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好莱坞包括哪些公司(好莱坞8家大电影公司之一),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好莱坞包括哪些公司(好莱坞8家大电影公司之一)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好莱坞包括哪些公司(好莱坞8家大电影公司之一)

最开始的时候,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主要包括:华纳兄弟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环球影片公司、联美电影公司、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迪士尼电影公司。

但是联美在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的老板K.克科里安出资买下,并入米高梅公司,改称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而2005年索尼吞并了米高梅。

因此现在在好莱坞中能称得上大电影公司的只有六家,包括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20世纪福克斯影业、索尼/哥伦比亚影业、迪士尼影业和环球影业。每年电影业的绝大部分收入,都由这六大电影公司收获。

接下来先聊聊这六大公司: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1923年由H.B.华纳和J.华纳两兄弟建立。他们第一部叫座的影片是公映于1918年的《我在德国的四年》,影片票房达到了惊人的150万美元。于是斥资25000美元,买下好莱坞的日落大道5842号的地皮,华纳兄弟电影制片厂就此开张了。

帮助他们在好莱坞站住脚的,是一只叫“零丁丁”的狗,这位狗明星是一个参加过一战的美国士兵从法国带回来的。第一部“零丁丁”电影是公映于1924年的《从地狱河来的人》。华纳兄弟影业都是当年美国票房最大份额的拥有者,一般都能抢占当年票房市场15%-18%的份额。

(一)特点:

1.美国精神:从一无所有到金钱和地位俱全的发展过程被形象称为“梦”。“美国梦”是被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美国梦电影占据了美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核心力量。华纳兄弟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也一直传承着美国的社会文化基调和美国精神。

2.商业化、娱乐化:华纳电影以电影受众的需求为前提,商业化、娱乐化是华纳电影的主旋律,也是华纳电影有着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根本所在。

3.国际传播:华纳电影在国际上有着坚实的品牌地位,在国际上的传播有着良好的受众市场和市场份额。

(二)代表作品

《哈利波特》系列、《盗梦空间》、《超人归来》、《黑客帝国》系列、《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蝙蝠侠》始终是华纳的名牌系列,在1995年和1997年又陆续出了续集《永远的蝙蝠侠》和《蝙蝠侠和罗宾》,一时之间,蝙蝠侠简直成了华纳科幻片形象的代言人。

(三)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标识:标有WB字样的盾牌(片头的颜色随影片的基调而不同 )

派拉蒙影业(Paramount)

派拉蒙影片公司成立于1914年,它是W.W.霍金森的影片发行放映企业,为向阿道夫·朱科尔名演员剧团、杰西·拉斯基影片公司和其他制片人的影片提供销路而建立。

作为电影业的老牌巨头,派拉蒙以群星环绕雪山的标志为人所熟知,事实上,用高山来比喻派拉蒙在电影业的地位也是非常恰当的,在创立的最初三十年,这家公司以众多的明星,高质量的影片和遍布全美的连锁影院,一直坐在好莱坞霸主的宝座上。

2005年合并了梦工厂之后,派拉蒙解决了公司在影片开发上已经陷于疲软境地的问题,2007年,发行了《史莱克3》和《变形金刚》这些超级卖座片的派拉蒙一举成为好莱坞票房收入最高的大公司。

(一)特点:肉体只是躯壳,精神是永久的。这是它所发行影片的主旋律。

1.英雄主义:1995年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是派拉蒙对英雄主义描述的极致

2.高科技技术:《碟中谍Ⅰ》(1996年)、《变脸》(1997年)、《天地大冲撞》和《拯救大兵雷恩》(1998年)

3.拥有一个部门专门发行低成本电影:派拉蒙期望在日益激烈的低成本电影市场中吸引更多观众,将这个专门发行低成本电影的部门命名为派拉蒙优势。“优势”计划每年向市场推出8至10部低成本电影,包括喜剧、惊竦片或者其他影片。

(二)代表作

《教父》、《变形金刚》系列、《夺宝奇兵》、《忍者神龟》系列、《星际迷航》系列、《特种部队》系列、《碟中谍》系列

《阿甘正传》:借助汤姆·汉克斯扮演的阿甘,展现了美国50年代到90年代的历史,说出了美国人的精神。

(三)派拉蒙标识:雄山

派拉蒙的雄山标识最初不过是W.W.赫德金森与佐科尔会面时的涂鸦之作,雄山的原型是他小时候生活过的犹他州的本·罗蒙德山。派拉蒙的雄山是好莱坞电影公司标识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最初的标识共有24颗星,象征派拉蒙当时的24名签约明星,现在的星数为22颗。此外,最初的绘景也被电脑合成的山峰和星星所取代。

20世纪福克斯影业(20th Century Fox)

成立于1935年5月,由默片时代的大公司福克斯电影公司和20世纪影片公司合并而成。

1981年大石油商M.戴维斯买下了这家公司。后被并购于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之下,由于窃听丑闻事件,新闻集团分拆为新闻集团和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现隶属于二十一世纪福克斯集团,是好莱坞主流的制片厂之一,代表作为《泰坦尼克号》(1997)。

(一)特点

现实主义:当年没有电视,电影承担了社会批判功能,这一点便是福克斯同其他片场最大的区别——Social Conscience。各种大导演在各种类型片中注入了现实主义的色彩。

(二)代表作

《长袍》(1953年):第一部宽银幕故事片,不仅是该公司成立以来最赚钱的影片,也是电影从默片进入有声片以来在技术上的一次突破。

《海神号遇险记》(1972年):开创了泛滥于70年代的灾难片样式。

《真实的谎言》(1994年):这部近乎完美的动作片让人们大呼过瘾,《生死时速》(1995年)让观者从头至尾在紧张中度过。

《泰坦尼克号》、《星球大战》系列、《X战警》系列、《卷土重来》、《虎胆龙威》系列、

《后天》

(三)20世纪福克斯公司标识:探照灯加公司名称

索尼/哥伦比亚影业(Sony/Columbia)

哥伦比亚三星电影集团公司是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旗下的影片销售公司,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1924年成立。

哥伦比亚电影集团公司以其八十年的积聚成为好莱坞最主要的制片厂之一,其片库拥有5,000多部经典影片,其中包括12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得主。

2005年,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以48亿美金收购好莱坞另外一家主要的电影公司-米高梅电影公司,进一步确立了哥伦比亚电影集团公司在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娱乐行业领先的地位。

(一)特点:从“娱乐技术供应商”升级为“娱乐产品制造商”:娱乐版块为电子板块提 *** 品内容,电子板块为影视娱乐板块提供技术支持。

(二)代表作

《惊情四百年》(1992年):借助吸血鬼这一恐怖的道具,讲述爱情真善美的关系,引人深思。

《理智和情感》(1995年):使得名著重拍成为风尚。

《蜘蛛侠》系列、《精灵鼠小弟》、《霹雳天使》、《达芬奇密码》、 首部007系列电影 《007大战皇家 *** 》、《当幸福来敲门》

近年来,公司连续投资拍摄并发行了二十多部华语电影,包括广受好评的《卧虎藏龙》、《大腕》和《功夫》,为中国电影进入世界电影主流市场作出了颇有成效的努力。

(三)哥伦比亚标识:手持火炬的女人

“手持火炬的女人”这个标识是1924年设计的,当前使用的“火炬女郎”标识是1993年由迈克尔·迪斯设计的,他受索尼影视娱乐有限公司的委托,让“火炬女郎”的形象回归经典。女模的真正身份却是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家庭主妇和壁画家詹妮·约瑟夫。迪斯并没有直接采用詹妮的面部,而是利用电脑生成的特征创造了一张“合成脸”。

迪士尼影业(Buena Vista)

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1928年3月诞生了一个世人皆知的形象--米老鼠。沃尔特·迪斯尼电影公司是沃尔特·迪斯尼影视娱乐(the Walt Disney Studio Entertainment)旗下子公司,最早于1983年创立。

迪斯尼电影公司的动画电影制作部分包括迪斯尼卡通工作室(DieneyToon Studios)及新近收购的皮克斯工作室。

从90年代开始,迪斯尼的动画形象已不是单纯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等老面孔,而是树立了许多崭新的动画形象,迪斯尼以每年一部大制作的速度推出动画电影,并多次问鼎奥斯卡。

(一)特色

1.美国动画代名词:一提起美国动画片就与迪尼斯联系起来,似乎迪斯尼天生就是美国动画的代名词。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电影都是票房上的领先者,同时迪斯尼也是几乎所有动画新技术的开创者。

2.促进迪士尼产业链的发展:迪士尼整个产业链中,迪士尼影视娱乐是核心产业链,是整个产业链发展的核心动力,促进互动产品、消费产品、公园度假等其他业务产业链的发展。通过电影票房收入,带动迪士尼媒体网络电影录像带的发行收入,而主题公园新添的角色吸引游客营收,以及授权玩具的收入。

(二)代表作

《小姐与流氓》(1955年):第一部宽荧幕动画片

《幻想曲》: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影史第一部动画电影

唐老鸭主演的《 Commando Duck 》短片:战争主题的宣传短片,将军人于战场的心境与惨况以幽默形式表达出来,在当时很受欢迎。

唐老鸭在《 The Spirit Of 43 》中化身为纳税与否挣扎的国民,短片大力传达“每个人都有义务为战争出份力”的价值观,于当时确实提高许多美国人的纳税意愿。

《仙履奇缘》(《灰姑娘》):这部电影也将面临危机的迪士尼公司,从赤字中解救出来,使迪士尼迎向了黄金时期。

音乐剧《小美人鱼》:,被视为迪士尼文艺复兴的开端,象征着全新世代的传承。音乐与剧情的连结,而不采用以往乐曲与剧本分开创作的形式。

《玩具总动员》:1995 年迪斯尼与皮克斯工作室合作,制作影史第 一 部全电脑动画长片

《海底总动员》《怪兽电力公司》《超人总动员》:皮克斯动画的时代来临

《加勒比海盗》:真人电影

《冰雪奇缘》:原创动画不能亡,让粉丝忆起迪士尼的美好

环球影业(Universal)

环球影片公司,又称环球影业,是全球最大的电影、电视制片厂之一。环球影片也是好莱坞最悠久的公司之一,并在公司创始阶段成为好莱坞实力最强的电影公司。

由于创始人卡尔·莱默尔只用自有资金经营公司,而且旗下也没有强有力的连锁影院,到20年代,环球影片公司开始衰落。七十年代,环球重回好莱坞的顶级公司行列,2010年,米高梅公司破产,环球影片回归好莱坞头把交椅。

(一)特色:

1.环球旅游城:环球影城是环球影业公司在很早的电视拍摄过程中制作的一个专用的拍摄场景,而现在则开发为一个旅游景点,作为环球影业公司的一个附带业务。

2.电影制作:环球影业公司的主业是电影制作,在电影拍摄方面,环球影业拥有自己核心的团队,并且在逐渐成长。

3.另辟蹊径小电影,大利润

4.进军网络:环球影业公司将斥资6亿美元收购女性互联网门户网站公司iVillage,iVillage被称为“女性的互联网”,旗下包括Astrology、GardenW eb 和针对青春期女孩的gURL等网站。

(二)代表作品

《速度与 *** 》系列、《侏罗纪世界》、《星际传奇》系列、《神偷奶爸》系列、《寂静岭》系列、《迈阿密风云》、《谍影重重》系列

———————————————————————————————————————————

接下来说说两个曾经的八大

米高梅 Metro-Goldwyn-Mayer (MGM):

曾经的好莱坞五大电影公司之一,米高梅的座右铭是“为艺术而艺术”。

拍摄了电影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乱世佳人》

创造出历久不衰的银幕经典——007

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猫和老鼠

发起成立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并推出了学院奖(即奥斯卡)

这个公司的雄狮标志一度被当成了美国的象征,它旗下巨星云集,曾创造每周推出一部电影的神话。这个公司的大号叫米高梅。

2005年4月8日,索尼公司以近50亿美元的价格将米高梅买下,从此,好莱坞八大公司中的最后一个独立制片公司消失了。如今,米高梅与哥伦比亚公司同属索尼旗下,开始了新的征程。

然而,它拥有的170座奥斯卡金像仍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一)代表作

《猫和老鼠》(1940年,七次获奥斯卡最佳短片奖,是动画史上无可超越的巅峰)

007系列之《明日帝国》(1997年)

《雨人》(1988年,获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4项大奖)

《神经错乱》(1987年,获60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等3项奖)

《广播电视网》(1976年,获49届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等4项奖)

《日瓦格医生》(1965年,获38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等4项奖)

《西部开拓史》(1963年,获36届奥斯卡最佳原始剧本等3项奖)

《青楼艳妓》(1960年,伊丽莎白·泰勒因此片首次成为奥斯卡影后)

《琪琪》(1958年,又名《金粉世界》,获3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9项奖)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年,获2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6项奖)

《费城故事》(1940年,詹姆斯·斯图尔特凭此片成为奥斯卡影帝)

《乱世佳人》(1939年,费·雯丽凭此片首次成为奥斯卡影后)

《再见,奇普斯先生》(1939年,获第12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绿野仙踪》(1939年)

《双城记》(1935年)

《茶花女》(1934年)

《大饭店》(1932年)

《人猿泰山》(1932年)

《机器战警》(1985年/2014年)

(二)米高梅影业公司标识:雄狮利奥

共有5头狮子扮演“利奥”这个角色:

最初的狮子名叫“斯拉特斯”,“统领”米高梅1924年至1928年的无声影片。

第2头狮子名叫“杰基”,是米高梅“雄狮军团”中第一个被观众听到怒吼声的成员。由于仍处在默片时代,当雄狮利奥的标识在大银幕上出现时,相关人员会用留声机播放杰基的咆哮。

第3头狮子名叫“坦纳”,可能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当时杰基仍然出现在米高梅的黑白片中)

第4头狮子没有名字,鬃毛非常浓密,但被使用的时间也非常短暂。

第5头狮子就是自1957年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真正意义上的利奥。

联美电影公司

1919年由C.卓别林、D.范朋克、M.壁克馥、D.W.格里菲斯出资创建。目的是为了摆脱大电影公司的束缚和剥削,争取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润。

联美是最早采用美国在60年代盛行的制片和发行方式的大公司。这种经营方式及导演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使联美公司得以在摄制娱乐片外,还拍摄、发行了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和一定艺术成就的影片。

联美公司在纽约成立时只是个小公司,20年代到30年代中,逐步发展成为美国电影业的8大公司之一。

1981年被米高梅公司的老板K.克科里安出资买下,并入米高梅公司,改称米高梅—联美娱乐公司。

代表作:

C.卓别林的《淘金记》(1925)、《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舞台生涯》(1952)

D.W.格里菲斯的《被摧残的花朵》(1919)、《走向东方》(1920)以及《疤面人》(1932)、《桃色公寓》(1960)、《西区故事》(1961)

以上资料整理于网络,图侵删。

更多好莱坞包括哪些公司(好莱坞8家大电影公司之一)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