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歪个楼:之前汗鄙校老师以及上师大某学长讨论过奇奇怪怪的 *** 话,提出一个猜想—— *** 话就是一个后藏年楚方言在前藏地区的方言岛。
主要是 *** 确实奇怪:
他是一个分布范围极其狭窄的城市方言,只有老 *** 古城范围内各社区的贵族士人、市井居民、工商从业者使用 *** 话,一出古城就没人使用了。甚至是距离古城不到十公里的夺底坝子、娘热坝子、达孜坝子···乃至和古城隔河相望的赤巴坝子,都不使用 *** 话。(因此,一般情况下「 *** 话」仅指代 *** 古城的城市方言,而不包括 *** 河流域的各农区坝子的方言,更不包括隶属藏北牧区的当雄方言)
不使用也还好,主要是 *** 城区人甚至听夺底话、娘热话、赤巴话极其费劲,再远一点的达孜话、林周话更加难以听懂··· *** 市辖区的这些方言都听不懂,林芝、山南等其他前藏地区的方言对 *** 人来说更是外星语言。
*** 话作为藏区的第一大优势方言, *** 人和北京人极其类似,本来语音包容量就差,又没什么远行的见闻,还懒得照顾外地方音···因此,达孜话都听不懂的他们,其他藏区的语言,他们是更加听不懂,也未曾考虑过要去听懂的,对他们而言只有外地人学 *** 话的份儿···除了,后藏年楚河流域的居民···
年楚河方言,只要不去使用特别土的词汇和表达, *** 人完全能够听懂,也因此当所有移民辛辛苦苦地学习 *** 话的时候,在 *** 生活了几十年的后 *** 依旧是一口地道的乡音···(虽然这也会导致「我嚼得我普通话害行」这类情况)
这主要就是因为相比其他藏语方言, *** 话和年楚方言太像了:
*** 话的四声六调格局极其接近年楚河流域,且调类、调值都很接近。不同于其他前藏地区古塞尾音节调值舒平、流音韵尾音节调值随意等特点, *** 话古塞音音节必为降调,流音韵尾脱落严重,调值必舒平。全藏区古光杆全浊声母清化后都是不送气的,只有年楚方言和 *** 话是送气的···大部分藏区古鼻冠声母音位保留较好, *** 话和年楚方言已大抵消失。前藏及喜马拉雅多地[y] [i]合流,[ø] [ɛ] [e]合流,而在 *** 话、年楚方言均严格对立。古-s韵尾在藏区多地与古流音韵尾合流,而在 *** 话、年楚方言则与古塞尾音节合流。大部分藏区口语极少使用敬语,包括山南、林芝等其他前藏地区,乃至 *** 郊区···而在 *** 城与年楚流域,你不使用敬语,会被当做蛮子(咳咳)因此,我开始怀疑 *** 话就是后藏方言在前藏的方言岛。但是···这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当时和鄙校老师提到 *** 话的历史问题,是从「文白异读」问题开始的。我向老师提出「藏语也有像汉语一样的文白异读现象,老师您几位怎么看待呢?」陈老师就提出:所有的文白异读现象,都应该是方言冲击、层次叠加造成的,而不可能是自身内部往两个方向变化。
然后就想到 *** 的几类文白异读确实很有意思:
① 古pr- br-
文读[tʂ-] ,与年楚河地区一致(年楚方言不分文白)
白读 [p-],与其他前藏地区一致(其他前藏地区文读很罕见)
② 部分古e eg ep
文读[e] [eʔ],与年楚河地区一致(年初方言不分文白)
白读[a] [aʔ],与其他前藏地区一致
等等···
因此,结合历史,我个人怀疑 *** 话就是明末开始 *** 城重建复兴、藏巴汗治理蔡巴万户、后藏贵族在 *** 夺得势力、后藏文人士人大量入逻(类似应天府文人入北京)···等等背景下,导致 *** 从上而下逐渐后藏化的背景下产生、发展的。
先聊这么多,评论区欢迎指正、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