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历史首都有哪些(中国历史首都最多的城市),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历史首都有哪些(中国历史首都最多的城市)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历史首都有哪些(中国历史首都最多的城市)

谭其骧

一 七大首都述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做过一统政权或较大的地区性政权的都城的城市很多。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著《历代宅京记》,其卷一、卷二总序引举自伏羲至元代历代首都、陪都凡46处,卷三至卷二十列为专篇者凡关中、洛阳、成都、邺、建康、云中、晋阳、大名、开封、宋州、临安、临潢、幽州、辽阳、大定、会宁、开平十七处。这个名单一方面不限于首都,也包括了陪都,不单是信史时代,也包括了传说时代;另一方面则仅局限于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一系列正统王朝的都城,而于先秦列国、五胡十六国、五代时期的十国等中原分裂时代大小政权,自匈奴、鲜卑以来至后金、准噶尔等各边区民族政权的都城,多付阙如。所以既没有包括清以前国史上全部古都,也未能提到这些古都的等差,哪几个称得上大古都。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学术界才有些论著将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并列为“五大古都”;三十年代,又将杭州加入,列为“六大古都”。此后六大古都即成为普遍流行的、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提法,一直沿袭到八十年代,如198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还出版了《中国六大古都》一书。

我为什么要加上一个邺,说成七大首都呢?这是因为邺(包括商代的殷)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至少不下于杭州。尤其是在公元六世纪以前,它的地位是可以和长安、洛阳相颉颃的。我们讲历史不能只讲六世纪以后,所以不能不提它。通常之所以不提邺,除了因为它作为首都距今已有1400年之久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其他六大首都至今还是著名的大城市,唯有邺早已成了一片废墟。但既然是讲历史,就不应该由于今天已经不存在这个城市,就不提它在历史上曾经几度作为统治华北广大地区的首都。所以我认为讲中国历史上的首都,不能再沿袭通常所谓六大首都的说法,应该改提七大首都。

1988年8月在安阳市召开的中国古都学会年会上,通过了将半个世纪以来通行的六大古都的提法改为七大古都。只是也像丰、镐、咸阳、汉唐长安总提为今地名西安一样,殷、邺也应改提今地名安阳。

在此我愿意就七大古都的历史地位及其演变,作一概括的介绍。

都城是一个政权的政治中心,所以每一个古都应否列为“大古都”之一,主要得看以此城为都的政权疆域有多大,历时有多久。以此为标准,衡量历代古都,则无疑此七大古都所统治的地域最广大,历年最悠久。这七个古都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又有差别,西安、北京、洛阳曾经连续几个王朝长期作为统一政权的首都,应列第一等。南京、开封作为统一政权首都的时间较短,属于第二等。安阳、杭州则仅作过较大的地区性政权的首都,属于第三等。当然前面两类城市也都或长或短作过大小地区政权的首都。

(一)西安

西周的丰、镐,秦的咸阳,自西汉至北朝的长安和隋唐的长安,四者城址虽然不同(丰、镐又是两个相去20里的城址),以现今行政区划而言,分属于陕西户县(今西安市鄠邑区)、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安市、咸阳市四个市县;但彼此相去远不过三五十里,在建都史上应视为一个城址稍有移动的古都,可总名为西安。

西安分四期:

1.丰镐期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灭崇后自岐迁丰,故址在今陕西户县(今西安市鄠邑区)秦渡镇北沣水西岸。武王灭商后在距丰京约20里的沣河东岸建了镐京,故址在今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附近。自公元前1027年武王伐纣灭商,至前771年犬戎破镐京、杀幽王,历时凡257年,丰、镐是当时天下诸侯共主周天子的首都,也是全国性的政治、文化中心。

2.咸阳期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自栎阳迁都咸阳。咸阳故址在今咸阳市东20余里,南去丰、镐故址不过50里。历130年而秦尽灭六国,秦王政称始皇帝。随着秦国的日益强大和最终统一全国,咸阳也逐步扩展。秦始皇在渭水南岸修建了阿房等宫室以后,咸阳就成为一个横跨渭水南北的大城市。从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凡15年,咸阳是中国第一个一统帝国的首都。前206年秦亡,咸阳宫殿被项羽焚毁,咸阳城从此堙废。

3.汉、晋、北朝长安期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决定建都关中,因咸阳已毁,暂居秦旧都栎阳,开始在渭河南岸营建长乐、未央两座宫殿。同年长乐宫建成,随即迁都于此,以当地乡村名长安作为这个新城市的名称。前198年,未央宫建成。其时只有宫城,还没有都城。作为都城的长安城是前194年至前190年惠帝时代才建成的。汉长安城的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北十余里,周围约26公里,北去秦咸阳城十余里,西南去丰、镐三十余里。公元9年,王莽夺取汉政权,定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仍作首都。公元23年,王莽覆灭,接着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又相继在此建都,直到25年东汉光武帝定都洛阳。自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至此,历时225年,才中断了它的首都地位。

在两汉之交的战乱中,长安受到很大的破坏,但在东汉时还有些宫殿存在,而且作过几次修缮。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自洛阳迁都长安。两年后董卓被王允所杀,部下又攻陷长安杀王允。未几,董卓部将又展开混战,长安沦为战场。195年献帝出长安东走,长安城已被破坏殆尽。196年献帝至洛阳,旋被曹操劫持,迁都于许。

西晋末年,首都洛阳被十六国之一汉刘聪部将刘曜攻占。313年,愍帝在长安即位,同年刘曜又攻围长安,愍帝出降,西晋亡。此后十六国中的前赵自319—329年,前秦自351—385年,后秦自386—417年,北朝的西魏自535—556年,北周自557—581年以及隋文帝的最初两年,先后以长安为首都的共有127年。但这些政权有的存在时间很短促,如前赵仅12年;有的仅占据关中部分地区,如前赵、后秦;加以战乱不息,长安城始终未能恢复昔日的繁盛。

4.隋唐长安期 582年,隋文帝在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南侧修建新城,583年迁都新城,称为大兴城,但习惯上仍称这个新都为长安。605年隋炀帝建洛阳为东京,此后长安与洛阳两都并建,而以居洛阳为常。

618年唐高祖代隋,仍以长安为首都。此后唐朝曾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整修。据实测,唐长安城周长约35公里,面积约为今西安旧城区的七倍;故址基本即在今西安市区。657年,唐高宗移居洛阳,称为东都,恢复了隋炀帝时代的东西两都并建制,皇帝和百官经常往返于二京间。684年,武则天定都洛阳,长安成了陪都。706年,中宗返都长安。玄宗前期曾五次移居洛阳,738年以后才定居长安。长安作为繁荣强盛的隋唐大帝国的首都长达280年之久。

直到904年,朱温逼迫昭宗迁都洛阳,拆毁长安宫室百司和居民房屋,驱使居民东迁,从此长安便再也没有恢复首都的地位了。仅五代时后唐曾以长安为陪都西京。

四个时期合计共十三朝(新莽作一朝,更始、赤眉不计)900多年,其中西周、秦、西汉、隋、唐都是一统王朝,长达700余年。

(二)北京

北京在西周、春秋、战国时地名蓟,是燕国的都城。自秦汉至隋唐,一直是广阳、燕、涿、范阳等郡国和幽州的治所,故址在今北京市广安门附近。但由于地处中原王朝的边境,所以不可能成为大政权的首都,仅十六国时前燕曾都于此8年,唐安史之乱时史思明在此称大燕皇帝,以蓟城为燕京。燕京之名始此。

十世纪初,东北的契丹人建立了辽政权。936年,后晋的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938年,辽改幽州为南京幽都(后改析津)府,建为陪都,又称燕京。金初亦称燕京,至海陵王时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于1153年把首都从女真族的根据地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迁至燕京,改称中都大兴府。这个中都城是在唐幽州、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城周37里有余,一部分在今北京外城西部,一部分在城外。海陵王又在中都城外加筑了一个外城,周75里。中都城做了北半个中国的首都凡61年。1214年,为了躲避蒙古兵的威胁,金宣宗迁都开封。次年蒙古兵攻入中都,宫殿焚毁,城市残破。

金元之际仍称燕京。1260年忽必烈称大汗于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旋即分立 *** 机构于此。1264年复号中都。1267年始于中都旧城东北另建新城,自开平迁都于此。1272年改号大都。新城于1283年建成,城周57里余,南墙在今北京东西长安街南侧,北墙在今北京城北5里,东西墙同今城。1276年元灭南宋,大都从此成为全国的首都,历时92年。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改为北平府。明初洪武、建文年间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等到1402年燕王朱棣夺得帝位,次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建为北京,北京之名始此。但首都仍在京师应天府,北京是陪都,皇帝驻跸时只称行在。1421年才改京师为南京,降为陪都;北京为京师,正式成为首都。

1644年以后的清朝也以此为首都,正式名称仍然是京师顺天府。但明清两代民间习惯上都不称京师,一直沿袭1421年以前的旧称,称为北京。

1912年以后的民国北洋军阀 *** 也建都于此,北京成为正式名称,直到1928年北洋 *** 垮台,才结束了它作为旧中国首都的历史,又改称北平。

北京历代城址也稍有移动,都在今北京市市区内。明、清、民国的北京城有内外二城,1376年将元大都城北墙移南5里,1419年又将南墙移南2里,这就是外城;1553年至1564年又在南三门外加筑了外城,这就是直到解放后前几年才拆除的北京城墙。

从金朝开始,历元、明、清至民国皆建都于此,长达660年,其中元以后600年都是统一王朝的首都,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来40年也定都于此,总计建都史已达700年,作为首都已达640年。所以中国史上最重要的首都,前期是长安,后期是北京,二者应并列为两个最大的古都。

(三)洛阳

西周的雒邑、东周的成周和汉魏的洛阳、隋唐洛阳,城址也稍有移动,相去不过20里,可总称为洛阳古都。

西周成王时,周公始建雒邑。共有二城:西面一个在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称为王城;东面一个在今洛阳市东郊白马寺东,称为成周,是西周资以镇抚东土的陪都。公元前770年,平王避犬戎之患东迁,定都于王城,前516年敬王迁于成周,其后赧王又还都王城,直到前256年秦灭周。战国时,成周改称雒阳,因其在雒水之阳。不过东周五百余年的周王,已是有名无实的天子。雒邑在政治上的作用远不如那些大国的国都,可是由于地位适中,交通便利,战国时的雒阳是一个商业很发达的重要城市。

汉高祖初即帝位时,曾定都于雒阳三四个月。王莽曾以长安为西都,雒阳为东都,并准备迁都雒阳,但未及实行。更始帝刘玄也曾建都于此。

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定都雒阳,此后的165年,雒阳都是全国首都。190年,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对雒阳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并强行迁走周围二百里内的居民。雒阳荒废了30年,至221年魏文帝曹丕才重新建都于此,并改雒为洛。265年,晋武帝代魏,都洛不改。311年,刘曜攻占洛阳,晋怀帝被俘,洛阳作为首都的历史再次中断。魏晋两代都洛阳共90年。

493年,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洛阳再次成为北朝全盛时期的首都,历时41年,至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为止。

605年至606年,隋炀帝在汉洛阳城西十八里营建了新的洛阳城。此后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二都并建,洛阳是实际上的首都。唐初罢东都,高宗复建。高宗、玄宗经常移跸东都,这一阶段共有二十余年。武则天在位21年,又正式以洛阳为首都,号神都。洛阳城周约70里,跨洛水南北、瀍水东西,比长安城还要大一些。至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唐用回纥兵两次收复洛阳,破坏得很剧烈,885年又遭受秦宗权部的大烧大掠,竟至城中“寂无鸡犬”。904年朱温(全忠)逼昭宗迁洛阳,但那时的实际政治中心已在朱温驻所汴州(今河南开封),洛阳只做了三年名义上的首都,唐朝便为朱梁所代。

五代前期,洛阳又曾做过后梁、后唐、后晋三朝的首都共计19年。938年后晋定都开封,从此洛阳便结束了它作为首都的地位。但它的陪都地位仍一直保持到北宋末年。金末迁都开封后,又曾以洛阳为陪都。

总计自东周至五代,定都洛阳的共有周、汉、魏、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一朝,长达880多年。但东周、曹魏、北魏、五代都不是一统政权,作为一统政权的汉、晋、隋、唐的首都约250多年。

洛阳这个古都在历史上的地位虽不及西安、北京,但自西周至隋唐,长安、洛阳往往二都并建,同时作为帝王的东西二宅,故有时虽非首都,实际重要性却不下于首都。因此,将它与西安、北京并列为第一等古都,较之将它厕于南京、开封之列更为合理。

(四)南京

南京就是六朝时的建业、建康。东汉末割据江东的孙权于211年自京口(今江苏镇江)徙治秣陵县,次年改名建业,从此除221年至229年、265年至267年两次徙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市鄂城区),建业都是孙吴政权的都城,直到280年为西晋所灭。西晋避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

316年西晋覆灭。317年,镇守建康的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明年称帝,史称东晋,建康成为东晋的首都。东晋后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除梁元帝时都江陵二年外,也都在建康建都。计自孙权起至589年隋灭陈,建业、建康成为长江、珠江流域的首都共330年。

建业、建康是由好几个城组成的,除宫省所在的台城外,又有都城、石头城、东府城、西州城等,故址基本都在今南京市范围内。

隋灭陈,将建康宫室城池彻底平毁。此后三个半世纪,长江下游的政治中心遂东移扬州、润州(今江苏镇江),建康旧址有时是一个不重要的州治,有时甚至只是一个县治。直到五代杨吴政权时,才在这里建金陵府。杨吴政权的都城在江都府(今江苏扬州),926年又以金陵府为西都。次年,改金陵府为江宁府,镇守在此的徐温篡夺了杨吴政权,是为南唐,这里才再次成为长江下游的统治中心,直到975年宋灭南唐(中间曾迁都南昌几个月)。南唐的江宁城西墙、南墙即今南京城,东至今大中桥,北至今北门桥。

此后又历三个多世纪,元末朱元璋于1356年攻克集庆路,改为应天府,成为他所建吴国的首府。朱元璋即以此为根据地,经略四方,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攻克元大都后,应天府成为全国的首都。起初朱元璋欲定都开封,故称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1378年,开封罢称北京,南京遂改称京师,正式定为首都。1421年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改北京为京师,京师为南京。此后终明一代都以南京为陪都,设有六部、九卿、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等一套中央官。1644年北京陷落后,福王即位于南京,这是第一个南明政权,一年后即被清兵攻破。清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废除南京称号,但民间仍沿称南京不改。

明代的南京城始建于1366年,建成于1386年,历时21年之久。城周号称96里,实测为67.3里。1390年又下令建造外郭城,周长号称180里,实际为120里,大部都是利用天然土坡筑成,用砖筑部分约40里。外城已于早年被毁,都城则一直保留到现在。

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江宁府,旋改称天京,定为首都,到1864年被清军攻陷,共持续了12年。

1912年初中华民国临时 *** 在此建都,三个月后迁都北京。1927年至1949年 *** *** 定都于此,中间为避日本侵略军,西移武汉、重庆8年。

南京建都的历史共440多年,但作为全国性政权首都的时间只有明初53年和民国的十多年。

(五)开封

公元前364年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大梁,公元前225年秦攻魏,决黄河灌大梁,城坏,魏降。大梁故址在今河南开封西北。秦汉置浚仪县,北朝置梁州,旋改汴州。唐安史乱后,汴州为宣武军节度使治所。

唐末朱温以宣武节度使起家,兼并两河、关中诸镇,907年篡唐称帝,是为五代的第一朝代后梁。同年改汴州为东都开封府,定为首都。909年迁都洛阳,913年迁还开封。后唐以923年灭梁,旋即迁洛。后晋以936年灭唐,次年移驻汴州,938年后以汴州为东京开封府,定为首都。从此历后晋、后汉、后周至北宋不改。五代、北宋作为首都的开封因原为汴州,故或称汴京;又因古为大梁,故又称汴梁。但正式名称始终是东京开封府,前几年有一种流传很广的历史年表把汴梁当作那时的正式名称,那是错的。

宋开封府有二城,里城即唐汴州城,周20里有余;外城为周世宗所筑,宋代屡有增展,周48里有余。1126年金兵破开封,北宋覆灭。金初以开封为陪都之一,称汴京,1153年改称南京。1214年为了躲避蒙古军的压力,从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1233年金帝出走,南京陷落,次年金亡,开封作为首都的历史从此结束。

1368年明太祖既定中原,诏以开封为北京,有意把首都迁到这里,后以漕运不通,打消了此意,1378年取消北京称号。宋、金开封城在元初被拆毁,明初重筑,在宋、金里城旧址上向西移动了里许,即今开封市旧城。

开封建都时间共有221年(不计战国魏),其中作为一统王朝北宋的首都有167年。不过北宋时北有辽,西有夏,西南有大理,各占有一部分汉唐旧地,这个王朝的首都的地位当然远不及汉唐首都长安、洛阳以及元、明、清首都北京那么重要。开封建都的历史短于南京,作为一统王朝首都的历史又长于南京,二者在历代建都史上的地位可列为第二等。

(六)安阳

夏代和商代盘庚以前,都城经常迁移。文献记载中禹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终夏一代曾迁都阳城(今河南登封)、阳翟(今河南禹州)、斟(今河南巩义)等八次。考古发现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偃师二里头遗址,都有是夏都的可能。商族自契至汤八易其居,自成汤灭夏至盘庚,迁都五次。可见其时还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都城。自盘庚迁殷以后至周武王伐纣灭商,殷作为商都凡273年(后期约50年帝乙、帝辛常居离宫朝歌,今河南淇县),故周人称商为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个长期稳定的都城。商亡而殷夷为墟,后也称其遗址为殷墟,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及其周围。

殷墟东北40里有六朝时的邺都遗址,今属河北临漳县界。邺城相传建于公元前七世纪春秋齐桓公时,前五世纪战国初魏文侯曾在此建都。两汉时为魏郡治,东汉末移冀州来治。

190年袁绍领冀州牧,不久又兼并了并、青、幽三州,邺城遂成为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的统治中心。204年曹操破袁氏,继承了袁绍的旧业而进一步统一了黄河流域。曹操自领冀州牧,继而自署为丞相,封魏公,晋魏王。此后黄河流域名义上虽然还是汉朝,都城在许(今河南许昌),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则在丞相府、魏都所在的邺。“洛阳纸贵”的左思《三都赋》所写,即蜀都成都、吴都建业和魏都邺。220年曹丕篡汉,次年都洛阳,邺才降为陪都之一。

十六国时从335年起至370年,北朝从534年起至577年,后赵、冉闵、前燕及东魏、北齐相继都邺,合计共78年。北周灭北齐,以邺为相州、魏郡治所。580年,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讨杨坚失败,坚焚毁邺城,徙其民人及相州、魏郡、邺县于南45里的安阳城,改置芝灵县于故址。590年复名邺县,至北宋时省入临漳。这个千年名都,为杨坚所毁,至此竟然连作为一个县治的地位也维持不住了。邺的故址今已成为一片废墟,而城垣遗迹犹可辨认。有南北相连二城:北城曹操因旧城增筑,东西7里,南北5里,北临漳水。后世漳水南移,故址遂隔在北岸。南城筑于东魏初年,东西6里,南北8里余,在今漳河南岸。

邺都被毁后三百四十余年,五代的唐、晋、汉三代又有所谓邺都,是当时的陪都之一。这个邺都已不是魏晋南北朝的旧邺都,而是在今河北大名县东的唐魏州、宋大名府城。大名虽在古代邺城之东约百五十里,其所以被称为邺都,当是由于它实际上是代替了邺城成为河北平原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

殷和邺都是安阳的前身,安阳继承殷和邺成为河北平原南部太行山东麓的都邑。所以追溯安阳的历史,应该肯定它是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前六世纪中国史前期重要古都所在地之一。但殷都时的商朝,邺都时的曹魏、后赵、前燕、东魏、北齐的疆域都只局限于中原,所以安阳在七大古都中的地位应列在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之后,居第六,列第三等。

(七)杭州

从五代到宋初(907—978),杭州是割据今浙江、上海和江苏苏州地区的吴越国的首府,称西府。吴越政权地域虽然狭小,但由于境内长期不遭兵祸,农业经济发展,杭州的繁荣超过了苏、扬等州,在北宋时已被称为东南第一都会。北宋覆灭后的1129年,宋高宗逃到杭州,便立意在此久居,当即升杭州为临安府,定为行在所。其时因金兵进逼,不能安居,又在江南浙东各处逃避了多年,至1138年回到临安,宋金和议成,才安定下来。此后一百三十八年,直到1276年元兵攻陷临安,都是南宋事实上的首都,但当时的正式文件始终称为行在,表示不忘恢复,这是很可笑的。

南宋的临安城,经元末张士诚的改筑,南墙缩进2里,东墙拓展3里,就成为明清以来的杭州城。但南宋时临安城外有很大的市,西湖都包括在内,人烟稠密,工商繁盛,所以马可·波罗在宋亡之后25年来到杭州,还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富丽繁盛的城市。

杭州只做过一个割据东南十三州的吴越国的首府,一个偷安半壁江山的南宋的“行在所”,所以尽管城市很繁荣,就作为政治中心的古都而言,应与安阳并列于第三等而次于安阳。

二 首都变迁的原因

(一)中原期与东移近海期

总述上述七大首都的兴替过程,可以看到,中国的建都史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

从殷周直到北宋这二千四百年是为前期,其时一统政权和统治北半个中国的大地区性政权的首都殷(邺)、长安、洛阳、开封,都在中原地区(北纬35°左右1度许,东经108°—114°);江南的南京只做过统治南半个中国的地区性政权的都城,而位于华北平原北端的北京,则根本还够不上做较大政权的都城。所以这前期又可以叫做中原期。

自十二世纪初叶赵宋南渡以后至今八百多年是为后期,一统政权和大地区性政权的首都都离开了中原:或向南移到了江南。杭州做了一百五十年的南宋都城,南京做了五十年的明朝初期首都,又做了此后二百二十年的陪都,直到近代还做过太平天国和民国的首都;或向北移到了北京,先还只是北半个中国金朝的首都,随后又发展成为元、明、清三代的大一统王朝的首都,直到近代还做过民国的首都,今天仍然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杭州、南京、北京都在前期四大首都之东,距海不远,所以这后期又可以叫做东移近海期。

为什么前期的大政权要选择中原内地的长安、洛阳、邺、开封为首都,后期的大政权要选择东部近海的杭州、南京、北京为首都?又为什么前期和后期在各个时代要选择不同的城市为首都?

这需要我们对历史上择都的条件和首都在历史上所发生的作用作一番分析。

(二)七大古都的历史地位

历代统治者主要是根据经济、军事、地理位置这三方面的条件来考虑,决定建立他们的统治中心——首都的。经济条件要求都城附近是一片富饶的地区,足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无需或只需少量仰给于远处。军事条件要求都城所在地区既便于制内,即镇压国境以内的叛乱,又利于御外,即抗拒境外敌人的入侵。地理位置要求都城大致位于王朝全境的中心地区,距离全国各地都不太远,道里略均,便于都城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包括政令的传达、物资的运输和人员的来往。设若地理位置并不居中,但具有便利而通畅的交通路线通向四方,特别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地,则不居中也就等于居中。所以地理位置这个条件也可以说成是交通运输条件。

当然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并不存在完全符合理想、三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首都,所以每一个王朝的宅都,只能是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比较而言最有利的地点。首都的选定一般都反映了该时期总的形势,反过来,首都的位置也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就不难理解历代首都的迁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先谈一谈从中原内地移向东部近海这个历史上前后期的大变动问题。这很简单。

自殷周至隋唐,黄河中下游两岸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又接近于王朝版图的地理中心,一个政权若能牢固掌握这一片地区,就尤足以控制全国,这就是这一段长达2400年之久的时期的首都离不开中原地区的原因。

由于首都在中原,所以当时开凿的运河也都指向中原。五代北宋200年间,经济重心虽已南移江淮,但中原还是可以通过水运通向四方,所以首都仍然能够留在这个水运系统的枢纽地——开封。北宋覆亡以后,出现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于是中原水运又因停止使用而归于淤废,从此以后,无论从经济、军事、交通哪一方面说,中原都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是800年来首都再也不可能迁回到中原之故。

再让我们逐一阐述一下七大首都何以先后被选为首都。

中原四大首都中长安的条件最优,所以它作为首都的时间最长,以此为首都的周、秦、西汉、隋、唐也是历史上最兴旺的王朝。长安的条件优在哪里呢?汉高祖即位时都雒阳,听了娄敬、张良的话才西都关中,这两人的话很说明问题。

娄敬说:“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张良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秦地,指崤山、函谷关以西战国秦国故地。关中,有广狭二义,广义等于秦地,狭义专指关中盆地,即八百里秦川。秦地对山东六国故地而言地居上游,关中盆地四面有山河(东崤、函、黄河,西陇山,南秦岭,北渭北山地)之固,所以建都关中,凭山河之固则退可以守,据上游之胜则进可以攻,对叛乱势力能“搤其亢”而“拊其背”,在军事上地位十分优越,是之谓“金城”。关中盆地“沃野千里”,是一片“甚美膏腴之地”,又可以取给于南方的巴蜀和北方的胡苑(胡人的牧区)以补不足。若山东诸侯有变,关中的物资足以供应顺流而下的王师,在经济上也有所恃而无恐,是之谓“天府”。关中在当时是这样一个金城天府之国,所以汉高祖便作出了在它的中心地带丰镐、秦咸阳的附近建立作为王朝首都的长安城的决定。

历史证明这一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娄敬、张良抓住了当时初建的汉王朝内部最突出的问题,即中央与山东诸侯之间、统一与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问题,他们之所以主张建都关中,主要着眼于都关中足以东制诸侯。此后自高祖至文、景,果然先后顺利地镇压住了多次异姓、同姓诸侯的叛乱,巩固了统一。他们还没有能够预计到日后形势的发展。武帝以后,汉与匈奴之间的矛盾代替了王朝中央与诸侯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汉朝经过武、昭、宣三代的经营,终于取得了匈奴降服、置西域数十国于都护统辖之下的伟大胜利,这和建都长安便于经营西北这一因素也是分不开的。所以建都长安,确是既有利于制内,又有利于御外。

隋唐时形势略与西汉相似,关中仍然以沃野著称,对内需要能制服山东和东南潜在的割据势力,对外需要能抵御西北方的强大边疆民族政权突厥与吐蕃的入侵,因而也和西汉一样定都于长安。

但是,长安作为首都也有不利的一面。它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西,距离当时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黄河下游两岸远了一些,距离中唐以后财赋所出的江淮地区那就更远。关中尽管富饶,毕竟“土地狭”,不足以满足京师和西北边防所需大量饷给。西汉时问题虽已很显著,还不很严重,因为关中的不足主要仰给于山东,山东距关中还不算太远。到了隋唐,特别是中唐以后,两河藩镇割据,京师所需百物绝大部分都取之于数千里外的江淮地区,节级转运,劳费惊人,民间至传言“斗钱运斗米”,这一矛盾就越来越尖锐。勉强维持到唐末,终于通过朱全忠强迫昭宗迁都,结束了长安作为首都的历史。五代以后,黄河流域益形衰落,江南的经济地位和河朔的军事地位逐步上升,中原王朝内部便不再是东西对峙的问题,变成了南北争胜之局;主要的外患也不再来自西北,改为来自东北的契丹、女真和蒙古,从而长安又丧失了它在军事上的制内御外作用,所以首都一经撤离,就再也不可能搬回来了。

洛阳在军事、经济两方面条件都比长安差。伊洛之间虽然也有一片平原,可是远不及关中平原的肥沃广袤;四周也有关河之固——东据成皋,西阻崤、渑,背倚大河,面向伊、洛,但诚如张良所说:“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东汉都雒阳,所幸光武完成统一后王朝内部并不存在割据势力,故都洛百数十年得平安无事。但至末年董卓擅行废立,关东州郡起兵讨卓,以当时董卓之强,也就不得不离开这个“四面受敌”之地,西迁长安。

东汉一代无论对内对外,武功都远不及西汉。特别是对西北边境,大有鞭长莫及之势。西域三绝三通,合计设有都护、长史的时间不过二十余年。安帝后历次羌乱,兵连师老,费用至数百亿,并、凉为之虚耗,三辅亦遭残破。当然,东汉国力之不竞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首都建在远离边境的雒阳,以致对经营边境有所忽略,不能不是原因之一。

洛阳的优点主要在于它位居古代的“天下之中”。远在西周初年,周公所以要在这里营建成周雒邑,作为镇抚“东土”的大本营,就是因为它“在于土中”,“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西周为犬戎所破,平王东迁,即于此宅都。后来项羽烧了咸阳,汉高祖初即帝位时也曾都此数月,等到赤眉烧了长安,光武即定都于此。洛阳虽然比不上长安那样是“金城天府之国”中的首都,但它有了这一条为长安所不及,它的不大的四塞之固又为邺与开封所无,所以它在前期中原四大首都中的地位仅次于长安。曹丕舍弃了乃父曹操经营了十多年的邺都而迁都董卓劫迁献帝以来荒芜了30年的洛阳,北魏孝文帝自平城南迁,一度想都邺,而终于定都永嘉乱后荒废达180年之久的洛阳,足见曹丕和拓跋宏都认为都洛胜于都邺,他们考虑问题的着眼点显然是地理位置。邺地处河北,在中原范围内稍东稍北,曹魏为了对付西南的蜀汉和东南的孙吴,拓跋魏企图并吞南朝,混一诸夏,都洛当然比都邺合适。

隋唐建都长安,隋炀帝、唐高宗都要另建洛阳为东都,经常来往于两都间。炀帝以居洛为常,洛阳是实际上的首都。高宗晚年亦多居洛,其后武周代唐,改东都为神都,正式定为首都。可见隋唐时代洛阳还有比长安更优越的一面,否则杨广、李治、武曌不会作出那样的决定。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在全国范围内比长安来得适中,更重要的在于它是当时的水运枢纽,东南取道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可通向富饶的江淮地区,东北取道永济渠可通向河北大平原,直抵王朝东北部的军事重镇涿郡即幽州(今北京),特别是江淮漕运自通济渠东来可以径抵洛阳城中输入含嘉仓,比之于都长安时需从洛阳或洛口再或水或陆,多走上千里路程才能到达目的地,省事省费实不可胜计。隋唐时代皇帝之所以屡次要东幸或移都洛阳,实际就是为了要解决皇室、百官和卫士等的给养问题。武则天死后中宗虽西还长安,不久玄宗开元初年起又屡次因关中岁歉而东幸洛阳。玄宗是颇厌惮往来的劳累的,但又不得不如此。直到开元二十二年裴耀卿改进了漕运办法,每岁可运二百数十万石至长安;二十五年牛仙客献计在关中用岁稔增价和籴之法,史称“自是关中蓄积羡溢,车驾不复幸东都矣”。长安的首都地位才得稳定下来,不至于为洛阳所夺。

邺处于古代“山东”(一般指黄河流域东部大河南北、太行山东西)地区的中心,背靠山西高原,东南北三面是古代经济最发达的黄淮海大平原,所以它在军事上是无险可守的(曹操在邺城西北隅因城为基,筑铜雀等三台,这是人造的防御工事,当然比不上天然的山河之固),不及长安,也不及洛阳;在地理位置上不如洛阳那么适中。但以经济条件而言,则在长安、洛阳之上,凡是控制山东地区而不能奄有整个黄河流域的政权,一般都要宅都于此。商人七次迁都,自都殷(邺的前身)后凡273年竟不复迁。曹操情愿离开他经营多年的兖州和许,定都于邺;后来虽然统一了黄河流域,仍都此不迁,直到儿子曹丕手里才迁都洛阳。十六国时后赵、前燕,北魏分裂后的东魏、北齐都据有山东之地,也都定都于此。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因比岁霜旱,平城附近民多饥死,朝议欲迁都邺,以崔浩谏不宜动摇根本,乃分简尤贫者,使就食山东,而罢迁都之议。其后孝文帝南迁经邺,崔光清即建议定都于此,理由是:“邺城平原千里,漕运四通,有西门、史起旧迹,可以饶富。”孝文则认为“石虎倾于前,慕容灭于后,国富主奢,暴成速败”,不从。其实孝文这几句道貌岸然的话未必是他的真意,他之所以执意要都洛而不都邺,目的端在都洛便于南伐。但这几句话却充分反映了那个时期邺都经济条件的优越。

自中唐以后国家财赋愈益依赖江淮漕运,所以五代北宋时,居水运枢纽的开封遂代替安阳(邺)、长安、洛阳,成为择都的首选。

后期金、元、明、清之所以要选中北京定都,那是由于这几个政权都需要兼顾塞外与中原,而大运河漕运又足以解决都燕的供给。

明初之所以都南京,那是由于元末明太祖以此为根据地经营四方完成一统的已成之势,并且正好就近控制东南财赋之地之故。

至于南宋有半壁江山,不都南京而都杭州,上文已提到,除了由于自五代以来杭州在东南城市中最为繁盛这一因素外,主要是宋高宗绝意恢复中原的心理在起作用。

本讲原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原载《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第1、3期)和《〈中国七大古都〉序》(原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2辑)合并改写,收入《长水集续编》。

但《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仅完成上、中,故文中尚缺对杭州、南京、北京建都条件的具体分析。

更多历史首都有哪些(中国历史首都最多的城市)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