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早就发现《草房子》的总体构思和所谓的“60年代苏北农村”相去甚远。但没往“油麻地”这个名字上想.....
《草房子》第一句“那是一九六一年八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也就是说,这本小说讲的是1955到1961年,但接下来的故事,却完全脱离当时的农村现实。
中国在80年代之前是禁止个体私营经济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尤其大力贯彻公有集体经济。农村的头等大事是开荒种粮,解决温饱。但是“油麻地”这个地方,有私人肉铺(逗秃鹤的屠夫),个体杂货铺(杜小康家),个体养鸭专业户(杜小康),个体养鱼专业户(鱼被杜家的鸭子吃了),个体养羊专业户(细马),独立行医的医生(给桑桑治病)。简直就是个经济特区啊,温州深圳都没这么开放的。
“油麻地”里的物资看似清贫,其实远比60年代中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大截。中国当时的生活条件是这样的 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5HQTLNA700011247.html
中国普通人一天限定面粉2两,主食以粗粮为主。“油麻地”的人去小食摊随便吃个午饭就点了半斤饺子(半斤饺子的意思是用了半斤面粉,付款是钱+半斤粮票)
中国普通人一年消费肉8两 。 上面说的“半斤饺子”,馅至少有3两肉。“油麻地”里的小孩子排个话剧用掉几个猪尿泡(也就是说,村里每天至少杀一头猪。他们一个月的猪肉消耗量都大于中国普通人一年的量)
中国普通人每天吃鲜菜2两,葱姜只供给军烈属家庭。 “油麻地”里的孩子买了几斤生姜治秃头。
中国普通人每月消费食糖2两,“油麻地”里的杂货铺日常的采购进货就有一大船糖。
全民穿蓝灰色服装,外交官做套白西服都费劲。“油麻地”的小孩子戴了顶雪白的精致的帽子。
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人。他们那代人,对60年代的中国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理应了如指掌,写的小说却有那么多硬伤,实在是不可思议。除非,他的构思本就不是江苏,也不是你我熟悉的那些农村小镇。《草房子》还被收录进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这到底是新中国的哪一块土地上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