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黟县西递村简介,黄山西递村简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黟县西递村简介,黄山西递村简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黟县西递村简介,黄山西递村简介

2004.5.22.上午由汤口镇出发游览中国古村落的明珠:“宏村”参观游览。下山约十公里来到村前,下车步行进村。位于安徽黟县的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村落面积约19公顷,现存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古建筑137幢,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宏村的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承志堂是其中最为宏大、最为精美的代表作,被誉为“民间故宫”。它堪称一所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各种木雕层次丰富,繁复生动,经过百余年时光的消磨,至今仍金碧辉煌。

宏村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池塘称为“牛胃”,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脚”,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当年的《卧虎藏龙》拍摄地,中润发单骑走镖局就是从“牛胃”的桥上走过的。

“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宏村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绵延至今已有900余年。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围绕牛形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

宏村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徽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宏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37幢,拥有举世无双的古水系——水圳、月沼、南湖,被称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培德堂”,徽商故里的“三立堂、乐叙堂”,保存完整的古代书院“南湖书院”等重要文物。宏村的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承志堂是其中最为宏大、最为精美的代表作,堪称一所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各种木雕层次丰富,繁复生动,经过百余年时光的消磨,至今仍金碧辉煌。

承志堂是清朝年间的一个盐商的豪宅,大门为八字门,当地人说大盐商汪定贵当年捐过官,所以有门当和户对,整座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宅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0间,136根木柱,大小门窗60个。全屋分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还有搓麻将牌的“排山阁”,吸 *** 烟的“吞云轩”。

另有保镖房、男、女佣人房。屋内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最厉害的是当地老百姓说,这一座宅子耗子600万两白银,三千两黄金。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

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

宏村所有的建筑都是徽派建筑,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其中它以马头墙最为特色,马头墙是乳白色的,因酷似马头而得名,又称风火墙、封火墙等。很高的马头墙上面有一至二个窗,窗呢,又有雕刻在上面,如:石雕,砖雕,木雕等,所以,徽派建筑总是高大富贵,显得富贵堂皇,头顶是灰色,屋檐上总会有两个翘起来的“牛角”。

跟着导游转悠了几个主要的院落,看到家家户户门前的“牛肠”里有游荡的鲤鱼。水质真好啊!感受了近两个小时的徽派文化,我们前往“古黟桃花源”的西递村。

很快就在西递村前下车。西递始建于宋朝的元祐(宋哲宗)年间,由于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原来称为“西川”。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西递村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13座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海的波涛;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村子,恰似一艘远航的巨轮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里。

来到西递村口,一座兴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的“胡文光牌坊”,俗称“西递牌楼”,高高耸峙在眼前。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1521-1593)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史,迁荆王府长史,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愿准敕建这座石坊。

历史上,西递村头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最雄伟最精致的,堪称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导游说:“其它12座牌坊均在文革中被毁于“破四旧”。文革中损灭的文物不计其数啊!

位于胡文光牌坊西侧的“走马楼”,又称“凌云阁”,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相传当年西递首富胡贯三家族为迎接歙县的亲家、当朝宰相曹振镛的到来而突击营造的。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

坐落于黄山南麓的这个村子,兴衰都与胡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在17世纪中叶,胡家中有人从经商转向官场所产生的影响使村庄得到发展。

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的繁荣达到最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家华丽的住宅。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

在敬爱堂、履福堂、刺史牌楼等公共建筑之前有小广场。今天,主要旅游景点包括124幢保护完好的明清建筑。大多数民居都对公众开放。主要建筑有明万历六年(1578年)建的青石牌坊,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的大夫第,还有凌云阁、胡文光剌史牌坊、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仰高堂、尚德堂、枕石小筑、仁堂、追慕堂等民居古建筑。

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西递村被世人称为明、清古建博物馆。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参观过西递我们在下午两点返回汤口镇,其他的游客要回合肥了。我俩买了长途汽车票去南京。长途车的车况一般,座位不是很宽大。从汤口镇出来,穿越马鞍山市直奔南京。一共6个多小时到达。老婆累了,一路在迷迷糊糊地睡觉。

从南京长途汽车站出来,找旅馆,一家旅馆只有3人间了。我俩就包下后,放下行李,我到前台定明天一日游的票。接着我去南京火车站定了回天津的车票。南京正在建设新的火车站,售票口前的道路很难走。赶紧回旅馆洗澡、休息吧。

更多黟县西递村简介,黄山西递村简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