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县之背景
县的历史比郡早,至少可以说,从春秋开始,县就普遍设立了。
秦孝公统一了县的标准,一方面统一了县的组织,即把当时秦国全境划分为四十一县,每县设一令,后因大小县之区别,小县的长官叫县长。。县令的名称一直延续到了宋代,才出现知县,县知事或者是县正堂等名称。另一方面,就区域范围来看,即《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说:“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百里为一县的古制为标准,但是实际操作上又不可能整齐划一,所以有了“民稠则减,稀则旷“的灵活规定。其中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户口数,这关系到赋税的收入和兵徭役的征调。战国时人认为,一个县大体应该是一万户左右。秦朝也是以万户为标准,所谓“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
汉代的县又因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名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云:
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
其名称虽然有县,国,邑,道之别,但就行政区划而言,都是属于县制。
西汉县的数目,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地理志所载数与此数相同,为汉平帝时统计的数字。至于东汉,光武帝刘秀时省县邑侯国四百余所,至明帝,章帝,和帝,安帝,所有县又逐渐复分置,至于顺帝,“凡 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较西汉末几乎省去了三分之一。
县以下还有乡,亭,里等基层组织。
县廷和郡府一样,也有长官和佐属。
……汉之县令,县长
1)名称和等级
大体来说以万户上下分别设置县令和县长
《后汉书·百官志》: 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侯国之相,秩次亦如之。......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皆秦制也
但是根据很多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都不是以户数多少而设令,长的。有些地方比如巴郡,蜀郡,户数虽多,但设令之县甚少。所以汉官仪中所说:令,长以水土为之及秩高下。水土,指当时的自然条件,秩高下即被派去官员的秩位高下,比如南方地区,虽然户口多,但是长官的地位不高,故为长;有些地方比较重要,派去的官员秩位较高,则为令。一般而言,令大于长。而且令长本身也有秩位高下之分,有千石或六百石的令,也有四百石或者是三百石的长。
比如
汉书.召信臣传:以明经甲科为郎,初补谷阳长,举高第,迎上蔡长。显然,上蔡长要比谷阳长的秩位高。
汉代的县有剧县和平县之分,这种区分,主要是根据治理的难易来决定的。两汉察举有治剧之科,所谓的治剧就是能够治理老大难的县。
2)执掌
县令长之职
后汉书.百官志: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县内一切事物无所不管。
3)与郡守的关系
县令长与郡守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郡守是县令长的顶头上司。
4)选用中的问题
汉制,县令长的选用途径很多,或由察廉,或由治剧,或由茂才,孝廉,或由征辟,或由吏积功,而其主要的途径是由郎官出补。
……上蔡县
上蔡县是属于扬州刺史部的豫章郡。现在的江西。
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甄后的爸爸就是上蔡令。
"汉朝的县令等同于现在的市级别下面的区长?甄后的父亲仅仅只是区区小区长,甄后也只是小小区长的女儿。陈寿的“二千石“明显就是拍马屁乱吹的。完全不可信"
查证下来,汉朝的县长和现在的区长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
比如孙坚先后为盐渎,盱眙,下邳三县丞,你能说他是小小的副区长?
这是汉代县级别的官吏组织系统表,是不是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西汉职官秩禄表
---万石
太师 ,太傅,太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前后左右将军
---中二千石
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
---二千石
---比二千石
注意五官中郎将---千石
注意县令---比千石
---六百石
注意县令---比六百石
---四百石
县丞,县尉
---比四百石
五官侍郎,左郎中,右郎中
---三百石
次县长
---比三百石
五官郎中,左郎中,右郎中
---二百石
---比二百石
---百石
---斗食