11 天,而浮出水面时,又要被湖里游泳的小孩 *** 打下去大约 19 天。打下去后继续上浮,再等着被打下去……周而复始。
【前往文章总目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